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2021-02-02《中国自然资源报》编辑部
应急监测摸清现状
“当时,我们在海南西北部儋州海域执行珊瑚礁生态现状调查时发现了珊瑚礁大面积白化的现象。”参与此次应急监测的自然资源部南海环境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吕意华说。
不仅是南海局的监测人员,多地科研人员和环保人士在雷州半岛西部和广西部分海域也发现了大面积珊瑚礁白化现象。
珊瑚礁白化,意味着珊瑚体内为其供给能量的共生藻离开或失去色素。如果白化严重,珊瑚最终会因为缺乏营养供应而死亡,进而导致珊瑚礁的退化甚至消失。
“针对发现的问题,自然资源部南海局迅速组织监测队伍开展应急监测。”吕意华说,此次应急监测时间紧、任务重,涉及范围广、调查站位多,监测队伍连续潜水作业,圆满完成了任务。
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李明杰博士告诉记者,南海局和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监测队员综合运用卫星遥感和人工潜水调查相结合的手段,基本摸清了南海近岸及西沙海域珊瑚礁白化状况,但目前尚欠缺珊瑚白化早预警、早发现的能力。后续需尽快探索研究“空天海岸潜”等多手段于一体的珊瑚白化精细化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实现珊瑚礁白化事件的早预警、早发现。
此次应急监测显示,在北部湾海域布设的站位中,超过98%的站位监测到珊瑚礁白化现象,涉及广东徐闻、广西涠洲岛和海南儋州、昌江、临高、澄迈附近海域,海南岛东部和南部仅有少数站位发生珊瑚礁白化。
吕意华表示,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此次珊瑚礁白化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主要珊瑚礁白化区域的白化种类与区域内的珊瑚优势种一致,这也反映出本次造礁石珊瑚受到的外部环境胁迫严重。
查找原因制定对策
研究认为,引起珊瑚礁白化的原因包括海温异常、紫外线损伤、风暴、洪水、污染、细菌感染、病害和敌害等。近20多年来曾发生过3次(1998年、2010年和2016年)全球规模的珊瑚礁白化事件,范围波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均与强厄尔尼诺事件引发的全球海温异常偏高相关。那么,造成此次珊瑚礁白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吕意华认为,通过研究分析,海水长时间异常高温是造成本次相关海域大规模珊瑚礁白化的主要原因。以北部湾海域为例,根据统计数据,1990年至2020年6月~9月的平均温度为29.08℃,其中2020年度为最高年份,达到30.64℃。
针对此次珊瑚礁白化现象,业内多位专家也持相同的观点。专家表示,2020年7月,我国出现了罕见的“空台风”现象,北部湾海域台风偏少,海水温度数值高升,直接影响了珊瑚礁白化。
对于此次白化事件,吕意华认为社会公众无须恐慌,因为自1982年最早报道大规模珊瑚礁白化以来,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了数十年之久。目前全球各国针对珊瑚礁的白化尚没有形成有效的应对方法,只能等待海水温度恢复正常后,珊瑚礁自行恢复。根据南海局珊瑚礁在线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0月初开始,我国主要珊瑚礁分布区的海温均出现了大幅下降,已低于珊瑚礁白化阈值温度,白化珊瑚开始出现恢复迹象,颜色逐步正常。
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生态修复处副处长王晓娟表示,在保护珊瑚礁时,应对珊瑚礁白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有所作为:从管理角度,要进一步强化保护措施,重点在珊瑚礁白化程度严重区域,加强海域使用、人类活动监管,降低白化珊瑚礁恢复外部干扰,促进自然恢复;从生态修复角度,选取受损严重的重点区域,采用适度人工干预和人工修复等方法探索开展珊瑚礁修复工作。
保护修复全力以赴
事实上,此次珊瑚礁白化应急监测只是南海局开展珊瑚礁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05年以来,南海局先后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等多个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工作。2016年,南海局开启南沙岛礁珊瑚礁生态状况调查,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岛礁珊瑚礁保护和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2017年,南海局首个珊瑚礁在线监视监测试点建成,实现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可视、可测和可控化监测预警。2019年以来,南海局开展全国珊瑚礁生态现状调查,初步摸清了全国珊瑚礁分布情况和生态现状。与此同时,南海局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为自然资源部15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之一,并成功入选国家野外站序列,专题研究难点热点问题。
目前,南海局建立了基于卫星遥感、在线监测、无人机、船舶调查等多技术手段的立体监测网络,初步构建了我国珊瑚礁监测监管系统,具备了在全海域开展珊瑚礁调查、监测和研究的技术力量。
“如何保护脆弱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目前已成为全球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南海局根据部工作部署,围绕‘两统一’职责,逐步加强珊瑚礁预警监测能力建设,切实履行南海区海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王晓娟说。(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