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2021-01-31蒋蕊韩
蒋蕊韩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00)
一、问题提出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探究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历史和现实深刻表明,乡村社会的繁荣富裕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和支撑,只有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才能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农民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滋养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塑造具有内在活力的现代社会乡村文化。虽然我国文化建设已然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是目前乡村文化建设仍然面临着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难以传承、乡村文化产业得不到有效发展、乡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不够完善、乡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乡愁乡情乡韵渐行渐远、传统乡村文化技艺失传、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乏味、乡村文化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等等问题。因此,针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种种问题和困境,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乡村文化建设“铸魂”,发挥文化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上的独特作用,使广大乡村民众在思想观念上、价值追求上和生活方式上和党中央的要求保持一致。总之,本文以梳理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历程为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建党百年来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为继续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促进乡村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二、文献综述
文化建设指的是:“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它既是建设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1]492乡村文化建设旨在以丰富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健全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推动乡村文化创新性发展为主要工作内容。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在中国乡村地区开展的一系列有利于文化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提高的实践活动。自2005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受到学界诸多关注。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推手的乡村文化建设更是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们就乡村文化建设展开了多向度、系统化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学界虽然暂时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已从多个视角展开了研究。马永强等从建设乡村文化新形态的视阈指出,新农村文化建设旨在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和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从而建立和谐、生态、文明、科学、现代的乡村文化新形态[2]。周锦等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提出乡村文化建设包括特色文化、生态文化、乡村文化、文化配套、文化自信等方面[3]。罗志峰从现代化的视角透析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乡村文化建设就是在广大乡村地区发展科教和文体等文化事业,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开展村民思想道德教育,深化乡村文化体制改革,开展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健康的乡村文化市场等[4]。张世定根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考察指出,乡村文化建设就是在乡村社会中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为空间,在党和国家引导之下构建出的一种生活方式与价值标准,既有对历史的承续,更有对新时代的适应[5]。
二是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虽然学者们立足于不同的维度探讨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但是总体上都认可乡村文化建设对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培育乡村文明乡风、推进乡村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王宁立足于乡村文化振兴的角度,指出开展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满足广大农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韩鹏云从乡村公共空间与农民价值认知的维度指出,新农村文化建设有效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地区的传播,提升了农民的价值认知、拓展了乡村公共空间、提升了文化的再生产能力[7]。金伟等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指出乡村文化建设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社会凝聚力、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8]。桂玉从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将乡村文化比喻成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助推器”,是构成生产力大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9]。
三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和短板。乡村文化建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学界从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在资金投入层面上,吴理财等指出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资金投入偏少、文化活动组织能力偏弱、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够等问题,导致了乡村“轻文化、重经济”的现象[10]。在管理服务层面上,刘萍认为,农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文化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专业文化服务人才匮乏是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1]。在城市化进程影响层面上,谢治菊认为,乡村传统生活方式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已发生了巨大改变,表现为传统乡村文化的价值崩塌,乡村学校的传承文化功能弱化,乡土教育的氛围缺失[12]。在外来文化冲击层面上,武晓伟等认为,随着西方文明的强势来袭,带来了中国传统乡土文化的断裂和分层,农村传统文化内容被视为一种“封建残余”[13]。
四是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关于如何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学界从不同的视阈展开了丰富的探讨。在综合设计方面,丁成际认为,要从全面审视乡村文化建设工作、加强文化示范村建设、打造合理的乡村文化景观布局等方面推进乡村文化建设[14]。在政府参与方面,吴理财等基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要求,提出要从制度体系层面为乡村文化建设定纲指向,要进一步完善和建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村农耕文化传承体系、乡村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乡村现代文化治理体系等[15]。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朱冬亮等指出,要挖掘和培育乡村社区精英型文化建设人物,充分挖掘和利用村庄内的各种物质资源,融合村庄社区文化建设与村庄精神文化,获取各级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支持是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16]。在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参与方面,赵霞等指出,乡村文化建设要夯实乡村社会公民文化认同的思想基础,完善乡村社会公民文化认同的政治实践,坚定乡村社会公民文化认同的文化归属[17]。
