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

2021-02-02田朝霞李红梅薛晓燕刘爱梅

全科护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患病山西省行为习惯

田朝霞,李红梅,赵 娜,薛晓燕,刘爱梅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发生在中学生的饮食行为模式以及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改变。青少年发生高血压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大量研究证实,超重和肥胖是各类慢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1],而超重、肥胖与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有关[2]。比如暴饮暴食,多食油炸食品、甜味食品,喝含糖饮料等,这些不良的饮食行为习惯会增加超重肥胖的风险[3]。有文献提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超重和肥胖会延续至成人期,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超重和肥胖会导致成年期出现长期病态和早期死亡的情况[4]。中学生阶段作为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的饮食行为习惯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及其与高血压患病关系,为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于2018年9月—2019年1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山西省汾阳市抽取8 642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西省汾阳市随机抽取7所中学,将抽中的学校所有参加体检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9 423份,排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8 64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7%。所有调查对象自愿接受调查,且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调查工具和内容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血压值(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荤素搭配、吃饭的速度、粗细粮搭配等。其中12~17岁中学生高血压评价标准具体见表1,18岁及以上的学生高血压评价标准为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90 mmHg,或者近2周内一直服用降压药物[5]。本调查问卷通过随机抽取一个班进行预调查,经过调查结果进行重新修订,并经过相关专家评审,经过SPSS 22.0软件进行信效度检验,最后形成最终调查问卷。通过分析,调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21;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47,提示调查问卷信效度良好。本研究中高血压诊断均经汾阳医院进行确诊。正式调查结束后随机抽取一个调查过的2个班级进行复核。接受复核者123人,复查项目包括血压的测量和调查问卷的填写,然后对前后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血压前后2次测量的均数误差为1.83 mmHg(t=0.587,P>0.50),问卷内容总一致率95.8%,调查的可靠性较高。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经过两人平行录入数据。问卷调查结果及体检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进行一般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及其与高血压患病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12~17岁中学生高血压评价标准 单位:mmHg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山西省汾阳市8 642名中学生中,男生4 178人,女生4 464人,年龄12岁14人,13~17岁8 564人,≥18岁64人。

2.2 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饮食行为特征分布 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中荤素搭配的以荤素各半为主,粗细粮搭配以细粮较多,吃饭速度以较快为主,饮食口味以偏油为主,饮牛奶频率以每周<1次为主,吃早餐频率以每周6次或7次为主。男生女生的饮食行为相似。见表2。

表2 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饮食行为特征分布 单位:人(%)

2.3 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患病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山西省汾阳市8 642名中学生中有高血压342人,患病率为3.96%。不同吃饭速度、不同饮食口味、每周不同饮牛奶的频率和每周不同吃早餐的频率以及是否有高血压家族史及体质指数(BMI)的中学生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患病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人(%)

2.4 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患病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以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是否患有高血压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05的6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吃饭速度较快、饮食口味偏咸或者偏甜、超重或者肥胖是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而每周饮牛奶的频率≥1次,无高血压家族史是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详见表4。

表4 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与饮食行为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吃饭速度较快和饮食口味偏咸或者偏甜是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中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吃饭速度较快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细嚼慢咽者的1.755倍[OR=1.755,95%CI为(1.005,3.064)],与余平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根据日本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进食速度快是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7]。而刘慧彬等[8]的研究结果中也显示,进食速度慢是发生高血压的保护因素。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他们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吃饭速度普遍比较快,进食快可以延迟饱腹感,使得肥胖的发生率增加。而超重、肥胖是已经被证实的发生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9-11]。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超重和肥胖依然是发生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超重和肥胖的中学生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6.582倍和15.581倍[OR=6.582,95%CI为(4.120,10.514)和OR=15.581,95%CI为(10.899,22.275)]。有高血压家族史是已经证实了发生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12-14]。本研究中无高血压家族史的中学生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患高血压风险的0.019倍。

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饮食口味偏咸或者偏甜者是饮食口味适中者的1.519倍,[OR=1.519,95%CI为(1.037,2.226)]和1.868倍[OR=1.868,95%CI为(1.017,3.431)],发表在2019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1篇文章中提到,将24 000名参与者进行一天喝1杯或以上含糖饮料与不喝的人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其高血压风险提高了12%。 而根据发表在Pediatrics杂志[15]上的文章中提及:饮食偏咸或者偏甜与患高血压呈正相关。饮食偏甜者,摄入糖的量增加会使人体内尿酸的含量增加,而尿酸这种物质会使得人体内一氧化氮的含量降低,一氧化氮对人体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因此饮食偏甜者,最终会引起血压的上升[16-17]。而饮食口味偏咸在大量的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之一[18-20]。

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还显示,每周≥6次饮牛奶的频率是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的保护因素。与2012年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上的结果一致[20]。可能是因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微量维生素,如钙、镁、磷、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等,均是影响高血压检出率的因素[21]。

总之,不良饮食行为习惯可以影响到山西省汾阳市中学生高血压的患病情况,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学习压力大,易产生饥饿感,容易狼吞虎咽,此阶段是饮食行为比较混乱的阶段,故在此阶段应该培养中学生健康的饮食行为,并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家长和学校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加大开展饮食行为习惯方面的健康教育,如提倡进食速度慢,吃饭清淡、减少甜食及含糖饮料的摄入等;对中学生高血压的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患病山西省行为习惯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