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效果

2021-02-04姚晶晶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期
关键词:口病个性化病情

姚晶晶

菏泽市传染病医院感染科,山东 菏泽 274000

手足口病作为儿科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主要是通过飞沫与呼吸道传播,主要表现为厌食、口痛、低热、疱疹等症状[1],少数患儿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可出现肺水肿、心肌炎等并发症,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研究发现,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积极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痊愈[2]。因此,我院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在感染防控中发挥了良好效果,可有效促进患儿早日康复转归。现将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病例,病例选择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以随机分组原则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个月~6岁,平均年龄(3.18±1.38)岁;观察组患儿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5个月~7岁,平均年龄(3.36±1.22)岁;两组患儿病例间无明显比较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为患儿提供柔软、舒适、干燥的衣物与床铺,避免造成皮肤损伤,及时修剪患儿的指甲,避免患儿抓伤自己,一旦出现高热等反应,应及时采用冰水、酒精等方式降温,必要时采用药物降温,做好口腔卫生护理。

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具体方法:①儿科内部选择主管护士、护士、责任护士共同组建个性化护理小组,讨论小儿手足口病特点,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分析个性化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落实。

②个性化宣教: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因此,健康宣教的主要对象是患儿家长,护理时应向患儿家长介绍手足口病知识,告知预防护理相关知识,介绍日常注意事项,使患儿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进一步提升,获取患儿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挣得家长的信任,保证护理工作有序开展[3]。

③个性化心理疏导:在开展护理服务时,要保持亲切、和蔼、温柔的态度,与患儿沟通时保持语调平和、语气平稳,针对哭闹患儿,护理人员应配合家长安慰患儿,待患儿情绪缓解后开展治疗与护理工作。在病房内可张贴卡通海报,绘制具有童趣的宣传海报,在护理过程中要多夸奖、鼓励患儿,例如“宝宝真棒”、“真是个好孩子”、“是个小英雄”等,使患儿对医疗服务的接受度升高,提高治疗疾病的信心。

④个性化饮食护理:评估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与身体所需营养,制定健康的饮食方案,日常饮食以高蛋白、易消化类食物为主,少食多餐,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进食前后可引导患儿用温水清洁口腔,避免口腔感染发生。

⑤感染预防性护理:做好口卫生、手卫生防护,引导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维持足部卫生,避免感染。告知患儿家长勤帮助患儿更换洗衣物,定期更换床单被褥,避免压疮发生。加强病房内消毒灭菌处理,将病房内温度、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保持病房的卫生、安静,严格控制每日探访人数与时间,避免交叉感染发生。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感染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儿病情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

2 结 果

观察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病情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病情恢复时间

表2 感染发生情况(n,%)

3 讨 论

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且传播途径较多,可通过接触性、呼吸道与接触性传播,患儿患病后续积接受有效治疗的同时,也需要有效的护理方法配合干预。由于疾病影响,患儿一出现哭闹、不安等表现,严重患儿也会出现焦虑情绪,加之患儿及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存在片面性,不利于医疗工作开展[4],因此,护理期间做好个性化护理意义重大。个性化护理是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对患儿家长开展健康宣教,提升患儿家长的认知水平,使患儿家长在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中积极配合,同时为患儿开展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感染预防护理,可使患儿的身心状态均得到良好改善,避免感染发生。临床研究发现[5],治疗期间实施个性化护理,可发挥辅助治疗作用,使治疗效率显著提升,缩短患儿痊愈时间。

本组研究结果证实,相比于常规护理而言,个性化护理的实施,可使患儿的病情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减少手足口感染及交叉感染发生率,护理效果更理想。

综上所述,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感染防控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可促进病情恢复,降低感染率,推广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口病个性化病情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