概而言之,学界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已取得了十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也为本研究从历史视角进一步审思百年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但是现有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还相对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论框架,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历程梳理、现状分析、发展趋势等的整体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少有对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梳理和经验总结,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和努力方向。本研究从历史的维度探析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具有较长的历史时段视野,旨在深层剖析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历程,总结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而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新探索提供一些经验借鉴。本文的研究进路从三个部分展开:一是从历史背景、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的层面,深度挖掘了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演进脉络、内在逻辑、发展动力,宏观上展示了各个时期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二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基础上,系统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成果,为提炼乡村文化建设经验提供思考的维度;三是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和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效度分析,总结提炼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以期为探索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新实践提供历史启迪。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国人民不断破解乡村文化建设道路上的难题,取得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接续胜利。通过系统梳理百年乡村文化建设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经历了初步探索、承续发展、巩固完善和守正创新四个演进阶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党在革命实践中,通过开展乡村文化教育、培育农民革命意识、繁荣乡村文艺等,积累了丰富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
1.中国共产党开展乡村文化教育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十分注重乡村文化的教育。1921年,中国共产党人就在浙江萧山创立了第一所农村革命小学——衙前农村小学,并免费帮助农民学习文化。随后,彭湃在广东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在湖南建立了农民夜校,帮助农民识字,培养农民干部,启发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中国共产党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正是要激发农民的自主意识,扭转农民的传统封建保守思想,打破“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18]的观念桎梏,唤醒农民参与革命的热情。在陕甘宁边区,党还开展了“二流子改造运动”,采取说服教育为主、辅之威慑的方式,改造旧社会的“渣滓”二流子成为合格的公民。1944年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工作首先是战争,其次是生产,其次是文化。”[19]1011即使是在艰难的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也从未忽视对农民开展文化教育。在重视文化教育观念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相继在陕甘宁边区、晋冀鲁豫太行区、山东抗日根据地、华中抗日根据地等地创办贫农夜校、农民教育馆、列宁小学、义务女子职业学校、冬学、识字班等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启发民智。总之,该时期中国共产党竭力推动乡村文化教育,努力提升农民“读、写、算”的能力,为后续乡村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中国共产党培育农民革命意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广泛在乡村开展文化教育,传播革命思想的火种,帮助农民树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识,引导农民追寻“自我”抵制压迫。1926年毛泽东就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20]广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同盟军,要培养农民的革命意识,首先就要铲除封建迷信思想对他们的荼毒。在中共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帮助农民自觉地摧毁部分神庙、贞节牌坊、节孝牌坊等,揭露封建迷信的荒诞,弘扬科学文化。中共中央迁入延安后,党带领着广大农民积极地与新民主主义文化相悖的封建迷信“巫神”思想作斗争,逐步消除了“巫神”思想对农民精神的束缚,使广大农民打破了自身封建思想的枷锁接受科学文化思想,更好地树立起革命理想。其次,中国共产党还致力于唤醒农民的革命意识。该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创立农民运动讲习所、组建农民协会、创办杂志、编译教材等,帮助农民认清帝国主义、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军阀的实质,引导他们反对压迫,反对苛捐杂税和高租重税,提升农民思想觉悟、塑造革命意识,动员广大农民投身革命运动。
3.中国共产党繁荣乡村文艺
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就创建了苏维埃剧团、工农剧社、八一剧团等一系列文化组织,在苏维埃各级政府文化委员会的指导下,各类文化组织的文艺工作者深入乡村、结合实际创作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歌谣、革命戏剧、民间美术和报告文学。这个时期创作的《日头一出红彤彤》《我们工农兵》《鸡心岭上金灿灿》《工农兵大联合》《革命精神之歌》《斗争歌》《上前线去》等红色歌曲,至今广为流传。《日头一出红彤彤》歌词中“日头一出红彤彤,来了朱德毛泽东,千年铁树开鲜花,工农做了主人翁。”更是反映了农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切情谊,表现了军民鱼水情深。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19]854该时期,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乡村实际,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乡村文艺蓬勃发展,诞生了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如:《兄妹开荒》《赤叶河》《南泥湾》《白毛女》《东方红》《小二黑结婚》《游击队之歌》《荷花淀》《黄河大合唱》《万丈高楼平地起》等,促进了乡村文艺的繁荣,塑造了农民的文化品格。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承续发展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承续发展期。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通过扫盲运动、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1.中国共产党开展乡村扫盲运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约5.5 亿人口,其中文盲占总人口的八成以上。乡村文化教育事业百废待兴,提升乡村教育水平、开展乡村扫盲运动,迅速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迫在眉睫。1950年,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21]在此教育工作精神的引领下,大量的成年业余学校、工农速成学校、半日制农村中学、工农文化补习学校在中国的乡村建立,为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扫除乡村文盲提供了场地基础。与此同时,各地区政府还为农民业余教育提供了积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并放宽入学年龄、减免学费、大力帮助贫困生,鼓励农民以及乡村失学儿童积极入学。1952年至1956年,农村扫盲工作司、扫盲协会、扫盲办公室相继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也积极助推了农村扫盲事业的发展。在1957年的大跃进背景下,虽然乡村扫盲存在浮夸的现象,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农民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总之,通过大规模的乡村扫盲运动和速成教育,我国农民的文盲率大幅度下降,农民的文化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2.