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大背景下高职建设工程管理BIM技术应用人才培养途径探讨
2021-01-31刘庆林袁雄洲尧国皇李志国
刘庆林,袁雄洲,尧国皇,李志国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广东 深圳 518172)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是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和信息化手段,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建造、工程监理、造价咨询、物业管理和运行维护等全过程,实现建筑全生命期各参与方在同一多维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共享,对项目进行优化、协同与管理的技术和方法。近年来,住建部基本上每年都会发布一则BIM相关政策,通过这些政策来推广BIM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行业对BIM技术的重视。各个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号召,先后推出相关的BIM政策。随着BIM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筑行业开始意识到,BIM技术应用落地的最大瓶颈是人才匮乏。面对日益增长的BIM技术应用人才需求,光靠企业自身培训好比杯水车薪,重担还得落在高等院校肩上。2015年7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职业教育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2018年11月,中央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以上文件的出台,为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建设工程管理BIM技术应用技术技能人才指明了方向。建设工程管理专业BIM教学团队深入领会职教改革文件精神,深入省内外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调研,分析当前高职建设工程管理BIM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充分发挥特区地域优势,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目标,探索以学习兴趣小组形式开展协同育人,促使学生们自主学习,在创新建设工程管理BIM技术应用人才培养途径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成效。
1 当前BIM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在BIM大背景下,培养能够熟练运用BIM技术提升建设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任务所在。为此,各高等院校积极推行各种教改举措[1-6],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4-8],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BIM技术应用人才。但不少企业反映,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BIM技术应用能力普遍不足,需要经过长时间培训才能适应岗位工作,表明当前人才培养途径还存在某些不足,需要高职院校老师们与时俱进,努力探索出更好的人才培养之路。不足之处归纳如下。
(1)将BIM技术应用简单理解为BIM软件应用,有降低对专业知识教与学要求的倾向。用人单位在招聘BIM人才时,往往将应聘者能够熟练操作一系列BIM软件作为核心要求之一,作为呼应,多数高职院校采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BIM软件课程学时数来满足社会需求,但受专业总学时数限制,不可避免要压缩专业课程学时数,导致学生们专业课基础不牢。其实,BIM软件只是将管理对象信息数字化并对信息数据挖掘利用的工具,BIM技术应用只是给工程管理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手段而已,背后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工程管理者驾驭专业知识的能力。
(2)只关注土建专业BIM技术应用教学,对机电设备专业BIM技术协同应用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1,2,6,9,10]。房屋建筑工程和精装修工程施工包含主体结构、给排水、动力照明、通风空调、消防等专业工程的施工,市政道路工程包含主体结构、排水、管道、线缆、照明、辅助设施等专业工程施工,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决定了土建工程和机电设备工程施工必须穿插进行,需要多工种、多专业交叉协同管理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土建工程管理者对机电设备工程施工工艺和技术有一个基本了解,学校需要对学生们开展基本的多专业融合教学才能满足BIM技术应用需要。但在当前学制下,学校分专业组织教学,不论是课程还是综合实训,都是在专业内选题,难以适应实际工作中多专业交叉协调管理工作的需要。
(3)倚重传统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基于企业工作流程和情景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3,4,5]。建设项目属于信息密集型项目,工程管理者为了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目标顺利推进,需要深入了解各种信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动态修正各种信息,并采取合理高效的应对措施,这个过程决定了借助传统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是无法模拟的。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基于企业工作流程和情景开展教学,使学生们能快速直观地学到各种工程管理技能,锻炼学生们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推行开来。
(4)校企合作停留在低层次水平,对学校打造高水平的BIM技术应用师资队伍重要性认识不足[1,2,7]。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以盈利为目标,抱着借助学校的软硬件资源来帮助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目的而来,希望学校事先能将学生们培养成为满足企业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不加培训或者稍加培训就可上岗,以节约用人成本,但学校BIM技术应用师资力量普遍薄弱,难以培养出满足企业要求的BIM技术应用人才,导致合作难以深入开展,只能停留在学校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讲座、学生到企业实习等低层次水平上。
2 学习兴趣小组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针对当前BIM大背景下高职建设工程管理BIM人才培养模式的某些不足,建设工程管理专业BIM教学团队为培养满足社会迫切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努力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壮大自身队伍的同时,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在实训条件和师资力量不足以支撑全面修改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下探索学习兴趣小组人才培养途径,经过3年实践,取得较好成绩,做法如下:
