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谢无量与张大千艺文交往逸事

2021-02-04刘振宇

中华书画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钤印无量释文

□ 刘振宇

谢无量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文学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研究,以世界之眼光,大同之理想,奋笔为之,议论奇伟,颇多创建,所著《佛学大纲》《中国哲学史》《中国大文学史》开中国近现代专门史研究之先河,得到鲁迅、胡适、太虚法师等时贤的赞许。后追随孙中山,致力于国家之独立、民族之解放,目睹横流,厌鄙政争,遂隐于闹市,卖文鬻书。晚年应吴玉章聘请赴北京,毛泽东主席宴请他时,殷殷垂询《中国大文学史》的内容及著书时的指导思想。谢无量生前曾任四川存古学堂监督、国民党监察院监委、川西人民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

在中国现代书画史上,谢无量以诗歌和书法的形式记录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将理想、现实、历史、书法完美地融汇在一起,展示了中国传统书画的蓬勃生机,给今天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宝贵借鉴。这些丰硕成果的取得,和谢无量聪颖的天赋、深厚的学养密不可分,也和他丰富的阅历、多彩的交游有关。谢无量与国画巨匠张大千的艺文交往就是一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今以“长安赠联”“贲园题诗”故事略述两人交往的逸闻趣事。

长安赠联

由于谢无量早期文献的散失,目前没有找到张大千与谢无量交往的最早文字记录,但最晚在民国十九年(1930)冬,两人即已相识。该年农历十月二十四日(公历12月13日),张大千母亲七十寿辰,张善孖在大风堂设宴,海上同仁前往祝福者甚多,谢无量赠行书八言联为贺,曰:“海上慈云,多福多寿;益州名画,难兄难弟。”谢玉岑有《魏塘宾筵小记》述其盛况。

两人之后的相遇是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秋,张大千夫妇游览华山归来,两人相遇于西安,畅谈往事,谢无量赠十七言长联给张大千,联文曰:“曾登落雁,又到骑驴,一芥子中藏大千世界;画里齐眉,云端携手,太华峰头作重九归来。”款署:“大千先生于乙亥重九,与畹君夫人同登太华绝顶,归途相遇于长安逆旅,书此以赠。”此联书法精,联语佳,故事雅,美中不足的是谢无量先生没有钤印。按照旧式习俗,唯有挽联才不用朱印,所以张大千回到北平后,请著名篆刻家寿石工题跋数语:“乙亥展重阳,大千至自太华,余为刻太华峰头作重九小印纪事。大千并出此联,谓谢公向不用印章,属缀数语。余唯古书画之精妙者,得佳印则相得益彰。谢公书以人重,固未可以寻常书画例之。绍兴寿玺,旧京城西玄尚精庐记。”(图1)寿石公题好跋语后,特意在跋尾处钤白文方印“自号无量”。是谢无量游览西安期间没有携带印章,还是他生性洒脱,不拘旧俗,不喜欢在作品上钤印?让我们看一看十年后的一副对联。

民国三十四年(1945),谢无量应张大千之请,重新书写长安赠联,虽然联文内容一样,但尺幅更为巨大,长达一米八五,谢无量在跋语中写到:“大千八兄与宛君夫人重登太华作重九,归来相遇长安,撰联为赠。此廿四年在西安即席书赠者,忽忽逾十年,又相见成都,乃为补书。”款尾依然没有钤印(图2)。此时谢无量暂居成都,与姚石倩、罗祥止、吴一峰等篆刻名家经常雅集唱和,其中沈渻葊和谢无量关系尤为密切。沈渻葊系民国时期四川著名篆刻家,喜金石,好交游,篆刻力追秦汉,文字造型古朴,有自然天趣。民国三十三年(1944)三月“沈渻葊金石书画展”在成都举行,林思进、张大千、向楚等前往祝贺,谢无量为画展题诗:“郑虔三绝漫矜夸,名画成都有几家。谁似沈郎清气味,莼丝压席芼姜芽。”同年秋,应沈渻葊之邀,题张大千《绿波春远图》,有“高情已逐梨花晓,绮思还从粉本外。莫抚绿波寻旧事,远天如梦梦如云”句,沈渻葊以为意境纤秾,甚是喜爱,精心制印二方答谢。另外谢无量的好友马一浮也擅长制印,民国三十一年(1942)六月,马一浮为其制“啬庵”印和“神霄真逸”印(图3、图4),并附函“比因逭暑,偶喜篆刻,既乏佳石,亦未娴刀法,唯取自适,亦不求工。为兄刻得小印二方,体势亦非时人所尚,聊复拓奉,以博一笑。其石则恐邮寄损坏,留俟他日面奉,且兄亦向不喜用此也。弟浮再白。”(书信全文详见丁敬涵编《马一浮先生遗稿三编》146页)由此可见,谢无量拥有多方印章,且为名家所制,只是不喜欢钤印而已。