中国共产党对乡村民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推进乡村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对农民进行价值观的重塑,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集中体现为开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关于共产主义理想教育。1951年中共中央就颁发了《关于健全各级宣传机构和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并在乡村的每个党支部都设立了理论宣传员,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组织乡村民众学习马列著作、宣讲革命故事,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理想信念。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宣传和号召下,全国各地人民爱国热情高涨。乡村党员和宣传员积极利用广播、小型座谈会、黑板报等方式对农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农民关心时政、爱国增产、劳动互助,培养了农民高涨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关于集体主义教育,在中国共产党对农民进行冬学教育中,就十分注重培养农民的集体主义意识、帮助农民克服小农意识和个人主义,即“公和私是对立的统一,不能有公无私,也不能有私无公。”[22]134在中国共产党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不断推进,农民的政治认同不断加深,爱国情怀日益增长,集体主义认识逐步强化。
3.中国共产党推进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是农民开展文化生活的必要载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增建了各种文化场地和设施,全国农村有线广播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以1957年数据为例,全国县级广播站已建立了1698 座,相较于1949年全国仅有11 座,得到了大幅度增长[23]。其次,中国共产党还大力促进乡村电影放映事业的发展,组建了乡村电影放映队,开展乡村电影放映队培训班,推动流动电影放映队建设,同时还对乡村电影放映业实行免税、盈补等优惠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乡村艺术表演团、乡镇文化站、农村剧团、乡村电影放映队、农村俱乐部、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服务组织在中国的乡村大量创立,为农民科普知识教育,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提供了平台。该时期,乡村图书报刊发行网络也普遍建立,中央和地方出版社机关切实面向乡村发行了许多有关农业技术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中国历史、政治常识、政策阐释等通俗读物。总之,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是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必要途径。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巩固完善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是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巩固完善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活动等,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1.中国共产党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后,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基础上,乡村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党切实开展了许多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西方社会思潮、异域文化聚势涌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乡村地区也遭受了西方价值观的侵染,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79年叶剑英曾强调:“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81该阶段,党在乡村地区切实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五好文明家庭创建”“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树立榜样、弘扬革命精神,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的精神文明素养。同时,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也纳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范畴。2011年《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24]在此意见的指引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继续稳步推进,农民在良好的乡风文明熏陶下,不断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看齐。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的精神文明素养得到极大提升。
2.中国共产党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乘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乡村经济迅猛发展,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25]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帮扶和资金支持下,作为以公益性发展为目的乡村文化事业在此时期蓬勃发展,切实创建了一大批乡村文化站、乡村文化大院、乡镇综合文化站、流动综合文化服务车等。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26]作为以经营性为目的的乡村文化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乡村文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引导下,我国乡村地区根据自身特色,建立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农耕文化产业展示区、乡村文化旅游区、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根据乡村特色传统工艺、依托乡村特色文化禀赋、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了具有乡风、乡情、乡味的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拉动了乡村地区就业,发展了乡村经济,由此促进了乡村文化的赓续传承和乡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3.中国共产党开展乡村移风易俗活动
风俗习惯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俗渗透于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培养农民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乡村良好社会风气为重点,开展乡村移风易俗活动。1982年全国推广了“五讲四美”的文明活动,逐步由城市推广到乡村,在广大乡村大力倡导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行为习惯,培养文明乡风。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在广大城乡要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的活动,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27]破除农村封建迷信、改革婚嫁丧葬陋习、遏制大操大办、防止人情攀比、抵制厚葬薄养等是这一时期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的重要内容。该时期,乡村地区移风易俗的重点工作是倡导农民崇尚科学,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通过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推进乡村科普工作,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总之,中国共产党在乡村地区开展的移风易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乡村中重男轻女、天价彩礼、封建迷信、婚丧大操大办、孝道衰落等不良风俗的传播蔓延,帮助了广大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了良好的乡风。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守正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是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守正创新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乡村文化振兴、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等,不断创新发展乡村文化建设。
