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在具体工作中

2021-01-31丁洪涛中共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委书记

社会主义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攻坚政策监测

文 丁洪涛 中共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委书记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迅速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上来,基本完成领导体制、工作体系、政策措施、项目资金的有效衔接,做到了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和一以贯之的定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

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对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最重要检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能偏离。一定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行动,坚决履行好新的重大使命任务,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推动衔接政策落实落地。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标国家有关部委出台的34个新政策,制定出台政策文件37个,我们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推动政策有效衔接。一是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坚持“新政策不出、老政策不变”原则,保持教育帮扶、健康扶贫30条措施等政策稳定,避免因政策急退、帮扶断档造成的政策性返贫致贫。二是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全面跟踪梳理研究国家和省级层面出台的系列政策,加快研究制定衔接配套政策,探索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动员、要素保障、政策支持、资源配置、帮扶力量、考核督导等政策措施,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工作机制。三是用好用足帮扶政策资源,目前全县已基本完成领导体制、工作体系的衔接,沪滇协作、定点帮扶、驻村工作等方面已按照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最新要求做了调整,财政、金融、土地、人力等政策衔接基本就位,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方面的衔接正有序推进。

抓实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牢记对象精准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根据监测户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二是严格程序步骤,采取干部定期排查、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相互协同的监测方式,以行政村为单元,严格群众自主申报、综合分析研判、实地调查、评议公示、乡镇审核、县级确定“六个程序”,全面精准识别“三类”监测对象。过去程序不规范的要全面规范、不完整的要全面补齐,确保“三类人”的识别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三是分类精准帮扶,重点监测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实时监测自然灾害及疫情等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影响,全力防范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农村劳动力失业明显增多等方面的风险隐患。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和发展需求及时开展针对性帮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帮得实、帮得稳。

用好“一平台”。“政府救助平台”是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重要补充。一要明白为什么建。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赋能,让农村低收入群众能够无阻力、无障碍提出救助申请,有效提高基层办事效率,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进一步提升党委、政府的公信力。遵循“线上受理、县级办理、省州监管”的管理机制,从群众申请到受理办理全程公开透明,打通精准监测帮扶的“最后一公里”。二要知道建了干什么。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开发临时救助、特困供养、低保、找工作、找培训、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控辍保学、异地就医报销、参保登记、大病救助、医疗机构查询、慢病健康管理、大病专项救助14个服务救助事项,既做到应帮尽帮,又做到科学合理。

推动“三机制”落地。把扶志扶智、产业就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根本性举措,充分发挥沪滇协作、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和社会帮扶的作用,合力推动“三机制”落实落地,全面提高脱贫户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突出人的发展,建立健全扶志扶智长效机制,强化县级统筹,突出实训实作,把对农民的培训从课堂引向生产场地,力争3至5年内确保有条件有意愿的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100%掌握1项劳动技能、获得1项职业技能认定,就业率达到90%以上,其中90%以上的“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完成职业教育后90%以上稳定就业。二是持续推进产业帮扶,以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为引领,推动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农户、龙头企业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双带”利益联结机制,解决好小规模、低效益、高风险问题。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夯实人才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盘活农村扶贫资产,用2至3年时间,让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建好项目库管好用好衔接资金。一是建实项目库,聚焦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行动等重点任务,对带动能力强、利益联结机制紧密、资金使用效益高的项目予以优先支持,做到提前谋划、有进有出、规模适度,优化调整入库项目。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做好资金分配下达、资金支付、扶贫项目绩效目标执行情况等动态监控,提高项目资金效益。二是狠抓项目资金进度,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等部门要与县财政、审计等部门协作,持续加强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调度力度,指导各乡镇用足政策、优化流程,采取切实措施,倒排工期,提高进度,加快项目实施,对未开工的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偏离未来发展需求、与巩固成果结合不紧密的项目及时调整,解决影响资金使用进度的实际问题。三是进一步落实后续管理责任,规范后续管护运营,规范收益分配使用,最大化提高项目建设进度、发挥资金效益。

促进乡村建设。一是坚持以下为主、上下结合、全民参与。按照“领导主动、干群联动、示范带动、载体推动、宣传发动”工作思路,健全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乡村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村庄规划编制水平。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县乡村三级联动,根据“三调”数据,全面梳理各地资源家底,精准把握基本农田、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三条红线”,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合理区分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暂不明确类村庄规划,不搞一刀切、不搞统一模式,从整体上提高村庄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村庄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法定性。三是强化协同衔接,用好规划成果。加强规划编制的部门协作,围绕规划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把县级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与村庄规划项目结合起来,共同谋划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振兴乡村的科学路径和有效举措。

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一是把能力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落实”活动,组织开展理论、政策、业务培训等,不断加强乡村振兴系统干部队伍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二是把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作为重要任务,做到“四个转变、四个结合”。即:推动思想观念的转变,从脱贫攻坚的思维定式转向创新政策制度机制、促进脱贫县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发展与区域大教育大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推动工作重点的转变,从注重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转向全面提升乡村基础建设、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实现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工作方式的转变,从突出到人到户转向分层分类,实现开发式帮扶和保障性帮扶有机结合;推动乡村建设投入机制的转变,从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政府投入和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三是把加强调查研究作为重要方法。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四是把改进作风作为重要保障,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传承好、保持好脱贫攻坚中锤炼出来的优良作风,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作风整治。

猜你喜欢

攻坚政策监测
政策
政策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助企政策
政策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