图1 谢无量 登华山十七言对联177×23cm×2 纸本 1935年 四川博物院藏

图2 谢无量 登华山十七言对联 185×37cm×2 纸本 1945年四川省文化馆藏

图3 马一浮 啬庵 1942年(取自四川博物院藏谢无量《陈书舫小影画赞》)

图4 马一浮 神霄真逸 1942年(取自四川博物院藏谢无量《石湖田家杂兴》)

图5 贲园书库外景(现成都市和平街16号内,刘振宇摄)

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除了在笔法、留白、题款等方面讲究,钤印也要恰到好处。在书画作品上题款钤印,即可防止伪造,表示郑重,又可调整布局,升华境界,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元、明以后的书画家都注重书画题款内容和印章位置,现代画家张大千、齐白石、吴湖帆更是考究,拥有数百方印章之多。张大千借居贲园时,他一边看谢无量挥毫,一边说:“啬庵先生行笔流畅空灵,神采飞扬,可惜不爱钤印,宛如美人有眼无眉。先生如需名家印鉴,余愿代劳绍介。”谢无量听后笑曰:“余之法书,皆当面一挥而就,何来赝品之说。写字作画,如需用印,证其真伪,增其优美,君子仍需努力。”虽然所言甚为精深,但对于张大千的善言,他还是乐意听取。民国三十七年(1948)五月,谢无量在上海,特意委托张大千请篆刻名家陈巨来制印。5月17日《申报》“文化界小新闻”栏目专门做了“文学家谢无量所书楹联屏条向不钤印。近托张大千转倩陈巨来治印二方,亦文苑珍闻”的报道。由此可见谢无量不喜欢在书法作品上钤印,在民国文化界是出了名的。

贲园题诗

贲园有“成都天一阁”之美称,是抗战时期画家、文人流连忘返的学术圣地,每天都有来自四面八方、不同领域的客人前往查阅图书,许多中国近现代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都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难忘的岁月,于右任、章士钊、沈尹默、顾颉刚、宋育仁、向楚、蒙文通、黄君璧、谢稚柳等都是贲园的座上宾。

图6 谢无量 成都杂诗之一 109×38cm 纸本1940年 四川博物院藏

图7 谢无量 观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诗 180×76cm 纸本1944年 四川博物院藏

贲园主人严谷声闲暇喜好金石书画,也是一位热心公益的文化赞助者。民国二十九年(1940)谢无量从重庆来到成都,暂无住所,严谷声获得消息后,立刻邀请谢无量来骆公祠,根据成都著名报人邓穆卿回忆:“无量平生不治生产,一切家计皆委之内助,居汉口时多赖余中英等友人照顾,其间一度南去香港小作盘桓,归武汉再返川,因其毫无积蓄,返蓉后一切全仗友人严谷声为之料理。初住骆公祠(现和平街)宅厢房,时逢张大千亦寓严宅,遂为邻。严乃名收藏家,古籍、字画、金石、古陶瓷之藏甚富。今得无量方家共处,自是珠联璧合,子期伯牙,其乐融融。”此时国画巨匠张大千也借居贲园(图5、图6)。

