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维探析
2021-02-01王露
王 露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2019年12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在党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下,全国上下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中国抗击疫情工作取得重大成功。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1]。教育部社科司在《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组织工作的通知》中,强调高校思政课要引导学生更加坚定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各地高校及时调整优化校园管理措施,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抗击疫情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明生动的现实素材、铿锵恢宏的生命叙事、感人至深的典型事迹,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将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抗疫精神与讲好高校思政课的内容耦合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成是教学的核心,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应该教什么”。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全面阐释“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的伟大抗疫精神。生成基于伟大抗疫精神主题的教学内容对于讲好思政课既有的知识点具有重要价值。
(一)抗疫精神为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供素材
一种制度能否及时有效地应对疫情,考验着制度的合理性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有效性。中国抗疫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1.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2]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极大体现了中国制度在危机形势下的优势。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认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在疫情防控期间,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强大的制度动员能力使得社会生产系统在极短时间内迅速调动;强大的制度协调能力使全国物资统筹部署、合理调配。关键时刻,中国制度优势所体现的强大凝聚力、动员力和协调力驳斥了现代化等同西方化的论断,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优势。
2.全面依法治国制度优势的鲜明表达。疫情防控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综合考验。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3]疫情防控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治理行为,如果只是依靠临时的、行政性的绩效驱动,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特别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只有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才能促进全社会科学、高效、规范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把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优势转变为疫情防控的强大效能[4]。
3.以实际行动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力抗击疫情,不仅是对我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而且是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负责。世卫组织相关专家曾对我国疫情防控举措高度评价:中国以创纪录的速度分离出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并立即同世卫组织分享;面对损失仍采取封闭武汉城的做法,有效切断疫情风险向世界其他区域蔓延,是英雄的举动。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展现出卓越的领导力和政治承诺。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谈道:“面对疫情,我们要团结合作,战胜疫情,摒弃偏见和傲慢,抵制自私自利,反对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5]由此可见,病毒没有国界,传染病疫情凸显了人类相互依存、命运相连、利益相关的关系。我们的世界不仅是一个人员、资本、信息高度流通联结的世界,而且是共担风险与挑战的世界;既是利益共同体,也是风险共同体。中国政府处理疫情危机行动迅速、举措果断,以实际行动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二)抗疫精神为讲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素材
依靠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是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根本理念。抗疫精神为讲好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有力素材。
1.见证危难关头依靠人民群众共渡难关的真谛。习近平曾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6]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武汉方舱医院中,乐观成为病友们对战病毒的“新配方”;许多基层疫情防控标语或朗朗上口(“返乡回来莫乱串,左邻右舍捏把汗”),或硬核劝导(“今天到处串门,明天肺炎上门”),这些都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疫情面前积极的心态以及朴实幽默的智慧。正如习近平指出,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以人民的力量对抗疫情灾难,以人民的力量诠释抗疫精神,我们必将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2.广大青年以躬身实践诠释“时代新人”的内涵。“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7]成长于改革开放以后的青年人逐渐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抗击疫情中,我们总能看到 “90后成为疫情防控生力军”“网络募捐主体多为90后”这样的新闻报道,总能听到“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罢了”的温情话语。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人甘于奉献、崇尚奉献、恪尽职守、在尽责中成长,描绘了属于青年一代的“群英谱”。广大青年之所以能够经得住考验,源于他们坚守平凡岗位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更源于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践行习近平关于青年人把小我融入祖国大我、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在的庄重承诺,深刻诠释着“时代新人”的内涵。
