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路径思考

2021-01-31王旖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评价

王 婷, 王旖旎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鼓励广大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1]“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人生愿景,既无法离开远大的理想,也离不开坚定的信念和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是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被学生内化于心的程度,以及帮助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程度。在高校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仅有助于推动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落实落地,更有助于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势在必行。

一、建设高素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资队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师资队伍应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具备掌握理论发展及当代创新成果的能力,具备高度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素养、高尚的师德修养。

1.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的政治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2]建立并培养一支政治强、立场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师资队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以有效传播与落地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一要坚定政治信仰。教育者要在“真学、真懂、真信”中坚定政治信仰及理想信念,做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者、科学理论的传播者和优秀品德的践履者,以身作则,以坚定、积极的态度言传身教;二要坚定政治立场。明确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和传播者的使命和责任,始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坚决反对一切歪曲、抹黑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和行为;三要加强政治务实意识锤炼。将共产主义理想同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创新,使自身政治素养锤炼与业务工作一体推进。

2.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的理论素养

马克思认为,“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3],而身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者,不仅要能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成果创新发展的历史脉络,清晰认识、讲清楚它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更需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频,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有底气地科学回应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惑。为此,身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其一,应反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理论课教材,清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其观点和立场,研究教材的编排逻辑,同时看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取得的新成果和面临的新问题;其二,要努力丰富知识储备,教育者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还应该有广阔的视野和广博的通识知识,不断更新理论基础,加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其三,有计划、分步骤地了解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找到专业融合点,更好地了解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在学习需求和特点方面存在的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3.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的师德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4],师德师风是保障教育得以落实落地的底线。身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基础上,能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来塑造大学生的思想与品行,以理解、包容和支持的态度,营造融洽和睦的教育氛围,才能够获得大学生的信任与认可。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应做到:第一,加强师德修养学习,将教师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于心,深刻理解师德师风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保持遵守师德规范的自觉性;第二,躬身实践作表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必须走进社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升华,以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第三,严于律己,恪守师德,自觉做学生的表率,增强敬业修德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良好的品德去教育学生,弘扬社会正能量。

二、构建新时代“以生为本”的教育方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以生为本”,努力解决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听不懂、学不进去、用不起来”的难题,尊重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研究学生、走进学生。

1.更新话语体系,让学生听得进去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要不断加强话语创新,讲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讲学生听得进去的话语,使学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优化教育内容,强化理论魅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应具备与时俱进的洞察力与意识,依据时代形势的变化发展更新教学设计,具体而言:一方面,更新话语内容。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关注教育内容和教学材料的合理选择,注意联系实际研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选择和及时更新与时代贴合的、学生关心的教学内容,合理规避思政课各学科及高中教材之间的重复内容,在已有教学基础上挖掘更深层次、更新鲜、更实时的时代新内容,实现教育内容的深度提炼,避免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更新话语方式,增强时代感、亲和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其话语感染力、说服力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学生对抽象的理论较难理解,教师便不仅要有政治高度、理论厚度,还要有思想深度和情感温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立场方法对错误论调各个击破,倡导要用历史、辩证、唯物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生动的形式讲授革命先烈、先进人物、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人等故事,将科学精神、批判精神、社会责任、伦理道德等渗透在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同时,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场合的特殊性选择不同的话语表达方式,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让学生听得懂、受启发,不断增强理论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2.善用新媒体,让学生学得进去

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5]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要积极研究学生特点及教育规律,因势而新,学会借助并熟练使用各种新媒体载体,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教育优势与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理论“换新衣”,以此增强教育时代感和吸引力。第一,以学生为中心,强化情景式教学。在教学中引入互联网背景下的时事热点、相关的网络热门视频、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开课等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运用网络媒体技术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第二,以学生为主体,创新课堂形式。推进MOOC、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网络媒体教学形式的创新应用,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权,在议事日程与话题讨论中积极融入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倡导青年学生“去娱乐化”,并积极发掘和培育思想政治网络意见领袖,以当下重大时事活动为契机引领青年价值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学生最易接受、最符合认识规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增强教育可信度和说服力;第三,加强互动交流,延伸课下线上课堂。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钉钉等即时通讯方式,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并进行及时沟通,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运用视频、网络直播、APP 等新媒体开展阅读打卡、网上观影等线上活动,对课下碎片化时间的延伸教育充分利用,潜移默化中感悟马克思主义,逐渐引导学生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转化为自觉意识。

3.开拓实践教育,让学生用得起来

实践教育是验证、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果的重要环节。要在教育中消除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束之高阁”“无用论”的错误认识,要积极开拓实践教育,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科学把握和自觉运用客观规律指导实践生活,让学生用得起来。一是要将教育实践“引进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通常以理论灌输为主,学生教育获得感很难得到即时性的回馈,实践应用也具有一定的延时性。因此,教师应将现实“搬进”课堂,一方面,“搬进”我国各个重要历史建设时期的探索实践及取得的鲜活成就,彰显我国的制度优势;另一方面,要及时“搬进”当下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加强正向引导,并对其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辨析;二是要让教育实践“走出去”,走出课堂,做好课堂与课后的延伸教育,充分挖掘实践教育平台,补充课堂无法展现的教育内容,通过“三下乡”、大学生讲思政课、青年志愿服务、红色实践课堂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真正走进社会,切实体验世情、国情、民情,创造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契机,并加强引导,使之真正活学活用。

