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对传统文化的独特讲述

2021-01-31孟宪超

数字传媒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钟表故宫工匠

孟宪超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监测与发展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为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而拍摄的电视纪录片,于2016年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随后在多个视频网站热播,引收视与评论热潮。该纪录片共3集,每集48分钟,是最早的成体系讲述故宫文物修复故事的纪录片,播出之后产生较大影响。《我在故宫修文物》摒弃了以往故宫系列纪录片的宏大叙事手法,没有华丽的场面、全知的视角、精美的语言,没有单纯展示故宫的庄严恢宏,而是将镜头对准文物修复师,通过拍摄文物修复师的工作与生活,赋予了故宫本身以生命力,将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珍贵稀少的历史文物融入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之中,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我在故宫修文物》对故宫陶瓷、钟表、百宝镶嵌、青铜器、漆器、织绣、书画等文物修复过程进行描述,以精炼的解说词、平实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一件件稀世珍宝是如何修复的,又是怎样一群人在修复。

一、主题聚焦传统文化传承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

故宫文物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物的修复不仅仅是为了保存中国上千年的珍贵历史遗迹,更是为了呈现中华民族历史的壮丽,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故宫封存300年的屏风、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辽金时代木雕佛像、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箱柜、世界体量最大的海南黄花梨柜子、绢本山水画《游春图》等,这些极为珍贵的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难以估量,其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历史故事,如黄花梨百宝嵌番人进宝图顶箱柜镶满了外国人的图像,是唯一一款古时有,但是现今没有的纹饰,展示了古代明清鼎盛时期接受朝贡的历史背景,同时纹饰也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情。这些经历千年世事沧桑依然留存于历史长河中的历史文物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绵延不息。

(二)工匠精神的传承

文物的修复工作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传播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对物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精神理念与执着追求。《我在故宫修文物》向人们展示了文物修复师的从容淡泊、严谨认真、专注执着。文物修复师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故宫院墙内从事文物修复工作,数日甚至数月数年面对着同一件文物,耐心与兴趣最为重要,任何人最初从事这样一份工作都需要较长的适应期。钟表组王津历时8个月让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重新动起来;漆器组的小闵与同事冒着摔下山崖的风险采漆,整整一晚上只收获八两,只为获得更好的材料;陶瓷组为修复三彩马的尾巴,保持它千年以前的风貌,与专家反复商讨,并去陈列馆寻找灵感。文物修复师的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对待修复工作的一丝不苟,更体现在对文物的热爱,看到被修复好的钟表只能静静的陈列在橱窗里,不能发挥它的演示功能,他感觉“有点心疼”,眼神里满是对文物的珍惜与喜爱。

(三)修复技艺的传承

故宫文物修复师传承着传统的师徒制,年轻人跟随师傅学习修复技艺,数年后独自进行修复工作,承担重要使命。如钟表修复技艺是唯一在故宫里一直绵延下来没有断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钟表组的王津不仅从事这份工作几十年,还为钟表修复培养了第四代传人;又如故宫摹印技艺是三代单传,需要师父手把手相传。纪录片不断通过解说词强调这种师徒关系,展现了在文物修复工作中传统的古代技艺传承的重要意义。《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现了一件件文物的修复过程,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修复方式,如从漆树上采集天然漆加工后修复器器,使用传统的方法制作浆糊,采集自然橡胶修复青铜器,修复古画按照洗揭补全的步骤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在故宫修文物》对传统技艺关注与思考的同时,也并不排斥现代科学理念和技术的运用。为了解放双手、方便拍照,修复师自己配备谷歌眼镜提高工作效率;为了修复纺织品,利用现代仪器进行监测分析;为了以后可以做复制品,在不同场所进行展出,对文物进行电脑扫描等等。将现代活力融入古文物的修复工作,体现了吐故纳新的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的完美结合。

二、叙事视角彰显人文关怀

(一)亲历者的话语介入

《我在故宫修文物》全片没有任何编导、主持人入镜,也没有进行问题的设定,对于文物修复这一特殊的职业,只是通过平实的镜头语言以及文物修复师自身的讲述来为观众释疑解惑,摄影师只是扮演记录之“眼”,以聆听者的身份去了解这份职业,感受文物修复以及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文物修复师作为亲历者对历史文化与职业特色感性的认知,增添了纪录片的趣味性与个性化,如钟表组王津认为恢复走时功能不是修复工作的终点,恢复它的演艺功能,使陈列在展厅中的钟表走动起来,才是真正的修复。木器组屈峰认为故宫中的文物都是有生命的,工匠师傅要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修复文物的过程是与文物交流的过程,这样才能更好的传播文化,而不是简单的进行修理即可。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物格,即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身。带有鲜明个性色彩与主观情感的表述,有助于观众从感性的层面去理解工匠人,理解文物,理解历史文化,从而摆脱固有的情感视角,与该纪录片的主题相吻合,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采取故事化、日常化的拍摄方式

