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的叙事新变与语态转向
2021-01-31胡建红
胡建红
(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南平 354300)
1987年3月,电影局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首先提出了弘扬“主旋律”[1](P178)的主张。在1994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主旋律应该坚持“四个有利于”,对主旋律的内涵作出官方指向。1996年12月,第六次文代会针对文艺作品粗制滥造的媚俗、低俗的倾向,强调要积极展开主旋律文艺创作,大力弘扬主流文化,将主旋律外延至整个文艺创作中。主旋律电影创作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叙事的一种文艺典型。扶贫题材的电影作品因时代需要而频繁涌现银幕,但真正取得市场成功的作品却较为鲜见,许多作品在结合官方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同时,仍是一种新闻式宣传性为主的讲述方式,在艺术性与贴近性上难以得到年轻一代受众的接受认同。
随着脱贫攻坚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项重大任务被前所未有地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间节点,一系列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应时代呼唤脱颖而出。“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要重点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宣传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2]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凝心聚力,2020年国庆档热映的《一点就到家》《我和我的家乡》以农村扶贫题材的底色赢得了市场与口碑的双赢,《我和我的家乡》更是成为国庆档的票房冠军,在受疫情影响的市场环境下,最终以28.29亿元位列当年总票房榜第二。与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 《十八洞村》(2017)、《爱在湘西》(2018)、《秀美人生》(2020)、《扶贫主任》(2021)等相比,《一点就到家》《我和我的家乡》以喜剧为主类型元素,少了一些文艺气质,但以成熟的类型叙事与商业诉求,突破以往农村题材“返乡创业”“爱乡变乡”叙事中的严肃与沉重,使主旋律电影的意识形态诉求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情感表达,叙事语态体现出由大到小的情感转向,以人物真切的生命体验与精神成长唤醒观众内心对时代的深层印记,从而升腾为一种集体认同,完成“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叙事。[3(P101)
一、类型叙事与多元融合指向破圈突围
近年扶贫题材电影以“讲好中国故事”为落脚点,涌现出如《爱在湘西》《十八洞村》《秀美人生》等极具地域特色与风格的影片,虽然片中有尝试喜剧感与戏剧化的表达,但在整体气质上还是偏重文艺色彩,在意识形态的表达上还未能有效缝合商业诉求与艺术审美之间的罅隙。再如2021年上映的《扶贫主任》,宏大的家国叙事与人物的情感割裂,较难走入年轻一代观众的心里,最终只能收获8.7万元的票房而悄然下线。《一点就到家》《我和我的家乡》均为2020年国庆档推出的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以农村题材、扶贫故事的主旋律为底色,但影片以类型化的叙事节奏、多元化的类型融合在市场与口碑上取得此类题材的突破。
