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1-01-31李曙英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李曙英

(沙洲职业工学院,江苏 张家港 215600)

高校的使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着力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 “三全育人” 综合教育改革,抓牢课堂教学主阵地,实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具有面向学生人数众多、人文性特点突出的独特优势,理应成为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实践、确保立德树人成效的重要阵地。在推进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惑与问题,需要任课教师和相关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多思考,想办法,齐努力,探索相应解决对策。

1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思政实践动力不足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关注点主要放在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译等英语技能的培养上,对学生的品德培育、价值塑造、职业精神培养等重视不够。而且由于英语是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在课堂之外与学生的接触、对学生的了解都非常有限。此外,在很多英语教师的观念中,自己的主要职责是教好书,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三观教育、身心精神状态、学习如何做人做事等主要是学生工作专职人员的职责。基于这些由来已久的传统认知观念的影响,教师形成了一些教育定势,要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对原有的各个教学环节作出思政导向的改变,显然并非易事。所以说在公共英语课程的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有些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还不够强,也就没有很大的动力去尝试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1.2 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现有教材不足,教材存在单一性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接受可理解性输入是掌握语言、进行语言输出的前提。为了实现习得英语的目标,目前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大都选自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目的是减弱母语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以便更快更好地培养学生英语语感,学会英语思维和地道纯正的英语表达方式,进而促进英语习得,提高英语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原版英语材料的不足之处是单一性,来源不够丰富,而且难免包含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容,传递的是西方人的思想价值观念。在加强思政教育的新形势下,必须增加教材的多样性,既要选用内容健康的原版英语教材,也要引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与现状的英文材料,提高教材的丰富性,提供可用好用的思政教育教学材料。

1.3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困难,缺乏显性评价依据

就公共英语课程来讲,学生对词汇、语法、句型结构等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在听说读写译几个方面的语言技能怎样,教师都可以通过笔试、口试等非常显性的测试方法予以比较客观公正的评判。但是思政教育的成效不能只看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了解了多少,更要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三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等是否入学生心,入学生脑,看学生是否能以这些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习生活中是否能确实践行这些。因此,相对来说教师较难对思政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

1.4 统筹管理机制不够成熟,协作联动育人尚不顺畅

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必须坚持 “三全育人” 综合教育改革,思政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政改革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可见国家对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就各个高校来说,大家都在积极地进行课程思政的改革实践,边摸索边推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再不断地修正完善。不过课程思政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主要着力在一次课的课程思政设计,或是一些课程进行课程思政试点建设,尚未达到全面深入展开的工作程度,也尚未形成成熟的统筹管理机制而使所有专业、所有课程、所有教职员工、所有职能部门等协作联动育人[1]。

2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法

2.1 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加强思政理论学习

要贯彻实施课程思政育人,教师首先要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充分深刻地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世界格局转换加速,全球范围的疫情影响使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意识形态的斗争更加复杂严峻。另一方面,国内近些年重智轻德的教育现状引发的各种危机频繁出现,如学生暴力事件、社会上某些不法商人无道德底线追求利益的恶性事件、某些明星德不配位等。面对如此种种,教师必须增强课程思政育人的责任意识,意识到育人与教书同样重要甚至比教书更为重要。

英语是一门人文课程,公共英语教师要牢固树立起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积极主动地加强思政理论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提升思政理论水平,努力做到学深悟透、真信笃行,还要加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传承中华民族道德伦理观念和文化思想精神。

2.2 提升责任担当精神,勇于课程思政实践

首先,公共英语课程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新形势下自己肩上的育人责任与担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被动适应转变为自觉引领,勇于开展课程思政育人实践,善于以问题导向推动课程思政活动实施,注重教学育人效果。其次,英语教师要正确理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差异,把握好实施课程思政的火候,忌将英语课程思政化,偏离英语学科本质。第三,在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课程思政育人的点面联系、贴合教学实际,达到自然融入、收放自如,如盐融于水,切忌两张皮的生硬融合。最后,教师还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实践、总结、反思、改进,不断提高思政育人的本领。

2.3 挖掘教材思政元素,补充思政教育资源

公共英语教材的内容包罗万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把握好思政教育点,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接纳吸收西方文化精华,理性地看待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对西方文化价值观不能不加甄别地全盘接受。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成就,反映了新中国在新时代的大国新形象。这些内容的英文版材料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素材。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选取其中的一些材料,作为自己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中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得到中国文化的滋养,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为学生提供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教师还要善于把握和引入国内国际社会动态热点问题,增加课程教学的时代性与趣味性,贴合学生兴趣和心理需要,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心理共鸣,找准契合点,进行精准思政教育。

2.4 增加德育评价要素,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德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德育评价的功能和目的不是终结性评价,而是对学生之后的道德实践改善与提升起诊断、导向和强化作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与完善[2]。公共英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辅导员、思政课程教师的联络,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未来长远发展,发现学生的个性闪光点,发掘和培养学生的特长潜能,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与自信,激发学生奋斗热情,给予客观公正而有针对性的德育要素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德育评价时,还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就公共英语课程来说,要坚持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原则,切实提高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

2.5 建立统筹管理机制,促进协作联动育人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工程,需要逐步建立统筹管理机制,促进一线任课教师、专业院系管理人员、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共同努力,协作联动,全面推进育人工作[3]。课程思政可以以点开始,一门课程先选择一些典型思政教育点来建设部分单次示范课,每次示范课都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完整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其次要以点引线,就是在示范课建设的基础上丰富完善一门课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资料。接着要以线带面,即在一门课程思政建设较为成熟的前提下,不同课程要协同进行思政建设。最后,要以面建体,就是所有专业、所有课程、所有教育教学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瞄准立德树人目标,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形成立体化育人模式。公共英语课程要在其中发挥应有的育人功能,公共英语教师也要担当起自己的育人职责。

3 结语

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探索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之路,既要考虑如何挖掘英语课程思政资源也要与其他各门课程同向协同育人。公共英语课程教师要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同样要与其他课程教师和院系管理者及学校职能部门加强联络,在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总结反思,遇到问题积极思考解决对策,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