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零弃方”理念在喀斯特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与施工统筹调配的应用实践

2021-01-30

中国公路 2021年1期
关键词:土场挖方土石方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1)

一、应用背景

黔西南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简称“兴义环高”)是贵州省高速公路网加密规划项目之一,采用PPP模式,投资101.88亿元,路线全长62.5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路基宽度24.5米,桥隧比56%。该项目全线地形变化大、跨越地貌单元多、桥隧比高,公路沿线经过贵州龙遗迹、马岭河国家地质公园、万峰林森林公园等国家保护区,生态环境敏感,保护要求高。该项目作为典型的锥形喀斯特地貌,复杂的地形条件和高标准建设要求之间矛盾重重。

二、初步设计土石方情况

项目在初步设计阶段,全线桥隧比为64.5%,桥梁26854.8米/58座,隧道12641米/29座,需挖方1259.7万立方米、填方1227.2万立方米,设有弃土场15个、借土场7个。初步设计土石方量统计表如表1所示。

三、“零弃方”统筹应用

建设之初,兴义环高充分发挥了PPP项目优势,将项目作为整体统筹考虑,分析影响土石方调配的各种控制因素,充分协调各地方政府、各设计单位、各施工标段之间的关系,提炼“零弃方”绿色设计施工理念,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统筹部署土石方挖用平衡及合理调配。

表1  初步设计弃、借土场统计表

(一)“零弃方”总体原则

“零弃方”绿色设计与组织施工阶段,需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质优为前提,遵循安全、因地制宜、经济及环境保护四项原则。

1.安全原则

从“车、路、环境”三位一体的综合协调全面考虑,坚持安全至上理念,保证行驶车辆、道路结构、所处环境安全。

2.因地制宜原则

设计与施工精雕细琢,加强公路工程与沿线关系的紧密互动,满足沿线城乡发展需求,带动地方产业和社会经济;减少对人民生活的干扰,尽量避免由于公路阻隔影响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3.经济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综合利用”原则,确保路线安全环保、高质经济。

4.环境保护原则

以“最大程度保护、最小限度破坏、最大力度恢复”为指导,尽量避开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人文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减少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二)土石方合理调配方法

该项目综合考虑当地地理环境,提出了土石方调运“四部曲”。

表2  隧道优化为挖方路基成本对比表

表3  填方路基优化为桥梁成本对比表

1.第一次综合调配

根据各施工标段的路基、施工便道、场站建设、隧道洞渣、桩基孔渣等填挖工程数量,完成标段内填挖方综合调配。

2.第二次短距离调配

根据各施工标段借、弃方工程数量,灵活通过互通三角区、桥梁闲置区、房建场坪区、服务区等地调配土石方。

3.第三次长距离调配

综合对比长距离调运成本和设置弃土场、料场成本,若成本相当,或者调运成本较低,则统筹规划施工进度,提前贯通调运通道,统一长距离、跨标段调配土石方。

4.优化结构设计

若综合调配成本大幅增加,则需优化设计,采用“高填方调整为桥梁”“高挖方路段尽量以断隧道形式通过”“调整路线纵坡”“优化坡比”等方式综合调配土石方。

(三)施工图设计优化

设计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总纲,该项目因地制宜优化施工图设计,灵活运用技术指标,合理控制路基填挖,科学调配土石方,努力实现“零弃方”,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

1.突出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

将公路运营和维护纳入工程设计系统考虑,突出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坚持就地取材,综合调配,减少能耗和工程建设成本。

2.推行生态环保优化设计

科学调整路线纵坡和构造物结构形式,推行生态环保与生态防护设计,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耕地、良田的穿越和占用。

3.统筹协调优化设计

统筹各方技术力量,综合分析并提高设计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及深度,确定适当的标准、规模和方案,形成协调、完整的系统工程。

