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养号”,为何遭图书编辑反感?
2021-02-04李秀荣
李秀荣
为了能给自己的“爱豆”即将播出的多部新剧打出高分,某明星的粉丝群掀起团体“养豆瓣号”活动。粉丝们涌进豆瓣打分平台,注册账户,给新书、文艺片、名著等进行“废话式”评论,名曰“养号”。11月23日,一位图书编辑发表文章,让该明星粉丝离自己的书远一点。另一图书账号也对粉丝“养号”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希望粉丝能够尊重他人的作品,尊重其他读者。(2020年11月26日《齐鲁晚报》)
所谓“养号”,就是通过增加活跃度等方式,把一个、多个甚至一批新号养成老号,以增加可信度。在“饭圈”,粉絲为给“爱豆”打榜,在社交媒体上“养号”的做法并不少见。那么,粉丝为什么要“养号”?以豆瓣评分系统为例,新号上来就给一部作品打五星,会被系统算法认为是“水军”刷分,从而评分失效;而注册时间长、平时频繁收藏其他作品、关注其他用户、保持活跃度的普通用户的打分,才被正常计入作品分数。
正因需要保持活跃度,“养号”者才有“闲心”关注其他电影或音乐作品。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粉丝的“养号”行动进入图书出版行业,他们频繁在豆瓣上标记、评论图书。按理说,有人关注自己的图书,是一件好事,为何一些图书编辑对“养号”者心生不满?
显然,那些“养号”者不是图书的真正粉丝,图书都没读过,只能作出“好看”“很赞”“感人”“不错”“喜欢”等毫无营养的评论,或者说“废话式”评论,有的纯粹就是复制、粘贴其他人的评论,或者发一些与图书关系不大的、“万金油”式的心得,却淹没了其他图书爱好者的真实心声,并不利于图书的推介。有的图书从业者甚至认为,“醉翁之意不在书”的“养号”者对图书评论区造成了“污染”。
当图书行业成为“饭圈”的“养号”基地,长此以往,会破坏图书的网络评价和评分机制。当图书评论区充斥“好看”“很赞”等评论,给读者造成的观感肯定不好,容易联想到是出版社请的“水军”,对出版社的负面影响很大。
当图书沦为粉丝“养号”的工具,我们就不难理解,一位图书编辑为何要这些人离自己的书远一点;也不难理解,图书行业对粉丝为“养号”而乱打分、乱评价的控诉,为何会引起编辑、读者、网友的共鸣。据报道,在图书编辑抵抗下,“养号”粉丝开始转变“废话评论”的攻击方向,那就是名著,名著评论区开始跟着遭殃。事实上,无论是新书还是名著,都不容胡乱评价、虚假评分。
最新消息是,豆瓣加大了人工审核力度,并结合技术手段,陆续对“养号”用户进行处理。垃圾数据被清除之时,这部分用户也会被永久标记,未来的评分和评论将被视作无效内容处理。的确应该如此,豆瓣相当于文艺作品的质量测评平台,不少人选择文艺作品会以上面的评分作为参考,也在此展开深度交流探讨,该平台若被污染,对很多读者而言,无疑是较大损失。粉丝追星无可厚非,为追星而“养号”,却并不可取。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西米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