《一点就到家》由陈可辛监制,由刘昊然、彭昱畅、尹昉三位在观众中有熟识度与好感度的演员担纲主演。搭建明星阵容是当下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的商业策略,而此片的类型叙事模式也被观众戏评为陈可辛执导的《中国合伙人》的“乡村版”。以美国电影学者克里斯汀·汤普森分析新好莱坞类型电影叙事结构的“四幕式”来看,《一点就到家》的叙事结构分为 “开端”“铺垫”“进展”“高潮”[4](P28)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占总时长的四分之一。“开端”部分:前25分钟属于叙事的建置环节,魏晋北、李绍群、彭秀兵三个主要人物的关系与创业目标得到初步建立,老李与李绍群的父子关系次情节也得到交待。“铺垫”部分:彭秀兵创业失败,第二幕的“反建置”功能实现,为第50分钟处第一个故事转折点作铺垫,即三人合作遇到了村民的“精神领袖”老李叔设置的困难。“进展”部分:剧情行进到第70分钟,三人由初试成功到面临收购问题上的最严重的冲突,这是故事的第二个转折点。“高潮”部分:从三人起冲突作为高潮开始,一直到结尾第95分钟处。魏晋北创业成功,彭秀兵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梦想实现,李绍群种植咖啡成名,并得到父亲的认可,在“开端”设置的破裂的父子感情线也得到弥合。
《一点就到家》在叙事节奏的控制上遵循类型电影的经典叙事技巧与规律,影片“开端”以彭秀兵信心满满回乡创业遇挫、魏晋北在“风口创业”再次失败、李绍群父子关系破裂的负向“故事价值”[5](P40-41)建置,均以大约 10 分钟为时距,形成“十分钟一个小高潮”的叙事节奏。从第40分钟三人梦想初步达成一致 (正向)—第50分钟遇到老李叔的反对 (负向)—第60分钟解决困难,赢得村民信任,初种成功(正向)—第70分钟三人在收购问题上面临严重冲突 (负向)—第80分钟魏晋北重回黄路村,三人勠力同心(正向)—第90分钟三人成功,改变了黄路村,坚守信念最终赢得了梦想的实现(正向)。从“十分钟一个小高潮”情节铺排与“正负”故事价值的转换上都体现了类型化叙事的特征。
《我和我的家乡》“集锦式”的五个短片,更是在有限的时间过程中,以戏剧化的方式铺排故事,如宁浩执导的《北京好人》中,张北京的买车梦遇到了表舅借钱治病的两难,戏剧化地骗保失败,再到张北京坦然为表舅出钱做手术,结局又呈现了一个“农合医保”的反转,将一个扶贫主题的主旋律短片赋予紧凑的叙事节奏与类型化表达。
在类型融合上,《我和我的家乡》五个故事以喜剧为主类型,融合了家庭伦理、科幻、穿越等类型元素,形成多元化类型融合的叙事模式,精准寻求市场的贴合度。《一点就到家》以喜剧为主类型,将青春片的类型元素、漆黑林深处寻找李绍群的惊悚情节、从山顶飞跃等极具魔幻色彩的情节、父子关系的家庭伦理情节等类型元素杂糅与融合。另外,《一点就到家》也是一部针对节奏快速、不停闪转腾挪的城市生活的“治愈型”电影,魏晋北在城市收获了惨败与绝望,回到满目葱绿的云南农村治愈自己的失眠症,“骨子里,它是一部为工作、生活压力巨大的城市青年观众创作的治愈电影,彭秀兵和李绍群治愈了魏晋北,淳朴农村治愈了城市病症、为心中所爱而工作的人治愈了只为金钱而工作的人。”[6](P54)寻求多元类型融合与类型叙事的突破,使《一点就到家》既是一部歌颂新时代扶贫攻坚壮举的主旋律影片,又是切近观众接受与情感认同的青春片与治愈类型电影。
两部扶贫主旋律影片采用喜剧类型,以戏剧化的叙事节奏、多元化类型融合以及奇观化的商业元素,提升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在年轻受众群体中的亲近感与接受度,努力缝合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达与商业诉求之间的裂隙,突破传统农村扶贫题材的沉重叙事与悲情表达,尝试向类型叙事破圈与商业市场突围。
二、审美表征缝合商业诉求与受众审美
在传统的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中,英雄模范人物的使命达成往往伴随着悲情的通俗剧结局,以一种“苦情化”的悲剧力量凝聚感染力,人物行动也集中在“劝善规过”的教育功能上面。“当庄正严肃的或者以内在崇高感动人心魄的正剧型主人公,被轻松谐谑的或幽默诙谐的喜剧型主人公所取代时,影片产生一种判然有别的新鲜感。”[7](P32)在影片《一点就到家》《我和我的家乡》中以往悲剧感或正剧严肃感的审美表征被“喜剧感”所替换,但这种喜剧氛围下仍不失厚重的主题内涵,从而形成一种“以喜为正”的审美表征,有效迎合主流年轻受众的观影习惯与审美偏好。