民国二十四年(1935),通过张重民介绍,严谷声认识了张大千,两人一见如故,畅谈金石书画,相见恨晚。两人再次见面是三年后的1938年,张大千从北平脱险,只身回到成都,严谷声知道后将贲园客厅改装成画室,定制巨型楠木画案,邀请大千及其家属、弟子居住。张大千西去敦煌临摹壁画全靠萧藩(翼之)、严谷声、杨孝慈的大力支持,启程之准备,中途之补给,归来之整理,常在贲园进行。作为张大千邻居的谢无量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深知大千敦煌之行的艰辛,有诗记其感怀,曰:

图8 张大千 东坡笠屐图 110×81cm 纸本水墨 1947年 四川博物院藏款识:谷老道兄属写东坡先生笠屐图。丁亥冬,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 大千居士(朱)

白接离下须髯古,鸣沙风里雪皑皑。真看北地生张八,貌得西天万佛回。

人间粉本从煨烬,石壁丹青尚俨然。胡汉宫装凭认取,醉鸥浮颊贴花钿。

玄释纷纭道岂殊,峥嵘八卦倚龟趺。伽蓝断碣西来意,不共藏缣付贾胡。

方圆规矩寸铢同,摄取天龙一掌中。名画益州原不忝,草堂人日见禅风。(图7)

民国三十三年正月初一(1944年1月25日),由四川美术协会主办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成都提督西街豫康银行大楼隆重开幕,轰动文化界、艺术界。谢无量应张大千之邀,为《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第一集》题写书名。在严谷声的协助下,该书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由西南印书局出版,内容精、装帧美,广受好评。

严谷声不仅善于编印图书,还长于古籍目录学、版本学。据不完全统计,严氏家族藏书达三十万卷,除了宋版《淮南子》、宋拓《淳化阁帖》外,还有许多珍稀的地方文献,如《雁峰文学画像》《岳钟琪纳凉图》等。谢无量、张大千在贲园居住期间,从不同的角度品鉴、赏析了部分乡贤书画,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记录,如吕潜《山水图》就保存有张大千、谢无量的观画感想。吕潜系四川遂宁人,南明宰相吕大器之子,侨居江苏泰州,工诗文,善书画,与新都费密、达川唐甄合称“清初蜀中三杰”,与金陵画家龚贤并称“天下二半”(吕潜,号半隐;龚贤,字半千)。谢无量看完画作后写到:“半隐以明遗民为世所重,作画亦淡远有法。谷声好集先贤遗翰,得此洵足珍异。甲申秋九月,无量敬观因题。”而张大千则从绘画渊源的角度题写,曰:“半隐薪传接半千,一瓣心香礼巨然。何异东村同伯虎,却道前贤学后贤。半千实师半隐,后人不知,竟以为半隐出于半千也。”

严谷声自奉节约,而对至亲好友则是慷慨相助,张大千生性豪迈,花费无度,常请严谷声帮忙。为替大千筹备画展,不惜变卖家产。严谷声成人之美的高尚风格,颇为世人称赞。张大千为了报答好友的恩情,常将得意之作送与对方留念,这些画作上都有谢无量的题诗,如《东坡笠屐图》(图8)就是应严谷声之邀,张大千、谢无量合作完成的一幅具有特殊意义的精品。画中东坡居士神情豪迈,长袖飘然,执杖行于山林之间,大千采用唐宋白描古法,线条飘逸,锋正势圆,精谨秀润,谢无量则在画作上端用行书题写小字数行,曰:“已笑孟郊同小鲙,还嗤杜牧是粗才。世皆欲杀狂犹逊,死任人埋气始恢。阳羡区区田宅计,海南琐琐室家哀。时宜不合君休校,七百年来有寿杯。”谢无量天才卓越,深邃经文,诗如其人,神采清新,随手挥洒,自然佳妙,与张大千的画作珠联璧合,堪称一奇,当时成都画坛有“张画谢跋、巴蜀双绝”之说。张大千也常将重要画作送请谢无量题跋,如《临赵孟頫九歌图》《释迦说法图》等都是轰动一时的鸿篇巨制,其中《大千居士三十自画像》最为著名。该画创作于民国十八年(1929),大千昂然站立于古松之下,气度非凡,在画心及裱边四周有曾熙、陈三立、杨度、赵熙、林思进、黄宾虹、叶恭绰、吴湖帆、郑午昌、溥心畬、郑曼青、谢稚柳等32人的题咏。谢无量的题诗流露出沉雄俊逸的气氛,虚淡萧散的器度,曰:“何幸尘埃见此翁,苍髯阅世立如松。披图不觉风云变,习习河山起大风。”寥寥数语,生动传神,可谓知音之隽语。

