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说文》“高”义词的语义网络系统
2021-02-01张玥
张 玥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汉语有非常丰富的词义表达系统,即使是同一“高”,而又有危高、陖高、尤高、巍高、短而高、大而高等的差別,既有联系又有各自的特征。便有了整理《说文》中具有“高”义词的想法。王宁先生在义素分析法的基础上结合汉语的实际,提出适合中国训诂学的方法来分析词义的内部结构。下面笔者就用王宁先生二分的义素分析法来梳理“高”义词的系统。
一、“高”义词系联
在《说文》中从“土”部和“丘”部的字(词),且在释语中含有“高”义的有:丘,壔,垚,尧,圪,垲,虚,坏,垄,屔,陶,陈,陚,附(此四字为部),州,陼,沚,坻,泉。系联组成34个子语义场:“土高”子语义场,“丘高”子语义场,水中可以居住且陆地“高出”子语义场。与“”部的5个子语义场共同组成“高土”语义场。
(二)“巍高”语义场。在《说文》中从“山”部的字(词),且在释语中含有“高”义的有19个:山,岳,岊,岌,峣,嵩,嶘,崇,嵬,巍,屵,岸,崖,崛,峦,峤,岑,,崒。由这19个词系联组成4个子语义场:“山高”子语义场、“水厓高”子语义场、“山短小且高”子语义场、“危且高”子语义场,并组成“巍高”语义场。
(三)“上高”语义场。此语义场不局限于部首偏旁的限制,按意义类聚来系联。在《说文》释语中有“高”出现的有24个:丄,天,颠,顶,高,平,兀,长,阢,京,就,邍(原),(冢),揭,舁,翘,寉,乔,侨,畗,充,卓,趠,踔。由这24个词分别组成了“上且高”子语义场、“平且高”子语义场、“大且高”子语义场、“举且高”子语义场、“曲且高”子语义场、“满且高”子语义场、“远且高”子语义场,这7个子语义场形成了形容事物性质和状态的“上高”语义场。
二、“高”义词的义素分析与辨析
(一)“土高”语义场。
陸:[陆路]+[高]+[平];
陵:[水岸]+[高]+[平]。
2.阭,险。阭字《说文》训为“高”,高峻貌。陖字《说文》训为“陗高”,高峻陡直。《段注》:“谓陡直而高也。”[2](P2926)又《说文》:“,高也。从山,陖声。”[1](P188)孟蓬生在《字源》中认为“阭”是“陖”的异体字,而“”是“陖”的累符字,即三者为异体字的关系,在古代“阜”部和“山”部是互相通用的,都用来指山的高峻陡峭,今简化字均作“峻”。
险,《说文》:“阻难也。”[1](P306)《说文解字今释》训为“险峻和阻隔都是艰难的意思。”[3](P2088)《集韵·衔韵》:“嵌岩,山崄。”《类篇·山部》:“嵌岩,山险。”《方言》第六:“崄,高也。”“崄”和“险”都有高峻义,属于异体字的关系。
“阭”和“险”在“高峻”这一义位上构成了同义关系,区别特征在于“阭”侧重“陡直”义,而“险”侧重“险阻”义。用义素分析式子表示即:
阭:[山类]+[高峻]+[陡直];
险:[山类]+[高峻]+[险阻]。
3.隊,陨,落,陷。隊,《说文》:“从高隊也。”[1](P306)《段注》:“古书多作隊。今则墜行而隊废矣。”[2](P2928)认为“隊”和“墜”二者为正俗字的关系。邵瑛《群经正字》:“此字经典有陨隊(zhuì)义、有行隊(duì)义。俗多以隊为行隊,而陨隊作墜。”[3](P2901)即加“土”旁以示区别。今“隊”的义项不受“高”特征义统摄,“墜”的诸义项具有“高”的特征义,指从高处堕落下去。周宝宏先生认为:“甲骨文隊从从倒下的人,会人从山上堕落之意。”[4](P1259)即落下的指称对象为“人”或“豕”。
陨,《说文》:“从高下也。<易>曰:有陨自天。”[1](P306)《尔雅·释诂》:“陨,落也。”即从高处(天上)落下,落下的指称对象多指“自然物体”。“隊”和“陨”的指称对象不同。用义素分析式子表示即:
隊:[动物类]+[高处]+[落下];
陨:[物体类]+[高处]+[落下]。
落,《说文》:“凡艸曰零,木曰落。”[1](P17)“零”与“落”之间有明确的分工,艸叶落下用零,树叶脱落用落。但二者又有各自的特征义,《说文》训零为“余雨也。”即指徐徐而下的雨,强调过程;而“落”则强调结果。用义素分析式子表示即:
