APP下载

信阳推进实施乡村振兴动力机制研究

2021-02-05

农业与技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信阳力量战略

吴 娟

(信阳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制度保障,“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为总要求[1]。信阳地处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地势南高北低,位于鄂豫院3省交接处,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信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2019年粮食总产56.04万kg,创造了连续12a的55万kg的新纪录。作为革命老区、传统农区和贫困地区,近几年信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虽然一直在不断缩小,但信阳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局面依然存在。

1 文献综述

1.1 乡村振兴的内涵

朱建江从乡村振兴思想出发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挖掘三农乡村潜力、建设美好乡村营造良好格局空间,并对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2]。马丽认为,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丰富,乡村振兴战略遵循了“五位一体”的基本格局要求,依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5方面的发展需要,全面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3]。李长学从“内”、“外”2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阐释,内部特质上剖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社会无法与现代社会全面接轨提供了解决思路,外部实施上,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工程,要针对各地各区域因地制宜,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来制定发展策略[4]。杨谦、孔维明从实践活动的角度,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给乡村创新发展提供了积极实践,乡村振兴战略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体现[5]。李周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继三农问题后又一伟大举措,是在三农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和远景规划,由局部推动延展到全局,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实质性变化[6]。

1.2 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

吴成林从乡村产业角度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从增产到提质的过程性革新十分必要,要从长远视角来发展农村产业[7]。李萍、汤立许认为,乡村人才的培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要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8]。吕蕾莉站在乡村文化的角度,认为经济动力、制度动力和文化动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增长的决定力量,其中文化动力最具有持久力,乡村文化的振兴必须要传承乡村文化,坚持依法治理,要宣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走乡村文化振兴之路[9]。李赫然从生态治理的角度,认为乡村振兴战略要走乡村发展和生态保护并举之路,在发展乡村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创新完善生态保护治理机制,加强乡村生态治理,实现乡村健康发展[10]。刘宇翔在乡村组织建设方面,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随着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为切实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乡村基层组织建设需要建立创新治理机制[11]。

1.3 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刘彦随认为,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必须走城乡可持续发展道路,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12]。王景新、支晓娟认为,乡村振兴要走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同步规划的道路[13]。马历、龙花楼构建了中国农区乡村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利用1992年、2000年、2010年3a的数据进行实证得出结论,城乡协调度降低,提出城乡协同发展的路径[14]。郭晓明以四川为例,指出乡村振兴的道路是城乡融合。也有学者(游上、史策、刘楝子)从民宿旅游,全域旅游的途径提出实现乡村振兴建议[15,16]。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文献对乡村振兴的内涵研究和城乡融合等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刻,但对乡村振兴路径的应用研究不充分,而且缺少针对信阳城乡融合促进信阳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

2 信阳乡村振兴发展状况分析

2.1 信阳发展状况

信阳市是农业大市,也是经济弱市,既是革命老区、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又是全省唯一的所辖县都是贫困县的地区,8个县中有6个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直到2020年2月底,信阳市8个贫困县才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在河南省18个市中经济水平排名一直靠后,其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省会城市郑州相比,更是有很大差距(如图1)。近几年来,信阳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5853元上升到2019年的20928元,不断缩小与全省的平均水平差距。

尤其在脱贫攻坚战中,信阳更是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但也迎来了历史发展机遇。作为革命老区,信阳即将打赢打好脱贫攻坚这一场硬仗。2014—2018年,信阳累计脱贫75.5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17%;有883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在脱贫攻坚的答卷中交出了可喜的成绩,2020年信阳最后一个贫困县——淮滨县,摘帽脱贫。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信阳又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从战略上来看,脱贫攻坚是实现第1个百年目标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乡村振兴是实现第2个百年目标的重大战略,脱贫攻坚任务完不成,乡村振兴就是无水之源;乡村振兴做不好,脱贫攻坚的成果就无法巩固。

2.2 信阳乡村振兴发展状况分析

2018年信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发展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3a攻坚计划,推广新县经验,实施乡村旅游发展、旅游品牌创建、旅游商品开发等13项攻坚行动,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8个,全市依托全域旅游实现脱贫1.4万人、增长20%。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a行动,完成户厕改造12.3万户,新增人居环境达标村240个、示范村168个,淮滨县、光山县、浉河区农村垃圾治理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创建全国生态文化村2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29个,光山县帅洼村入选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新县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2019年,信阳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突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重点打造100个示范村、1000个达标村;实施“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所有县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通过省级达标验收;打赢“厕所革命”攻坚战,完成农村改厕20万户;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美丽小镇”创建活动,打造50个美丽乡村,建设10个特色文化小镇,提升村容村貌、户容户貌、人容人貌。聚焦乡风文明,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传承弘扬豫风楚韵的优秀传统,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活态的乡村文化传下去,让乡村更富魅力、更具吸引力。近年来信阳持续推进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斐然。

3 信阳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

3.1 政府顶层设计不到位

信阳高度重视乡村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有效举措,但是对乡村振兴所赖以依存的力量认识不足,存在着忽视乡村社会力量,过度依赖外部力量的倾向。

