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上海“十四五”发展的若干思路与设想

2021-01-30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十四五发展研究课题组

上海经济 2021年2期
关键词:十四五长三角上海

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十四五”发展研究课题组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 200020)

“十四五”时期,上海需要通过推动人、地、产、城的协调与融合发展,开拓新发展思路,创造新发展空间,来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开放创新水平与集聚辐射能力,以更好发挥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作用,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本文结合上海城市发展中的长板优势及短板制约,提出上海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路与设想。

一、破解上海发展“人地矛盾”

就人口数量而言,上海是一座的超大型城市;就土地空间而言,却是一座“小城市”。上海城市土地面积是四个直辖市中最小的,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228位,面积甚至小于周边的苏州与杭州。人地矛盾是上海城市发展一直存在的主要矛盾。人地矛盾下的人口结构失衡、商务与生活成本上升,使上海城市活力提升难度加大。回顾600年地理形成过程,上海64.5%的土地是由长江泥沙堆积而成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围垦的滩涂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现在中心城区面积的1.5倍,不断淤涨的滩涂也给上海带来了增量土地资源。随着长江下泄沙量的不断减少,滩涂自然淤涨能力降低,并持续侵蚀现有岸线,下泄泥沙已演变成一种宝贵资源。上海作为长江河海口岸城市,应充分利用下泄及疏浚泥沙固沙成土,既有利于克服长江口疏浚泥沙的反复回填问题,也有利于符合自然与生态规律的土地自然增长。更重要的是,上海要想方设法提高存量土地开发利用效率。经过30余年土地批租,2018年上海建设用地总量已达3145平方公里,国土开发比例高达49.61%,其中工业仓储用地总量在2017年已达到614.3平方公里。以单位土地GDP分析,上海经济密度仍然偏低。上海需要在存量上进行城市用地制度的改革突破,通过制定工业用地的城市更新战略规划,加大国有划拨土地用地改革力度,加大低效出让用地的收购整合力度,统筹推进全市存量用地的更新与发展。

二、优化人口空间分布结构

人地矛盾也可以通过优化人口空间分布予以缓解。上海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截至2019年底,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1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35.2%,老龄化人口比例超过全国平均值(17.3%)的一倍。现行养老模式固化了中心城区人口结构,加剧中心城区的人口老龄化、年轻人难进城的问题,加重早晚高峰通勤压力,降低上海都市活力。为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活力,可疏导社区养老,提高郊区新城养老比重。通过提升周边新城公共服务配套资源,结合地铁沿线非建制镇配套公共服务资源,探索市区老人“以房养老”的保障模式,鼓励亲友抱团租住郊区。通过提升郊区养老质量,提高郊区养老比重,可以优化上海中心人口结构,提升空间活力。

三、开辟“轨交上盖+总部小镇”都市圈新空间

考虑世博会通勤需要,上海优先建造了中心城区轨道,导致中心城区密度过高,没有形成合理的圈层化都市空间。“轨交上盖+总部小镇”的都市圈模式是优化“人-地-产”空间布局的重要路径。上海都市圈建设逐步从“规划”走向“建设”的实质性阶段。上海都市圈包括东西两个支撑带:东向以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为中心的南通、舟山、宁波沿海湾区都市经济带;西向以虹桥商务区为核心的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都市经济带。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是建立都市圈通勤的必然选择,在轨交建设中,通过推广地铁上盖(TOD)建设,为城市新生代职业人口提供居住空间。在日本、韩国、纽约等国际化城市,坐落在地铁上的社区因其享有优质的交通资源和完善的生活配套成为都市未婚白领的首选。围绕浦东16号线、青浦17号线、G60走廊等轴线,建设“轨交上盖+总部小镇”,重构松江、青浦、嘉定、南汇新城发展空间,使其成为上海都市圈的典型模式,可以激活上海100多个非建制镇发展活力,形成后发性优势,促进上海郊区新城发展进入综合提升的新阶段。上海都市圈的轨交小城镇区别于一般特色小镇,可成为国际或本土型跨国公司总部集聚的小镇,实现新城小镇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发展,做实上海都市圈经济,优化上海的空间、产业与人口的布局。

