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昌市明代长城及其军事镇戍体系探究

2021-02-02葸礼峰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3期
关键词:长城

葸礼峰

摘 要:明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在北方边境线上修筑长城。根据金昌市明长城资源调查相关数据,结合明清文献记载,对境内明长城的修筑背景、建造技术以及与其配套的卫所、堡寨、墩台、驿递进行简要研究,探讨明代长城沿线地区军事防御体系。

关键词:金昌市;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雄伟的军事防御工程,它自东向西纵横交错、绵延数千里贯穿我国北方。甘肃境内的明长城修建于明代中期以后,其目的是阻挡蒙古鞑靼、瓦剌、亦不剌、阿尔秃厮诸部的侵扰和掠夺。

弘治七年(1494),兵部右侍郎张海提议:“甘肃东中西三路,延袤二千余里,四当敌冲,盗贼出没无时,若不因地制利,务为悠久之图,恐盗贼滋蔓,为祸不可胜言。臣按诸路或当增筑墩墙,或当修理壕堑……”①提议被朝廷采纳,甘肃巡抚杨博组织实施长城修筑,此为甘肃长城修建之肇始。我们今天看到的甘肃明长城主要修筑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

嘉靖十六年(1537),“巡抚赵载修浚镇番临河墩,起至永昌城东百余里,原无壕墙,宜行创筑,使有险可恃,居人便于耕牧”②。明长城金昌段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修建的。嘉靖二十年(1541)、二十六年(1547),朝廷又陆续组织几次长城增修工程,至此甘肃境内长城基本成型,连成一线。

1 金昌境内明长城基本情况

金昌境内的明长城东起民勤县蔡旗乡麻家湾村与朱王堡镇郑家堡村交界,西至山丹县老君乡羊虎沟村,全长约151千米,实存101千米。其中,墙体长129千米,实存约80千米。长城墙体经永昌县朱王堡镇郑家堡村、喇叭泉林场,水源镇新沟村、西沟村、方沟农场、华家沟农场,河西堡镇青山堡村、上三庄村、寺门村、下洼子村、鸳鸯池村、沙窝村、河西村,城关镇金川西村,红山窑镇毛卜喇村、王信堡村、水泉子村,整体走向由东南向西北延伸(图1)。

根据国务院长城资源调查数据,金昌境内明长城主要由墙体、敌台、烽火台、壕堑、驿站等组成。

1.1 墙体

金昌境内现存明长城墙体墙基宽4米左右,高度多在4米以上,墙体高0.5~5.5米,墙基宽4.5~10米,墙体顶部北侧建有女墙,现已残缺不全。依据地形地貌,金昌现存明长城墙体可大致分为三段。东段自与民勤县交界处起,西至河西堡青山堡村,长约40千米。这一段长城长期处于荒滩戈壁中,分化剥蚀严重,大部分已坍塌,残存墙体高1~2米,青山堡一带保存较好。中段自青山堡到毛卜喇,总长约50千米。金川峡一带长城地处两山夹峙的峡谷地带,风沙剥蚀较轻,墙体保存完整,高3~5.5米。此段长城以山险为天然屏障,并多以劈山墙、垒石墙、黄土墙辅助,更显宏伟高大,堪称作战长城的典范。毛卜喇堡是金昌境内最重要的军事要塞。西段自王信堡至绣花庙,这一段长城地处大黄山北麓,由于风力侵蚀,多为2米左右的土梁,外侧有壕堑。东段长城和西段长城多处于平原地区,其作用为阻挡骑兵入境,墙体高度及宽度有限,顶部宽度亦不足,不具备作战功能。

甘肃境内明长城墙体形式丰富多样,有夯筑墙、堆筑墙、砌筑墙、山险墙、木障墙、山水险。①金昌境内的长城墙体基本为夯筑墙、山险墙和山险。夯筑墙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建筑材料多就地取材,一般选取附近的黄土或者黄土夹砂,分段逐层夯筑。经此方法修筑的长城墙体,夯层多在20厘米左右,里面还残存修建时遗留的木楔、麻绳等,夯窝较大。山险墙指利用山险人为加工形成的阻险,多为汉代始建,明代补修。山险墙利用陡峭山势,对两侧悬壁加以修整,形成一个光滑陡直的斜面。修整后的山壁直立如壁,陡不可攀。金昌境内城关镇金川西段、红山窑镇毛卜喇段部分墙体就是利用山险陡峭,对山体两侧的悬崖略加修整,形成山险墙体。山险指依山制险,不经任何人为加工,直接利用陡峭山体作为屏障御敌。金昌境内金川西、毛卜喇一带长城多采用此种形式。

