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21-02-04毕海英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依从性协同血糖

毕海英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三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糖尿病属于临床高发的慢性疾病,在广大老年人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同时若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容易对患者重要脏器功能产生影响,并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也对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患者患病后需要长期坚持用药治疗,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和认知水平等影响使得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1],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为此还应做好患者的科学护理来改善其依从性与配合度。以下将分析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通过运用协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本院7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即观察组:35例,男/女:18/17;年龄60~87岁,均值为(70.9±0.5)岁。对照组:35例,男/女:19/16;年龄60~88岁,均值为(70.7±0.6)岁。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如加强饮食指导、血糖监测和运动指导等;同期观察组则在该基础上运用协同护理模式,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以及口头讲解和建立健康知识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向患者与家属讲解关于2型糖尿病的疾病知识,例如发病原因、血糖影响因素、高血糖危害、常用药物和药物不良反应。除此以外,还应普及日常饮食与运动和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从而为患者的配合治疗奠定良好基础;(2)强化患者的自我护理:首先,向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参与自我护理以及诊疗的各个环节,并为患者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结合其血糖水平、病情状况等来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定期向患者讲解关于用药、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在患者出院后还应通过电话和微信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和日常生活情况,对于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给予指导和纠正,同时鼓励患者积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及饮食控制和用药管理;(3)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在长时间的病痛折磨中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支持,还要引导家属给予患者亲情支持和安慰,并充分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尽可能消除其心理压力,使患者能够维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1.3评价标准 2组患者均于本次护理前和护理干预1个月后对其空腹血糖(FBG)与餐后2小时血糖(2hPG)进行监测和对比。

2 结 果

2组患者护理前FBG、2hPG均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BG、2hPG均低于对照组,且比较中P<0.05。

表1 2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

3 讨 论

糖尿病是广大老年人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由于糖尿病的患病时间长,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药物治疗。除此之外,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且合并其他相关基础性疾病,导致血糖控制难度进一步升高,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用药不良反应以及糖尿病并发症,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加强科学的护理干预来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提高其配合度以及依从性十分关键[2]-[3]。协同护理模式的运用旨在充分发挥护士和患者的作用,调动患者的参与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自我护理和管理过程中。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运用协同护理模式,在护理后血糖水平控制效果好于对照组。这表明,协同护理模式的运用可有效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总体护理价值。

综上所述,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通过运用协同护理模式可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更有利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猜你喜欢

依从性协同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