四、建设开放发展的“自贸港新城”

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是上海未来发展弹性最大的区域。上海从2013年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到2019年提出“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上海开放发展一直处在制度性开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在百年大变局形势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建设面临新机遇,但时间窗口不会太长。“自贸区新片区”作为一个过渡性概念,需进一步具体明确未来方向,加快进度。“十四五”可将“自贸港新城”作为自贸区新片区的建设目标。由于“自由贸易区”概念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兴的投资与贸易开放需要。“自贸港新城”作为自由港的一种形式,具有更丰富的开放内容,符合当下城市型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自贸港新城”区别于海南全岛型自由港。“自由港”是一个宽泛的、没有明确界定的用语,上海自贸区新片区具有“港城”融合特点,可建成融合城市功能的特别开放区或特别开放市,并单独适用授权立法。自贸区新片区港口、开发区、新城的“三合一”空间,符合自贸港城功能形态,符合服务、商品及人员跨境流动便利化的发展趋势,可成为上海的城市新名片。

五、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体化动力核

大虹桥发展已今非昔比,大大超出最初被赋予的大交通功能,进博会大平台、长三角一体化进一步打开大虹桥发展空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也需要适应城市发展新阶段特征,不断提升自身功能,更好发挥集聚辐射能力。一是建成为上海西都市圈的枢纽节点。大虹桥与一体化示范区、G60科创走廊等长三角重点发展板块,要有体系化联动。可以设想形成“一平台三走廊”的上海西部都市圈发展新格局,即虹桥枢纽平台与G60对接,打造科创走廊;与一体化示范区对接,打造生态绿色发展走廊;与G42对接,打造嘉定、昆山、苏州工业园区的高端制造走廊。二是聚焦国际贸易平台功能,虹桥商务区打造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与浦东自贸区及临港新片区的差异化在于不完全以贸易量为目标,更应突出功能性平台的集聚。除了进博会会展型贸易平台,还要关注数字贸易等新兴贸易功能的集聚。三是加强贸易投资促进功能,建立全球化贸易投资服务网络。当前贸易与投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上海需要有一张布局全球的贸易投资促进网络平台,长期跟踪维护企业关系,创造贸易投资融合新商机。不同国家与地区具有各自不同的贸易网络组织形式,譬如美国主要通过商会形式,新加坡、中国香港主要通过政府法定机构形式。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在全球设有超过35个办事处及联络点,联系服务新加坡7.6万家企业;香港贸发局在全球各地设有超过40个办公室,60万家的出口商及服务业者的数据库(其中本地企业10万家)。上海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应加快建立一张超越市域区划的贸易网络,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全球企业的贸易与投资,可邀请长三角周边区、市及国际机构代表共同参与成为一体化、国际化发展平台,成为国内首创的跨区域合作法定机构,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

六、呈现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新亮点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除了体制机制上的协同合作创新之外,要在生态绿色发展方面形成一些有特色、看得见、可借鉴的“新亮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可以为都市版的“两山理论”探索新路径、新模式:一是以太湖水系治理为生态绿色一体化建设目标,在华为总部小镇建设中,率先应用生态卫生排水系统,形成国内首创应用示范效应。重点解决生活污水和化肥流失造成的河湖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二是推出郊野湿地公园,作为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网红打卡地”,让“生态绿色”看得见、摸得着。上海目前已有七个郊野公园,位于示范区的青浦郊野公园最具特色,已渐成郊游首选地。可进一步从现有的4.5平方公里扩建至规划中的23平方公里,命名为“金泽湿地公园”,导入“物候经济”、卫生排水循环示范等创新性项目,成为示范品牌之一,并与辰山植物园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三是打造金泽生态小镇品牌。金泽镇位于示范区五镇中心,是启动区中经济总量最小、人口最少、面积适中的镇,又兼具建制镇与非建制镇融合发展的特色。华为研发中心也在金泽,日本同样也有号称“小京都”的生态小镇金泽市,两地如结成友好城镇,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效应和国际影响力。四是创建环淀山湖国家旅游合作区。淀山湖是上海的“西湖”,但一直没有跨区统一规划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应推进最紧密的淀山湖一体化,通过一体规划发展,挖掘世界级湖区效应,成为一体化示范项目。五是轨道17号线至金泽镇应成为先行示范区的一号工程。17号线延伸至金泽镇要特事特办,尽早着手安排17号线延伸段的相关工作。延伸段的地铁上盖能够为广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低成本的居住、生活环境,打通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与大虹桥一体化枢纽平台的联结。

