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郑晓龙:直击真实的人性
2021-02-04叶阿果
叶阿果
导演郑晓龙是在他住了十几年的胡同院落里,回忆自己的影视创作生涯的。午后的阳光透过天井的穹顶,洒落在一潭养着锦鲤的池水上,池边的绿植茂盛,绣球艳丽,光线追着水纹跳动,日影斑驳。郑晓龙穿着一件条纹衬衫,踏着老北京布鞋,坐在慵懒的阳光下,招呼着我们的到来,神态安闲。这是他喜欢的放松状态。
“必须要有一个放松的创作环境,创作是思想自由的过程,天马行空的过程。”他回忆起30余年前,那部由他主导策划的现象级电视剧《渴望》,就是在这样一个非常放松的创作环境中产生的。
1989年,37岁的郑晓龙正任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他意识到大众文化时代已悄然到来。想做片子,但存在局限,没有经费对标《红楼梦》和《西游记》,穷则思变,他准备改变电视剧的生产模式:多机位、同期录音、室内剧、低成本……另外“要将视野落到普通人、落到时代、落到社会,做出一部贴近人心的作品”。
他召集了编剧李晓明、王朔、郑凯龙,四个人一拍即合,在蓟门饭店的包间里,开始闭关创作一部关于苦难女人的剧本。“大家各自讲生活中经历的故事,互相激发,头脑风暴。”郑晓龙觉得,那时候的创作过程愉悦又轻松,他很享受,“大家边讨论边吃饺子,饭店还有24小时热水”。相较于当时的物质条件,郑晓龙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优越的创作环境。
在几经讨论修改后,长达17万字的故事大纲落地成为剧本。1990年冬天,我国第一部室内剧《渴望》横空出世,打开了大众文化先河,成为电视剧历史上的奇迹。一时间,几乎人人都会在茶余饭后,讨论一个名叫刘慧芳的善良又悲情的女人。
“就像一个约定,一到那个时间,大家就守着看《渴望》,就干这一件事儿。”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李大爷,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万人空巷的景象,他认为那是一段极其特殊的记忆,因为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繁荣”。
里程碑式的作品,往往都带着戏剧性的印记。由于《渴望》的热播,公安部特意为剧组颁奖,感谢他们为犯罪率下降作出的贡献。“当时小偷小摸的都少了,因为什么?都跑回去看电视了,街上没人了。”郑晓龙回忆,人们都在模仿刘慧芳的美好,甚至穿上了“慧芳服”,感化了一部分人。
“很多人的心灵因为这部电视剧得到了净化,我觉得比犯罪率下降还要好。人们在追求美好,追求善良和正直。”他说。
因为《渴望》,电视荧幕有了一派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瑞环将其总结为“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也成为后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遵循的创作原则。
郑晓龙在《甄嬛传》片场
“因为生产方式变化,这是我们第一次认真考虑到,要从剧本上变得好看,要写老百姓愿意看的,能够贴近他们的。” 对于郑晓龙来说,这一次的尝试是成功的。他开始意识到,伟大且划时代的作品,是要带有真实的人性,是要追求“现实主义态度”,是要让观众产生共鸣。
1991年, 经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事局批准,北京影视家协会和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了电视春燕奖,目的是鼓励创作、表彰人才,春燕奖直接促进、推动了北京电视艺术的发展。关注老百姓生活情感的需要,在这一时期成为了电视剧的重要创作方向。
很快,郑晓龙开始构思新的创作,这一次,他尝试将现实主义态度放在电视系列喜剧上。《编辑部的故事》雏形迅速搭建,创作队伍壮大了,北京作家协会参与联合编剧,集结王朔、马未都、冯小刚、朱晓平、付旭文、苏雷等一大批优秀的创作者。团队里大多都是编辑,那故事的核心就是拿自己“开涮”,“大家都熟悉各种各样的编辑部,每个人都可能讲自己编辑部的故事”。就这样,一个汇聚芸芸众生相,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人间指南》编辑部,在时代的浪潮下孕育而生。
故事的壳有了,但创作起来并非一帆风顺。“每个人去写不同的故事,风格不一致成为特别大的问题。因为要求是喜剧,有的人写的是相声,我觉得王朔写的风格是我要的,他不是简单的相声,他有很强的幽默感。”郑晓龙决定,让王朔做标杆,做总编剧,来修改大家的剧本,统一风格。
与此同时,在日后成为中国电影及電视史上的两个关键性人物,也开始崭露头角。当年,冯小刚和赵宝刚只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普通美工和编导。听说中心要拍摄王朔风格的剧,冯小刚主动请缨,撰写与王朔风格接近的剧本,顺利加入《编辑部的故事》剧本创作组,担起了重要的剧本撰写工作。而命运使然,在剧组因拍摄矛盾,停滞开拍的情况下,赵宝刚因为有多机拍摄的经验,临危受命,被郑晓龙提拔为《编辑部的故事》导演。
郑晓龙和张国立在《金婚》片场
1992年, 这部戏播出。一个个大胆、真实、幽默、针砭时弊的故事,瞬间引发讨论热潮。几个编辑,善良中带着几分嚣张,传统中又掺着几分前卫,游走在知识分子阶层, 却染着几分可爱的江湖习气,他们窥探着出入编辑部的人,形形色色,光怪陆离,凑足了人世间的悲欢。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拍的作品都收视率挺高,老百姓爱看。我说很容易,你讲老百姓,老百姓是一个个的人,你讲人的故事,讲人性的故事,它就很容易共鸣。”郑晓龙把自己比作是“做形象”的人,“思维的事,是留给读者或者观众的,我要做好的是形象,做好现实主义人物形象。”
中国电视剧的六十载变迁,郑晓龙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20世纪末,他策划或导演的《四世同堂》《北京人在纽约》《一年又一年》,各个掷地有声,开创先河。千禧年后,他导演的《金婚》《红高粱》,历史剧《甄嬛传》《芈月传》再度创造了新篇章。于他,这些剧目是影视创作生涯珍贵的“前半场”;于岁月,则是了一本厚重辉煌的中国电视史,从建构到繁荣,他都没有错过见证。
直至现在,许多观众都认为,“金牌导演”郑晓龙出马,就意味着品质和保障。
回忆进入尾声,郑晓龙为我们展示了桌子上的几摞剧本,这是他近来在忙的项目——建党献礼剧《功勋》,讲述于敏、袁隆平、屠呦呦等8个功勋人物的故事。
68岁的他被任命为总导演。新的征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