1.中国共产党开展乡村文化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是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的重要推手,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以文化涵养乡村社会的重要作用。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十九大报告中还明确指出要积极宣传乡村文化建设先进事迹,引导农民向优秀的道德模范、先进党员干部学习,把大力建设文明乡镇、创立“星级文明户”、培养“五好文明家庭”作为未来乡村工作的主要方向[28]。在该阶段,中国共产党不断创新乡村文化建设的新内容,尤其注重乡村生态文化建设,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9],倡导万物平等共生的生态文化,引领新时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30]的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行动,为建设生态保护型、休闲旅游型、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中国共产党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传统文化源起于农耕文明,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社会经过历史积淀得以流传下来的重要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31]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保护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为传统乡村文化注入新动能,创新其外在表现形式,不断赋予乡村文化新时代的内涵,激发传统乡村文化新活力。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就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维护传统农业遗址,保护乡村民俗文化,延续乡村历史文脉等做出了重要部署[32]。在党的领导下,乡村农耕文化、古村落和古民居、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灌溉工程遗产、乡村地区优秀戏曲和曲艺等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在党的指引下,我国乡村地区还积极推进建立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实施“拯救老屋”行动、编写乡村遗产示范客栈名册等。总之,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乡村传统文化普遍遗失的现象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有效抵挡了工业化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保存了乡村社会的历史文化风韵。
3.中国共产党丰富乡村公共文化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公共文化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得到了较大的丰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以服务群众、面向基层为导向,不断将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果下沉到欠发达地区,大力推进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借助新媒体信息化技术,为广大农村提供优质的数字文化资源,推进数字电视户户通、建设农村书屋服务、推动农村电影放映等。2017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颁布更为推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此外,乡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化和精准化也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一大特点。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打破“菜单式”的乡村文化产品供给方式,创立了“订单式”的文化产品服务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地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新时代以来,乡村基层干部还借助新兴技术努力为农民群众组织许多具有创意性、互动性的文化活动,使农民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自身精神文化生活。总之,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新方式,保证了乡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持续性供给。
四、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33]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对乡村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取得了乡村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农民文化素养不断提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十分注重培育农民的文化素养。在百年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程中,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 等一系列文件促进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乡村发展的特点,分步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并在2000年左右基本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更是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提升乡村教育水平。乡村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乡村学校师资队伍质量提升,乡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城乡教育差距逐步缩小。中共中央还颁布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意见》等,为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办学差距,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根据2019年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农村高中在校生为82.9 万人,初中在校生为650.4 万人,小学在校生为2557.5 万人[34]281,全国15 岁以上文盲人口仅占4.59%[35]48。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下,中国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有了较大的提升。
(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本建立
中国共产党为完善乡村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先后颁布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等配套性文件,在乡村广泛建设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农家书屋、乡村文化俱乐部、乡政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室、电子阅览室、文化广场、流动图书车等等。根据2020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可知,我国已建立乡村镇文化站33,530 个[34]284,农村文化服务设施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完善。与此同时,国家还加大了文化下乡的力度,仅以2019年统计数据为例,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达到296.80 万场,其中在农村地区的演出有171.27 万场,赴农村演出场次占总演出场次的57.7%; 国内观众12.30 亿人次,其中农村观众7.68 亿人次[36]。另一方面,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村网络建设、FTTH 工程建设、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更是极大地扩展了农民的私性文化空间。国家财政还下拨专项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切实保障了老少边穷乡村地区的广播电视覆盖问题。仅以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为例,可知在我国乡村地区,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8.84%,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已达到99.19%[35]741。总之,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乡村文化的建设,目前我国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建立。
(三)乡村现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在百年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程中,乡村现代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仅以2019年为例,全国的文化服务企业已达到31,486 万个,从业人员为3,482,548 人,营业收入达到434,542,088 元[35]762。尤其是乡村文化手工业、乡村文化旅游业、乡村文化演艺业发展速度迅猛。就乡村文化手工业而言,我国已建设了一大批特色传统手工业文化小镇,江苏、河南、广西、福建、陕西等省份成为了乡村传统手工业建设的重点区域,比如福建上街就是著名的根雕之乡,有上千家根雕企业,还带动了当地两万多名乡村居民就业,该地的根雕年销售量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江苏的吴县镇,以刺绣而闻名,全镇的刺绣生产业占农工业生产总值的60%以上;河南民权县王庄公村,超过半数村民从事画虎为主的绘画产业,每年销量在五万幅以上;广西旧州也打造成为了“中国绣球之乡”。在乡村文化旅游业方面,我国发展了各种类型的农家乐、农业观光园等乡村旅游产业,如:红色革命老区观光、“最美乡村”文化旅游、农家生态旅游、假日农夫、古村落观光等。在乡村文化演艺业方面,还打造了一系列具有乡村地区特色、民俗风情、民族风貌的文化演艺产业链。