三、营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氛围浓厚的育人环境

环境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在人的成长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积极营造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以环境感染人、以环境教育人。

1.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科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6]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水平。一是要发挥高校党委党组织的主体功能,建立健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制度,贯彻高校“三全育人”行动指南,并向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教师队伍倾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引领地位提供全方位的制度保障[7];二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学校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主要责任,将其纳入学校学科建设整体规划中,积极构建高校内部各教育部门、环节之间互补配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工程,统一对所需的资源、环节、要素进行整合,统领学科建设全局。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主动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发展特点,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三是构建“大思政”格局,发挥课程思政的重要作用,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形成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帮助学生在化育无形的过程中体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8]可以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的需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所蕴含的精神涵养灵活地传授给学生,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全程延伸,从而在其他教学领域中,对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2.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氛围

教育部门和高校应为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支持,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作为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以研促学。一是加强研修基地建设,借鉴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成功经验开展理论研修,定期举办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研修班,组织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学习,聘请知名学者为高校教师答疑解惑;同时,组织本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在国内外进行考察调研,在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的过程中,提高站位,培养全球视野,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国内的调研活动中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国外的学习和见闻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二是加大科学研究支持力度。高校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的科研项目给予支持和保障,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研究,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线教师的倾斜力度,这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研究水平无疑是重要的助推力量;三是注重人才激励保障制度。一方面,在发展规划、人才引进待遇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另一方面,注重给予激励保障。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进行表彰和宣传,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打破“唯论文论”,鼓励评比马克思主义教育案例、教育成果册等多种形式的教育研究成果,对有突出教育成效的一线教师畅通职称评定的渠道,提高教学、育人积极性。

3.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为主阵地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相比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更便于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具有明显的育人优势。第一,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主阵地,抓牢舆论和环境的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与认可度。[9]依托多种载体加强正向宣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手段,对关乎旗帜、道路、政治的问题,在官方平台给予有底气的正面回应,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舆论环境;第二,完善校园网络监督管理技术。学校要高度重视并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监管制度,一方面,监查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发现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思想苗头及时引导;另一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恶意诽谤抹黑、历史虚无主义、个人自由主义等思潮侵袭,应积极主动迎击,坚决阻隔、扼杀各类不良信息、错误思想政治信息的滋生和传播;第三,依托校园文化活动。线下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将学生党课、团课、思想论坛、专题研讨、社会实践等统一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系统,旗帜鲜明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建设,教育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寻找最美的人”“十佳青年”“我以我诗诵祖国”以及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为主题的辩论赛和征文赛等评比活动。以此帮助学生评中助学、以赛促学,更好的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第四,完善对校园活动的指导。培养一批真正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即真知、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并且能够自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实践“血液”的人才队伍指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着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加强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有组织地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10]。

四、健全“立德树人”科学评价与反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1]深化符合立德树人目标的教育评价模式,需要对包括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在内的教育理念进行创新,将教学评价模式从重知识传授转向重素质提升,反馈机制从重教师施教转向重点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真正达到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与塑造。

1.更新评价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检验需要从“立德”“树人”两个方面来看,评价要求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一是要以“立德”为评价之维,以培养崇高的品德为维度,审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及思想水平的涵养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新人的要求;二是要以“树人”为评价之本,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既要反映大学生的自身成长需要与发展需求,又要符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应注重以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把握、创新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标,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考察。[12]

2.构建多维评价,探索增值评价方式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强调,要“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13]为此,要注重:第一,评价方式多维化。完善健全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分类评价与德育评价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制定评价目标,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改进结果评价,由定性评价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转变,打破用“唯分数论”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将考核重点从单纯考查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转变为综合考核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效果。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14]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影响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以教师的角度来评价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成效是不够全面客观的。对在校生而言,可构建教学管理部门、教师、朋辈、社区及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主体构成,综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作出评价;就毕业年级的实习生而言,实习单位及社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力素质的评价,也构成检验学生是否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成效指标。第三,评价工具创新化。高校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种信息化手段,创新评价工具,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建设学生成长数据库,客观记录并分析学生日常品行表现情况数据。

3.注重反馈激励,激发内生动力

科学评价、及时反馈受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收、应用程度,及时给予反馈措施,是吸引学生接受教育、提高积极性并不断认可教育的重要机制。第一,建立信息收集反馈系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信息数据收集反馈及分析工作,如反馈分析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大学生创新创业参与情况、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式方法的新期待与建议等,将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施效果反馈的重要体系。第二,拓宽反馈渠道,建立一支权责分明的信息反馈队伍,形成闭环信息。如专兼职信息员、辅导员、班主任等深入学生,多渠道收集、分析教育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第三,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根据反馈结果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和需求,针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期待,设计完善学生学习激励机制,激发学生成长发展的内生动力。采用榜样激励,在校园中根据学生综合表现树立榜样、典型模范,用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激励、感染、鼓舞学生。把“要我听”变成“我想听”,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使反馈激励机制能持续产生作用,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反馈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培育新时代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的大学生的重要途径。要客观面对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有的放矢地拟定改进策略,切实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开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局面。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评价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