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发布会文化负载词口译策略研究

2021-02-03杨凯雅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生态翻译学口译

摘要: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后的总理记者会是我国最重要的官方新闻发布会之一。总理在记者会上经常使用各种文化负载词回答记者的提问,对口译员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本研究借助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视角,以总理记者会口译为例,探究新闻发布会上口译员的文化负载词口译策略。研究发现,译员在对文化负载词进行口译时,会使用直译、释意、替换和简化的口译策略,是译员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结果。

关键词:新闻发布会;总理记者会;文化负载词;口译;三维转换;生态翻译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0-0071-04

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1]。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渗透到日常语言使用的方方面面,新闻发布会中文化负载词的使用也并不少见。对新闻发布会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加深对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认识。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了研究,如关联顺应视角[2-4]、生态翻译学视角[5-7]、文化翻译观视角[8-9]等。但总体上看,口译领域的文化负载词研究仍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仍然相对欠缺。总理记者会上文化负载词的使用较为频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的文化特色。

此外,考察总理记者会口译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能够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会议口译的本质,提高新闻发布会口译产品的质量,促进文化交流。因此,本文以总理记者会口译为例,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视角探讨新闻发布会文化负载词的口译策略。

一、生态翻译学和三维转换

自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首次提出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后,生态翻译学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已有了较大的进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相关学者的关注。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从“翻译生态环境”(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的角度切入,对翻译过程、译者—翻译生态环境关系、译者的生存境遇和翻译能力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强调翻译生态的整体性[10]。翻译生态环境是指由原文、原语和译语构成的世界,涉及语言、文化、社会、读者、作者等的互动[10]。这些因素同時也对译者的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产生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在翻译生态环境的不同维度进行调整适应,从而获得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文,即最佳译文。

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包括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以及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10],这一选择转换发生在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如语言、语音、词汇、句式等。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10]。不同的文化会导致思维的差异,从而导致语言使用方面的差异。因此,译者要避免因文化差异导致对源语文化的误解,产生错误译文。译者需要培养跨文化意识,要熟悉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努力克服因文化差异带来的阻碍,保证不同文化之间的顺利交流。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10],要求译者重点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顺利传递。

翻译的目的是促进交流,交际意图的顺利传达十分重要,如果源语的交际意图在译语中得不到体现,则无法实现交流的目的。

二、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总理记者会口译策略

总理记者会作为我国重要的官方新闻发布会之一,其口译环境可以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口译生态环境。总理记者会的口译环境会对口译员文化负载词的口译策略产生影响。在总理记者会口译生态环境的制约下,口译员需要做出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其中涉及各种口译策略的选择,主要包括直译、释意、替换和简化。

(一)直译

直译是指口译员在口译时直接保留源语的内容、结构和修辞手法。由于在口译过程中,译员需要快速准确地对源语进行翻译,多数情况下口译员会选择使用直译策略。直译能够保留源语内容和形式,变动较少,需要消耗的精力和时间较少,因此能够大大降低译员口译的难度。

如2012年总理记者会,在评价自己在任期间的工作时,温家宝总理引用了元代张养浩《为政忠告》中的一句话“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这句话的意思是为官时要尽忠尽职,退下来时要谦虚内省。口译员采用直译的策略,将源语翻译成“When one is in office, he should discharge his duty conscientiously. When leaving office, he should conduct himself with humanity and exercise self-reflection”。

从语言维的角度看,源语是两个并列短句,且字数相同。其中“入”和“出”相对,“恳恳”和“谦谦”等叠词对应,构成一种结构美。尽管中英语言结构的差异导致译语无法完全还原源语的语言风格,但口译员采用直译的方式,将源语的两个并列短句处理为两个以“When”开头的复合句,且都以“he should+动词短语”的形式构成主句,在结构上努力营造和源语一样的对称美,有助于让外国听众了解汉语的对称结构。

又如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描述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关系密切时,使用了 “血浓于水”一词,口译员将其译为“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是饱含中国民俗文化的词语。古代中国在认亲时就会采用滴血认亲的方式,他们认为如果存在血缘关系,滴入水中的血就会融在一起。该词通常用于表示骨肉亲情难以割舍。

由于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十分看重血缘关系,将血液看作一种纽带,因此中国听众能够瞬间理解李克强总理在此使用“血浓于水”的用意——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之间的血肉亲情不会因分隔两地而被阻断,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永远是一家人。

口译员在这里采用了直译策略。从语言维的角度看,源语言简意赅,短短四个字就有力地传达出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割舍不掉的深厚感情。“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不仅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使用习惯,还保留了源语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是理想的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除此以外,还有如“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港人治港”——“The people of Hong Kong govern Hong Kong”“供给侧结构性改革”——“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等都是采用了直译的口译策略。采用直译策略不仅能够较为快速地完成从源语到译语的转换,也能较为完整地保留源语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在不影响外国听众理解的情况下进行语言文化的输出。

