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助平台“关停潮”事件评析及展望
2021-01-31彭梦蝶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彭梦蝶 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网络互助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障机制,实现了传统的民间互助共济,即会员之间可以以互联网为媒介,通过协议的方式,实现风险共担。凭借着入会门槛低、退出自由、审核简单以及保障范围广,吸引了大量白领、中低收入人群加入,同时也受到资本的加持,一些平台因此得到迅速成长。网络互助平台近几年推出了许多互助计划如老年防癌互助、慢病互助等,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群的医疗健康保障问题,然而近期多家网络互助平台宣告关停,曾经凭借诸多优势一度受人追捧的网络互助,如今已行至重要关口。
一、网络互助的发展历程
(一)探索期——理念初成、序幕拉开
网络互助最初是由民间组织首先发起,借助互联网发展起来的。2011年,首个网络互助平台“抗癌公社”(康爱公社)诞生,引起国内公益互助创业热潮,提出针对癌症的小额互助计划,帮助患者筹集资金进行医疗救助,形成了网络互助的“众保模式”,就此拉开了网络互助的序幕。
(二)徘徊期——行业兴起、监管整顿
2014年开始,国内的互助平台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从寥寥几家激增至上百家,然而好景不长。2015年,原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关于网络互助的风险提示,其中为网络互助划定四条红线:一是网络互助与保险必须明确划分界限,即互助不是保险;二是平台不能向用户承诺刚性赔偿;三是不能违规宣传称平台由政府监管,更不能使用保险保障等字眼;四是重视资金池问题。2016年,央行对网络互助进行专项整治,原保监会再次重申四条红线以划清保险与网络互助之间的界限,不仅如此,还要求各地保监局对网络互助业务进行风险排查。2017年2月,全国网络互助平台排查整顿初步完成,保险监管部门将网络互助平台分为三类,对于没有合规经营的平台轻则约谈整顿,重则责令关停。原保监会未对网络互助行业进行整改之前,网络互助平台数量超过120家,2016年经过专项整顿之后,数十家网络互助平台已经停止互助计划或停止平台运营,2017年后经整改留存下来的网络互助平台仅10余家。
(三)成长期——巨头加入、客户增加
随着网络互助参与人数不断增加,资本看到了套利空间,开始以“流量渠道”为手段、以“流量变现”为最终目标慢慢进场,单腾讯就投资了两家网络互助平台——轻松筹和水滴互助,试图走从网络互助平台到商业保险的路径。2018年,更多互联网巨头入局,支付宝筹备了2年之久的互助计划于10月上线,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相互宝”,京东也随后推出了“京东互保”,除此之外,奇虎360、美团、滴滴、苏宁也借助互助平台相继推出各自的网络互助计划。互联网公司的加入增强了网络互助平台的商业属性,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流量平台模式。
(四)关停期——纷纷退场、前途未卜
2020年9月,百度旗下的灯火互助计划在运营300天后宣布关闭;2020年1月15日,美团互助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将于2021年1月31日24时正式关停;继百度灯火和美团互助之后,轻松互助在2021年3月24日下午突然发布了关停公告;其后的3月26日,水滴互助也宣布将于3月31日18点正式关停。种种迹象显示,网络互助平台“关停潮”已然来袭。业界公认的网络互助三大平台(水滴互助、相互宝及轻松互助)之中,如今仅剩下会员人数上亿的相互宝去留暂无定论。
二、网络互助平台关停原因分析
(一)强化持牌是关停主因
由于网络互助平台参与人数众多,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导致平台形成沉淀资金,这部分资金存在较大金融风险。2020年9月,银保监会发布了《非法商业保险活动分析及对策建议研究》,其中就提到水滴互助、相互宝等互助平台会员基数庞大,又属于非持牌经营,目前监管不足,涉众风险不容忽视,如果监管不当甚至还可能引发社会性风险。此后,银保监会于2020年12月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明确要求互助业务需要持牌经营。监管新规相继出台,网络互助要想继续,必须经历由内而外的整顿,网络互助的无牌无照经营,也让有意上市的企业面临合规难题。2020年10月,蚂蚁集团在计划科创板上市时就曾在招股书中表示,如果因为相互宝最终无法满足合规性需求,则集团将剥离相互宝业务。而紧接着,水滴互助的宣布关停,也被认为极有可能与水滴公司即将赴美IPO有关。
(二)经营难度大
1.经营成本提高
互助计划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两类:管理费(相互宝、360互助)和调查费(水滴互助)。以相互宝、美团互助为例,每期收取8%的管理费,每期提取的费用需要用来支付场地、核赔、产品开发、日常运营,等等。对于企业来说,网络互助部分对盈利的贡献微乎其微,甚至不少平台都表示无法覆盖成本。相较于传统人身保险17%~20%、财产保险近40%的运营费,8%的管理费并不高,甚至比很多慈善机构还低。另一方面,身体抱恙、有基础疾病的人更希望加入网络互助,那么对应的管理费用、案件调查费用等也会增加,这无疑增加了网络互助平台的成本费用。
2.获客难度增大
随着网络互助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分摊金额不断上涨,用户数量不断下降。以相互宝为例,从2020年11月第1期至2021年4月第1期,不到半年,相互宝分摊人数自顶峰时期的10580.35万下降到9265.62万,减少了17.2%,人均分摊金额增长33.8%。同时,惠民保的出现,降低了网络互助的竞争力。近两年来,由各地政府和保险公司共同推出的惠民保持续火热,不少用户选择购买惠民保而退出网络互助计划。与网络互助相比,惠民保费用更加稳定、保障范围更加全面,这也是网络互助计划用户减少的原因之一。
(三)平台风控难度大
网络互助本就是原始的类保险形态与互联网的结合,与保险行业存在相类似的风险:
1.金融风险
目前来看,“后付费”和“先付费”模式是网络互助平台收费的两种主要方式。虽然主流模式是后付费,但先付费模式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存在一定规模的资金沉淀。对于用户来说,预缴形成的资金池是不受控制的,随着参与人数增多,大量资金累积加上监管不足,就存在资金挪用、卷款跑路的风险。
