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网红』思维要不得
2021-01-31谢良梅
谢良梅
这是个 “网红” 爆炸的时代,网红 “一夜成名” 的效应正吸引着相当多的人趋之若鹜, 教育也不例外。 我们不妨观察一下周遭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 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影响力、 关注度, 提升自身所谓的 “知名度”, 不惜打造亮点,制造噱头, 一天到晚都在想尽办法搞出一些新花样, 然后借助网络平台, 尤其是 “某音” 以及 “某信”公众号向外进行营销, 以吸引流量, 博取眼球, 追求利益最大化。
教育中的网红噱头大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蹭热点, 比如国家号召大家要 “节约粮食”,于是吃学生剩饭的校长就诞生了,耗时费力的 “光盘行动” 评选活动也就亮相了; 教育部主张 “劳动教育”, 于是搞一块菜园地, 种点油菜花, 写点浪漫的远方诗句就热闹地来了。 第二, 标新立异出花招,人无我有最重要, 比如率领学生跳鬼步舞, 自创三字经操、 千字文舞, 自称传统文化传承与身体锻炼兼而有之, 一些名目繁多的锻炼项目纷纷出台, 也不管科不科学、 合不合理。 事实上, 国家广播体操从第一套推广到第九套, 是科学而严谨的, 有助于锻炼学生身体, 现在某些学校以创新与满足学生喜好为名, 却可能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相去甚远。 第三, 追求视觉效果, 比如在学校活动中搞人海战术, 采用遥控飞机航拍, 为了一个镜头、 一句口号反复操练, 以形成 “大片即视” 感, 给人以震撼, 达到吸睛效果。 第四, 讲故事, 情感绑架, 如为宣传名师, 编剧本, 搞群演, 讲故事, 煽情动人。 这些噱头最终都得有个出口, 那就是 “广而告之”。一方面利用网络自媒体力量制造流量, 有些学校还以自己获得了多少阅读与点赞而自豪, 甚至还动用学校庞大资源去拉流量; 另一方面动用传统官方媒体推波助澜, 达到轰动效应。 当然, 最后有没轰动效果是另外一回事。 大家对 “网红” 效应乐此不疲的背后既是社会浮躁的产物, 也与吸引教育主管部门关注以获取业绩认可的思维惯性有关,管理人员若能从中获得实际利益,就更助长了这种急功近利的风气。
网红思维渗透到教育行业的背后反映我们教育中有些深层次问题需要厘清。 首先, 教育业绩并非“政绩”, 一味以政绩思维来看待教育难免造成管理者唯上不唯下、 唯权不唯实, 过度宣传、 目中无人的教育管理观。 毕竟教育中关键的因素是人, 是具体而鲜活的、 有独立人格的个体生命, 师生群体不能成为管理者意志的附属品乃至于牺牲品。 其次, 教育到底是做给谁看的, 很多时候, 学校做给上级主管部门看, 班主任做给家长以及学校中层与校长看, 老师做给听课的专家评委看, 唯独不是做给学生看的。 于是, 我们的说教高尚而动听, 但是行为却是相当不诚实, 因此, 学生在校时候难免就成为被动表演者, 成长后就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以及道德作弊者, 对社会的破坏力可想而知。 再者, 教育该如何去欣赏 “真善美”, 应该看到, 教育的概念化、 美文化现象已经掏空了教育本真, 极具 “观赏性” 的教育景观背后, 不管是人的景观还是物的景观, 很可能就是一场喧嚣式造假运动。 理念写在墙上、 口号挂在嘴上、 名人贴在橱窗, 五花八门的宣传路径让一节普通班会课都能高大上起来, 所谓 “乱花渐欲迷人眼”, 其实 “浅草才能没马蹄”。 形式主义的东西为何能在校园中泛滥, 关键是 “真善美” 的缺位, 不能满足急功近利的教育需求。 事实上, “真善美” 需要的是耐心的等待、 时间的沉淀、 价值的彰显以及人性的尊重。 教育没有奇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教育就是平庸的,所谓名人名师名校以及优秀学生都只是教育的偶遇, 我们面对的大多数是平凡平庸的大众群体, 学生亦然, 若教育总想制造点奇迹, 产生点轰动, 吸引点眼球, 有如网红,只会在 “假恶丑” 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因此, 回归平淡、 平凡、 宁静, 教育才真正是在育人树人。
最后, 回到网红思维话题, 要防备学校过度宣传就应该打断宣传出政绩的利益链, 减少行政化思维对教育的主导, 减少花样百出的各种比赛与评价, 比如网络投票; 同时, 也要减少教育标准化冲动, 比如教育主管部门规划各种参数与指标来评选名师名校, 避免助长教育的浮躁。 有些明星教师总能霸占各种舞台, 获取相当可观的资源与实际好处, 问题是, 教育发展是普通教师群体在背后默默支撑的结果,这种不对等态势产生的示范效应其实就是网红思维的翻版。 换言之,我们的教育应给予教师一张安静的办公桌, 一张平静的讲台, 让教育的问题真正由一线老师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