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林业民生理念探析
2021-02-01刘琳,孙颖
刘 琳,孙 颖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林业是一项大事业,林业发展的好坏关系国计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在治国理政的不同时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的林业建设实践相结合,对林业与民生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持续思考和探索。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的林业建设理论与实践,感受其中蕴含的丰富民生理念,发掘中国共产党集体的智慧结晶。
1 林业民生理念的初步探索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林业建设,不断思考如何以发展林业为手段来改善人民生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经过长期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检验,我们党探索了具有时代特色和自身特点的林业民生理念。
1.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森林不仅是农牧业生产的生态屏障,还能提供种种产品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在执政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植树造林对改善民生的作用。
1.1.1 开展造林运动,支持经济建设
在历史上我国曾经是林业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经历多年的战乱、火灾、过度垦伐,森林面积日渐减少。到新中国成立,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少林国家。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我国林业基础薄弱的现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林业建设。早在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之前“保护森林,有计划地发展林业”[1]就被写入《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面对改善人民生活需要发展生产,而不论发展农业、工业还是交通运输业都需要大量木材的状况,毛泽东认为“树木经济价值很大,木材是化学原料,可以多种些。”[2]他指出林业是个大事业,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资源。在提倡封山育林,禁止滥砍滥伐、毁林开荒的同时又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反对“一刀切”。认为可以进行合理的砍伐,边砍边种,根据气候来种树。毛泽东同志鼓励山区种植经济林木如油料、果树等,这样既可以自己食用,富余了还可以进行交换。他还关注农、林、牧、副、渔业的协同,希望实现多种效益综合发展。
邓小平同志也重视造林育林,认为多种树不仅能够支援国家经济建设,而且增加人民收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邓小平就积极开展西南地区的造林育林工作。他把造林育林工作作为爱国增产节约运动的重要内容来贯彻执行。借鉴别地经验,结合西南特色,大力发动群众造林、育林、护林。到中央工作后,邓小平对因地制宜发展林木多种经营进行了思考。1958年邓小平在视察中指出贵州秃山多,要多进行绿化。第二次又指出贵州林地少,要多多植树。在他看来山里多种树不仅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增加老百姓的收入。1961年5月,邓小平去北京密云调研时提出密云靠山吃饭,要在山上种林木果树。种树种的好的还有奖励,这极大地调动了人民造林的积极性。植树种草真正开始与脱贫致富建立了联系。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胡锦涛始终立足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发展林业产业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林业资源,摆脱贫困,增加就业,实现绿色发展。在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地区,提出把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摆在首位,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保证后续的脱贫致富。只有让困难群众自主脱贫,才能防止他们过度依赖政府,重蹈破坏生态环境的覆辙。
1.1.2 绿化祖国,美化人民生活环境
1956年,毛泽东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3]要求借助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来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绿化对农业、工业都有利,因而要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种树,消灭荒山荒地。他提倡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搞绿化,把公路两旁都种上树。按照季节有规划地植树,在毛泽东看来,在一切能种树的地方都要种上树。要一步步地绿化我们的国家,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邓小平倡导全民植树,改善生态环境。中国是一个贫林国家,充分发展林业,保护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改善、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邓小平同志针对洪水、风沙肆虐的问题,提出要进行防护林建设。在视察吐鲁番的防风林和坎儿井时,邓小平说:“要多带领群众种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4]环境问题关系人的身心健康,他对首都北京的环境问题也十分重视。邓小平指出:“北京要搞好环境,种树种草,绿化街道,搞好园林,经过若干年,做到不露一块黄土。”[5]邓小平提到造林要更好地发挥军队的作用,动员人民群众的力量。这一举动加强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我们的绿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江泽民从生存的外部自然环境稳定有利于人类长远的角度出发,关注林业的发展,认为“植树造林,是造福今人和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6]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能够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好事。全党动员、万众一心,我们能够美化好我们的国家。江泽民同志尤其重视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的治理,向全国人民发出“再造秀美山川”[7]的号召,强调提高人民的绿化意识。他认为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要好好治理,这关系着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着人民的安居乐业。
在实践科学的发展观的过程中,胡锦涛着力解决生态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美好,让祖国的天更蓝、水更清。另外,他也对区域林业发展与合作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出席第一届APEC林业部长级会议时,胡锦涛指出中国把林业发展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选择。我们党不仅带领人民进行生态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还为世界森林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通过几十年一直持续的植树造林运动,我国林业稳步发展。我国森林资源覆盖率总的来看有所增长,森林质量提高,天然林面积稳步增加。