七、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五个中心建设的基础是航运中心建设,疫情及国际贸易摩擦冲击最大的是国际贸易与国际航运。在全球贸易量下降的趋势下,港口吞吐增量更多要靠转口贸易。如果没有合理的长三角港口分工合作机制与布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中转功能或会被边缘化。长江口深水航道竣工后,南京、武汉也开通了至日本关西航线(大阪、神户、名古屋)江海直达航线,不少国际班轮直接到釜山中转。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到“全面建成”,要形成高效的“长三角组合港”航运体系,并达到稳定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时要充分发挥新片区特殊综合保税区的作用,在“十四五”扩大转口贸易、离岸贸易发展空间,弥补一般贸易下降的缺口。同时,转口贸易带动国际航运服务大发展,上海航运中心世界排名争取从前五位,进入前三位城市。上海航运服务能力的提升虽不明显,但在新业态、新技术、新规则的变局中大有机会,上海需密切跟踪,提前做好布局。

八、抓住窗口期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由于我国疫情控制最为及时有效,全球对中国经济信心相对上升。根据英国智库发布的2020年度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显示,上海超过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仅次于纽约、伦敦和东京,排名第4位。上海应抓住全球资本配置重构窗口期,提前谋划布局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一是加大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力度。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争取更大的注册备案权利,针对“在线新经济”扩大上市企业覆盖面,加快企业上市审批速度。二是上海要争取数字货币试点,在区块链研发和场景应用方面走在前列。三是创新国际投资利用方式,除了外商直接投资外,要善于利用证券市场的国际资本为本国企业及“一带一路”项目投资服务。加紧研究国际资本流入与转化的新渠道、新方式、新平台,做到可用、可控。四是依托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区,构建内外有别的离岸金融市场体系,推出系列平台、产品,服务全球资本、企业与投资者。五是上海可考虑设立国际证券交易所新平台。国际金融中心的证券交易所应可以接受全球公司上市,但是受制于我国资本流动及市场资金的制约,外国上市公司来华上市一直受到限制。2009年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曾经提出开设“国际板”建议,但因为市场资金面因素一直未获批准。“十四五”期间,在继续争取国际板前提下,配合自贸区新片区建设,发起筹建“上海国际证券交易所”,采用独立、相对离岸型的交易平台机构模式,与境内资本市场相对隔离。

九、以进博会为契机打造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新高地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功能演进看,上海1.0版国际贸易中心建成基于港口航运、商贸物流的“口岸型”国际贸易中心。上海2.0版国际贸易中心正逐步建成基于总部经济与平台经济的“交易结算型”国际贸易中心。未来3.0版国际贸易中心是综合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服务流六个维度的“流量经济型”贸易中心,在贸易商品集散枢纽功能基础上,成为国际贸易机构组织的集聚地、交流区,成为贸易企业在岸与离岸、线上与线下的贸易发生地。自贸区新片区、虹桥商务区等区域将成为新型贸易功能的核心承载区,形成“对接区域一体化、联通全球一体化”的国际贸易发展新格局。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领域广泛,贸易、消费、投资、总部经济、电商及城市建设,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联。进博会对于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已显现重要促进作用,在内外贸一体化联通、双向投资贸易互动、贸易合作网络形成、数字贸易枢纽建设、区域一体化链接等领域,逐步形成循环体系、机制与效应。当前,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面临内部功能升级与外部风险不确定的双重挑战。进博会是加快促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升级,充实“十四五”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功能,打造面向未来城市的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切入点。进博会的常年举办应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由2.0版向3.0版跨越的最好助力。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也应围绕未来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需要,进行全面布局。

