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仙山道、佛共融教建筑艺术研究

2021-02-02吴妍鹏鲍明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3期
关键词:道教

吴妍鹏 鲍明勇

摘 要:铅山县葛仙山有许多道教建筑和道教足迹,又有像慈济寺这样的佛教寺院,历史文化深厚,文章通过对江西道教历史发展、道教建筑艺术特点和葛仙山道教、佛教建筑艺术的研究分析,梳理了葛仙山道、佛建筑艺术的特点,突出分析了葛仙山道教建筑选择、布局及建筑装饰和葛仙山道、佛建筑共融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关键词:葛仙山;道教;佛教建筑

1 江西道教的发展概况

道教是以道家学术思想为基础,是中国本土生长形成的宗教,其教义围绕《道德经》而展开,依托道家而逐步形成。江西道教历史悠久、教派众多,主要有灵宝派、神霄派、净明道、玄教、全真道等。郭树森先生在《江西道教概说》中认为,江西有组织的道教开始于中国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在东汉永元二年到江西从事道教活动。在南北朝以前就有正统的道教出现。自唐宋以来江西道教在统治者的大力支持下快速发展,唐末五代以来,江西经济快速发展,对宗教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道教历史上,江西可谓是人才辈出,魏晋南北朝时即有葛玄、许逊、董奉、葛洪等,后代又有吕洞宾、陈景元、张可大、张留孙、黄元吉、伍守阳等,这些杰出的道教人物,或结交于权贵上层,或布道修身著述于民间,为江西道教的发展、道教建筑的发展等做出了巨大贡献。道教的繁荣推动了江西道教宫观建筑的繁荣。

2 道教建筑的总体艺术特点

2.1 道教建筑选址特点

道教宫观建筑初步形成是在汉魏时期,活动场所从现有资料看主要包括治、靖、茅室等。正式形成是在南北朝时期,《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一《置观品》有关道教宫观营建的规定有“既为福地,即是仙居,布设方所,各有轨制”。

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写陋室而言作者志存高洁。道家认为山的高低不是关键,有仙气,有名气,利于修炼,利于道教思想的传播才是最重要的。道教名山一般都讲究“背有靠山,前有流水”。何晓晰在《风水探源》一文写到“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卿希泰、詹石窗的《道教文化新典》认为“作为一种术数学,堪舆早于道教而产生。当道教问世之后,堪舆又成为道教术数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道教既继承了堪舆术,又对它进行衍扩、更新”。

道家讲究的“藏风聚气”之“生地”与“山巅之境”的择址理念表明:①道教对建筑的选址是基于崇尚自然,提倡清静;②高山各地有着提供道士炼丹采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高山建筑符合道士渴望接近天庭、升仙的修道理念,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下,道士对建筑选址都会进行仔细的堪舆,对山川环境进行客观分析,营建时则能依山势而建,体现出“道法自然”的设计营建理念。道教从创立之初因其以“贵人贵生”为理念就十分关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堪舆与利用,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来扩大其传教的功能。道教炼丹、修炼等也是使其更加关注地理环境的重要原因。

2.2 道教建筑的艺术特点

唐宋时期,中国道教盛行,正式的大型道教建筑称为后来的宫观建筑的模型基础。道教宫观四周青山绿水,可以帮助更好地营建神秘的气氛。在道教中那些可以象征人格意义的诸如松、柏、竹,梅、兰、菊等既有助于渲染道教的仙境氛围,又有助于道士修身养性。

道教主张“返璞归真”“見素抱朴”“清心寡欲”,色彩上以“青瓦灰墙”为主色调。道教宫观建筑上的纹饰具有不同主旨寓意,如寓示光明、永生与天齐寿的纹样有日、月、星、云、山水、石等,寓意善良、富裕、身心、福禄的有扇纹、鱼纹、山水纹、蝙蝠纹、鹿纹等,表示和睦、长生不老、君子风度或辟邪祈求祥瑞的有莺、松树、柏树、灵芝、龟纹、竹纹、凤纹、狮子纹等,用文字直接表示吉祥寓意的寿字纹、福字纹、喜字纹、天字纹、丰字纹、乐字纹等。

道教建筑在大体上是与其他建筑上无根本区别,作为宗教建筑的道教建筑在营建上更趋向于道教教义的象征性和精神追求的功能性。作为道教文化物质载体的道教建筑不仅能满足信徒的各种形式功能的需求,更能使信徒通过道教建筑形式获得审美体验。