2.信任风险
本质上网络互助平台还是普通工商企业,其注册和破产不受限制,属于非持牌经营,平台累积大量资金,又无政府干预监督,如何向民众保证资金安全、保证资金完完全全到达受助者手中,都是客户担忧的问题。此外,为了维持运营,网络互助平台不断修改规则,病种可以修改,赔付方式也可以修改,用户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被动接受。互助会员对于保障的需求是长期的,对于加入互助计划,在未来自身发生疾病或者意外时能够获得互助金的预期也是长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不能得到保证就会使用户对平台失去信心。
3.逆选择风险
网络互助兴起之初,为了吸引更多成员的加入,审核宽松,导致一部分用户带病加入。后期,逆选择风险持续增加,患病风险更高的用户不断加入,患病风险更小的用户不断流失,平台用户数量开始减少,而受助成员数量在增加,人均分摊金额随之提高,进一步增加逆选择风险,网络互助由此陷入恶性循环。“劣币驱逐良币”问题逐渐影响平台的经营,赔付案件数量上升,导致偿付能力不足,平台经营陷入困境。
三、网络互助的优势
(一)政府政策导向支持
202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各种形式的网络互助,实质上也起到了医疗互助的作用,可以理解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市场需求的存在
网络互助诞生的初衷切中了市场痛点,满足了许多用户的保障需求。互助平台参与者中很多是中低收入者,没有购买过或没有能力商业保险,而基本医疗保险虽然是由政府主导的公共福利性制度,但其广覆盖的特性只能提供最基本的保障,难以做到深度保障。网络互助作为补充的保障产品,能帮助一部分用户切实解决医疗问题。首先是中低收入人群,对想要多一份保障的他们来说,网络互助是主要“根据地”;其次是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家政保洁、上门厨师、滴滴司机、专车代驾等新业态就业人员,由于相关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因而低费用、低门槛的网络互助极受这部分人群的青睐。
(三)丰富市场主体,促进市场良性竞争
商业保险公司是进行风险管理、提供风险保障的主要供给主体,但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因此,对于风险较高而消费水平较低的人群来说,商业保险不能有效地满足其迫切的风险保障需求。其次,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偏低,社会慈善以及传统互助面向的群体又非常有限。面对种种现实困难,网络互助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从需求端来看,网络互助带来的全民保障教育效应将促使上亿用户产生更多保险需求,这些都是传统保险公司未挖掘和发现的市场,因此,网络互助平台可以为商业保险提供大规模的客户引流,促进保险市场的繁荣。
四、网络互助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将平台纳入监管体系
网络互助产品发展至今,一直没有出台完整的监管细则,也就是说网络互助产品仍处于灰色地带。监管的缺失影响了网络互助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导致互助会员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发放牌照的方式给予网络互助合法的地位,将其纳入保障体系,作为现有医疗保障的一个补充。
(二)平台增加信息透明度
对网络互助平台而言,应对平台发生的互助事件进行及时、充分地披露,也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确保操作规范化、过程透明化。平台应定期公示互助案件的相关信息,使参与者理解获得互助的具体要求与常见的不予帮助的情形,减少后续不必要的争议。增加信息的透明有助于用户更信赖平台,降低信任成本,减少用户流失给平台持续运营带来的问题。
(三)加强各阶段风险控制
处于发展前期的平台,应当摒弃互联网“多、快”的思维,有意识地控制用户规模、增速,匹配相应的风控措施与合规流程;处于发展中期的平台,用户规模已经触及上限时,各种潜在风险开始显现,平台也可以寻找风险转移的手段,比如利用保险兜底、加强事前甄别降低恶意骗保概率等;处于发展后期的平台,可以选择与金融机构合作,从而分担赔付压力、控制逆选择风险,度过这个时期后,平台存量用户的受助率将趋于稳定。
(四)出台有序退出办法
平台单方面的突然关停对于互助会员的损害是较大的,他们可能已经分摊了多年的互助金,但是平台关停之后他们便失去了保障。应健全合理合规的退出机制,出台相应的退出办法,比如可要求各网络互助平台设置“平台退出基金”,基金额度根据平台的规模和风险确定,交由具备资质的银行存管并定期披露。基金从平台的自有资金中提取,以备互助计划关停时使用。
五、结语
“关停潮”的出现,说明了监管部门开始重视网络互助,监管逐渐收紧,对网络互助平台及其用户来说,也未必是件坏事。以第三方支付为例,在2010年之前,国家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并不严格,鱼龙混杂,于是存在很多挪用备付金的情况,自央行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持牌上岗之后,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合规性和可靠性大幅提高,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以规范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例子。未来,经过资格审定、发放牌照、资金池安全有保障的网络互助平台,依法依规经营,有望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重要补充;如果是由医保局来发牌照,还可能实现跟医保打通。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相关部门也需要及时完善保险监管政策并提高监管技术,快速、精准地打击非法商业犯罪活动,树立公信力,确保网络互助平台健康稳定发展,维护平台用户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