1.2 科学发展林业,保护森林资源
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林业建设方面不变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科学的发展林业。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保护森林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资源。
1.2.1 讲究方法,科学造林
毛泽东要求在植树造林的基础上绿化祖国。而且他提出植树造林不是盲目的种树,而是达到一种大地园林化的效果。为此他指出:“种树就要有计划地种,种得很有规划,不要乱种一气……是园林化。”[8]为了实现大地园林化这个目标,他提出了实行三三制的耕作制度。现有耕地的基础上,三分之一产粮食和工业作物,另三分之二,一部分种树,一部分休闲。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认为在保障人民温饱和工业建设的同时,也要给人民创造休闲娱乐的空间,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对于林业的经营管理,他也提出了一些想法。因势利导,一年四季都种树。只要是可以四季种植树木的地方就四季种植。如果气候条件不允许,结合现实情况,可分三季种,也可分两季。采用科学的方法。“经营林业,也应在可能的条件下,逐步采用深耕、施肥、灌溉的方法”[9],绿化要有标准,不要形式主义。真的绿化,在飞机上就能看到绿色。种下没有活,不能叫绿化。活的数量不够,也不能算绿化。粮到手,树入眼,才算得上绿化。绿化工作要量力而行,真扎实干。
邓小平尊重客观规律,对因地制宜进行了符合实际的深入思考。他所说的“因地制宜”,就是指适合发展的地方要发展,不适合的不要硬搞,根据当地实际来搞。像西北部很多地方,应该以种草为主。他不赞成在四川峨眉山这样风景秀丽的地方种玉米从而导致水土流失。针对部分地区毁林开荒现象频发的问题,邓小平提出,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土地,防止因过度毁林开荒而导致环境恶化。在造林方式上,提倡采用先进的方法,认为以增加造林面积、提高造林质量为标准,飞播造林是实现多快好省最有效的途径。邓小平特别对资金作了批示:“每年拨出四千万元用于飞播造林,地方要做好规划。”[10]邓小平还强调综合治理,做到采育结合。到林区视察时,他强调了森林生产的伐育平衡问题,从而实现森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他在与美国前驻华大使伍德科克谈话时设想,要在西北地区先种草,再种树,把黄土高原变成草原和牧区,造福于人民,使人民生活富裕,改善生态环境。
江泽民认为发展林业必须协调好农、林、牧三者的关系,解决好与水利的问题。“林业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从保持水土,为农业提供良好生态环境角度讲,林业也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11]从这时开始,中国共产党人也将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上升到生态建设根本措施的高度。植树造林,荒漠绿化,生态农业建设,都在实现“再造秀美山川”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2.2 推动林业发展制度化、专门化
制度建设贯穿于我们党林业治理的始终,对林业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建国初期,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党制定了“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采伐利用”的正确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的造林事业,进展顺利。毛泽东还提出在林区密集的地区成立林场,实行轮伐区制度,以便于林业工人定居后开展农、牧、副业生产。为了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1963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森林保护条例》。其中系统地规定了国家管护森林的政策和措施,对森林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民的森林保护意识提高,向森林的法制化道路、科学化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邓小平看来发动全民植树一定要“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12]。根据他的设想,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成为延续至今的一项公共活动并制度化。同时,中央先后制定了领导干部造林绿化任期目标责任制等重要措施。保证了造林绿化质量,稳步提升了林业发展水平。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为林业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培养了一大批林业专门人才。林业科研工作主要为林业建设服务,针对遗传育种、速生丰产林栽培、防护林、经济林、木材加工等方面进行研究。解决了很多林业建设过程中很多关键问题,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随着林业建设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我国林业逐渐向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也开始将造林绿化的成果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标准。
2 林业民生理念的进一步深化
习近平在地方工作时期就开始探索因地制宜,利用林业发展地区经济。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样的新常态下,他的林业民生理念也不断深化,与为民造福的绿色发展理念相呼应。
2.1 振兴林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1986年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去军营村考察时提议村民可以种茶树、果树,配合第三产业发展。他特别提出,村民可以种一些柿子,并为村民联系了柿子苗和扶贫资金。后来已经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再次来到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又提出几条要求:首先,要造林绿化,在发展农林业的同时保护生态,让村民多种茶树、果树;其次,鼓励年轻人外出打工创业,叮嘱当地政府做好招商引资,比如引进一些茶叶加工厂。他还观察到很多山头都没有树,习近平说:“多种茶、种果,也别忘了森林绿化,要做到山下开发,山上‘戴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时,习近平多次带头下基层进行调研。他了解到,福建省东部地区山地多,但林业基础差,覆盖率和储蓄量都低。关于如何设法走出当地林业面临的困境,习近平看来必须采取积极的方针,将林业放在闽东脱贫致富的战略地位来布局。闽东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于山,繁荣要靠林。通常来说,林业具有较高的生态、社会效益,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针对闽东的特殊性来讲,闽东地区要想脱贫致富就得依托林业。财政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是林业,出口创汇的重要基础是林业,当地的乡镇企业、工农业发展凭借林业。闽东地区的复兴在于林业发展,这也是摆脱贫困的主要途径。
