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2021-01-31陈昌荣谢雷
◇ 陈昌荣,谢雷◇
四川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多样、气候复杂,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为特色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四川民族地区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农牧业,将其作为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机能”的动力引擎。经过前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四川民族地区的特色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净土阿坝”“圣洁甘孜”“大凉山”三大区域品牌已初具规模,大量优质生态安全的特色农牧业产品走出深山,走向全国,汶川车厘子、茂县红花椒、理塘牦牛肉、泸定羊肚菌、木里藏香猪等品牌逐渐被更多人熟知和追捧。但是,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距离高质量发展目标仍有一定距离,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时仍显稚嫩,自主性与创新性不足。四川民族地区要深入剖析特色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农牧业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产业,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农业和畜牧业同为第一产业,与生态环境密切相连,彼此相互影响。费孝通早在1984年考察赤峰市时,就明确指出农牧业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粗暴地组合,有利于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正向发展①费孝通:《行行重行行——中国城乡及区域发展调查》,北京:群言出版社,2014年,第147页。。李志刚、段焕娥根据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与农牧业发展现状,提出生态恶化严重制约农牧业发展,二者在现实中必须要达到动态平衡②李志刚,段焕娥:《西北高寒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农牧业发展——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地理科学》2005年第5期。。高翠玲、李主其、郭海清选取1978—2010年内蒙古农牧业发展数据,分析得出生态脆弱是制约内蒙古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③高翠玲,李主其,郭海清:《新时期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及政策建议》,《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第2期。。禄树晖运用SWOT分析西藏林芝市农牧业发展现状,提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包括高质量的供给、需求、配置、投入产出、收入分配、经济循环等六个组成要素④禄树晖:《林芝市特色农牧产业选择与高质量发展研究》,《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哈斯木仁总结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即“租金+薪金+股金+现金+奖金”,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⑤哈斯木仁:《鄂前旗推行“租金+薪金+股金+现金+奖金”模式 撬动农牧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鄂尔多斯日报》2020年11月2日。。郭景福、田宇通过分析民族地区贫困现状与致贫因素,指出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是民族地区减贫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基础⑥郭景福,田宇:《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减贫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对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近年来,民族地区的特色农牧业发展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虽然“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但是“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困难。贫困地区农畜牧产品卖不出去,农用物资运不进来,生产和消费下降,影响产业扶贫增收。”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2018年7月,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格局,“三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地区分别被纳入“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攀西经济区”。2019年1月,四川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具体谋划了“三州”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包括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关于加快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加快特色农牧业发展,建设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并提出了“统筹布局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业生产服务流通能力”等实施路径⑦《关于加快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四川日报》2019年1月2日。;《关于加快推进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并提出了“优化特色农业布局”“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实施路径⑧《关于加快推进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四川日报》2019年1月2日。。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①习近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8年5月20日。,2020年10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因此,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新时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选题,也是四川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的前期成效
四川民族地区在前期的脱贫攻坚战役中,特色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已经建设了一批特色农牧业基地,打造了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带动了一批农牧群众实现脱贫致富。
