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瞻“十四五”

2021-01-30本刊编辑部

中国公路 2021年1期
关键词:十四五着力交通

新挑战

目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地缘政治风险较高,给行业发展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扩散蔓延,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循环不畅,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畅通面临严峻挑战。

同时,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行业市场主体经营依然困难,保障市场主体的压力不容忽视。用地、用海、环保等约束性要求不断强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级财政收支压力加大,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落实碳排放达峰目标要求,需要更大力度深化运输结构和交通能源结构调整,绿色交通发展任重道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交通运输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压力加大,行业安全稳定形势依然严峻。

交通运输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综合运输一体化融合水平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在城乡区域间还存在结构性短板,客货枢纽场站配套设施布局不完善,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规制还不完善,运输结构调整内生动力不足;物流运输总体效率不高,高品质运输服务供给不足,无障碍出行服务设施不足,民生领域仍存在一些短板;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行业信息数据共享开放不足;重点立法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地方综合执法改革重塑行业治理体系正处磨合期,运用互联网手段治理行业的能力不足;行业安全稳定基础还不稳固等。

新要求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交通运输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纽带和基础支撑,要从畅通循环角度把握对交通运输的新要求。

要求扩大循环总量。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求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扩大循环规模。

要求提高循环效率。畅通经济循环,要求加快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大力提升运输效率和衔接效率,加快发展快货物流,促进一体化融合,缩短循环周期。

要求增强循环动能。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形成产业链供应链闭环,加快发展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发展新动能。

要求降低循环成本。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要求保障循环安全。加快建立安全可靠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提高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这是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具体体现,要求交通运输内提质效、外保安畅,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好先行。

总的来看,2021年交通运输发展总体处于恢复性增长期,稳的态势没有改变,进的基础趋于牢固,但变的因素明显增多,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

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之一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全面推进,中央有部署、地方有行动、行业有干劲、社会有共识、人民有期待,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图为湖北省秭归县芝茅公路。(摄影:王罡)

新格局

做好2021年和“十四五”时期工作,要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统领,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当好先行。

交通运输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这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应的是质量变革。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既包括交通运输产品和服务高质量,也包括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的有机统一,是现阶段多重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核心是提高交通运输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和竞争力,进而提高经济循环的质量和效益。实质是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依靠生产要素增加的粗放式增长向依靠生产效率提升的集约式增长转变。关键是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以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为价值导向,持续完善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以系统观念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推动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这是发展路径的转变,对应的是效率变革。核心是要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提高流通效率,进而提高循环效率。关键是要填平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协同不够、融合不深、共享不足等低效率洼地,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实现系统效率最优。必须紧紧抓住“十四五”这个窗口期,协同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硬联通和软联通,着力推进基础设施联通、客货枢纽畅联、运输服务联程、战略规划协同、体制机制衔接、技术标准兼容、发展要素共享、信息数据融合,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效率和整体效益。

推动交通发展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这是发展动力的转变,对应的是动力变革。必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着力激发技术、管理,特别是数据这个关键要素的活力,提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要把数字化作为创新驱动的主引擎,加快推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交通运输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交通运输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抓好“六个着力”。

着力优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有效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实施。要围绕优网络找准补短板的主攻方向,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快速网要互联互通,着力推进高速铁路贯通联网,高速公路贯通联网、扩容改造。干线网要高效衔接,着力推进普速铁路覆盖连通,国省干线公路贯通衔接、提质升级,内河高等级航道畅通连通、拓展延伸。基础网要广泛覆盖,着力推进农村公路纵深延展、提档升级。要围绕“稳源、开源、降本、提效”强化资金保障。稳源,就是着力稳定好现有资金渠道。开源,就是要探索用好多种投融资方式。降本,就是要降低投融资成本,降低交通债务风险和还贷压力。提效,就是要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按照“资金、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加快补系统性、效率性、服务性设施短板,优先支持在建工程后续融资,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着力发展现代物流,有效支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围绕内提质效、外保安畅,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着力抓衔接、抓融合、抓载体、抓机制、抓衔接,坚持软硬并重,以“一体化”为导向抓好设施、装备等硬联通,以“一单制”为载体抓好规则、标准等软联通,把缩短衔接时间、减少中转次数、降低衔接成本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大力促进国内外、城乡、区域、干支、方式间有机衔接。

着力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奋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大力发展现代运输服务业。更多依靠政府力量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多依靠市场力量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推动出行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货运、快递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要大力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以服务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便利化为主方向,瞄准出租、公交、城市拥堵、老年人出行等民生痛点,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坚持包容审慎原则,鼓励和规范交通运输新业态发展,倡导“出行即服务”理念,发展全出行链新模式和无接触交易服务。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重点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导向,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放宽准入。着力放宽竞争性环节市场准入、放松竞争性业务价格管制,促进铁路运输业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和适度竞争,推动邮政普遍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通过引入竞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反对垄断。坚决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重点防范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凭借数据、技术、资本优势从供需两端限制和排斥竞争,也要着力打破行政垄断、地方保护、行业分割。要统一规则。优先保障与国内统一大市场相关的法规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全国各种运输方式间统一的运输规则、规制、标准,加强全链条标准体系建设,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

张家界天门洞99道弯最美公路,是一条致富路,拉动旅游业发展,要致富先修路,使公路沿线居民脱贫奔小康。(摄影:曹志敏)

着力促进高水平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更讲策略、善用巧劲、把握节奏,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高水平办好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会推迟到2021年举办。要全力以赴将大会办成一届高效、务实、精彩、卓越、令人难忘的盛会。要认真研究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涉交通事项,做好协定生效各项准备工作,并以此为契机,研究建立与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国际运输规则,推动交通运输市场更高水平开放。要着力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升“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和运输便利化水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强保障。

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工作的基本遵循。要全力保障国家安全。加快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树立底线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全力加强交通运输保障国家安全的体系和能力建设。要全力保障公共安全。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把春运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重点,把外防输入作为重中之重,继续落实“货开客关”总要求,坚持“人”“物”同防,着力强化冷链运输防控措施,全力阻断疫情通过交通传播。要全力保障行业安全稳定。统筹推进交通运输各领域安全,聚焦可能引发巨灾的重大风险点,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能力建设,着力排隐患、固三基、建体系,标本兼治,坚决抑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猜你喜欢

十四五着力交通
繁忙的交通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四个着力”让人大履职更出彩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小小交通劝导员
坚持“三个从严” 落实“三个着力”
坚持“四个着力”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立足区县抓创建 着力创新促提高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