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研究

2021-01-31邓丽娜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高校教师课程思政

邓丽娜

(北京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就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树立高校全员育人的理念,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大学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肩负着既要教好专业课,又要把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情感教育深度融合的重任。因此,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就成为了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大工程。

一、新时代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2]这既准确揭示了“课程思政”的本质内涵,又反映出了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是实现全员育人格局、提升“课程思政”实效性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决定性因素。

1.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是实现全员育人格局的首要条件

“课程思政”能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能力,其中既包括了一般意义上的教学能力,即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同时又包括了“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特殊教学能力,即“立德树人”的能力。具体来说,所谓“课程思政”能力,主要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立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按照高校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所必须具备的育人能力;二是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任务出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三是在日常教学中按照“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而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设计的能力及教学组织能力等。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的重任。古人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3]教师承载着教授新知的责任,但同时教师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声筒,其真正的作用与价值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对人生、对真理、对生活的勇敢追求和无限热爱,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困惑,激发学生为国家、为民族而努力学习、不懈奋斗的热情和斗志,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航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4]只有高校教师全员参与到这一场宏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来,才能实现全员育人的实践要求。全员育人格局的形成依赖于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落实和实施,为此既要做到把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放到首位,对“课程思政”所蕴含的价值意蕴进行总结和提炼,使“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又要把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摆到重要位置,以“课程思政”意识引领和推动“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自我提升。

2.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是“课程思政”取得实效性的根本

高校教师是高校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也是落实“课程思政”的直接责任主体,他们是否具有高度的育人意识及责任感,是否能够对“课程思政”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是否具备实施“课程思政”的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因此,只有广大高校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提高“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将“课程思政”切实落到实处,“课程思政”建设才能真正取得实效。“课程思政”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上,而是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融注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因此,高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根本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就高校而言,此项工作不能只让思政课教师单独承担,专业课教师也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只有高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相互配合,齐心协力,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只有全面抓好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高校的“课程思政”才能得到真正落实,才能真正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3.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

“课程思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等学校办学和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主旨是通过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实现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课程是育人的载体,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教师“课程思政”虽然表现为课堂上的几十分钟,但实际上要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要求,仅用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加强与学生日常的沟通和交流,用其自身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感染和影响学生。因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迫切需要增强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根本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培养学生为己任,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打造一个有温度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关心关爱。只有把“课程思政”的主体对象——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当前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及“课程思政”的有关指示精神,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学习和培训活动,广大高校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及实施能力也得到不断强化,使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然而,也应该看到,目前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高校教师主动实施“课程思政”自觉意识不强

目前,一些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及价值意义在思想上仍缺乏足够的认识,主动意识不强,在行动上讲形式、走过场,不能够主动把自己讲授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育人价值和精神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只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被动应付“课程思政”。这种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部分高校还没有出台具体的顶层设计方案,教师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没有经验可循,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又担心所讲内容能否与“课程思政”要求相符,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分教师认为应把精力放在专业课的打磨和设计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课教师关系不大。这种思想认识使得一部分高校教师不肯投入必要的精力对如何搞好“课程思政”进行认真的探索和思考,对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热情,只是因形势所迫、为了完成任务而表面应付,敷衍了事。这种情况自然影响教师自身“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从而严重影响和制约“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致使“课程思政”在一些课堂上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调动和激发他们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是在加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工作、培养和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方面所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2.部分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理解度不深

增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能力,是搞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前提。目前,部分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及价值意蕴理解不深,对“课程思政”的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简单的以为“课程思政”就是“课程”和“思政”的叠加,因此难以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目前由于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致使在专业课堂上不能够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而是生搬硬套,将一些与教学本身毫不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行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结果往往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这些状况的出现,一是因为部分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上缺乏对教师的必要引导和培训,导致教师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对落实“课程思政”缺少必要的认识基础,缺乏必要的学习和历练,因而影响和制约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二是因为部分高校尚未建立或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导致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做与不做一个样,讲多讲少一个样,用不用心一个样,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致使教师缺乏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情,不能够积极主动和有意识的进行“课程思政”能力的自我培养和提升;三是部分高校专业课教师缺乏深厚的思想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不高,对“课程思政”的内涵、本质及价值功能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入。