五、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毛泽东指出:“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22]383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进程中,累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主要表现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秉持以农民为中心的理念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着力重心;坚持与时俱进和守正创新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一定镜鉴。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稳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纵观乡村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才能高效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正如习近平曾指出:“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37]6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关注乡村文化建设,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政策法规,为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建立起乡村文化建设的工作体系、投入体系、考核体系、监督体系和责任体系,善于组合运用政策帮扶和制度保障为乡村文化建设保驾护航,不断突破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解决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难题。中国共产党还广泛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助力乡村文化建设,搭建了协同建设的平台、建立了多元互动的机制、畅通了多主体参与的渠道、整合了多方的智慧,形成了党、政府、社会、个体等多元主体协同建设乡村文化的良好态势,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创造性力量,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为乡村文化建设出谋划策。党的领导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持续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正是有了党的统一领导和方向引领,乡村文化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新难题、化解新矛盾、实现新成就。
(二)秉持以农民为中心的理念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秉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尽最大努力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毛泽东曾提出,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还要为无产阶级革命政治服务。胡锦涛指出,要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文化建设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7]7新时代以来,乡村文化建设始终遵从以农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文化为导向,不断满足农民对文化生活的美好需要,切实解决了乡村文化荒漠化的问题。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乡村文化建设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主创精神、尊重农民的意愿,才能使乡村文化建设具象于现实生活之中,与农民的文化需求实现精准对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心系农民,聚焦农民最关注的现实问题,坚持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策于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不断激发农民的文化自觉,尊重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创精神,持续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接续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在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历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始终以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着力重心
构建科学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在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历程中,党始终着眼于农民的自由全面发展,重视农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的标准化机制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进一步完善图书馆、文化馆(站)、流动图书车、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馆和科普馆、乡村阅览室、乡村文化服务网点等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为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平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历程中一以贯之地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化发展,破城乡之间的壁垒和界限,着力推进文化资源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助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不断拉动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向农村倾斜,开展城乡“结对子、种文化”常态化对口帮扶工作机制,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为农民提供精神文化滋养、焕发其内在精神活力。特别是针对一些偏远、贫困乡村地区,中国共产党更是不断整合分散资源,重点保障、聚力支持这些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推进高标准、全覆盖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国共产党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通过不断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四)坚持与时俱进和守正创新是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关键一环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变迁的特点,不断调整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式和方法,自觉做到与时俱进和守正创新。习近平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38]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只有在不断坚持与时俱进和守正创新中才能不断解决好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难题、创造乡村文化建设的新成就,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发展,始终做到将与时俱进和守正创新相结合,不断根据世情、国情变化调整乡村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通过开展乡村文化教育,培养农民革命意识,鼓励农民投身于革命洪流,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贡献了巨大力量。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共中央颁布了诸多农村建设工作指导性文件,为乡村文化建设定纲指向,确立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框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在乡村地区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弘扬文明乡风,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创新性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倡导文化振兴,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消除乡村落后文化,通过文化“筑魂”,使广大农民在思想观念上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总之,中国共产党在开展乡村文化建设的历程中,始终与时俱进和守正创新,使得乡村文化建设不断焕发内生动力和勃勃生机。