十、贯通布局上海江海经济走廊

上海是一座半包围于长江口与杭州湾、面向东海的江海交汇之城。但从上海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看,上海江海联通的经济走廊还未形成。临港地区作为上海江海连接的交汇点,还未形成枢纽效应。临港地区作为上海未来城市的新空间,人口集聚不高有其空间原因——其位于上海半岛型地形的顶角,与周边的联动发展效应弱、人口集聚速度慢。上海临港地区的区位应放在全国的沿海交通布局和上海江海经济走廊视角,随着临港新片区建设逐渐成形,为进一步促进产城融合一体化,能打通沪舟甬通道与浙江宁舟经济圈,既有利于更好做活临港偏角,也有利于宁波、舟山对接新片区资源。沪舟甬跨海通道应进行总体评估,实现与舟山的海上一体化,为大洋山合作开发以及长三角枢纽组合港建设打好基础。同时,还应结合上海东站建设,打造上海浦东经崇明跨江发展通道,以及经奉贤、金山的湾区发展通道,形成“江-海-湾”三条通道在上海东站的交汇。

十一、浦东新格局:从“浦江畔”走向“东海岸”

2020年是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十四五”更要谋划浦东新三十年。浦东既具有陆家嘴类型的国际都市区,同时延伸具有开阔的产业化空间。这是纽约、伦敦等国际城市所不具备的。因此浦东可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国际金融中心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双中心”格局探索道路,通过浦东自贸区试验区与新片区的互动,将新片区打造成为新三十年的“浦东之浦东”。围绕东站项目建设浦东综合枢纽,成为虹桥枢纽的2.0版。吸取虹桥枢纽的经验和未来开放新需求,建成综合空港、铁路、海港、轨道等国际化枢纽。推动浦东发展形成四条增长轴。第一条是早期发展的黄浦江东岸;第二条是“陆家嘴—张江—浦东机场”增长极;第三条是以“外高桥—浦东机场—洋山港”的沿海发展轴;第四条是沿16号线所形成从张江到临港的科技创新走廊。

十二、拓展“国际空港”的开放创新功能

相对于贸易全球化阶段的海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一般依托空中集装箱运输,空港是未来城市开放枢纽的主要节点,可以成为上海全球城市功能的集中体现,成为枢纽中心。现有规划布局中,我们还未充分将空港的功能政策优势与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充分对接。譬如人员的自由流动可以在空港区域先行实现最大化的突破。“航空自由港区”既是服务航空货运的保税区,也是服务商务和国际交流交往便利化的航空商务自由港。通过放大航空过境区功能,过境人员免签进入航空自由港区,便利商务交流活动。发展航空保养、维修、国际贵重物品仓储、免税购物消费产业等特定产业。上海需要将航空枢纽的功能及自然围网政策效应充分放大,从点上突破开放发展。临港新片区与虹桥商务区都具有毗邻涵盖空港的优势,可在浦东机场与虹桥机场建设国际航空自由港区,通过局部“点开放”加速开放进程与力度,在上海东站与浦东机场之间考虑规划建设“航空自由港区”。空港开放的扩大有利于推动上海城市功能的升级,可以成为新的增长点。