1.2 敌台

敌台也称“随墙墩”,多骑墙而建。敌台的进深多大于长城墙体宽度,内外均突出于墙体,全部为夯筑而成。敌台按照建筑方法可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种,金昌境内敌台都为实心。金昌境内现存敌台35处,大多残破不全,部分敌台南侧建有围墙,里面为驻守士卒生活住宿区域。敌台相距1~3千米,残存高1~10米,呈链状分布在长城沿线上。台体呈方形,南壁上留有可供攀登上下的脚窝,个别敌台附有燧体和壕沟。

1.3 烽火台

明代长城沿线附近还有许多烽火台,明清时期也称“墩”“烟墩”“烽堠”,多建在长城沿线或者地势较高处。金昌现有明代烽火台86处,遍布全市12个乡镇。烽火台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大多为黄土夯筑而成,其中夹杂有栣木、石块、植物根茎。另有相当一部分烽火台是石块垒砌而成,间隙用山土、碎石填充,整体亦呈梯形。部分烽火台外围有壕沟、燧体。由于风雨侵蚀及人为破坏,现存烽火台大多坍塌,底部掏蚀严重。河西一带烽火台的建筑,基本为明中期后开始,明清文献里称之为“墩”,并对其形制有形象的描述。

1.4 壕堑

壕堑在明代长城防御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金昌境内实存汉代壕堑53千米、明代壕堑21千米。壕堑多修筑在长城墙体北侧,宽度一般在8米左右,深度约2米。长期的洪水冲刷、牧羊踩踏,致使黄土填入壕堑内、杂草丛生。王信堡、水泉子一带的壕堑纵横交错,形制清晰。

1.5 驿站

驿传系统发展到明代已经非常完善,政府在全国建立了完备的驿传交通网络,并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驿站体系。据《明代驿站考》考证,明代金昌有驛站三个,分别是水泉儿驿、水磨川驿和真景驿。②《重刊凉镇志》里也有相关记录:“永昌卫明制领驿递各三,每驿所内水泉、真景各额军夫一百一十名,马骡六十匹,头牛车四十只辆。水磨川额军夫一百五名,马骡五十五匹,头牛车四十只辆。”③水泉儿驿位于今天红山窑镇水泉子村,水磨川驿位于焦家庄镇水磨关村,真景驿位于今东寨镇。

在长城资源调查中,曾在永昌县水泉子村、喇叭泉林场、双磨街、崇岗堡一带发现疑似明代驿站,其中水泉子村西北发现三处。水泉子村附近发现的三处疑似驿站遗址早已坍塌呈堆土状,仅残存部分墩台和墙体,面积为3000~3200平方米,为明代水泉儿驿或递运所旧址,水泉儿驿在清代继续沿用。④

2 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

明帝国在修筑长城的同时,注重在河西地区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同时兴建堡寨、关隘、墩台,构筑起一套严密的军事镇戍体系。

2.1 设立卫所

洪武四年(1371),为安置归顺的前元贵族,明政府置武靖、岐山、高昌三卫指挥使司。⑤高昌卫以故元高昌王封地所置,这是明政府在河西走廊设置卫所制之肇始。次年,明政府在今张掖、永登设置甘肃卫都指挥使司、庄浪卫指挥使司,经过数次废置,在河西地区逐渐形成了12卫3所的军事格局。永昌卫置于洪武十五年(1382),隶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

明代卫所制是一种寓兵于农、屯守结合的军事制度,一般情况下,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河西地区由于土地贫瘠、人口稀少,为了不增加地方负担,故未设府州县,河西地区的卫所实为“军管型政府”。一卫辖军士大约5600人,下辖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等。各级军事防御单位按防区分兵屯守,其屯守城池成为军堡,军堡有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之分,其驻守兵马从几千到几十不等(图2)。