3.发挥中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8]。正如习近平指出:“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9]“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以84岁高龄登上前往武汉的高铁,以战士之姿逆行前进、迎难而上。“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他悲悯铿锵的肺腑话语令民众深受感动,也表达了他一颗英雄般的赤子之心。武汉的一位社区书记刚做完心脏搭桥手术,仍坚持工作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排查社区疫情、调度患者送诊。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主动申请承担护送医护人员和相关物资飞抵武汉的任务,展现了“英雄惜英雄”的情怀。还有一批不计报酬、不计生死的先锋,他们中有医生、护士、警察,也有城市的建设者和运营者,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共产党员。“我是党员,我先上”,这些冲锋在前线的平凡英雄用生命的重量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三)抗疫精神为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素材
突发的疫情客观上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并重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中国的抗疫斗争恰是一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中华民族历来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传统文化思想滋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中华民族朴素自然观。只有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才能杜绝类似疫情再次出现。此外,即便病毒将人们隔离,却无法隔离人与人之间的爱、信任和友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疗队在驰援武汉的当夜组织编写了一部武汉方言实用手册,方便和患者交流,敬业精神的背后更是医者仁心;全国许多社区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居家隔离的人员和行动不便的老人采购生活必需品;广大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奉献友爱,参与疫情防控的值班和宣传工作。这些凝聚爱的行为如同照耀在心中的暖炉,驱赶着疫情阴霾下人们焦虑的思绪,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2.传承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在抗击疫情的恢宏战场中,涌现出一大批逆行而上的平凡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岗敬业、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讲道:“广大人民群众生死较量不畏惧、千难万险不退缩,或向险而行,或默默坚守,以各种方式为疫情防控操心出力。”[9]24岁甘如意靠着手机导航骑行4天3夜,从农村家里赶回武汉医院上班,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奋斗。许多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工作者,放弃了新春佳节同家人团聚共叙天伦,而是选择以奉献践行对国家的“忠”和对民族的“义”,既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中“舍小家为大家”的忠孝观,更生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
3.国家凝聚力空前提升的现实写照。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是中国军人的神圣职责。人民子弟兵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军队先后多次抽调精锐力量援助救援一线,这其中许多人员参加过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疫情以及援助非洲等地抗击埃博拉疫情。在最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他们扛起重症监护和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的艰巨任务,不负党和人民的高度信任。“只要军车还在街上跑,这个城市就不会按下暂停键”,解放军驻鄂部队通宵达旦为武汉供应生活医护物资。人民军队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军民一心、共克时艰,凝聚起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四)抗疫精神为讲好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提供素材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践行者。中国的抗疫实践为高校思政课讲好、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提供了理论认知工具。
1.反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历史规律。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一个人的一生如果不经历艰难挫折,何以动心忍性、力图自强?一个民族如果不经历磨难苦痛,何以励精图治、振兴国家?中华民族是历经苦难、百折不挠的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到抗日战争胜利,中国人民饱受屈辱,但客观上促使中华民族逐渐从一个民族自在体成长为拥有自觉意识的民族共同体。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2008年援救汶川大地震,每一次都成为国人无法磨灭的国难记忆,同时也牢固树立起中国人民勿忘国难、居安思危、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家国情怀。总结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发展规律,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历经百难而不倒,战胜此次疫情后,中华民族必将迎来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内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同仇敌忾、勠力同心抵御民族侵略中建构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家国认同,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显著形态。在抗击疫情期间,各省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迅速出台对口支援方案,选派精干医务力量,精准对接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与对口援助地区的人民携手并肩、团结奋战。海内外华侨华人积极行动,第一时间筹措资金、转运物资,体现着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民族情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人民在疫情面前缔结着你中我有、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骨肉情感,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根基。