3 葛仙山道教建筑艺术

3.1 葛仙山道教建筑选址

葛仙山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内,原名云岗山,也称白石山、五斗山,因东汉葛玄在此修炼,大约在南北朝时期改名“葛仙山”。主峰海拔1096.3米,方圆十余平方千米,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林木繁茂,飞瀑流泉,云雾缠绕,景色迷人,名人荟萃。山中多溶洞,素有“九妖十八洞”“二十四峰、八十一洞”之说。山顶北面有建于北宋时期的葛仙祠,是道教在葛仙山的主要建筑;南面建有明万历年间的慈济寺,是佛教在葛仙山的重要建筑。葛仙山还有灵官殿、三官殿、地母殿、玉皇楼等道教建筑,周围景点有七星井、龙舌池、息心岩、试剑石、仙人足等。1984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葛仙祠”和“慈济寺”为省重点寺观,1995年在原接官亭原址新建葛仙山牌楼(接官亭),在慈济寺两侧新建钟楼和鼓楼,使得山庙、殿堂、庙宇更加完整协调。

明代赵梧曾赞曰:“葛仙山与池之九华、歙之黄山、括之仙都、温之雁荡、夔之巫峡皆谓天下所珍重者。”可见历来葛仙山在文人墨客心中的重要地位。唐代王勃、韦皋,宋代王安石,明代费宏、夏言,清代黄云鹄等名人都曾经游览驻足此地,对此地景色赞美有加,有些还留有诗词佳作。

3.2 葛仙山道教建筑布局

葛仙山道教建筑群依山势而建,应地形而变,主体建筑布局于山体主要位置。娘娘殿供奉的是相传葛天师之母,体现的是古人百善孝为先的道德理念。由娘娘殿盘阶梯而上是接官亭。再往上过紫云峰就是步云亭,有“仙人足印”古迹,步云亭整体造型呈圆形,基座为六边形。由步云亭经龙眼井可达玉虚观,或经过七星井而至玉虚观。玉虚观连接三官殿、灵官殿、地母殿、玉皇楼及其他殿宇共17座。玉虚观左前有观道亭,玉虚观东北处有飞升亭,其北侧有试剑石古迹。

葛仙山道教建筑群的布置和建筑的尺度与世间其他建筑并无多大区别,体现了道教的“我命在我”“我可成仙”的含义,尊重生命、平易的尺度给人凡人皆可成仙的感受。

3.3 葛仙山道教建筑艺术特点

道教的崇拜对象主要包括三清(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四御(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祇)、八仙、九天玄女和盘古真人等神仙。葛仙山作为道教圣地,号称“中华灵宝第一山”,供奉的神像主要是道教的神仙人物。总体来说葛仙山道教建筑的屋顶曲线较为夸张,有浪漫的情调。中部的柱子、门窗和下部基座则与其他建筑样式无太大区别。反翘的大屋顶曲线直指天庭,体现了道教追求飞升成仙。

山门是寺院的正面楼门,寺院一般设有三个山门,即空门、无象门、无作门。唐代著名文学家李华在《云母泉》一诗中有“山门开古寺,石窦含纯精。”玉虚观有三座山门,即西山门、东山门和北山门。西山门正面书有“三清在即”,背面书有“道超德茂”,东山门正面书有“葛仙山”,北山门正面书有“迟此西天”。山门建筑的样式主要有牌坊式、殿阁式等,是道观、佛寺的外门。从葛仙山山门形制看,当属牌坊式建筑,柱身虽为现代水泥浇筑修复,然最大限度依照我国牌坊建筑样式重建,石雕纹样精美,人物以道教神仙故事题材进行深浮雕的表现,带状的边角纹样则以道教、佛教的植物进行装饰。歇山的屋顶样式更显示出山门建筑的雄伟气势和灵巧活泼的样貌特征,仙气飘然于眼前。

玉虚观是东汉葛玄修道之所,元、宋、明、清時期曾多次毁于火灾,又重修,现今所见玉虚观是在1980年后再次修建的。玉虚观内建筑主要包括太极殿(大葛仙殿)、娘娘殿、老君殿、送子观音殿、灵官殿、地亩殿、玉皇大帝殿、葛仙飞升亭、观道亭、接官亭等。

玉虚观门楼属殿阁式建筑,具有我国庑殿建筑的气势雄浑的特点,殿前石街和浮雕等具有非凡气势,石街中间雕刻的图案主要为道教的神禽—仙鹤,仙鹤以深浮雕近圆雕的形式与祥云组合,体现出道教建筑园林布置的纹样特点。玉虚观门前巨大的柱上书写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玉虚观”三字在门楣处赫然醒目。