谢无量 婀娜深沉八言联 130×33cm×2 纸本 四川省文物总店藏释文:婀娜蓬莱流觞醉月;深沉书幔滴露研朱。雪曼吟兄集梦窗词句属书。无量。

谢无量 录杜甫《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诗 132×32cm 纸本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藏释文: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子美。谢无量。

谢无量 从军北征诗 115×45cm 纸本 四川博物院藏释文: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毅侯先生属。无量。

谢无量 录杜甫《漫成》诗 161×40cm 纸本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藏释文: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渚蒲随地有,村径逐门成。只作披衣惯,常从漉酒生。眼边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杜老《漫成》一首。玉山先生正捥。无量。钤印:神霄真逸(白)

谢无量 丁亥还乡纪事诗 122×32cm 纸本 1948年 四川博物院藏释文:天池万藕作名园,白石铺街达四门。城郭人民新气象,由来山国小匡存。丁亥还乡纪事之一。戊子新春,云章先生正之。无量。钤印:无量(白)

谢无量 青城杂兴之一诗 130×32cm 纸本 四川博物院藏释文:曲折岩廊倚石桥,蔽天遮眼尽山毛。移花当槛开幽径,刳木通泉入小庖。青城杂兴之一。益廷先生吟教。无量。

谢无量 和湄公诗 75×27cm 纸本 四川博物院藏释文:每占岁历惊阳九,九日三逢春正深。玄鸟巧偷孤雁影,东皇先乞素娥心。踏青宛似龙山节,餐菊聊从蕙畹阴。怪底人间盛秋气,眼前风雨本萧森。辛巳立春、惊蛰、清明俱逢九日,湄公有诗,率和。紫曼词人粲正。无量。

谢无量 金钟冰壶七言联 128×32cm×2 纸本 四川博物院藏释文: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子晋仁兄大雅正之。谢无量。

谢无量 天师洞前银杏 29×37cm 纸本 四川博物院藏释文:银杏参天万乳悬,枝枝垂溜屈如拳。自从正一传真箓,亲见飞符掷笔年。青城天师洞前银杏相传汉时所植。无量。钤印:阳夏谢氏(朱)

谢无量 普陀海滨浴 29×37cm 纸本 四川博物院藏释文:试浴循沙岸,乘潮乐水乡。遗靴怜杜拙,纵浪似陶狂。身犯滔天势,心惊入海凉。平生飞动意,收拾付沧浪。普陀海滨浴。旧作。信伯弟正之。无量。钤印:阳夏谢氏(朱) 无量(白)

谢无量 每恨长留七言联 132×33cm×2 纸本 1950年 四川博物院藏释文:每恨江湖成契阔;长留篇什继风诗。穆庵先生暂游成都,忽将旋湘,黯然言别,摘送行句,书联为赠。庚寅立冬。无量。钤印:谢(白)

谢无量 畏友异书七言联 149×39cm×2 纸本 四川博物院藏释文:畏友恨难终日对;异书喜有故人藏。贤书先生正。无量。

谢无量 金检书城八言联 145×38cm×2 纸本 四川博物院藏释文:金检玉函河山辉映;书城墨海文字精神。钧衡先生正。无量。

谢无量 高阁小桥七言联 154×39cm×2 纸本 四川博物院藏释文:高阁清香生静境;小桥流水接平沙。新甫仁兄法家教正。谢无量

猜你喜欢

钤印无量释文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ubble and free surface close to a rigid wall
刘少白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担当
浅谈印章识别对书画鉴定的作用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中国画落款与钤印研究
论书绝句·评谢无量(1884—1964)
南涧无量“走亲戚”文化探析
水墨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