(二)释意

释意是指口译员采用不同于源语的措辞和结构对源语信息进行重新表达。由于中英语言文化和语言形式的差异,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内在含义不一定能被生活在西方文化背景中的人所理解,因此口译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释意的口译策略。

例如2020年总理记者会,在回答就业相关的问题时,李克强总理举了改革开放初期“大碗茶”的例子。“就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大碗茶”曾在老北京非常流行,是供老百姓路上解渴的茶,因此很便宜,展现中国特色茶文化。但在这里,“大碗茶”并不仅仅指茶,而是指改革开放初期,城市茶馆的兴建解决了大批知青返城后的就业问题。

李克强总理举这个例子意在说明中国人民的创造力,给处于严峻就业形势下的广大人民群众打一针强心剂。

从交际维的层面看,“大碗茶”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负载词,在英语文化中并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如果口译员勉强进行直译,只会让目的语听众感到疑惑——“大碗茶”是什么?喝了大碗的茶就能找到工作吗?因此,译员在此处将“大碗茶”处理为“The opening of small tea house”,旨在传达源语发言人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口译员要意识到口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在翻译过程中要努力克服中英文化差异给交流带来的障碍,保证交际双方的顺利沟通。

又如2020年总理记录会上有记者问到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国与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计划时,李克强总理举了中韩绿色通道的例子,并引用了诗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强调中国与其他周边国家进行经济合作的地理优势。

“近水楼台先得月”出自宋代余文豹的《清夜录》,该书记载了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在杭州担任知府。他在杭州时提拔和帮助了很多杭州城的人,而一个叫苏麟的人因为在外地担任巡检,没能得到帮助。有一次,苏麟到杭州办事,趁机就赠了范仲淹两句短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听后便满足了苏麟的要求。后来“近水楼台先得月”就用来表示由于接近某些人或事而抢先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多是贬义用法。

答记者问时,李克强总理化贬为褒,意在说明中韩两国建立快捷通道具备地理优势,有利于复工复产,诗句的引用既贴切又具文采,同时又不乏活泼俏皮。诗句的引用符合中国文化大国的形象,并且,诗句里的“楼台”是指中韩两国,“月”则是指复工、复产等带来的收益,不仅贴切,也为两国的经济往来添加了一层诗意。

译员对该句主要采用的是释意的策略,译为“This geographical proximity has put us in a good position to benefit from this more early… earlier”,将诗句的内在含义翻译出来,舍弃了源语涉及的文化意象。

从交际维的角度来看,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诗句对于外国听众来说是陌生的,其中的意象“楼台”和“月”也无法在外国听众心中引起同样的诗意感受,在有限的时间内口译员只能选择对内容进行解释,强调地理位置的优势对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三)替换

替换是指用目的语文化更熟悉的意象代替源语的意象。由于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都各不相同,各国的文化负载词都有各自的文化烙印。如果译员一味地直译,将会造成目的语含有大量非目的语文化的内容,导致信息量过大,内容晦涩难懂,不利于发言人和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无法促进国际交流。因此,适当采用替换策略有助于提高口译产品的接受程度,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如在2012年的總理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谈到《富春山居图》在台湾的合璧展出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强大向心力,并指出中华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的恩泽”,短短几十年的政治恩怨无法与之抗衡。在翻译“文化的恩泽”时,口译员使用了替换的策略,用“Cultural bond”进行了代替。

“恩泽”原指帝王或官吏赐予平民的恩惠,如雨润万物一般,“恩”指恩惠、恩赐,而“泽”则比喻雨水。在此,温家宝总理指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接受中华文化的润泽,早已在文化上密不可分,短短几十年的政治恩怨也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但英语文化中并没有和“恩泽”对应的表达,因此口译员只能根据语境,选择“Cultural bond”来表达中华文化的纽带联系之紧密。

又如在2014年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在强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时举了承包制的例子,称“几年时间温饱问题解决了”。口译员将“温饱”处理成了“Food and clothing”,使用了替换的口译策略。

“温饱”出自汉代扬雄《益州牧箴》“丝麻条畅,有粳有稻,自京徂畛,民攸温饱”,指吃得饱足,穿得暖和,形容生活得到保障。但由于英语中没有与这一词语对应的表达,如果口译员直译,可能让人产生疑惑,因此口译员选择使用更加直白的"Food and clothing"代替“温饱”,避免听众对源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产生误解。

(四)简化

简化是指对源语冗余的部分进行删减、整合。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两者语言存在很大差异。汉语语内交际存在大量的冗余成分[11],但这些冗余成分在汉语中起着一定的解释或修饰等作用,因此并不影响沟通交流。但是,如果译员在口译时也将这些冗余信息照搬到目标语中,就会造成目标语过于繁杂,听众无法抓住重点,给听众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不利于中外双方交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口译员要选择简化策略,方便听众理解。