玉虚观之太极殿是三清祖师座下的古老道场。道教的崇拜对象的三清是指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极殿中石坛供奉的是葛仙翁,太极殿在清嘉庆和民国时期曾毁于火灾。太极殿也称大葛仙殿,位于葛仙山之“九龙窜顶”之顶端,坐北朝南,建筑样式属歇山式样。殿前台基高为三级台基,门楼由八根大柱组成。门楼正上悬有“赐建”和“大葛仙殿”字样。太极殿观顶以黄色琉璃瓦覆盖,每片瓦的翘头都峻刻有“大葛仙”“名山”的字样,屋脊以金色九龙戏珠装饰。殿深29.2米,宽17米,面积为576平方米,三进式院落。殿中红柱有24根,石质的柱础为八面形,峻刻有浮雕纹样。梁、柱上雕刻有道教的神仙故事,以及“九龙仰香炉”等故事。另有官员、文人雅士等题匾和楹联,书法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较高。葛仙翁神龛高4米、宽4.4米,上有长方形“太极左宫”的红底金字匾额,金龙护佑。老君殿和送子观音殿是大葛仙的配殿于20世纪80年代兴建的。太极殿沿山而下就是灵官殿,殿正中奉护法神王灵官。灵官殿沿百步岭石街而下是地母殿,土木结构的歇山式建筑。殿内供奉地母元君、水母元君、鬼谷仙师、五谷天君神像。地母殿沿石街而下是元皇大帝殿,金黄色的琉璃瓦、朱红色圆柱、红墙飞檐富丽而又气势恢宏。殿内供奉四大天师神像,葛孝先、萨守坚、张道陵和许旌阳。

娘娘殿在玉虚观的山腰处,是明朝时期信众为葛玄之母而建。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十分美丽而又巧妙。殿中有双龙抢珠的群体主题性雕塑,娘娘神龛为木雕、金漆。娘娘殿娘娘神龛左侧同时还供奉葛玄父亲塑像。另外还有单独供奉葛玄之父的爷殿,在玉虚观东3.5千米处。爷殿同时供奉有观音、“三官”、地母神像,其右奉张道陵、洪钧老祖、道德天尊、龙王诸神像。

葛仙山道教建筑从选址特点—依山傍水、景色迷人,到建筑布局—依山势而建,应地形而变,至建筑本身的雕梁画栋整体建筑艺术既合乎理法又有独特的布局装饰特点,体现出了葛仙山作为道教圣地之一的艺术独特性与价值的远大性。

4 葛仙山道、佛相融建筑的文化内涵

4.1 葛仙山的慈济寺

葛仙山的慈济寺据传为明代永乐年间从铅山县峰顶山(今鹅湖山)搬迁而来。殿内供奉的是弥勒菩萨和四大金刚。佛教的崇拜对象:三世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四大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音菩萨、大愿地藏菩萨)、四大金刚(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诸罗汉等神佛。中国传统佛教寺庙的建筑布局和空间形态是由地理环境、民族文化、佛教内涵和佛教活动模式等作用而形成的。现今的慈济寺为三门开两层建筑,第二层中间悬挂的是我国佛教领袖、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书写的“慈济寺”。四角翘升的戗角如飞鸟展翅。建筑体量虽小但气势恢宏。

4.2 葛仙山道、佛建筑融合的艺术文化价值

葛仙山的宗教建筑是中国道教建筑、佛教建筑的一个缩影,其建筑艺术较之中国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和安徽齐云山而言,虽然总体较为平凡,然葛仙山的道教与佛教的和谐相处、共融在中国宗教建筑中虽不是独案,却也极为少见,其有机融合的宗教意义、历史文化意义却非常巨大。

苏州大学范英豪在《论佛教输入对早期道教造物艺术的意义》一文中写到,早期道教将具有佛教特征的佛像融入道教的神仙人物的塑造,佛教画像和神仙道教题材被共同用于装饰坟墓,道教的神仙镜装饰有类似于佛教的圣像。佛教对道教的造像、器物、服饰有影响,道教、佛教在相互借鉴中共生。而道教建筑较佛教建筑更具有民族风格与特色。

著名汉学家浦安迪说佛释道三家在宋代心学的作用下进一步融合,也即浦安迪所谓的“三教合一”。其所谓“佛即心兮心即佛”、道家的修心炼性和儒家的“存心养性”在心学的作用下可以三教合一整体化。自此在人们的心理奠定了三家融合的理论与心理基础。佛教的禅修在于静,道教的修炼和儒家的自修也在于静。佛教的寺院建筑本是建筑的“舶来品”,在来到中国以后被进一步的汉化。葛仙山的慈济寺可作为自宋代以来道、佛相融,体现中国文化“三教合流”的实物实景,体现中国文化大一统的历史见证,“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济世”。道、佛共融的建筑在中国历史上民间建筑的案例也较多,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圆明园、颐和园等,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辉煌在于不断地吸收、融合儒道释三家的不同营养,中国正统的儒家之所以伟大乃在于其巨大的包容胸怀和积极主动的汲取各家之长,才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建筑历史。■

参考文献

[1]广州市唐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古建全集:3:宗教建筑[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

[2]周沐照.龙虎山中宰相家—嗣汉天师府古典园林建筑[J].南方文物,2000(3):96-102.

[3]李允.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7:10.

[4]任继愈.中国道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5]卢浩.江西道教宫观建筑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猜你喜欢

道教
《中国道教通史》述评
略论《今言》背后的道教因素
魏晋南北朝文学中道教对其影响思考
道生万物:楚地道教文物展
传承中的宫观与音乐仪式
道家道教研究
全国首次道教刊物座谈会在延安召开
中国道教学院将于2001年改建教学楼
道教门派介绍2
道教诸神的新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