3.部分高校教师对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能力不足

在专业教学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课程思政”对每一位高校专业课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它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接受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上的教育和洗礼,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单纯的宣传、生硬的灌输和简单的说教不仅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而且还会造成受众的逆反心理,导致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厌烦情绪,从而起到相反的作用。从目前一些高校的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问题尚缺乏明确的认识和把握。虽然有些教师对“课程思政”不乏热情,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中,但是,由于受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制约,对如何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却缺乏正确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

例如,通过对北京某高校的200多名理工科专业课教师关于“课程思政”教学状况的调研结果显示,约有30%的教师表示不知道如何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约有60%的教师表示会主动寻找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点,能够在讲课过程有意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和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因个人平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接触较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不足,导致不敢深入的讲,不敢更多的讲;只有约10%的教师表示对“课程思政”有比较准确的认识,能够比较正确地把握“课程思政”的方式和方法,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机融入到专业课教学。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就是一些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无从下手,在教学中生搬硬套、融合度不高。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学实践的主要负责人,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如果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入,就无法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育人合力。

三、新时代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现实途径

如前所述,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决定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成败。不加强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就无法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无法实现全方位、全员育人的目标。针对目前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思路,拓宽渠道,从强化教育培训、加强人文关怀、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和搞好顶层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1.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课程思政”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几个基本素养要求,[5]这同时也是对专业课教师提出的育人的基本素养要求。教师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教育,提高教师思想理论水平和“课程思政”意识,这是加强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的关键。

首先,要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升专业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学校要通过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听专题讲座以及举办教师理论培训班等形式,加强专业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专业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教师只有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才能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提升自己的科学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在专业课教学中能够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诠释本学科领域的研究过程和成果,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在对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其次,要不断增强专业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树立和增强“立德树人”意识是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专业课教师不仅需要提升业务素养,还要夯实思想修养。”[6]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强的“立德树人”意识,才能对“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程思政”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在教育培训中必须注意强化教师的“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意识,教育和引导教师深刻认识思政课程和专业课程各自的价值定位及两者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密切关系,使教师明确认识自身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责任担当,从而不断增强“课程思政”意识,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课程思政”建设中去,在实践中自觉提升自身的“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

2.注重人文关怀,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深厚情怀

“课程思政”是一种润物于无声之中的教育,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自身要适应客观形势的新变化,不断进行自我调试、自我学习和提高,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同时,学校作为教师的管理者,也要关注到教师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培养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同时要给予教师一定的人文关怀。学校要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向教师大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宣传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和精神,大力宣传教育系统的优秀教师及先进事迹,要让广大教师感觉到从教为荣,以教为乐。对思想进步、事业心强、专业水平高的优秀教师,学校要大胆启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只有给教师足够的人文关怀,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才会激发教师从事“课程思政”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自觉树立教育者的情怀,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之中。

3.拓展多种途径,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综合能力

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课程思政”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影响和制约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重要因素。“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高校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思想和言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首先,必须注重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从自身做起,在言行上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成为共产主义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做到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言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其次,必须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会贯通到专业课程教学的始终,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教育元素和教育价值,并按照“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和方法等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通过自身的教学能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自然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去。专业素质的培养对于每一个高校教师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质,熟悉本专业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才能深入挖掘其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真正实现专业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各级教育部门和高校应通过教育学习、思想引导、机制保障等方式,实行全方位、多举措育人,促进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真正实现高校教师育人能力和教学能力的相互促进,切实提高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和水平。

4.搞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加强对“课程思政”各个环节及各方面工作的监测、规范和评估,是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搞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保障。高校必须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并结合学校的自身特点搞好顶层设计,出台相应的文件,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要加强通识课程教育建设,以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改革创新、坚持分类指导为原则,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开发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特色课程,强化教师队伍教育培训的质量,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逐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要将“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到教师教学考核中,在对各类专业课教师考核评优中突出“课程思政”方面的育人业绩,将育人业绩作为对各类专业教学进行评比、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从制度上引导和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课程思政”建设。另外,要加强协同育人成效的质量评估,用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指标体系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成效进行质量评估。同时,通过大规模长时段的持续跟踪、监测和调研,用具体准确的数据反映实际效果,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的机制、载体和方法。

猜你喜欢

专业课高校教师课程思政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谈谈高校教师的教学学术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主观幸福感的高校教师工作绩效提升策略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