零:[物类]+[高处]+[落下]+[过程];
落:[物类]+[高处]+[落下]+[结果]。
陷,《说文》:“高下也。一曰陊也。”[1](P306)《说文》:“陯,山陷也。从,侖声。”[1](P308)《说文》:“陊,落也。从,多声。”[1](P307)陯从侖声,陊从多声,蔡信发先生认为“侖”和“多”均为“落”之假借,可会以山阜沦落之义,声义相合。[5]即“陷”、“陯”和“陊”都具有“从高处往下落”的特征义。指从高处陷入低下,具有“陷入”、“掉进”的特征,强调“入”和“进”的特征义。用义素分析式子表示即:
陷:[物类]+[高处]+[落下]+[进入]。
陟,《说文》:“登也。”[1](P306)张舜徽《约注》:“登者,上车也。即有陟高义。”[7](卷28·5)登升,由步会意,具有层次义。
隥,《说文》:“仰也。登声。”[1](P306)即训释为“仰也”,可商榷。“隥”古同“磴”,指阶梯。桂馥《义证》:“履下依之而上者也。”[8](P2020)具有“依次”的特征义。这四个词在“升高”这一义位上形成同义关系,但又具有各自的特征义。用义素分析式子表示即:
陛:[物类]+[比次]+[升高];
陟:[物类]+[层次]+[升高];
隥:[物类]+[依次]+[升高]。
(二)“巍高”语义场。
1.崛,峦,峤,岑。崛,《说文》:“山短高也。从山,屈声。”[1](P188)屈声表义,《段注》:“屈者,无尾也。无尾之物则短。”[2](P1758)强调突起,突出的样子。具有“突出”的特征义。
峤,《说文》:“山锐而高也。从山,乔声。古通用乔。”[1](P189)指山具有“山尖而高”的特征义。“崛”和“峤”在“山高”这一义位上形成同义关系,但“崛”强调突出的特征,“峤”强调“尖锐”的特征。用义素分析式子表示即:
崛:[山类]+[高]+[突出];
峤:[山类]+[高]+[尖锐];
峦,《说文》:“山小而锐。从山,䜌声。”[1](P188)指小而锐峭的山,具有“尖峭”的特征义。
岑,《说文》:“山小而高。从山,今声。”[1](P188)指小而高的山。这四个词在“高”这一义位上形成同义关系,但又具有各自的特征义。用义素分析式子表示即:
峦:[山类]+[小]+[锐峭];
岑:[山类]+[小]+[高]。
崒,《说文》:“危高也。从山,卒声。”[1](P188)指山峰高峻。
崒:[山类]+[高]+[峻]。
危,《说文》:“在高而惧也。从厃,自卪止之。”[1](P192)强调人在高处,使人感到惧怕。
隉,《说文》“:危也。徐巡以为:隉,凶也。賈侍中说:隉,法度也。班固说:不安也。”[1](P306)强调国家高危,使人不安。二者在“高危”这一义位上形成同义关系,用义素分析式子表示即:
危:[人类]+[高危]+[使人惧怕];
隉:[人类]+[高危]+[使人不安]。
(三)“上高”语义场。
1.高,兀,阢,邍。高,《说文》:“高,崇也。象台观高之形。”[1](P105)即高为像台观一样高。
兀,《说文》:“高而上平也。从一,在人上。”[1](P174)具有上面高且平坦之义。“长”的训释语:“兀者,高远意也”。《段注》:“凡从兀声之字,多取孤高之意。”[1](P174)从其得声之字且有“高”义,《说文》:“阢,石山戴土也。从,从兀,兀亦声。”[1](P307)张舜徽《约注》:“阢之言兀也,谓其高而上平也。石山嶙峋不平,有土覆之,则渐平矣。”[7](卷28·10“)兀”具有“高平、孤高”义。
邍,《说文》:“高平之野,人所登。”[1](P36)古同“原”。指人所登上的原,高且平。
这三个词“高”所依附的对象不同:“高”依附于台观,“兀”依附于人,“阢”依附于石山,“原”依附于“原野”。“高平”义位上形成同义关系,但有各自的特征义,用义素分析式子表示即:
高:[高平]+[依附于台观];
兀:[高平]+[依附于人];
阢:[高平]+[依附于石山];
邍:[高平]+[依附于原野]。
2.揭,舁。揭,《说文》:“高举也。”[1](P254)指高举,举起。《过秦论》:“揭竿为旗”。舁,《说文》:“共举也。从,从廾。”[1](P54)指共同抬起,举起。二者在手部动作“举起”这一义位上形成同义关系,但有各自的特征义。用义素分析式子表示即:
揭:[手部动作]+[举起]-[强调结果使其抬起];
舁:[手部动作]+[举起]+[强调结果使其抬起]。
具有“举起”义的还有“翘”,《说文》:“尾长毛也。从羽,尧声。”[1](P69)《段注》:“尾长毛必高举。故凡高举曰翘。”[2](P553)。
3.畗,充。畗,《说文》:“满也。从高省,象高厚之形。”[1](P106)
充,《说文》:“長也。高也。从儿,育省声。”[1](P174)
三、语义类聚的类型
(一)同类类聚。
1.虚、坏、垄、屔、陶、陈、陚。《说文》:“虚,大丘也。”[1](P166);“坏,丘再成者也。”[1](P290);“垄,丘垅也。”[1](P291);“屔,反顶受水丘。”[1](P166);“陶,再成丘也,在济阴。”[1](P307);“陈,宛丘,舜后嬀满之所封。”[1](P307);“陚,丘名。从武声。”[1](P307)
“虚”的本义指大丘。“坏”指一重的山。“垄”指高起的丘垅。“屔”的本义指一种形状像山顶倒过来,内中低、四旁高可以受水的山丘。“陶”指形状像叠着的两层山丘。“陈”指四方高中央低的山丘。“陚”指小丘的名。这七个词是指丘的不同呈现情况。它们的类聚形式是同类类聚,同处在“山丘高”这一子语义场中,共同的类义素是“山丘”。
2.丘、壔、垚、尧、圪,垲。《说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1](P166);“垚,土高也。”[1](P291);“尧,高也。从垚在兀上。高远也。”[1](P291);“壔,保也。高土也。从土,声。”[1](P290);“圪,墙高也。从土,乞声。””[1](P288);“垲,高燥也。从土,豈声。”[1](P290)
“丘”指小土山,具有“自然形成”的特征义。“垚”古同“尧”,“尧”为加旁分化字,指累土而高。“尧”强调“高远”义。“圪”具有“人为形成”的特征义。“垲”指地势高而干燥。它们同处在“土高”这一子语义场中,共同的类义素是“土丘”。
3.州、陼、沚、坻、泉。《说文》:“州,水中可居曰州。”[1](P239);“陼,如渚者,陼丘。水中高者也。”[1](P307);“沚,小渚曰沚。从水,止声。”;“坻,小渚也。”[1](P289);“泉,水泉夲也。”[1](P239)
“州”本义指水中可以居住的小块陆地,即高出水平面的陆地。“陼”指水中高处的地方。《尔雅》曰:“小洲曰渚。”[10](P468)“沚”指水中的小块陆地。《詩》曰:“于沼于沚。”[1](P231)“坻”指水中的小块高地。“泉”指从地下往上涌出的水。这五个词都与水中的陆地有关,又具有各自的特征义。它们同处在“水中可以居住且陆地高出”这一子语义场中,共同的类义素是“水中陆地”。
4.屵,岸,崖,隒。《说文》:“屵,岸高也。”[1](P189)“屵”古同“岸”,《说文》:“岸,水厓而高者。”《广韵》:“高山状。”[1](P142)《说文》:“崖,高边也。”[1](P190)用崖作训释词的隒也具有高边义。《说文》:“隒,崖也。”[1](P307)《段注》:“崖者,高边也。……盖平者曰厓,高起者曰隒。”[2](P2935)这四个词都与岸边有关,它们同处在“水岸高”的子语义场中,具有共同的类义素“岸边”。
“蒿”指指一种高草,具有“高”的特征义。《陆佃诗疏》:“蒿草之高者。”[10](P1050)菣,蓍,菻,莪,,蔚,萧,,蓬,皆为蒿属。在古代“蒿”的性状、颜色是作为区别特征出现的,今因社会的发展,已没有必要做出细致的分类,即今天通称为“蒿”。它们同处在“草高”这一子语义场中,共同的类义素是“草”。
7.䡾,轈。《说文》:“䡾,载高貌,从车,䡾省声。”[1](P304);“轈,兵高车加巢以望敌也。《春秋左传》曰:‘楚子登轈车。’”[1](P302)
“䡾”指车上装载的货物高高的样子。《文选·西京赋》:“反宇业业,飞檐䡾䡾。”李善注引薛综曰:“䡾䡾,高貌。”[12]70䡾䡾,即指高高的样子。“轈”,指古代军中可以瞭望敌军的高大的兵车。它们同处在“车高”这一子语义场中,共同的类义素是“车”。
8.广,龐,闶。《说文》:广,“因广为屋,象对剌高屋之形。”[1](P190);“龐,高屋也 。”[1](P190);“闶,閌,閌阆,高门也。”[1](P250)