《我在故宫修文物》并未采取以往故宫题材纪录片那种宏大的叙事方式,舍弃了大场景拍摄、情景再现等手法,反而以平实松散的镜头展现文物修复者的日常工作,这些工作并没有人们以往认知里的那样神秘,而是琐碎的、反复的,纪录片通过大量的特写镜头展现文物修复工作画面,特别是修复师专注的眼神、手中破损的文物,以及小心翼翼粘贴修补的动作,以此来展现修复师的工作态度,呈现文物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除此之外,纪录片对王津师徒参加外地钟表展,屈峰参加校友会,纪东歌拜访导师等进行记录,展现文物修复师们真实的工作和生活情景,用镜头语言架起与观众沟通的桥梁,给人以真实感。

(三)关注平凡生活,彰显人文关怀

文物修复工作对普通人而言显得神秘而遥远,该片却以“我在故宫修文物”命名,显得随性而直白,这恰恰是编导们的良苦用心,试图凸显纪录片的现代感、故事性、贴近性,将“我”作为叙述主角,以人为记录重点,增添作品的亲切感。文物修复师具有中国顶级的文物修复技术,手中触碰的是奇珍异宝,但是纪录片却将镜头对焦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以及心理动态。纪录片从个体人物的日常为切入点,将符号化的浓厚历史文化与难以触及的稀世珍宝融入于一个个鲜活而平凡的个体生命中去。如青铜器组的王有亮每天会骑电动车到故宫外面抽烟,纪东歌骑上自行车拜访导师寻求帮助,镜头除了记录文物修复师琐碎、反复的日常工作外还记录他们弹吉他、种树、打杏、相互开玩笑等种种生活化的画面。纪录片通过这种更接地气的叙述视角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全片既富有历史韵味又饱含人文情怀。

三、人物形象塑造真实饱满

这些大国工匠既是文物修复专家,也是充满烟火气的普通人,在纪录片的视角下,他们既有工作时的严肃认真、不苟言笑,也有生活中的活泼开朗,每一个人物既真实又生动。钟表修复组的王津工作时一丝不苟、专注认真,工作之余亲切平和、温文尔雅,谈到文物眼里满是热爱;青铜组王有亮面带微笑侃侃而谈,将骑车去故宫外抽烟称为执行“特殊任务”;书画组杨泽华性格活泼开朗,热衷于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弹吉他舒缓工作压力、调节氛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注重塑造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过程中,刻意展现文物修复师普通人的一面,在谈到自己来故宫工作的原因时,镶嵌组孔艳菊表示自己有工作需求,父母希望她工作稳定、留在北京。即将退休的老师傅在故宫四处拍照,表示即将要过一过自己的生活,要换一辆车,尝试一下滑翔伞。谈及工作原因与退休生活,他们普通人别无二致,缩小了文物修复师职业的特殊性给人造成的距离感。

细节是构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展现社会环境的最小单位。《我在故宫修文物》捕捉到了工作修复师们在故宫里喂猫、种树、打杏儿、斗嘴的众多场景,同时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来拍摄修复师们的工作画面,特别是手中文物的样貌和修复师专注的眼神、平和的神态,除此之外,还有院子里满地熟透的杏儿与一排整齐的自行车的特写。这些细节的展现为我们呈现了他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低调守正的人格魅力。

《我在故宫修文物》选择了不同于以往故宫题材纪录片的讲述方式与切入角度,使文物修复这一传统而神秘的职业进入观众的视野,成功的将文物修复师的工匠精神演绎的淋漓尽致,但是拍摄过程中并未舍弃现代生活的点滴,将人物塑造的真实、生动、饱满,带领观众感受有温度的人物,以及人物身上传递出来的主流价值观。

猜你喜欢

钟表故宫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雪中故宫
工匠神形
丽娜认钟表
工匠赞
故宫
藏起来的钟表
奇怪的钟表
故宫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