2010年李蔚然导演的喜剧《决战刹马镇》,在农村扶贫题材的类型化叙事方面作出颇为大胆的尝试,影片明星云集、多元类型杂糅,拥有了足够的商业卖点,但因“闹剧化”“荒诞化”的喜剧表演与主题内涵的分裂,导致票房与口碑均不理想,审美表征繁杂混沌,类型突围的尝试折戟沉沙。再如《爱在湘西》《十八洞村》,故事以喜剧化、戏剧化的模式表达,追求艺术化的摄影风格,展示自然风景与民俗风情使影片地域色彩与文艺气息浓郁,但人物“以喜为正”的审美表征不足。2018年上映的《春天的马拉松》,与扶贫干部方春天顶牛抬杠的刘文强可谓喜感十足,但目的是通过“审丑”来批判刘文强这类基层干部的官本位思想,电影在最后两人的较量中,刘文强的人物“缺点”依旧,缺乏情感校正与升华,在表现方春天的内心纠结与家庭矛盾方面,也极为轻松与浪漫化,显得整个人物缺少了生活底色与成长弧光。以上几部扶贫题材电影均使用了明星策略与喜剧类型元素,但在商业与主流价值诉求上都未取得成功。
2020年国庆档热映的《一点就到家》呈现出一种明快自然的喜剧风格,以小成本的体量收获了3.12亿元的票房。片中人物的失败不再以“悲情化”的面孔出现,成功也不以煽情化的形式加持,喜剧感通过城乡差别与风俗习惯、农民朴实的情感与误会自然呈现出来,充满生活感、喜剧感的小人物的缺点也最终得以改正。如魏晋北从北京来到云南农村,村中的风俗与他的生活经验有着巨大的差异,被蜂蜇要用牛舌头舔伤口的土法治疗,招募的农民快递员看似满目“老弱病残”,却个个吃苦耐劳又身怀绝技。彭秀兵不管是与因循守旧的村民的对抗,还是对咖啡的误解与接受,都来源于城乡差异的矛盾,没有滥俗的恶搞与荒诞的闹剧,情感归宿也不人为拔高、口号化煽情,三人最终创业成功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从而改变了往日贫穷闭守的黄路村,主题内涵回到脱贫攻坚的厚重感上来,片中人物的“缺点”也最终得到情感的“校正”,审美转向一种以喜为正的表征,从而获得年轻受众对主旋律内核的接受与认同。
《我和我的家乡》五个扶贫短片均为喜剧类型,其中尤以《北京好人》《神笔马亮》的喜剧元素最足,同《我和我的祖国》前篇《北京你好》一样,还是葛优饰演张北京,还是那个地道的北京小市民,不想借钱的搪塞言行、身份互换合谋骗医保的败相都笑料十足,最终张北京带着对表舅的愧疚幡然醒悟,“缺点”最终得以改正,回到温暖人性“正”的主题内涵上来。沈腾饰演的帮扶干部马亮与村民联手设计了一个浪漫且夸张的骗局,欺骗反对自己下乡帮扶工作的妻子,不可思议地将河北农村变成了极具“异域风情”的俄罗斯城镇。马亮怕老婆,但最终在农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妻子的谅解。虽然这个歌颂型的短片略显小品化的痕迹,但意识形态的诉求在一种以喜为正的审美风格中找到了很好的缝合点。
三、叙事语态从宏大叙事转向微化情感表达
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能指发挥教化功用。21世纪以来的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市场体制相结合的产物,从“讲中国故事”到“讲好中国故事”逐渐成为主旋律电影的价值诉求,以新闻报道式思维塑造的意识形态符号化的人物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观众需要的是以艺术思维创造的更加平民化、世俗化的草根英雄形象与人物成长弧光。
从叙事语态上看,《一点就到家》《我和我的家乡》将“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作为一个时空背景或故事外壳,宏大的国家叙事隐形书写,主流意识形态诉求在个体情感表达中得到显影。在影片中,聚焦点从传统农村题材中的英模形象转向了普通的有“缺点”的小人物,片中宣扬的那种崇高的“爱乡变乡”的信仰、坚守与忠诚,是通过这些奋斗在农村里的、有“缺点”的小人物的情感体验与精神成长表达出来。
