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真景实 意态万方

2021-02-03刘德龙

中国美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山川方志黄山

古版画研究殊为不易,需要研究者夯实文史、绘画、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周亮是古版画研究的佼佼者,他继承了父亲——古版画研究名家周芜的遗志,二十余年来专注于古版画的收集、整理、研究,访书足迹遍布全国。同时,其参与编写的《日本藏中国古版画珍品》《建安古版画》《苏州古版画》《明清戏曲版画》《武林古版画》等著作也为我们一窥古代版画之堂奥打开了方便之门。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明清山川版画》便是周亮上下求索的成果,获得了“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的资助,较具学术价值。

山川作为地理概念,是划分地理疆域界限的根据之一。方志是记录所在区域情况的史志之书,涉及方域、物产、人文、风俗、名胜等基本情况。“最古之史,实为方志。”方志包括府志、州志、县志、山志和寺庙志等,以府、州、县为名的方志有着明确的区域。方志插图表现的是特定地区的地貌形胜,图中的山川、河道、楼台、桥梁都有实物一一对应,不像纯粹的山水画那样可以“搜尽奇峰打草稿”,即绘制者无法为了艺术效果而对画面元素进行过多的搬移和省略。

山川版画基本来自方志,是历史学、地理学研究文献中难得的图像资料,可弥补文字记载之不足。作为方志插图,山川版画的绘制常从宏观视角切入,重在描绘当地的山川形貌、人文胜境,同时多在山、水、建筑周边标注名称,兼有部分“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的作用。

描绘山川的绘画之所以成为方志类书籍的必须,除了历史研究中一贯有着“左图右史”的传统,主要还是为了增加书籍的可读性和艺术性。明代万历年间夷白堂刊本《新镌海内奇观》卷首称:“山水虽属版图,而省会殊方,郡县异地,有近在眉睫,或远在日边,谁能以有尽之天年,穷无涯之胜地,故仿意卧游,以当欣赏。”可见,方志中的山川插图在帮助读者增广见闻之外,主要功能还包括了艺术欣赏。也就是说,这些插图可以被读者当作“卧游”的素材。就山川版画而言,标示疆域界限和地理位置不应该成为其主要功能,读者更希望通过观赏这些图像获得的是“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的精神愉悦感。“状烟云之变态,备海岳之奇观”,当图像使文字背后的山川形胜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于读者眼前,再辅以适当的艺术加工,令读者心胸激荡,自然会引发神游的契机,帮助读者达到卧游之目的。因此,山川版画功能独特,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而且兼具艺术价值。

山川版画的内容和艺术风格极为丰富,绘制者的身份也较为多元,既有山水画名家,也有擅画其他形式绘画的画家,甚至还有非专业的画者。本书作者周亮按照画面的密集程度,将这些山川版画分为繁茂型、舒缓型、精简型三类,同时按照山川地貌的写实程度,又将其分为写真类、装饰类、手绘地图类。从绘制的尺幅来看,这些山川版画有单幅、双幅拼版、四幅拼版、六幅拼版、八幅拼版等多种形式。随着拼版数量的增加,长卷画幅愈发巨大,画面也更加恢宏、复杂。可见,有些山川版画绘制过程中的资金投入较大,印刷技艺也很高超。当然,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版画技术水平不同,山川版画总体的制作水准和规模也呈现出了较大差异。

本书中,明清时期广布各地的山川版画各具意态、风格多样。从审美角度来看,这些山川版画与府志、县志、山志中仅作示意功能的简单插图相比更具艺术性。就黄山而言,包括明代天顺本《黄山图经》在内,《明清山水版画》中收录的与黄山有关的志、图、图经等版本多达十二种。黄山图像的绘制者除了渐江、梅清、萧云从等徽籍名家,还有一些外地画家。比如,绘制清康熙本《黄山志定本》插图的萧晨便是江苏扬州人,其细秀清雅的画风为黄山图像带来了清新的气息。黄山的莲花峰和周边的散花坞等景点亦相继被制成版画,伴随着不断出版的方志而传播四方,帮助提高了黄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除了山志,寺庙志中的绘画也颇为精彩。明代天启本《金陵梵刹志》以四连页拼版的方式表现了灵谷寺、栖霞寺、天界寺、大报恩寺等庙宇气势恢宏的胜景。这些插图的画面形式变化多样,比如灵谷寺和栖霞寺三面环山,绘制者在表现它们时选取了不同方式。绘制者画《灵谷寺》一图时是从左侧的朝阳门城墙开始画起,画中钟山及周围山脉遍布松树,灵谷寺坐落于群山之中,周围建筑零星错布,松荫掩映间一派禅林胜境。《栖霞寺》一图则一反《灵谷寺》的表现手法,绘制者先在摄山、虎山、龙山上画了零星几棵松树,又沿着栖霞寺周边建筑及山坡画了密集的松树,营造了树木中间密集、四周疏朗的艺术效果。在《天界寺》一图中,绘制者又以近景方式进行了描绘,前面的围墙水平横穿画面,两侧斜向45度角的围墙将方形的寺庙与周围山脉隔开,隐约可见寺内楼台重重、曲径环绕、香火鼎盛。不断转换的艺术表现方法显示出绘制者高超的技艺以及严谨的艺术态度。除了上述三图,精彩的寺庙志图画还有很多,如清康熙本《嵩岳庙史》、清光绪本《灵谷禅林志》中的插图等,其中的山峦、楼臺皆工细繁复,极富庙宇气势。

除在构图、工细程度上下功夫外,绘制者还采用了多种别有趣味的表达手段,虽然占比较小,但丰富了山川版画的表现形式。明代嘉靖本《宁波府志》中插图的绘制者从宏观视角出发,以简笔画出山峰、道路、建筑等标志物,并以类似于地形图的方式一一标注名称。同时,画面在密集的水波纹衬托下呈现出反白效果,极为别致,体现了宁波作为沿海地区的地理特征。类似的表现方法在《筹海图编》中同样可以见到:大面积密集重复的水波及间隔出现的浪花自成韵律,波涛汹涌的大海与简笔山形符号形成对比,画面趣味横生。清乾隆本《诸城县志》、清道光本《重修南海普陀山志》等方志中的插图也采取了类似构成方式。清朝乾隆时期《顺德县志》《嘉应州志》《香山县志》等方志中的插图颇似现代的手绘地图,简洁明了。清同治本《浮山志》中的画面多用垂直线和水平线表现山川,其间穿插有树木、修竹、苔藓,装饰效果很强。《明清山川版画》囊括了各代表性方志中的版画插图,是目前为止关于山川版画最为全面的辑录,且印刷精美,值得反复品赏。本书在编排时没有按照地域、流派来划分,而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故一千余页翻阅起来稍有杂乱之感,不过笔者认为这也恰恰是乐趣所在。翻书读图,徜徉其间,不确定下一页图画究竟会体现出雅趣、稚趣、拙趣还是异趣,这不也独具兴味吗?读者扫描该书封底的二维码,还可观看11幅山川版画的长卷视频。这些长卷系首次出版,是周亮爬梳文献后精挑细选出来的佳作,其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刘德龙/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山川方志黄山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黄山日落
山川依旧 风味不改
《登江阴黄山要塞》
退耕还林还草 再造秀美山川
退耕还林还草 绿了山川 富了百姓
黄山冬之恋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山川
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