史料记载:永昌卫马步军原额五千六百八十六名,马原额九百一十六匹。①卫城建在今永昌县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指挥使张杰在故元永昌王宫殿基础上增筑,“共七里二百三十步,高三丈六尺,厚二丈九尺,门四,城楼南北各一……月城四,尺深一丈二尺,阔二丈三尺”②。另有水泉儿堡、高古城堡、永宁堡、真景堡、水磨川堡等堡城。各堡城均按照一定规制筑城,并有军队驻守,人数从几十到数百不等,具备一定的军事防御能力。由于堡城远离卫城且分散布局,应对零骑袭扰尚可应付,若逢大规模敌骑入境劫掠,守城之兵是很难抵挡的。明政府设立了游兵,游兵平常无定处驻守,遇到紧急军情,须尽快驰援。

明代在修建长城的过程中,把建城置堡居于首要地位,并根据其不同的职能选择合适的地貌环境进行营建,有的是承袭前朝,也有的是新建的。

2.2 广建堡寨

为完善军事镇戍体系,明政府还在长城沿线广建堡宅。河西走廊一带大多为平原地区,无险可守,为了便于兵民戍边屯田,明政府便在地势险要、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之地建立堡宅。早在永乐年间,政府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广建堡寨:“每小屯五七所或四五所,择近便地筑一大堡,环一土城,高七八尺或一二丈。城八门,周以壕堑,阔一丈或四五尺,深与阔等。”③这些堡寨多选择适宜耕种、水源充足的地方,便于卫所官兵及其家眷生活。

据成书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边政考》记载:明代永昌卫有七寨、六营、三十三堡、隘口三十七,墩九十(详见表1)。④

2.3 烽传系统

烽火台是长城沿线地区传送军情信息之用的建筑,明代文献中也称之为“烽堠”“烟墩”。明代为防御西北残元势力的袭扰,在修筑长城时极为重视对烽火台的筑造。《明史·兵志》载:“帝(明成祖朱棣)于边备甚谨,其敕书云:‘各处烟墩,务增筑高厚,上储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墩旁开井,井外围堵如墩平,外望如一重门,御暴之意,常凛凛也。’”⑤烟墩高度多在10米以上,上面有供守瞭军士休息的棚房,并储藏燃放烟火的柴草、动物粪便以及报警用的号炮、硫黄、硝石。平时,士卒通过软梯上下,防止敌人攀爬。据统计,嘉靖二十六年(1547),永昌卫有墩90座①,到万历末年,增至150座②。

高台长城烽燧出土的明代《兵守火炮号令》载:“发现敌十名以下,白天燃柴一堆,放炮一声,黑夜举火一把,放炮一声;发现敌十至百名,白天燃柴二堆,放炮二声,黑夜举火二把,放炮二声;发现敌百骑以上,白天燃柴三堆,放炮三声,黑夜举火三把,放炮三声;发现敌千骑以上,举火,放炮相连不断。”

3 结语

在世人眼里,长城墙体才是万里长城的代表,但明长城防御体系已不是单一的墙体构成的防线,而是由墙体、敌台、烽火台、壕堑以及沿线内外的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堡寨等构成不同级别用途,互相有机配合,具有一定纵深的严密、完整和连续的军事防御体系。

明代实行军屯制度,在修筑长城过程中,朝廷从全国各地向河西一线迁徙了大量军人、役人和匠人。经过多年落户生根,形成了许多堡寨村落。卫所与城墙、堡寨、墩台、隘口等防御设施星罗棋布、互成犄角,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河西地广人稀、兵力不足的缺陷。非战时期,卫所军士从事耕作、筑城、守边等活动。一旦敌虏来犯,凭借遍布境内的烽火台传递信息,人畜、粮草尽入城内,坚壁清野,依靠坚固的城堡工事和充足的食物與敌周旋,保障邑内人畜安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明朝在经营河西防务时所表现出来的消极防守思想和单纯的军事防御策略,并不能杜绝北方边患问题,这是明朝在河西甚至全国边防策略上的失误,这也是清代统治者弃用长城的原因。■

猜你喜欢

长城
长城长
箭扣长城,惊险绝美
登长城
长城遇险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最美野长城”变身“白灰墙”
长城,长城
长城
齐长城下的石寨人家
British Wall(英国长城)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