(一)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近年来,四川民族地区加快特色农牧业发展,探索成片成带成规模建设特色农牧业基地。甘孜州着力打造“三个百公里”产业示范带,建设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和特色农牧业产业基地两个“100万亩”,建立水果、蔬菜、林果、中藏药、畜牧业和食用菌“六大基地”,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青稞生产基地、羊肚菌生产基地、野生食用菌出口基地和极地蔬菜基地。2020年4月,理塘县康藏阳光农牧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名单。甘孜州紧扣“成都后花园、康养加休闲”功能定位,在康定、泸定、丹巴3县(市)42个村开展“大渡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阿坝州锁定“做精做细特色种植业,做大做强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目标,不断完善特色农牧业产业体系,积极构建以特色果蔬、牦牛肉奶等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川西最大的“山地秋淡蔬菜区”,目前已建成特色基地80余万亩,养殖小区260多个,牦牛、藏羊、青脆李、甜樱桃等特色种养业已经成为全州的富民产业。
(二)特色农牧业优质品牌影响不断提升
近年来,四川民族地区大力挖掘有机、绿色、无公害等生态优势,培育特色农牧业优质产品,拓展特色农牧业产品的内地市场,打造“圣洁甘孜”“净土阿坝”“大凉山”形象标识,并通过“互联网+绿色生态”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四川民族地区已经培育了一批特色农牧业优质品牌,打造了一批地理标志产品,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产品逐步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市场。例如,甘孜、阿坝高原牧区的牦牛、藏羊、藏猪在内地市场受到“追捧”,九龙花椒、雅江松茸、汶川车厘子、理县糖心苹果、茂县青脆李、金川雪梨等品牌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其中,甘孜州已经累计获得189个农产品“三品一标”品牌(无公害农畜产品126个、绿色食品12个、有机食品4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1个),全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达17个县,“圣洁甘孜”荣获第六届四川农博会最受欢迎的区域公用品牌。
(三)特色农牧业助推脱贫致富成效显著
近年来,四川民族地区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为特色农牧业发展的实践指导原则,努力打造区域发展的“绿色引擎”。四川民族地区不少地方在公路沿线修建了农牧业产品销售市场,把特色农牧业产品变成游客后备箱的礼品。民族地区各地充分利用互联网营销渠道,初步形成了“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格局,有效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特色农牧业助推脱贫致富成效显著,甘孜州大渡河流域的羊肚菌种植基地达1.2万余亩,年产羊肚菌突破1600吨、产值达1.6亿元,带动1000余种植户收入突破1亿元、户均收入突破10万元。阿坝州理县桃坪镇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得到很大提升,外出务工的村民减少了54.9%,农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认同不断增强。其中,佳山村2018年人均纯收入已达13672元,较2015年的9513元增长了43.7%。佳山村184户90%以上都是“微商”,大家都能利用朋友圈、抖音等渠道发图发视频吸引客户。佳山村村民有句口头禅,“过去山上的石头往山下滚,现在山下的石头往山上滚”:佳山村过去是有名的“光棍村”,姑娘都嫁到山下去了;现在种特色水果挣了钱,多了不少“外来媳妇”和“倒插门女婿”。
三、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虽然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效,但依然面临产业基础薄弱、市场竞争力不足、项目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一)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的“外因”和“内因”转化不畅
近年来,为确保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中央和省出台了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省内对口帮扶、消费扶贫支持等举措,并以特色农牧业为抓手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帮扶力度。这些帮扶“外因”推动特色农牧业取得长足发展,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和攀西经济区建设、特色农牧业发展战略推进、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等成效显著。但是,“外因”的强力拉动并没有完全激发“内因”的自主发展,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的“内因”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在特色农牧业规划引领、创新发展、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缺乏思路,民族地区农牧群众在特色农牧业产品销售、市场竞争、质量维护等方面缺乏能力。民族地区对“外因”的依赖性仍然较强,尽管中央和省委承诺“脱贫摘帽以后,相关政策不会立马取消,要‘扶上马送一程’”,但部分基层干部和农牧群众对“贫困福利帽”依然恋恋不舍。
(二)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的“产品”和“市场”严重脱节
对于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产品而言,“高原”“阳光”是最好的包装,“绿色”“生态”是最大的内涵。基于市场需求和资源稀缺等原因,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产品理应走高端路线。例如,甘孜州理塘县濯桑现代农业园的白萝卜年产量约5万吨,产品远销成都、重庆和粤港澳大湾区;高原小番茄、西瓜、夏草莓年产量约120万斤,主要通过盒马鲜生、伊藤洋华堂等销售公司进入成都、广州、珠海等高端市场。阿坝州的茂县枇杷在成都市场可以卖到30元/斤,汶川车厘子在成都市场可以卖到60元/斤。但是,类似的典型地区和先进经验犹如“星星之火”,尚未形成“燎原之势”。据民族地区投资企业家介绍,现在的“K渠道”、社区拼团、网上电商等渠道商都需要稳定的供应链——要求企业不仅要有好的特色产品,而且要有好的运输渠道,必须保证产品及时上架以满足消费需求。但是,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的仓储、物流、信息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农牧业产品的“供应链”和“销售链”都存在问题,没有做到“供应链前置”和“销售端前置”,无法通过产品“前置仓”实现“商超对接”。现有市场呈散乱的“点”状分布,老百姓多是通过“路边摊位”或“二道贩子”销售产品。农牧群众的电商微商销售能力不足,鲜货物流成本高昂让顾客感到“很不划算”,例如每5斤茂县枇杷发到成都需要20元运费。
(三)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的“特色”和“卖点”定位不准
中央和省对四川民族地区的生态建设提出了高要求,并赋予民族地区保护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重要使命。在生态建设刚性要求和巩固脱贫成果任务之下,四川民族地区迫切需要打造新的动力引擎而让区域发展“有靠头”。尽管省级层面将特色农牧业发展列为民族地区新的增长点,而且《关于加快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对民族地区的特色农牧业发展进行了战略谋划。但是,四川民族地区不少地方尚未因地制宜出台特色农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没有找到符合区域特点的产业发展路径,更没有挖掘出本区域特色农牧业的优势要素。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的基础条件薄弱,耕地利用集约度偏低,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新型经营主体量少质弱。例如,甘孜州中低产土地超过70%,可灌面积只有45万余亩占耕地的3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45.6%,草原畜牧业“夏饱、秋肥、冬瘦、春死”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地方“抓住了鲜花”“抓住了红叶”但“丢掉了果子”,传统优质品牌因品种老化而失去市场竞争力;有的产业前期调研和评估不足,往往为上项目而上项目,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有的产品“小而全、杂而散”,缺少特色精品和市场卖点,例如甘孜、阿坝两州很多县都出产花椒、核桃、牦牛肉,而且各地都在“王婆卖瓜”。