3.依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破解难题的品质。实事求是的原则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即“从事实出发得出科学结论”[10]。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指导我们认识世界要从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出发,基于客观现实寻找其无法消解的内在矛盾,并通过斗争寻找其走向自我消亡的路径,这指导我们疫情防控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遵循对疫情认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以科学的立场和观点寻找战胜疫情的矛盾节点和路径方法。在掌握疫情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科学防治。根据疫情防控规律,因时因地精准施策。此外,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否定观蕴含着对现存事物的肯定和否定的双重理解,“辩证性”使其超越了以往的哲学批判。从这一视角解读疫情的现实,既能认识到这一既成事实的暂时性,也能从事物的客观逻辑预判到疫情终将被战胜的必然结果;既能看到疫情对现存事物的破坏力,也能看到其中孕育的变化和改革的内在力量。
二、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及时将抗疫精神的题材转化为深刻鲜活的教学素材,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思政课教学
抗击疫情需要高效的组织动员,需要在利益诉求多样的现代社会中形成集中力量,这要求思政课必须守住意识形态的主流,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的光辉力量扫清学生思想上的焦虑和雾霾,实现立德铸魂。抗击疫情的恢宏举措蕴含着践行初心、勇担使命、不畏险阻、奋斗奉献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的优质素材。将这种精神融入思政课,既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也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抗击疫情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鲜明的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在重大疫情应对中,历练坚定政治信念、展现思政课教师队伍担当
思政课教师虽然不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但是站在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的第一线。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是思政课教师“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的机遇[11]。在抗击疫情的舆论场上保持鲜明的政治态度、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保持清醒的政治信仰、历练格物致知的教育智慧、锤炼与时俱进的教育本领、提炼精准的教学要义,在各种声音和信息中正确发声、为学生排疑解惑,既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时代性,也有助于考验并练就理想信念坚定、言传身教一致、情怀深厚的思政教师队伍。在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政课教师既要练好授业解惑的基本功,也要秉持传道信道的政治素养,以敬业尽责、崇高信念和真挚情感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肩负起为国育才、塑造灵魂的使命担当。
(三)契入学生生活世界,结合学生亲身体验提升思政课亲和力与针对性
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学生亲身感受群防群控的防疫举措、亲眼见证调度有序的制度优势、亲自体验八方支援的民族情感、亲耳聆听媒体中有关疫情防控的最新资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安排下,学生每日跟进汇报自身情况。可以说,学生每天都以各种角色和身份(“大学”“孩子”“班干部”“未来的从业者”)参与、体验并思考在抗击疫情中自己的角色是什么、能够做什么等问题。这种亲身体验的生活经历和对环境的认知使学生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他者”,而是可以提供新的话语向度的“本我”。学生自然而然会对思政课抱有更多的期待、诉求和情感认同。将抗疫精神的力量传达给学生,可以极大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也是实现教学亲和力与针对性相统一的必然选择。
(四)推进思政课与时俱进,在变化中摸索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变化能验证事物的规律性,变化本身也孕育着“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12]。思政课必须研究并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与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才能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真正激发学生对美好的德性、向上的品格、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的内在需要。从“大水漫灌”到“精心浇灌”、从“外在约束”到“内在自觉”、从“思政课程”到“精准思政”,这些反映着思政课在不断探索范式、话语、内容、方法的内在规律。在抗击疫情的现实变化中,思政课的教学组织暂时性地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各种资源打通共享平台,这客观上推动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演练和实践。正是这种实际的变化促使思政课教学与时俱进,符合教育启发与引导相结合,“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本质规律。
(五)落实“三全育人”,考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效
当前,推进高校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抗击疫情不仅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而且为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教学提供重要内容,使每一门课都能讲出引人入胜、沁入人心的“思政力量”,成为“战疫小课堂”。此外,许多高校在此次疫情应对中充分发挥微信、QQ、微博、易班或其他APP等新媒体优势,组织针对疫情防控的知识普及、先进模范人物事迹宣传以及青年学生参与防疫志愿服务宣传工作,全面检验了网络思政的工作实效。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抗疫斗争的实践为大学生提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创新本领提出了新要求。这些不仅考验学校多方面协同联动的能力,而且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有力实践。
三、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阐释