“致富之路就在脚下,完全依靠输血是不行的,要培植造血机能。研究靠山如何吃山、靠水如何吃水,近期发展是什么,远期发展是什么。”[13]习近平针对福建人均耕地少,但农业资源丰富的特点,明确提出要建设有特色的大农业,开发多功能农业。这不仅推动了福建经济的复苏,在他担任浙江省委书记后也为浙江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论都为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转变创造了新思路,为新农村建设描绘了美好的蓝图。他在地方工作期间积累的民生林业思想,也为他以后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提出“两山论”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2.2 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林业治理
“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林业自我发展能力。”[14]习近平在宁德工作时,提出了通过七年的艰苦奋斗,使全市荒山绿化的程度达到70%,森林覆盖率达到51%,达到或超过省定目标,完成荒山绿化的任务。完善和健全好林业责任制和经营机制这两个环节,坚持“三定”这一权利,努力解决“三定”过程中的问题。只要山权归属不变,鼓励区域间的联合开发,允许转让。落实好领导干部林业目标责任制。习近平提出,要学习古田、屏南等县的先进经验,把这些经验在全区推广。并且将其与全区重点抓的“五大基地”和“两条线”建设相结合,作为对县、乡领导年度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在担任地委书记的习近平的领导下,宁德对经营不善、经营困难的林场实行折价入户的方式,按照尊重群众意愿又保护森林资源的办法落实集体林地的生产责任制。
习近平对林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十分精通,因而对宁德地区森林资源的经营也提出了许多科学的观点。首先,发展林业要坚持长远规划,把握自然规律。严禁盲目采伐,强化资源管护。以前过量砍伐,只造不管的现象要根除。加大对森林的管护力度,按照法律治理森林。对于出现的毁林案件要依法处理,打击犯罪分子。林区内的乡村要制定好村规民约,动员群众做好森林防火护林和病虫害防治的工作,建立起新的林区生产秩序。其次,转变粗放作业的方式,开展集约经营。面对当时宁德地区疏林荒地没有改造,山地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现实。习近平对造林提出了更科学、具体的要求。从规划布局上看,由“遍地开花”到成片造林;从资金投入上看,由“撒胡椒面”到投资重点工程;从造林技术看,由乱植滥造到依靠科技;从树种类型看,由单一的马尾松、杉木向树种层次丰富,效益提高的方向发展。通过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全过程的一体化,实现了科学布局。实际上,习近平在宁德期间对林业体制的改革也为他后来担任福建省省长,推动整个福建开展林业体制机制变革奠定了基础。
2.3 发展林业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财富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说过“现在,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其实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财富这个理念不是习近平担任中央总书记后才提出的,早在他在宁德工作时就开始实践。
习近平来到宁德后,对当地的经济资源,进行了多次调查。他强调,“林业是 ‘一封就成林’。 ”[15]要转变单一的发展方式,将“林、茶、果、药”种植结合起来,全区重点抓“五大基地”建设。以“套种、放养”结合的方式来利用林地,以“乔、灌、草”结合的方式来丰富林木结构,实现综合开发。探索林菌挂钩、家庭农场等经营新形式,求得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保证粮食稳定生产对闽东地区人民生活安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林业发展要与粮食生产紧密结合。发展林业不仅能够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来保障粮食稳产增产,而且有助于发展森林产品及其加工业。习近平说:“什么时候闽东的山绿了,闽东就富裕了。”[16]
3 总结
中国共产党在林业民生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理论成果,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着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感。研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林业建设中蕴含的民生理念,能够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林业发展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广泛而深刻的启示。
林业事业是群众事业,搞好林业工作要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关注人民的利益和呼声,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林业建设。他们的林业民生观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的。因此,在中国发展的不同时期,林业民生理念的实践方式也有不同。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党和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一时期,为了支持工业建设而进行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林业重要性的认识多是基于树木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能够供应社会主义建设,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对林业对民生的改善作用总体上也是围绕着木材生产和持续利用来论述的。毛泽东思想中蕴含林业民生理念的论述,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对林业问题新的认识历程。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的观念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尤其强调生态效益。邓小平倡导将全民义务植树制度化。江泽民要求对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改善荒漠化从而“再造秀美山川”。以发展生态林业为手段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经济收入。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党的林业民生理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开展林业区域合作也成为大趋势。无论在中央还是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都没有停止对绿色发展的探索。他看到了绿水青山中隐藏的巨大绿色财富,以人民至上的立场,专注于挖掘森林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背后的社会价值。
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林业与民生的关系的探索日渐深入,从埋头苦干发展经济慢慢开始关注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这也说明中国的发展之路由单纯地追求高GDP转向到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实现绿色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探索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框架和发展道路。在今天即将迎来我们党百年华诞之际,对中国共产党人林业思想中的民生理念进行梳理对我们持之以恒发展林业,建设美丽中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