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五届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高端论坛暨第一届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硕博论坛召开

2021-02-01朱晓舟

关键词:大后方抗日战争西南

2020年11月28-29日,由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及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主办,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高端论坛暨第一届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硕博论坛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明德楼召开。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共80余人应邀参会。开幕式由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汪洪亮教授主持,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川教授致欢迎辞,在向参会学者介绍四川师范大学基本情况与历史沿革的同时,指出四川师范大学的创建与抗日战争时期南迁至四川三台县办学的国立东北大学有着直接的渊源,并藉此阐述四川师范大学与“抗日战争”及“抗战大后方”之间的联系。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周勇教授、西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潘洵教授、《抗日战争研究》主编高士华研究员、重庆市地方史学会副会长黄晓东研究员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论坛会期一天半,参会学者围绕抗日武装及其他相关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抗战时期中国的外交与外事工作、战时及战后的交通与航运、高校内迁与学生生活、战时学者的边疆思想、日军侵华作战策略、战时日本社会的政治思潮等主题,共开展了13场讨论,取得丰硕成果。

闭幕式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凌兴珍编审作为引言人发言,认为此次参会论文选题涉及领域广泛,对抗战史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均有较大的推进,但也存在轻视宏观、中观研究,在行文中与学界的对话和交流不足等问题。此外,凌兴珍编审也向参会者提出了论文投稿前应“精修精改精校”的要求,尤其是注意文献版本的选择,以及史料引用的准确性等问题。

“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高端论坛”由西南大学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于2016年倡办,旨在凝聚抗日战争史的学术力量,推动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的深化,同时助推西部高校学术研究联盟的建设,并为海内外抗战史学者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本届论坛开创“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硕博论坛”这一学术品牌,在凝聚、培养以抗战史研究为志业的硕、博士生,以及促进抗战史研究学术梯队建设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目前,四川师范大学在抗战史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逐渐形成以抗战大后方历史、少数民族抗战史为中心,具有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视域与观照的研究特色。本次论坛在四川师范大学成功举办,对学校文科学报的办刊工作、学校历史学尤其是中国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大后方抗日战争西南
古城西南两座桥
“潮”就这么说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Country Driving
大后方民众抗日救亡掠影展开幕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纪实的力量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在华军事顾问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