六、总结与展望
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建设的“根”与“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本内容和关键推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在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不断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不断将乡村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于乡村文化建设之中,持续推动乡村社会全面发展。通过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历程,梳理、总结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以期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有益镜鉴。矗立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继承与发展”“冲突与融合”“引领与协同”的关系。
(一)要进一步处理好乡村文化建设“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如今,乡村文化建设总体态势一致向好,但仍然不能忽视在一些乡村地区存在文化建设“供不适需”的问题。具体而言,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供不适需,乡村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供给难以有效契合乡村民众的文化需求,乡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供需脱节的现象。其一,乡村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文化服务机制。乡村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打破以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的一元刚性供给模式,要实现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的精准供给,充分满足农民的实际文化需求,建立“上下互动”的柔性供给机制,缩小乡村文化供给与农民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实现乡村文化供给精准对接农村的实际需求,有效化解乡村文化建设中“供不适需”的矛盾。其二,乡村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推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第一资源,乡村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支撑,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需求总体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由此,乡村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搭建乡村文化建设的专业人才培养平台、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机制、落实乡村文化建设的人才引进政策、深入探求孵化结构合理、能力一流的乡村文化建设精英队伍。
(二)要进一步处理好乡村文化建设“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重视对乡村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充分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养分、思想精华、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有效发挥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继承”并不是全方位的照搬、延续乡村的传统文化,而是要有选择性地汲取乡村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神养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破除乡村中重男轻女、天价彩礼、封建迷信、婚丧大操大办、孝道衰落等不良文化和负面价值观,保留耕读传家、诚实守信、孝老爱亲、仁爱友善、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等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并将优秀的乡村文化融入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发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弘扬乡村文化的时代价值。乡村文化建设需要紧紧围绕“改革与创新”,深度挖掘乡村传统文化之中的优秀基因,进一步整合乡村文化资源、涵育文明乡风、滋养村民精神文化世界,不断推进乡村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彰显乡村文化建设的时代活力。乡村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还要进一步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乡村发展,汇集推动乡村社会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乡村建设培根铸魂、引路指向。
(三)要进一步处理好乡村文化建设“冲突与融合”的关系
开展乡村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定式思维,促进城乡文化“和谐共生”。城乡文化不是先进与落后、主体与附庸的关系,乡村文化建设也不是简单的将城市的现代文化移植到乡村地区,而是要在吸收借鉴现代化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留存乡情、乡味、乡风,打造乡村独有的文化特色。其一,乡村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文化互哺机制。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各有优势、各有千秋,乡村文化不是城市文化的附庸,更不会因为城市文化的快速发展而淹没,乡村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之间也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都是文化的不同呈现形式。由此,乡村文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城乡文化互哺机制,使得两种文化形态相互借鉴、相互包容、双向流动,乡村文化建设要在汲取城市文化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特色不断推陈出新,创造性发展,发挥乡村文化所独有的价值。其二,乡村文化建设要进一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乡村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打破城乡之间的壁垒,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城乡之间文化资源的流动机制,缩小城乡之间的公共文化供给差距,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助推城乡文化融合发展。
(四)要进一步处理好乡村文化建设“引领与协同”的关系
乡村文化建设覆盖整个乡村社会,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的复杂工程,需要进一步处理好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与协同”的关系。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要进一步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的引领作用。乡村文化建设要矢志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增进统筹协调、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乡村文化建设的合力。再者,乡村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制度引领,以制度力量为乡村文化建设定纲指向,以政策法规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善于组合利用政策优势和制度保障为乡村文化建设保驾护航,使乡村文化建设继续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断前行。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要进一步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建设。调动乡村民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是乡村文化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要扭转农民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局外人”角色,进一步充分激发乡村民众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热情,发挥他们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力量,培养其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再者,乡村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乡村文化建设的联动系统,整合党组织、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村民的力量,打造步调一致、通力合作、分工明确的乡村文化建设联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