《一点就到家》中魏晋北在城市创业失败、李绍群与父亲因情感上的纠葛而躲避山林、彭秀兵在家乡创业的快递梦使他赔光了老本。他们都是普通的有“缺点”的小人物,魏晋北的失败因其好高骛远,但他熟谙电商市场与营销手段。李绍群执拗乖戾但有种咖啡的超高技艺。彭秀兵单纯愚笨但本质善良,敢想敢干,有着爱乡变乡的梦想。最终三人达成合作,通过与阻碍势力老李叔的较量,赢得村民信任,再到解决收购冲突,最终创业成功,在这过程中人物没有一句诠解政策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浮皮潦草的口号,最终矛盾的解决又回归到三人同心协力的一个凝聚点上:农民出身的彭秀兵是为了自己的村子与村民、李绍群是为了咖啡被父亲认可、魏晋北创业成功实现自我价值,而三者合一交点在于黄路村“普洱咖啡”的成功。故事的结尾,李绍群种植的咖啡扬名世界,父子之间的纠葛得到消弥,魏晋北这次回归农村的创业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彭秀兵改变了闭塞落后的家乡黄路村,带领乡亲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我和我的家乡》五个单元故事中的主要人物都是普通的、有“缺点”的小人物,如《北京好人》中精明算计、趋利避害的小市民张北京,通过一番骗医保的折腾丑态毕露,最终被表舅的朴实善良感动,在人性的温暖抉择中放弃了自己的买车梦,给表舅做了手术,结果是“好心有好报”,农合医保政策解决了他们的心忧。再如《天上掉下个UFO》中的农民发明家黄大宝,虽然痴迷发明但没有一件能派得上用场,还被当成骗子,但他的初衷只是想让家乡的交通得到改善,算是科技兴乡的带头人。再如《最后一课》中的人民教师老范、《回乡之路》中佯装大款的乔树林、《神笔马亮》中的帮扶干部马亮,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并且还有各种各样的“缺点”,这些人物在观众心中有了现实的依存与亲近感,通过这些小人物“爱乡变乡”的故事,将国家精准扶贫“五个一批”举措中的“农合医保”“科技兴乡”“教育脱贫”“产业发展”“定点帮扶”等重点工作凸显出来。
精准扶贫题材电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脱贫攻坚决胜背景下涌现出的文艺作品,既立意高远又切合当下现实,既肩负使命又需要商业成功。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以一种影像志的方式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离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在恢宏的时代主旋律之外茕茕孑立、喃喃自语,只能被时代淘汰”[8](P8)。 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中的“理想信念”等意识形态话语要与艺术创作表达有机融合,在人物塑造上改变以往新闻报道思维的创作方式,转向以艺术思维的方式创作具有生活底色与情感的典型人物,切近观众对生活本身的感受与情感认同。
在电视剧市场上,2021年为庆祝建党百年播出的开年大戏《山海情》不仅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收视热度,而且作为扶贫题材主旋律的电视剧在年轻一代受众中创造了超高人气与口碑,或许可以给扶贫题材主旋律电影一点可资借鉴的创作指向与突破路径。扶贫题材电影需要在类型叙事与叙事语态上努力弥合主流价值、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之间的裂隙,才能涌现更多更优质的真正反映时代壮举、引领时代主旋律的作品。《一点就到家》《我和我的家乡》等主旋律电影通过类型叙事与多元融合的守正创新实践,以一种由悲为喜、以喜为正的审美表征突破以往农村叙事中的严肃与沉重。叙事语态从宏大到微化的转向,使意识形态宏大叙事在个体生命体验的情感表达中得到显影,使个体生命体验与精神成长成为一种普遍情感,唤醒观众内心对时代的深层印记,从而升腾为一种集体认同,完成主旋律叙事的价值诉求与精神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