例如在2020年总理记者会上,记者问到中美关系对中美双方经济的影响时,李克强总理指出,中美经济关系联系密切,互相影响,并使用了俗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来描述中美经济关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早出现在管道升的《我侬词》中。管道升是元代江南才子趙孟頫的妻子。赵孟頫曾经作了一首词给管道升,含蓄地表达自己想要纳妾的愿望,然后管道升回了一首词打消了丈夫的念头,里面就有“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后慢慢演化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这个词最开始是用于描述爱情的,表示夫妻之间感情深厚,彼此难以分开,后来用在了多个领域中,表示事物的关系紧密。该俗语所包含的两个词语意思相同,使用了回环的修辞手法。回环通过相同词语不同排序的语言形式增加了一种循环往复的趣味,同时表明事物间相互依存。但译员使用了简化的策略,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译成了“Closely interconnected”。

英语和汉语在语言风格方面存在很大差别,汉语喜欢通过重复、排比等修辞实现对话语内容的强调,而英语认为简洁、凝练的表达更有力。

从交际维的角度来看,使用外国听众熟悉的语言结构和修辞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译语内涵。在信息密集的总理记者会现场,熟悉的语言风格有助于外国听众快速地分辨重要信息,避免因话语冗余而感到疲劳,影响话语理解效果,进而影响交际效果。

又如2020年总理记者会上,在记者问到在全球疫情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中国应对外部环境的措施时,李克强总理提到了中国要继续实行开放,并指出“开放对人来说跟空气一样,须臾不可离”。

“须臾”形容时间极短,在这里,李克强总理用“须臾”不仅强调了开放对人的重要性,也为语言增添了几分文学色彩。但对此译员采用了简化的策略,直接省去不译“须臾”,得到译文“Openness is as indispensable to a country’s development as air is to human beings”。

会议口译时间紧、压力大,口译员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无法将源语中的所有内容都一一保留,而且口译员已经将“开放对人来说跟空气一样”译了出来,不翻译“须臾不可离”观众也能领会到这层意思。

因此,从交际维的角度来看,目标听众能够根据前文语境理解源语想表达的“中国一刻也离不开开放”的隐含意义,口译员无须再翻译“须臾”进行强调。同时,会议口译的听众也没时间像欣赏笔译作品一样对口译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体会汉语言文字的奥妙。

口译员如果过分倚重直译,将会导致目的语内容过于繁杂,增加外国听众理解的困难,反而影响了交流过程中的信息传达,不利于沟通,得不偿失。

从总体上看,总理记者会的口译生态环境会对口译员文化负载词的口译策略产生影响。为实现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口译员会采取直译、释意、替换和简化等策略进行翻译。但值得注意的是,口译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语言转换过程,各个维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因此口译员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使用的口译策略并非只受到其中某个维度或因素的影响,而是各个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结语

文章以总理记者会口译为例,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视角探讨了新闻发布会上口译员对文化负载词进行口译时采用的策略。总理记者会是一个完整的口译生态环境。总理记者会口译活动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口译员口译策略的选择。中英文化的不同给文化负载词的口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总理记者会口译生态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下,译员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译、释意、替换或简化等口译策略,以提供整合选择适应度最高,即最佳适应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在实际口译过程中,口译员的口译策略是多维度共同作用的选择。本文借助生态翻译学理论探讨总理记者会文化负载词的口译,不仅有助于丰富口译研究,也为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努力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32.

[2] 刘静.关联理论视域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2):120-123.

[3] 李颖玉,郭继荣,袁笠菱.试论方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浮躁》中的“瓷”为例[J].中国翻译,2008(3):64-67,96.

[4] 宋华.关联顺应视角下的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研究[J].语言与翻译,2012(1):54-59.

[5] 王静.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会议口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S2):114-116.

[6] 陈红美.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围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0):131-133.

[7] 吴纯瑜,王银泉.生态翻译学视阈下《黄帝内经》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61-64.

[8] 严晓江.文化翻译观下的《楚辞》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以孙大雨《屈原诗选英译》为例[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6):65-69.

[9] 蒋继彪.文化翻译观下的《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5(7):877-881.

[10] 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1-5.

[11] 潘鸣威.基于语料库的学习者汉英翻译省译策略研究:兼谈对汉英翻译测试的几点思考[J].外语研究,2010(5):72-77,112.

作者简介 杨凯雅,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口笔译。

猜你喜欢

文化负载词生态翻译学口译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与词汇翻译的越级策略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释意理论观下的文化负载词的口译
浅谈口译笔记重要性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