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社科研究学八股现象
2021-02-02张海
张海
社会科学研究承载着基于社会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形成理论体系,并进一步指导实践的重要任务。推动社科研究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关键节点。但一些社科研究停滞化、同质化、返祖化、官僚化,问题缺失、关注失焦、对策模糊、结论空洞,已经产生严重的“学八股”现象。社科研究中的学八股现象因何产生,又应如何破解?
首先,从组织机制角度看,第三方评价机制和科研内卷导致大量低质社科研究的涌现。一方面,大学中引入第三方的量化评价机制,导致发表至上的科研逻辑。哈佛大学出版社人文学部主编林塞·沃特斯在其引起极大反响的著作《不发表则灭亡如何导致学术的衰落》中,对学术界可信性危机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发现这起因于二战时期各国大学预算迅猛膨胀,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运作的要素引入大学,绩效与问责、竞争与压力等产业逻辑逐步渗透到大学教师的工作评价、职务聘任和学术晋升中。教师的研究评价外包给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者科研至上的行为逻辑成为行业共识,由此带来研究的文化通胀和价值衰落。
另一方面,激增的快速发表需求、有限的学术发表平台,导致学术语言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复杂,但在同一水平重复、缺乏创新,呈现科研内卷化态势。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累计招收博士生约115万人,而国内高水平论文发表平台相对不足。当前全球有超过4万种学术期刊,中国只有179种被SCI收录,仅34种在同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前25%。按照这些期刊的学术口味快速制造论文,缺乏时间通过真实问题驱动开展研究,通过流水线方式制造论文,成为力图上进的科研人员的最优化选择。
其次,从学科发展角度看,学科过度细分化构筑了坚实的学科壁垒和组织壁垒,产生真问题缺失和充斥空洞学术语言的学术空心化现象。学科过度细分产生了学科壁垒。科学诞生之初,从业者很少。
英国科学协会在1873年只有化学、动物学、生理学和地理学几个部分。社会科学的细分化尤其快速,1892年美国心理协会成立时只有1个分部,2007年已经扩大到54个分部。这种社会科学过度细分的后果之一就是构筑了坚实的学科壁垒,通过专业语言把学科领域的内部人和外部人分割开来,把学术研究变成小圈子的自娱自乐。同时,这种学科的过度专业化导致了研究的碎片化、不连贯和空心化。
学科壁垒进而制造了组织壁垒。科学史家柯瓦雷把这种现象称为某既定时期科学家或学术团体共有的框架或思想结构。科学哲学家库恩则称之为学术团体共有的范式,意思是学科是范式,规定我们和谁来往;学科也是容器,规定我们能知道什么,能想什么。有一种说法,称这种现代社会造成的组织壁垒痛点为蛸壶化,即学者藏在一个与外界接触很少的狭小社区中,视域狭窄,就像钻在章鱼罐子里的章鱼。
学八股已经导致脱离实际、华而不实、形式主义的文风,阻碍科学研究的真正进步。如何破解社科研究的学八股问题?目前有两个主要思路。首先,革新科研逻辑,探索多元评价,回归学生中心。不再坚持让论文成为教师发展的唯一评价标准,让大学教师回归科研和教学的双轮驱动机制。比如美国开展了30多年通过政策、基金支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改革和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其次,改造科研机构,倡导交叉科学,桥接真实问题。不再坚持让各个学科泾渭分明,让各学科的想法、方法以及资料充分流动起来。比如探索建立交叉科学研究机构,如麻省理工学院1985年创建媒体实验室、东京大学2000年创建情报学环,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可针对跨领域难题组建团队,进行攻关研究;再如探索建立交叉科学研究课程,如大阪大学2013年开展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指向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超域创新博士课程。▲
(作者是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日本大阪大学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