十三、积极抓住国际组织总部引进机遇期

国际组织的集聚有助于带动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是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方面。国际组织数量是衡量一国或一个城市开放度与影响的重要评判。从全球范围看,落户中国境内国际组织总部数量仅有7家,其中只有新开发银行落户于上海浦东世博园。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中国开放力度加大,国际组织选址中国的意愿越来越强。上海应抓住国家两个百年机遇期,为集聚国际组织总部创造好制度与政策条件。上海吸引国际组织总部可主要针对经济、科技类的国际组织总部,以区别于北京首都的国际组织总部功能。抓住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TO、世界银行等机构改革的机遇,引入相关职能机构。在上海选址建设国际组织总部办公园区,形成政策集聚与地标效应。

十四、改善互联网接入渐成营商环境

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数据信息已成为重要的资产流动形式。发展流量型经济离不开数据跨境流动的便利化。上海外资与总部经济发展具有对互联网接入开放的迫切需求,自贸区新片区具有政策突破的优势,便于实现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上海具有互联网开放介入的迫切需求与良好基础,积极争取互联网开放在上海先行试点,优化上海营商环境。上海探索互联网开放可以分类分步稳步推进。在内容上分类实施,可先推行商务信息的互联网开放,媒体、社交等敏感互联网领域后期适时开放。互联网接入开放可先在自贸区先突破,后在其他区域复制。

十五、以“魔都之旅”引领新时尚新消费

“魔都”一词源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作家出版的见闻录,如今“魔都”在新时代下赋予了新内涵,成为能引领新一代或下一代消费潮流的、接地气的主题概念,更具有未来科幻的词汇寓意。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具有景观上的魔幻、空间上的魔力、文化上的魔性特质。“魔都”是上海打造“四大品牌”的大众品牌。“魔都之旅”是以旅游撬动交通、餐饮、酒店、购物等行业消费,直接体现“上海服务”“上海购物”两大品牌;同时“魔都之旅”还包括文化创意、工业设计、时尚创新产品首发、首展等深度项目,展现“上海制造”“上海文化”之魅力。基于此,整合上海旅游资源,打造“风貌之都”“红色之都”“名居之都”“会展之都”“竞技之都”“时尚之都”“演艺之都”“创意之都”“文博之都”“在线之都”,形成“魔都之旅”十大项目。

十六、加强老年人网络应用培训消除“网络代沟”

上海老龄人口比例高,优化和提高老人群体的线上消费体验与比例,是提振消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疫后经济复苏发展和提升民生获得感的重要一环。疫情隔离期间,老年人线上消费能力不及平均水平,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只有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反倒形成了不同年龄层之间的一条鸿沟。不会网络操作及对电子消费的不信任是老年人网络消费的主要屏障。针对“网络代沟”问题,可开展60~75岁群体免费线上消费技能培训,旨在系统提高这一群体对线上消费的认识与能力,推行实地体验与线上消费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老年人对新消费形态的适应力,同时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在社区推进有关教学活动。

十七、以场景产业引领新一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场景产业是互联网平台经济,结合运用5G、物联网、AR/VR技术、卫星导航、区块链等新技术,在垂直行业领域中的“再创新、再应用”,由此带动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上海曾错过BAT电商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浪潮,不能再错过在线场景产业发展风口。上海具有国际大都市最为丰富的应用体验场景和最能接受新消费的巨大客户群体,应成为引领场景产业的龙头城市。在此轮在线经济发展周期中,以携程、饿了么、拼多多、小红书、叮咚等为代表的生活场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电商在上海纷纷落地崛起,初具场景业态集群发展态势。上海互联网经济的未来蕴含在场景产业中,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蓝海领域。上海可将“场景产业”作为“十四五”创新创业的重点扶持方向之一。制定未来城市生活场景规划,鼓励发展场景产业。结合5G应用推广等工作,推出上海未来城市生活场景愿景,通过前景描绘、规划引领、产业导入,形成民众参与、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衔接,推动上海城市现代化能级再跨越一代,成为引领全球的数字化都市。梳理“互联网+社会服务”电子服务业态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形成专项改革方案,推动医疗、教育、养老、物业管理等领域场景开放创新。