四、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思考
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只有找准定位、优化路径、加强联动,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保证民族地区在“5年过渡期”内逐步摆脱“政策兜底”和“输血帮扶”的困境。
(一)准确把握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定位
1.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要夯实绿色生态发展基底
四川民族地区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生态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推动《关于加快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落实落地,准确把握民族地区农牧业的发展定位,统筹推进特色农牧业与生态环保、全域旅游深度融合。要充分认识到,民族地区最大的价值在绿色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绿色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绿色生态,因此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基底是绿色生态,农牧业产品的吸引力和卖点也是绿色生态。
2.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要坚持高质量发展路线
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要把握好质和量的辩证关系,区域生态的脆弱性限制了农牧业的规模发展,决定了民族地区农牧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路线。四川民族地区要认真落实省委“不要不加区别地都去搞大工业,不要简单追求地区生产总值”等要求,要在“绿色”“阳光”“高原”等方面多做文章,在“生态”“稀缺”“高端”等方面多抢卖点。四川民族地区要对标《关于加快推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相关部署要求,加快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牧业产品精深加工,探索适合四川民族地区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3.特色农牧业是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将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四川民族地区全域脱贫摘帽之后,工作重心应该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并重点谋划两个问题:一是培育民族地区的内生动力,要在“5年过渡期”内逐步摆脱“政策兜底”和“输血帮扶”的困境;二是加快民族地区的乡村发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四川民族地区需要立足实际,做强做实培育内生动力和加快乡村发展,而特色农牧业正是其中的重要抓手。
(二)积极探索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路径
1.推动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
四川民族地区承载着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绿色和生态既是民族地区最大的硬件和底色,也是民族地区的金字招牌和重要名片。要用“绿色纸笔”书写“生态+产业”文章,促进特色农牧业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让农牧群众尝到“生态红利”甜头,体会到“市场的刺激”和“数钱的快感”,并吸引外出人员不断返乡,从而激活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2.推动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川民族地区要按照地理环境、区域条件、资源禀赋等要素,坚持乡村振兴与高原特色城镇化双轮驱动,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振兴格局。要加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突出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之“特色”,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唱好“林中曲”,打造特色乡镇、精品村寨、休闲农庄等,推进“田园变公园、农民变股民、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吸引游客“慢下来、静下来、住进来、经常来”。
3.推动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与基层党建相互促进
四川民族地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让党员干部成为农牧群众身边的活标杆和主心骨。要通过基础建设、技术培训、质量评比等把农牧群众组织起来,让农牧群众尝到“组织红利”的甜头。具体而言,基层党组织要为农牧群众发展特色农牧业做好三件事:找到路——要立足区域实际为农牧群众谋划特色农牧业发展路径;带好头——要通过示范引领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特色农牧业发展之路;服好务——要及时为种植户、养殖户解决缺水、缺肥、缺技术等问题。
(三)不断加强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联动
1.整合优势资源以促进三原色良性互动
四川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三原色”资源:绿色——青山绿水、红色——革命遗迹、彩色——民族文化。民族地区“三原色”资源彼此自然融合,既是民族地区的魅力所在,又是民族地区的市场卖点。四川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不仅要夯实“绿色”基底,而且要与“红色”“彩色”融合发展,不断拓展销售市场、提升品牌影响。既要通过农牧旅融合“留住游客的心”,又要通过市场培育“留下游客的钱”。
2.完善工作机制以促进农牧业发展联动
四川省州高层要加强对民族地区县乡基层的统筹指导,建立上下贯通、左右互联的工作机制,坚持因地制宜、遵循规律,避免各自为政、单兵作战。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农牧群众、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应该协同合作,在特色农牧业的生产加工、市场开发、品牌打造等环节上形成合力,推动特色农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际实现有效对接,将省州关于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的各项规划落实落地。
3.开拓产品市场以促进销售网多维互动
四川民族地区要建立“内畅外联”的立体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让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产品销售渠道更加通畅。要引进带动力强、知名度高的龙头企业到民族地区“安家落户”,推动农牧业产品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并利用企业的销售网络促进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产品销售。要加强农牧业产品“微商”、电商实操培训,培育特色农牧业产品网络营销主体,依托电商销售、线下体验等方式,加强品牌推广、提高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