(1)大力加强专业BIM技术应用教师队伍建设,完善BIM技术应用教学和实训平台建设。首先,为了适应BIM大背景下社会对建设工程管理BIM技术应用人才的迫切需求,专业近年引进了3名具有5年以上企业一线工程管理经验的博士加入教学团队,快速提升了BIM技术应用教学能力。其次,积极推行教师传帮带制度,由具备BIM技术应用教学经验的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项目,青年教师边接受企业培训边指导学生,快速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迅速壮大了BIM技术应用教师队伍,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师资条件。第三,建立BIM技术应用工作室,配备高性能工作站和主流BIM技术应用软件如奔特力BIM、鲁班BIM、广联达BIM、Tekla等,为开展BIM技术应用教学、实训和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硬件条件。
(2)成立BIM技术应用学习兴趣小组,促使学生们利用课外时间主动学习。高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2年半,课业负担已经较重,在现有课程体系下大量增加BIM课程学时余地很小。基于学情,为了让学生们在校期间得到足够的学习和锻炼机会,BIM教学团队成立了3个学习兴趣小组,分别为房屋建筑工程小组、市政工程小组、钢结构施工图深化设计小组,供同学们自愿选择报名参加。学习兴趣小组在每学期初接纳新同学加入,随后BIM教学团队选择课外时间对新加入同学基于企业工作流程和情景开展为期3个月施工图识读、施工技术运用、施工管理与组织以及BIM软件操作强化培训,内容涵盖土建、给排水、通风空调、电力照明、消防等专业,按照施工流程交替穿插讲授,目的是让学生们尽快掌握BIM技术应用和多专业交叉协同基础知识。对能够坚持下来的同学,BIM教学团队继续选择课外时间开展为期3个月实战技能培训,学生们需在老师和企业工程师指导以及小组内高年级同学帮助下,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合作企业布置的项目任务。对于学习成果通过企业工程师检查验收的同学,接下来在老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参与企业生产项目来继续锤炼自己的BIM技术应用技能。2016级、2017级和2018级分别有6名、17名和10名学生坚持下来,其中多数学生现在从事安装工程造价、市政工程BIM咨询和钢结构施工图深化设计等工作,与他们在学习兴趣小组打下的良好基础密不可分。通过探索学习兴趣小组人才培养途径,学生们既能充分地将课外时间用在学习上,又能练就过硬的BIM技术应用技能,切实为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建设工程管理BIM技术应用技术技能人才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学情的可行之路。
(3)将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以学校为主。工程实施过程不允许错了再重新来一遍,体现在BIM技术应用上就是要求工程管理者必须预先按照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将管理对象的信息数字化,根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修正数据,并挖掘数据为工程管理服务,这对于在校学生们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因此,抛开成本因素,技术因素就导致企业对BIM技术应用校企合作心存疑虑。为了消除企业疑虑,BIM教学团队发挥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良好软硬件设施的优势,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培养BIM技术应用人才。为了确保学生成果符合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企业工程师和老师合作编制培训计划、编写工作标准等,深度参与培训和指导学生们的专业知识运用技巧,形式有集中授课、网络答疑、成果把关等,但贯穿整个合作过程,老师们都是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企业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适时参与。采取此种合作模式,在过去3年中,企业通过和学校订立委托合同,顺利完成了深圳盐港东立交工程、深圳地铁6号线民乐桥钢结构深化设计、深圳高科创新中心室内装饰工程等7个BIM技术应用项目。通过合作,企业节约了大量人力资源和软硬件投入成本,学生们学到了许多工作中必不可少但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不包含的课程知识,练就了过硬的BIM技术应用技能,获得了成就感,拓展了职业发展空间,老师们的知识结构保持了与行业需求同步更新。实践证明,培养BIM技术应用人才重担只能落到教师肩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的前提是学校要有一支高水平BIM技术应用师资队伍。
(4)加强制度建设。为确保学习兴趣小组模式平稳运转,BIM教学团队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如把关制度、帮扶制度、标杆制度等,目的在于促使同学们上课集中精力,课外主动学习,打好基础,培养团队精神,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3 结语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BIM教学团队通过探索学习兴趣小组人才培养途径,以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建设工程管理BIM技术应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克服了高职院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某些不足,经过3年实践,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其特点在于:
(1)将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教学团队发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在企业深度参与和支持下,培养贴近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做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体现职业院校办学特色。
(2)基本不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影响专业正常课程教学安排,还能促使学生重视课堂学习,打好理论基础。
(3)因材施教,让学生有接受系统的专业指导和训练机会,能促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主动学习,发挥标杆学生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学风根本好转。
总之,学习兴趣小组形式不失为一个能够有效促进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途径,对BIM大背景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