十八、立体化推动长三角港口海洋经济发展

长三角港口及海洋经济的合作发展,应有组合拳,即通过“五位一体”的“长三角组合港”战略,加速长三角的港口与海洋经济的一体化融合。一是合作开发大小洋山。沪浙小洋山开发合作机制基本形成,从长远看,沪浙大洋山合作规划与建设可适时启动。二是沪舟海上大通道建设。可积极推进纳入国家建设项目。东海二桥的建设与否仍需根据全球经济形势下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再做调整。浙江方面建成“岱山—大洋山”的跨海通道和大小洋山连接线项目后,即便东海二桥不建,也实现了“舟山—岱山—大洋山—小洋山—上海临港”的贯通。三是江海联运协同发展。以大小洋山合作开发为抓手,优化整合、有序开发上海港及宁波—舟山港深水岸线资源。四是自贸区新片区建设与沪苏浙自贸区联动。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及新片区在开放创新方面对长三角及其他内陆地区的服务能力。五是海洋石化产业的协同发展。位于舟山大小鱼山岛的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与邻近的陆上上海金山石化应实现协同发展,推动杭州湾的生态可持续发展。通过海洋石化产业的一体化合作,加快上海金山石化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长三角组合港可作为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之后长三角一体化新抓手。

十九、串联形成长三角“海陆江”旅游新体系

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要具体体现在项目上,而不是停留在机制上。其中,“海陆江”三项旅游项目的连接贯通可以成为重要的推动抓手。“海”主要是国际邮轮旅游线路的一体化。抓住疫情之后国际邮轮产业的调整期,协调宝山、南京、舟山等国际邮轮母港建设,构建长三角与东南亚的近海邮轮路线。同时,将国际邮轮客源通过“海陆”“海江”游线链接,拓展腹地市场。“陆”主要是陆上高端旅游专线。规划长三角房车营地布局与建设。借鉴和引进“东方快车”模式,构建长三角旅游观光列车路线,实现班车化的城市旅游。“江”主要是内河游轮路线。内河游轮不同于国际邮轮,以内河、近海等水系串联系列旅游景点和城市,内河游轮成为欧美国家比较流行的休闲度假旅游方式。长三角因水而兴,水网纵横,旅游业发达,已经具备发展游轮旅游的港航和市场条件,尤其在疫情后国际邮轮市场重创的情况下,高档内河游轮成为可选的替代需求。国际邮轮、“东方快车”、内河游轮可以互为连接,形成“海陆江”长三角旅游一体化体系。三省一市可共同推进建立沿长江沿运河、环太湖和沿近海构成的“海陆江”游轮产业体系,可作为“十四五”长三角一体化协调项目。

二十、谋划布局长三角城市群高速磁悬浮项目

以城际铁路与轨道交通组合的通勤交通构成都市圈内交通。在轮轨高铁全国成网的前提下,都市圈之间的中心城市如深港穗、京津唐、长武南、成渝之间可以应用高速磁浮列车连接,沪宁杭磁浮应率先推出。日本的首条正式磁悬浮干线“中央新干线”将连通日本东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三大都市圈,其中东京至名古屋段(约286公里)计划将于2027年开通,最高速度是505km/h。上海浦东磁浮是世界上第一条正式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路,时速431km/h。2019年,我国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国产高速磁悬浮技术日趋成熟,国内多个省份和城市正在结合磁浮线路规划,布局磁浮产业。从全国看,长三角最有条件首先应用建设国产高速磁悬浮路线。长三角具有其他地区不可比的市场容量,具有足够的客流量保障项目的市场社会效应。磁悬浮具有速度快、噪音低等特点,可以加速长三角融合,构建“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基于磁浮轨道的城市群。从上海看,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与长三角的衔接不便,需要有条快速的直接联通线。将沪杭磁悬浮上海始发站设在上海东站,可成为环杭州湾的快速交通线,同时实现与原有机场磁悬浮换乘对接。上海具有高速磁浮运营经验,项目落地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十四五长三角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上海之巅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