信阳在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没有按照“规划式发展”循序渐进的推进,注重全局规划,忽视区域差异性和细节落实,很难发挥规划对乡村发展的引导作用[17];信阳下设8县2区,地区差异明显,政府编制乡村振兴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区实际情况,也没有准确把握乡村发展演变规律;如,发展特色产业,就存在产业同质和发展路径不清晰的问题,很难推进产业特色化。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偏重于政府的行政力量,依靠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将资本、技术、人才等外部资源引入到乡村内部,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外源性力量;但依靠乡村内源力量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战略规划中虽然涉及到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农民技能素质提升等,但是对于如何激发内生力量,体现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3.2 民营资本投入不足,市场力量薄弱

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市场力量,尤其是对于信阳各县区乡村基础产业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等现状,仅仅依靠政府投入资金远远不够。如,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信阳各县区的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就整个交通体系来看,各县区的城镇发展空间内的交通体系比较完善,而农业生产空间内和生态环境空间内的交通仍然比较薄弱。信阳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尚且不足,缺少投融资政策,引入民营资本不够充分,市场优化资源分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市场力量发挥不够。

在开展全域旅游和特色农业发展方面,信阳政府提供了一定扶持政策,但是由于市场力量薄弱,全域旅游和特色农业发展面临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近几年,由于缺乏市场资本投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不够,信阳农业增加值在河南全省中排名靠后,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特色品牌少。

3.3 乡村社会力量作用发挥不足,人才引进效率不高

信阳乡村“空心化”现象依然较为严重,信阳市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市,农村的年轻人和知识分子大都外出务工,村庄里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而且一部分村民在务工城市定居。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气旺不旺,乡村发展的源泉主要在于广大村民自身,留守的村民因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快速领会乡村振兴政策精神和掌握产业发展技能,由此乡村“人才”的大量流失和村民参与度不高,对信阳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专业化、高素质且有志服务于乡村建设的基层干部队伍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保障。乡村发展过程中,需要不仅熟悉乡村发展规律,协调解决村民纠纷,还需要懂农业技能,能够带领广大村民发展乡村产业,更要有服务农村、甘于奉献的意识。但是在实地调查中,信阳基层干部组织存在着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工作方式单一、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并且在发展乡村产业上缺乏思路,工作主动性不强,知识更新较慢,服务意识薄弱,对乡村振兴的内涵理解不够到位。

4 构建信阳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

通过近几年信阳在振兴乡村的实践探索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逐步梳理了乡村振兴的2种力量:乡村本身的内在拉力——社会力量;外在推力——市场力量加行政力量;并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整合这2种力量,使得其相互协调配合,构建了信阳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图2)。

4.1 明确政府在构建乡村振兴动力机制中的角色定位

信阳实施乡村振兴的外推力之一就是行政力量,而乡村振兴涉及农村、农业、农民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明确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定位,不缺位不越位,按照乡村振兴的5大目标,秉承共享发展理念,结合信阳本地实际情况,做好顶层设计,有序推进。

信阳政府在乡村振兴规划中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考虑乡村产业发展,还要对乡村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环境、乡村土地利用、乡村整体建设进行综合布局,避免出现“一刀切”和发展途径单一的现象。信阳各个地区差异明显,有山区和平原,有依赖农业生产也有发展旅游资源,因此,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乡村特色,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特点,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不同乡村发展的配套规划。同时,要尊重乡村村民的利益诉求,不仅考虑经济效益,也要兼顾社会效益。

信阳政府在规划制定、发展理念、产业布局、财力投入等方面要为乡村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引;在主导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治理和乡村生态保护等,要为乡村发展提供必要的外在保障和良好的硬件条件;在乡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村民素质和技能的培训等给予外在支持。信阳政府不仅要积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还要激活乡村内生力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村民主体地位,有效整合乡村发展的内外力,共同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

由此,本文认为,信阳政府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及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信阳政府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的角色

4.2 强化市场力量,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乡村振兴离不开市场经济,因此乡村发展必须要借助市场力量,促进乡村资源的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村民收入,实现市场在乡村发展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要通过改革激活市场,为各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氛围,发挥市场力量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要整合本地优势,吸引外来资本;制定开明完善的招商引资政策,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强项目的宣传和推广,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在发展环境,后续服务跟得上,切实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难题。要进行政府职能的转换,扮演好在乡村发展中的角色,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促进政府和市场的合理分工,确保乡村发展的持续性。

乡村振兴不仅助力乡村发展,也为市场主体提供了发展机遇。农村市场广阔,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使得农村市场进一步开放,市场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具备为乡村建设服务的意识,政府应对此进行引导,增强其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如可以让企业加入到帮扶乡村建设中来,借助企业的优势帮助落后乡村发展经济。

4.3 强化乡村内生动力,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模式

乡村振兴的决定性因素还是自身,如果自身内动力不足,即使给予外在力量的扶持,也只是一时的发展,最终也会因为人才、资金和技术的断供而出现衰退。因此,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模式,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强化乡村社会的内在力量。

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是广大村民,没有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目标是难以实现的,也是不完整的。信阳地方政府应该引导村民,培养村民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到建设中来,把乡村的发展转变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可以利用媒体时代,对政府的政策文件进行广泛宣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使之内化于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升村民的技能与素养,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开展技能培训,如针对信阳特色茶产业,通过讲座方式开展茶叶从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培训,使村民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提高其技能。

猜你喜欢

信阳力量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战略
战略
信阳茶魂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