图1  k6+260~k7+947段工可线位和施工图线位比较图及现场照片

(四)施工图设计优化案例

1.案例一

k6+260~k7+947段为灰岩地区,原设计为“560米隧道+路基”,欠方约为20万立方米,料场规划在红线外。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欠方量,将该段落设计施工图调整为“路基+780米桥梁”。调整后的施工及路面料场选址都在项目路基内,既实现了填挖平衡,又减少了对红线外生态的破坏。

k6+260~k6+820段原设计为560米隧道,隧道开挖土石方约为9.2万立方米。优化为路基挖方后,增加用地34666.67平方米,开挖土石方83.12万立方米,设置路基边坡防护措施;同时,边坡开挖可开采41万立方米石头用于加工砂石料,将料场设置在红线范围内路基上,无需线外开采砂石料。隧道优化为挖方路基成本对比如表2所示,隧道优化为路基节约成本3725万元。

k7+100~k7+947段原设计为填方路基,设计填方23.4万立方米,同时需设置路基边坡防护措施和涵洞工程(两箱涵两盖板)。优化为780米桥梁后,减少用地27333.33平方米。填方路基优化为桥梁成本对比如表3所示,填方路基优化为桥梁增加成本2109万元。

综上,k6+260~k7+947段共计节约成本1616万元。

2.案例二

k13+600~k13+820段原设计为“挖方路基”,挖方数量为93万立方米,边坡采用锚杆、锚索防护,占地2.4万平方米,拆迁房屋5栋。该项目破除“能挖则不隧”理念,结合填挖平衡综合统筹,将高挖方路基优化为“隧道”方案,占用土地1万平方米。挖方路基优化为隧道成本对比如表4所示,挖方路基优化为隧道节约投资927万元。

表4  挖方路基优化为隧道成本对比表

表5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前后成本对比表

图2  k13+600~k13+820段高挖方调整为隧道线位比较图及照片

在优化设计中,项目按该方式全线共调整7处构造物结构形式,不仅统筹规划了全线土石方,还保护了土地资源,最大限度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五)施工组织设计优化

施工组织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喀斯特山区。根据项目特点设计总体施工,充分考虑路面、绿化等后期施工单位需求,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协调规划,联系实际调配全线土石方。

1.突出绿色施工理念

施工组织设计优化与公路施工中,需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有关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干扰,实现“四节一环保”。

2.制订合理的倒排工期计划

以控制性工程为主控,提前合理选择路面料场和场站位置为主源,路面施工为主线、单幅贯通为主导,合理统筹分项工程施工进度。

3.统筹调配土石方

全部土石方均首先考虑就近利用,再考虑材料质量、施工时序、标段划分、运距、运输道路情况等因素,计算各标的土石方清余、缺方量,统筹考虑运距调配利用。

(六)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案例

该项目马家沟特大桥小桩号段(k51+000~k52+470)路基有弃方18万立方米,弃土场占地6333.33平方米。而洒金互通段(k53+550~k54+470)为填方段落,需线外开挖26.6万立方米路基填筑,借土场占地1.78万平方米。为统筹土石平衡,项目倒排工期,提前贯通了调运通道,并优化了施工组织设计。

1.提前贯通马家沟大桥半幅(k52+470~k53+480),将小桩号岸弃方通过马家沟大桥调运至大桩号岸,平衡了18万立方米借方;

2.提前贯通凹子头大桥半幅(k56+757~k57+027),毛栗坪隧道半幅(k57+030~k58+330)从进口端进洞500米,利用隧道洞渣通过凹子头大桥调运至借方段落,平衡了6万立方米借方;

3.利用桥梁桩基和施工便道开挖石渣,平衡剩余2.6万立方米借方。

设置弃土场、借土场方案与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成本对比如表5所示,优化施工设计后节约用地48120平方米,并减少了相关的防护、排水、绿化等工程,节约投资769万元。

图3  k51+000~k58+330段借、弃方分布图

四、结语

土石方平衡调配贯穿了整个项目建设周期,该项目提出了喀斯特山区高速公路土石方在施工图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优化中的统筹调配方法,探究了如何合理、高效、经济地综合利用工程土石方,最终优化弃土场为3个,基本实现全线57公里“零弃方”,并将全部料场设在红线范围内,节约工程投资的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土场挖方土石方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弃土场选址和设计
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动态设计研究
福建省山区高速公路弃土对隧道安全性的影响分析
黄土地区公路建设中弃土场的选址及与水土保持相结合的防治措施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土石方调配方法及其应用
土石方机械的春天已经来了,路面机械的还会远吗?
刍议公路工程水泥路面施工技术
浅析建筑施工中的挖方和土方转运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程序设计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