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彦文学创作全国学术研讨会”高端论坛综述

2021-01-31钟思远

商洛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陈彦商洛文学创作

钟思远

(商洛学院人文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7月10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商洛学院、镇安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陈彦文学创作全国学术研讨会”高端论坛在商洛学院召开。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李敬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胡平、《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苏州大学教授王尧、《收获》主编程永新、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政、《当代》主编孔令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的知名学者,来自知名文学刊物《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南方文坛》《长篇小说选刊》《上海文学》《美文》和作家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的编辑代表等50余位国内专家汇聚一堂,围绕“陈彦与新时代普通人文艺书写研究”主题开展了热烈地讨论与交流,引起了学界、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论坛研讨共分三阶段进行,24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文学媒体的专家、学者先后作了大会发言。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黄宾堂、《收获》主编程永新、中山大学教授郭冰茹先后主持了研讨,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政、苏州大学教授王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分别对各阶段发言作出评议。

贾平凹在开幕式致辞中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看待一个作家,阅读这个作家的作品,有两处不应忽视的着眼点。一是看作家在生命中、人生中、社会中、大自然中发现了什么东西,看到了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是否前人已发现过,看到过?作家发现和看见的东西是否表达得充分和饱满?二是看作家是否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东西,看见了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此即是作家的风格和叙述方式。贾平凹认为,陈彦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天赋,他的作品在题材上拓展出了小说新的领域,看到的东西深刻且新奇,把生命状态写得非常饱满,叙述别具一格,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他表示自己很为家乡商洛出现了陈彦这样一位优秀作家而高兴,祝陈彦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希望商洛作家踊跃驱驰,使商洛文学、陕西文学繁荣昌盛,为中国文学不断贡献力量。

李敬泽在论坛开幕式讲话中指出,陈彦是具有全国影响的作家,其作品在文学界和广大读者当中享有盛誉。本届论坛是国内第一次对陈彦的整体文学创作进行系统研讨,且在陈彦的家乡商洛举办,具有特殊重要意义。陈彦是一个向我们敞开了丰富艺术经验的作家,需要认真地对他进行探讨和研究。不仅要关注陈彦写了什么,还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深入地探讨他是通过什么样的中介,达到对于时代的反映、表现和洞察的。这种探讨和研究不仅有益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个时代的一位代表性作家,也有益于从中总结艺术经验,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上反映现实生活、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的当代文学创作。

一、陈彦文学创作的“经典化”路径与文学史意义

陈彦的戏剧创作成就卓著,小说创作频现高峰。其中,《装台》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主角》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文坛内外影响日益广泛,在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施战军的发言以《与正典打交道的创作——关于陈彦小说的认识》为题,梳理了陈彦小说的“正典化”路径。他认为:陈彦的小说里有“交手”——与“歪扭憋屈”的力量“掰手腕”,与“下滑沉沦”的力量拔河;有“交心”——亲近执念前行的性格,体恤刚强与懦弱伴生的意志,谈说透过云层的阳光,和读者结成了深深“交情”,和正典文学打上了深深“交道”。王尧充分肯定了陈彦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绩。他认为:《装台》《主角》是能够进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作品。它们拓展了当代小说的人物谱系和题材。王尧强调:现实主义是陈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但在小说创作中他并非是机械的现实主义,更注重对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与此同时,陈彦小说也较好地处理了雅与俗的关系,既保持了纯文学的品质,又做到了形式上的喜闻乐见。这成为了其小说和基于小说的电视剧改编成功的重要原因。