如何将伟大的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实现将抗疫精神的鲜明素材转化为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思政理论教学内容、转化为思政实践教学内容、转化为教研活动的导向内容等,有组织地开展“抗疫思政”课堂活动,既要解决好“讲什么”的问题,也要解决好“如何讲”的问题。这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路径。
(一)融入教师讲授,设计科学适当、合理规范的教学内容
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抗击疫情的精神,需要找准结合点,充分挖掘育人要素、发挥育人功能。一是遴选适当的内容进行加工运用。这既需要对疫情防控的相关信息“去伪存真”,过滤不真实、不适合的内容,还需要“分清主次”,不能为了宣讲而宣讲,模糊一节课的主题和重点。二是把握在抗击疫情中和学生有共同的体验和共情的基础。采用先进人物事迹感召学生,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讲身边人,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三是厘清有关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防疫抗疫的典型事例同已有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在授课时选择适切的“题眼”切入合适的素材,形成教学案例。着重把握好其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关系,紧扣课程目标,科学设计衔接,实现教学目的[13]。
(二)融入理论教学,结合现实感悟真理的强大力量
思政课是一门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意识形态性鲜明的课程。建构针对疫情抗击这一素材的理论教学逻辑,需要用学理的话语解读现实的问题。一是引导学生结合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批判的科学视角解读抗击疫情的现实,既认识到这一既成事实的暂时性,又能从矛盾的发展规律预判疫情终将被战胜的必然结果;既能看到疫情对现存事物的破坏力,又能看到其中孕育着变化的内在力量。二是培养学生以问题研究为导向开展理论学习。疫情防控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提出若干议题,涉及公共危机应对、应急管理、决策机制、舆情演化、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法治完善、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等诸多方面[14]。思政课引导大学生面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诸多议题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深刻内涵,培育为国担责和为民解忧的本领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融入实践教学,实现以行促学、知行合一的目标
思政课以理论教学为主,但实践的体验可以将知识“内化”,以行促学。将我国抗疫实践的专题内容设计为实践教学环节,可借助以下两种途径:一是结合理论讲授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融合抗击疫情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主题汇报或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二是适当组织实施翻转课堂。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围绕“人生的青春之问”“人生观”“道德观”“法律观”等教学专题,可分别设置“用中国精神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青年人在抗击疫情中的使命与担当”“全面依法治国与疫情抗击”等主题活动,可综合采用读书报告、辩论赛、小品剧、微电影等方式。
(四)融入教研活动,发挥思政课教师“以研促教”的能动性
全力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对课程内容作相对纵深的挖掘。一是从教研组织来看,基于整体性与特色性相统一的共识。教育部对于运用好疫情防控的题材讲好思政课提出明确要求,并组织多名专家进行线上教学指导及答疑,集体研讨交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的共性问题。同时,各地高校因地制宜组织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开展各具特色教研活动。二是从教研目标来看,强调提升教师深度把握理论解读现实问题的能力。疫情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动向和新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示其背后的规律需要发挥思政课教师以研促教的能动性,为学生讲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三是从教研交互媒介来看,要求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线上”不仅是教学媒介,也是教研媒介。网络不仅是教学平台,也是教研平台。创新网络教研方式,通过线上直播、虚拟教研室等形式实施教学观摩、集体备课、主题研讨、资源研用和成果展示等,配合疫情防控创新教研形式。
(五)融入线上教学,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素养
抗疫斗争的实践使得思政课传统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是提升思政课教师自我素质,达成“育人水平高超、现代技术方法娴熟”这一标尺的机遇[15]。首先,思政课教学应树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的理念,化疫情突发的挑战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动力,在实践探索中找差距、补不足、积累经验。例如,大型在线教育平台如何满足短期内用户宽流量大口径的教学需求;“网络直播”为有效教学和教师角色建构提供了哪些启示等,这都是积累经验的宝贵时机。其次,教师应借此机会提升利用新媒体技术和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素养。在开展线上教学前,充分挖掘现有慕课资源,制作相应音视频,电子教案等,熟悉相应教学平台,保障完成教学任务。最后,要实现在线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线上教学不能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应以全局观统筹教学安排,包括指导与答疑、交流与对话、辅导与作业、课堂纪律、考试考评、学习评价、时间安排以及教学团队的整体协调与配合等。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跨地域的教学活动中,更能充分体会这场抗击疫情实践的伟大力量。
高校思政课用好抗击疫情这一历史和现实题材,使其向教学素材有效转化,要做到实时更新、动态地将抗击疫情的现实素材契入教学素材,创造条件地转化为学生的真知。思政课教师既要把握好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宏观视角,又要把抗击疫情中的感人事迹和故事以生动且规范的教学话语予以表达;既能让学生站在疫情防控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发展稳定大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又能从敬畏生命、尊重规则、敬业奉献和社会责任等角度认识自我。历史是宏大的、叙事的,但贯穿其中的个人是鲜明的、生动的。用好、讲好“战疫情”题材,能让学生升华对民族和国家的大爱,培育攻坚克难、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体会中华民族虽经百难而不倒、必将实现伟大复兴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