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行动,温暖乡亲

2021-02-04陈金舟李志辉

风流一代·青春 2021年1期
关键词:助老盲道助残

陈金舟 李志辉

我是常州人,出生于1986年。我本科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读的是市场营销专业,后继续在职深造。大学毕业后,我本来有大把机会留在大城市发展,但是恋乡情结极重,当时几乎没有任何考虑,便回到常州。

常州这几年发展不错,我是从骨子里喜欢这里,总想着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周围朋友都说我有一颗大爱之心,堪称对公益入迷。2015年,我便加入“常州辟谣联盟”。这个公益组织活跃于网络,并开展线下公益活动。我和金沁一起成功辟谣了许多看似真实的谣言,消除了大众不必要的恐慌心理。除此之外,作为团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我常常在一些社区做线上线下的合作互动,设立试点和社群观察员,为大众解疑答惑,间接影响五万多人次。

其实早在参加“辟谣联盟”之前,我就做过很多助残、助老的事情。后来,我专门负责运营“宝林慈善基金会”,致力于助老、助残、助学、灾难救助和环保等公益事业。201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位视障人士走盲道,结果被盲道上的自行车绊倒,当下便生了恻隐之心。

那天,我沿着这位盲人走过的路走了一遍,结果发现,电动车、自行车、杂物把盲道挤占,盲道几乎成了“忙道”。我立刻跑到街头巷尾,对占用盲道停车的群众进行劝导,请他们把杂物清理干净,但是效果甚微,很多人根本不在乎。那天回来后,我就和团队成员说起这件事,大家都想为此做些什么。

后来上班时,大家就养成了习惯,凡是看到盲道被车占用,就主动上前沟通。刚开始,很多人都認为我们“多管闲事”,我们跟他们讲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社区工作者一起努力,最终把车辆、杂物清出盲道,辖区内盲道被侵占问题得到了解决。一位视障人士走在畅通无阻的盲道上,激动地说:“之前摔过好几次,我都有点不敢出门……我真的要感谢你们这些好心人。”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小的,为了治理城市交通乱象,我结合辟谣组织的力量,合力发动“一盔一带”活动,并建了一个独立的项目社群。社群的事务主要包括三块:物损报修、交通违法违章、通行优化。我们和违规者“死磕”,大家在路上会特意盯违章车辆,然后拍图发到群里,群里专门请了交警队的人员辅助,有问题直通交警支队,几个小时内保证能解决问题。

为了跟拍违规停车者,我专门在车上装了最新的跟拍设备。有一次,我发现一辆摩托驶上高架路段,速度“碾轧”旁边的小汽车,情况十分危险。我立刻将摩托车手的照片传给交警,交警马上出警制止了高架路段行驶的摩托车手。

“一盔一带”已经运营有一年,每天处理案件最少在一件以上,虽然只是微薄之力,却让常州当地闯红灯、逆行、违停的现象得到了遏制。2020年底,我们团队还赢得了常州市文明办、常州市公安局联合颁发的“常州市道路交通安全文明公益先锋”的荣誉称号。

如今,我又迷上了环保。有一次走在路上,我看到一只猫横穿马路,被一辆迎面驶来的汽车轧死,路面一摊血迹,随后那只死猫被环卫工丢进了垃圾桶。我有点心疼,心想,除了车祸丧生的动物,也许还有许多病死的宠物,这些动物的尸体被埋在马路边或者随着垃圾运走,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我正在着手对宠物尸体做无害化处理。

我看到常州的交通秩序好了,环境得到了改善,困难群体得到了社会的关爱,心里很有成就感。我觉得,家乡就是远方,有家的地方就有温暖。

猜你喜欢

助老盲道助残
社区智慧助老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助老就医
“盲道十八弯”之忧
盲道
公益活动关注领域参与人次分布
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存在问题及路径优化探究
助残社会组织状况与发展
“鞋山”
传播志愿助老理念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请为盲人留出一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