程永新在发言中着重阐明了陈彦文学创作与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陕西地方文化的联系。他认为: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可以视作评价陈彦小说的一个基础和出发点,陕西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带给陈彦作品的深厚滋养也不可忽视。陈彦近年来小说佳作频出,是其长期文化修养和经验积累后的水到渠成,是其创作才华顺应了时代与社会的需求。但在关注陈彦小说的同时,也应继续关注其优秀的剧作。陈彦的小说和戏剧中有非常多的相通之处:始终探究中华民族漫长历史传统中的世道人心。孔令燕细致地分析了陈彦文学创作的美学特征。她认为:陈彦小说释放出了宏阔、豪迈、波澜式的力量美,体现出中国大地上产生出来的铮铮骨气,可以用“庄严正大的人间喜剧”为之定位。而陈彦文学创作中关乎陕西与秦腔的内容则体现出了不同于江南、东北等地域的文化品格与美学特质。

郭冰茹以宏观视角将陈彦小说的地方性纳入了作为“世界性知识”的小说范畴进行考察,强调了陈彦小说中陕西风土民情、秦腔艺术等在小说空间中独立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杨辉较全面地分析了陈彦小说创作与时代、与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多种关联,探析了其小说作品“经典化”的问题。他认为:陈彦如何紧贴时代,如何通过激活传统的当代价值来促进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如何拓展当代小说的基本面向,都是其小说“经典化”过程中无法绕开的重要命题。

孙见喜从自身作为编辑和评论家的经历出发,分享了优秀文学作品“经典化”过程中作者与“知音”的良性互动,赞扬了陈彦作品“正道直行”、扎根生活的价值。韩鲁华将陈彦作品置入其创作的原生地商洛和镇安进行考察,提出了将陈彦研究的视野进一步放宽、注重其小说与中国戏曲的关联性等问题。鱼在洋在发言中饱含激情地勾勒了新时代商洛文学创作的繁荣局面,高度肯定以贾平凹、陈彦为代表的“商洛作家群”为地方发展建设带来的“文化自信”,认为这是能载入史册的文化现象。

二、“舞台三部曲”的时代价值与艺术成就

长篇小说《装台》《主角》《喜剧》组成的“舞台三部曲”使陈彦完成了由戏剧家到小说家的重要转变。胡平在对“舞台三部曲”中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后指出:相比于其他小说家,陈彦戏曲创作方面的经验和素养构成了他独具一格的厚度和深度,是陈彦作为专业作家的“专业性”所在。“舞台三部曲”兼具“硬核”的知识积淀和“陌生化”的艺术魅力,充分发挥出了长篇小说长于书写人物完整命运和历史进程的优势,丰满地呈现了戏曲从业者舞台生涯的方方面面,也生动演绎了戏曲行业的时代变迁,树立了此类题材小说创作的一个标杆。

汪政从文学文化学的视角对“舞台三部曲”进行了整体观照。他认为:“舞台三部曲”可谓是以小说方式精彩地演绎了我们当下的艺术史、文化史和风俗史。黄宾堂在发言中也认为:“舞台三部曲”是丰富开放的文本。其中,无论是时代生活的饱满度,人性把握的准确度,节奏气韵掌控的张弛度,阅读审美的愉悦度以及价值实现的浑然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

刘大先结合当代传媒环境中的文学处境和他的个人阅读史,阐发了对于“舞台三部曲”和陈彦文学创作的看法。他认为:陈彦文学作品带有平行于书写对象的共情和悲悯,理念与思想让位于写作冲动与行动本能,意义与价值在故事世界中自行形成,且会在读者与更广泛的受众中得到回应。李震通过回溯陈彦的文学创作史,精辟概括出“舞台三部曲”具有悲悯和批判两大主题。他同时指出:“舞台三部曲”是人生整体的隐喻,包括了生命的隐喻,命运的隐喻和文化的隐喻。段建军指出了陈彦文学创作“书写生活恒常形态,展示生活恒常价值”的意义指归,并阐述了“舞台三部曲”着笔于生活与生命常态、直面生活张力、容纳底层社会真相的三重特征。

