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景式引导联合针对性健康教育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观察

2021-02-03罗斯琴冯菊凤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肢体护理人员

罗斯琴 冯菊凤

(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区 韶关 512026)

随着临床心脏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使得心脏起搏器在临床心脏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起搏器主要是由冲动发生器发出电子脉冲,并借由电极导线进行冲动传导,从而对电极接触部位心肌细胞产生冲动,引起心脏收缩,从而改善心脏功能异常情况[1]。但大多数心脏疾病患者为高龄老人,由于受到年龄影响,其自身运动功能已明显下降,加之手术后早期患者需绝对卧床以及手术一侧肢体制动等因素影响,极易导致患者手术后出现静脉血栓情况,从而降低其治疗效果[2]。因此,手术后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健康知识教育对提升治疗效果尤为重要。本文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情景式引导以及针对性健康知识教育,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接收的74例实施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为研究样本,其住院时间均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37例。实验组男18例,女19例,平均年龄(67.52±6.82)岁;常规组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67.56±6.85)岁。两组基线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提示P>0.05,可实施分组探讨研究。准入标准:(1)全部患者均从锁骨下静脉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2)患者年龄35~89岁;(3)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要求参加研究[3]。排除标准:(1)肢体活动功能异常者;(2)平静状态下心率>100次/min或<60次/min者,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者;(3)长时间、大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者;(4)机体其他系统有严重障碍者;(5)有严重的认识功能障碍,无法正常进行言语交流者;(6)不配合研究者[4]。

1.2 研究方法

由患者主治医生以及责任护士依据患者自身情况共同为其制定合理的早期康复功能锻炼方案,指导患者严格依靠方案内容实施肢体功能锻炼。康复功能锻炼内容包含:从手术第2d开始直至手术后第9d,逐渐指导患者实施握拳运动、低于70°的伸展运动、前伸运动以及后伸运动,每日3次,每次2分钟。手术后第9d至手术后1个月时间内重复练习上述动作。予以常规组患者基础健康教育指导,护理人员根据锻炼方案内容指导患者每日实施康复功能锻炼,嘱患者手术后24h内绝对卧床,手术后24h可指导其过渡至半卧位以手术侧卧位,手术后48h可在床旁活动。予以实验组患者情景式引导以及针对性健康教育,内容包含:(1)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手术后,护理人员需向患者介绍手术部位发生疼痛以及功能障碍出现原因,告知患者手术后早期实施康复功能锻炼作用以及实施康复功能锻炼方法。可将健康教育内容分为三种传播模式,第一种为图像教育,在宣传手册中添加健康教育内容图片,同时将康复功能锻炼方法制成图片形式,并张贴在病房内;第二种是实物教育,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座谈会,使用心脏起搏器实物和心脏模型现场为患者演示起搏器工作原理、手术方法以及心脏起搏器植入优势等内容,使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更加了解;第三种是视频教育,护理人员可将健康教育知识内容制作成视频或幻灯片,定期组织患者观看视频,从而保障内容通俗易懂,患者更加容易接受。(2)对于实施择期手术的患者,健康教育需在手术前3天即可开展,护理人员每日与患者实施面对面交流,利用多媒体技术为患者展示手术操作过程情景,确保患者可在手术前充分掌握手术操作相关内容;患者手术后第2d,护理人员可在患者床旁演示锻炼操具体内容,细心指导患者进行每一步功能锻炼,直到患者完全掌握锻炼操操作方法;定期召开座谈会,邀请出院患者参加,指导其与住院患者共同分享康复功能锻炼心得,可邀请康复功能锻炼知识掌握良好的患者现场为其他患者讲解自身经验,告知其正确的康复功能锻炼方法,同时鼓励其他患者积极参加情景演示,一方面可促进住院患者对康复功能锻炼知识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提升出院患者坚持长期锻炼的信心,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每组患者分别在出院后1周内以及1个月时对其进行一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

1.3 观察项目

(1)患者出院后1个月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量表对每组患者手术一侧肩部疼痛情况实施评估,指导患者依据自身疼痛感觉,选择疼痛程度[5]。最终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疼痛感越严重。同时,评估患者手术一侧肢体运动障碍情况,若手术一侧肢体向前伸直或展开角度无法同机体之间呈90°,则认为其肢体功能障碍[6]。(2)使用健康教育调查表对每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该调查表共100分,主要从手术后实施功能锻炼作用、措施和注意内容三方面进行。最终得分在80~100分之间则代表患者完全掌握;最终得分在60~79分之间则代表患者部分掌握;最终得分<60分则代表患者未掌握。本文将完全掌握以及部分掌握总结为总掌握情况,计算每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

1.4 数据处理

2 研究结果

2.1 比较每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以及肢体功能障碍情况

常规组VAS疼痛评分高于实验组,肢体功能障碍率高于实验组(P<0.05),见表1。

表1 每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以及肢体功能障碍情况

2.2 比较每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

常规组与实验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分别是72.97%、97.30%(P<0.05),见表2。

表2 每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3 讨论

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患有心脏疾病的老年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心脏起搏器在心脏疾病中应用价值已经得到临床证实,其中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通过静脉插入电极导线,依据患者疾病情况将电极导线放置在需要进行起搏治疗的心腔,同时将起搏器埋置在电极导线同侧胸部皮下,从而发挥电子脉冲,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异常情况。但随着临床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患者通常受到高龄、疼痛以及手术一侧肢体制动等因素影响,从而使其肢体运动功能有明显下降,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临床有研究显示,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指导可提升患者对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认识,从而提升治疗效果[7]。因此,本文对情景式引导以及针对性健康知识教育作用进行研究,以期待为临床护理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手术后由于需要进行手术一侧肢体制动,加之手术切口部位疼痛影响,会导致患者制动一侧上肢出现静脉血栓情况,对于静脉血栓临床通常采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应用抗凝药物则会导致起搏器囊袋发生血肿,从而降低治疗效果[8]。为避免患者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早期实施康复功能锻炼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与常规组出院后1个月VAS疼痛评分分别是(2.65±0.87)分、(4.20±1.31)分(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出院后1个月肢体功能障碍率分别是2.70%、16.22%(P<0.05)。由研究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实施情景式引导以及针对性健康知识教育,护理人员每日对患者进行不同功能锻炼方式指导,同时通过采用三种情景模式引导,使得健康知识内容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提升患者获取知识积极性,有利于其更好的掌握健康知识内容。护理人员将手术后早期实施康复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告知患者,从而缓解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增强其锻炼依从性,因此患者出院后1个月疼痛情况有明显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得到显著恢复。本文中,实验组与常规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分别是97.30%、72.97%(P<0.05)。针对患者手术后肢体康复功能锻炼情况,将起搏器相关知识以及康复锻炼相关知识通过采取多种形式情景加以引导,一方面提升患者认知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促进护患沟通,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有利于其持续、有效的进行肢体康复功能锻炼。

综上所述,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实施情景式引导以及针对性健康知识教育,可提升患者康复锻炼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其术后疼痛情况,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心脏起搏器肢体护理人员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心跳可“发电”
肢体语言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血液发电法确保心脏起搏器不停跳
肢体写作漫谈
面试六禁忌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