“广”指有顶而无壁的大殿。“龐”,《段注》:“谓屋之高者。”[2](P1777)又可指“大”义。“闶”《集韵·唐韵》:“闶,门高貌。”[13](P466)《文选·甘泉赋》:“闶阆其寥廓兮。”李善注:“闶,门高。闶阆,高大的样子。”[12](P189)《文选·魏都赋》:“古公草创,而高门有闶。”注曰“:闶,门高。”[12](P167)即门高的样子。它们同处在“建筑高”这一子语义场中,共同的类义素是“建筑”。
(二)同义类聚。
1“.山高”义。
山,《说文》:“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1](P188“)山”旁字还有如下:
《说文》:“岳,東岱;南靃;西华;北恒;中泰室。”[1](P188)
《说文》:“岊,陬隅,高山之节。从山从卪。”[1](P189)
《说文》:“岌,山高貌。从山,及声。”[1](P189)
《说文》:“峣,焦峣,山高貌。从山,尧声。”[1](P189)
《说文》:“嵩,中岳,嵩高山也。从山从高,亦从松。韦昭《国语》注云:‘古通用崇字。’”[1](P189)
山,岳,岊,岌,峣,嵩,这六个词都指称山高。有共同的义位“山高”。
2“.声音高”义。噧,《说文》:“高气多言也。从口,蠆省声。《春秋左传》曰:“噧言。”[1](P27)声音高且话多,强调“话多”。
嘂,《说文》:“高声也。一曰大呼也。从㗊,丩声。《春秋公羊传》曰:‘魯昭公叫然而哭。’”[1](P44)指放声大哭,声音高。强调“哭泣”这一行为。
叴,《说文》:“高气也。从口,九声。”[1](P27)声音大,气势高。指人具有高傲的气态。
噧,嘂,叴这三个词都指称“声音”,具有相同的义位“声音高”。
(三)同源类聚。
从语源上看,“陸”上古音为来母觉部字,“陵”上古音为来母蒸部字,声纽相同韵部对转,语音相近。
从词源上看,“陸”和“陵”同源,词源义为“高”,故二者为同源同义词。
“陸”和“陵”在“高”这一义位上构成了同义词,区别特征在于“陸”侧重“平”义,而“陵”侧重“大”义。用义素分析式子表示即:
陸:[山类]+[高]+[平];
陵:[山类]+[高]+[大]。
2.顶,颠,巅,槙,天,定(顁),题
丄,《说文》:“高也。”[1](P1)本义与“下”相对,是方位词,引申指高处。又因为天高,可引申指天。《书·文侯之命》:“昭升于上。”马融注:“上,谓天。”[15](P800)天字《说文》训为:“颠也。至 高 无 上 从 一 、大 。”[1](P1)《荀 子·儒 效》:“ 至 高 谓 之天。”[16](P144)《庄子·天地》:“天地虽大。”[17](P365)陆德明释文引《释名》云:“天,显也,高显在上也。”[18《]诗·小雅·鹤鸣》:“声闻于天。”郑笺注:“天,高远也。”[14](P258)颠字《说文》训为:“顶也。”[1](P179)《管子·小匡》:“粪除其颠旄。”韦昭注曰:“颠,顶也。”[19](P399)《元包经传·太阴》:“页颠颠。”李江注:“颠,高。”[20《]庄子·马蹄》:“其视颠颠。”成玄英疏:“高直之貌。”[17](P306)顶字《说文》训为:“顶,颠也。”[1](P179)《淮南子·脩务》:“今不称九天之顶。”高诱注:“顶,极高。”[9](P2016)此为物体的最高处。顶,颠,巅,槙,天,定(顁),题七字同源,[21](P247)顶属端纽,耕部;颠属端纽,真部;天属透纽,真部;定属定纽,耕部;题属定纽,支部。颠和顶都是指头顶,都是端母,真耕通转。意义相近,皆指称“上高”义。
结语
我们通过对“高”义词语义系统的考查,探讨汉语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关系。对词义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形成语义类聚网络,并且可以从单个词汇意义的解释进入到词义系统的层面。“高”义词的系联研究无疑是整个汉语语义系统的一个小的方面,整体的汉语语义系联有待进一步细致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