穆涛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小说之关系进行辨析的过程中揭示了陈彦小说的文化意蕴,进而明确了“舞台三部曲”的“中国化”属性及其对小说“中国化”的推动作用。曾攀分析了“舞台三部曲”突破小说传统边界而“向外转”的中国当代文学范式意义,并阐述了其中所含力量感、命运感、历史感给予读者的启示。程旸以小说文本细读的方式,申说了《主角》开篇叙事对该作品的重要意义,提供了解读陈彦小说的一种新视角。

三、陈彦小说与戏剧的“交互性”及其新作《喜剧》

陈彦的戏剧创作与小说创作次第进行,《西京故事》先有戏剧、后作小说,“舞台三部曲”根植戏曲行业、戏剧文化的深厚土壤。因此,陈彦小说与其戏剧创作的相互影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舞台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喜剧》自今年3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社会反响热烈,也成为本届论坛的一个重要议题。

丛治辰将陈彦小说创作放置在小说发展史背景下予以考量,结合“舞台三部曲”,申发了对小说与戏剧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叙事方式等方面的多重辩证思考。他认为:陈彦的戏剧家身份、戏剧创作经验、戏剧知识素养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既深刻又微妙,可以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多角度的深入解读。宋嵩结合自己对《喜剧》的阅读经验,将陈彦文学创作与德国作家毕希纳、中国当代作家孙频的相关作品进行对照,分析了当前中国作家将有关戏剧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小说创作之中的潮流化倾向。

崔庆蕾以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现代性进程为背景,解析了《主角》《喜剧》中蕴含的对于中国文化传统进行改造和探索的哲学命题,并强调了这一命题的时代性与前瞻性。钟海波结合对“舞台三部曲”的文本考察,凝练出“陈彦小说的戏剧化书写”特征。他认为:“陈彦小说的戏剧化书写”主要表现在小说题材与戏剧密切相关,小说中人物、情节、情境及修辞手段等具有戏剧化特点,而其由戏剧到小说的跨文体写作也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

来颖燕在发言中对《喜剧》进行了文本细读,申发了小说中对于“喜剧意义”所作的哲学思考。她认为:在《喜剧》中,喜剧本身的一种哲学意义并非仅仅搁置在高冷的形而上层面,而是通过贯通个体生活与戏剧本身的活力得以彰显。小说并没有刻意动用“喜剧”的笔法,而类似于卡尔维诺对于“忧愁和幽默”的一种论述,是“把自我世界以及自我与世界的各种关系都放在了一种被怀疑的位置之上”。钟思远在发言中表示出对《喜剧》中所含“喜剧精神”问题的关注。他认为:《喜剧》中所要表现的“喜剧精神”紧贴着小说中主要人物命运的演绎,小说中主要人物所表现出的辩证观念、不屈姿态和“中止”的能力可以作为考量该作品“喜剧精神”并赋予其美好意义的某种标准。

在论坛闭幕式上,陈彦用真切感人的发言回馈了“家乡对一个游子的呵护与关爱”。发言中,他首先对论坛主办方、参会的专家学者以及商洛学院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随后,他真诚分享了自己文学创作生涯中一些重要的成长经历、阅读经历和个人思考。其中,他特别强调了自己关注的若干终极性的文学命题:“我们今天创作的维度在什么地方?我们创作到底是要干什么?给谁看?价值意义到底是什么?”“文化是干什么的?小说是干什么的?戏剧是干什么的?”陈彦坚定地认为:人类达成生存之道的那些共识所沉淀下来的经典,无关乎传统性与现代性,只关乎恒常性与经久性,最终都要指向人类演进的灯塔和精神火光。我们能做的事,就是把我们在场的现实,通过我们的辩识与判断,进行记录和概括表达。惟有如此,作家才有其价值,今天的思考,也便可能成为未来仍被人认可的思考。

猜你喜欢

陈彦商洛文学创作
梅卓文学创作论
鸡蛋宝宝“学游泳”
陕西商洛:创出菌蔬轮种发展新模式
作品赏析6
“主角”陈彦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我的是故乡商洛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