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与满足理论下的推理类综艺节目受众需求分析

2021-01-30王锐琦

视听 2021年1期
关键词:弹幕受众

□ 王锐琦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的内容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存在着多种要素,主要包括受众需求、媒介印象、媒介期待、媒介接触及满足类型等。它从受众角度出发,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①。因此,重要的是研究受众想要获得满足的需求类型以及其通过媒介接触行为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以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推理类综艺节目这一对象时,应该沿用这样的思路及逻辑。

二、受众的需求类型

我国最早的推理类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于1996年播出②。此后,推理类综艺节目逐渐发展并已细化出剧情互动、角色扮演、音乐竞猜、密室逃脱等多种分支种别。《迷情追击·探案俱乐部》《非常了得》《蒙面唱将猜猜猜》《胜利的游戏》等的热播,使推理类综艺节目日益受到重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此类综艺节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的某些特定需求,得到受众的认可。

受众的需求包括个人及社会等因素。季涛频(2016)认为,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背景下,“新奇欲、娱乐欲、信息欲、情感欲、体验欲、传播欲、社交欲、梦想欲是广告受众的根本需求和欲望”③。这个定义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社会不断前进,受众的需求类型大致相同,却也存在些许改变。受众的需求类型在季涛频说法的基础上修改和替换,即消遣娱乐、追求刺激、好奇心、获取信息、情感共鸣、体验参与、人际关系、自我审视等需求。受众的需求是否被满足,与多种因素相关。

三、推理类综艺节目中受众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一)满足受众消遣娱乐需求

麦奎尔认为,电视节目可以向受众提供心绪转换效用,满足消遣娱乐需求,解放精神压力④。如今的媒介有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但是这一效用仍未发生大的转变。推理类综艺节目中也往往穿插着娱乐性很强的内容来缓解紧张的气氛。

以《蒙面唱将猜猜猜》为例,节目组邀请多位明星嘉宾进行推理,他们之间相互插科打诨,引发笑料。主持人及时调整气氛并把控整体流程的节奏,既要催促嘉宾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作答,营造紧迫感;又要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嘉宾们在推理询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言语冒犯”危机。张弛有度的综艺节奏是受众愿意通过观看节目排解消遣的原因之一。

各推理类综艺节目塑造娱乐笑点时所采取的具体方案可能不一样。《Lying Man》的定位是电竞桌游推理类综艺节目,邀请八位嘉宾进行“狼人杀”推理游戏。狼人方通过推理确定神和平民的身份,神和平民则需要推断出狼人方身份,双方角逐,可利用技能以及投票将其他嘉宾推出游戏,最后留下的一方获胜。在节目中,嘉宾们使用狼人杀游戏常出现的俏皮话推理游戏走向,受众主要通过嘉宾们风趣的语言技巧来获得愉悦感。

此外,节目组在制作上运用拍摄技法与后期包装,推理过程的紧张感与娱乐性和趣味性并重,使得节目亦庄亦谐⑤。采用花字与搞怪音效等是后期包装突出娱乐性时比较常用的手段。《Lying Man》在战旗TV中直播后,优酷上线了该综艺,其中添加了许多后期效果,优化了节目的可看性。

(二)满足受众的好奇心需求

推理类综艺节目组通常采用多线叙事、复线结构,在开头及过程中设置悬念等,使得受众跟随着剧情走向,对线索进行抽丝剥茧。支撑受众观看至节目结束的重要原因就是好奇心。受众的好奇心几乎能贯穿全场。

《明星大侦探》采用多线叙事的方式,每个嘉宾都有自己的剧本。在节目开始前,嘉宾间互不剧透。节目开局设定“凶手是谁”的悬念。嘉宾们可以找出真相,将“凶手”投出。节目组规定搜集证据的环节有多个轮次,全员每完成搜集一次都要集合起来进行推理和讨论,分享各自掌握的线索。嘉宾们发现新的线索前,受众带着“下一个线索是什么”的疑问观看节目。揭开线索后,受众的好奇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值得关注的是,每发现一条新的线索,这种满足感都会层层叠加。此外,当嘉宾们推理出一个他们内部认同的结果或官方公布结果时,受众的好奇心也都会得到满足。

《心动的信号》节目组邀请八位素人单身嘉宾日常相处,共同住在“信号小屋”中。另外,邀请明星嘉宾们互相交流,对他们的感情走向进行推理,每一期进行投票预测。该节目第二季共十期。在最终一期,素人嘉宾们会对心动对象告白。受众们可以观察并推理不同素人嘉宾间的感情线,往往会出于对每期以及最终组合的好奇坚持观看。

(三)满足受众情感共鸣需求

推理类综艺节目中经常采用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在观看的过程中,受到音乐或声效的影响,受众会与嘉宾们和其他网友进行拟态的情感交流。其次,一些引发受众深思的故事或剧情也能满足他们情感共鸣的需求。

《蒙面唱将猜猜猜》节目中的线索会隐藏在音乐中,由蒙面嘉宾们现场演唱。音乐往往与受众的记忆相连,它们甚至见证了受众人生中重要的时刻或阶段。当嘉宾们演唱别人或自己的歌曲时,容易唤起受众的回忆,使其产生情感共鸣。蒙面嘉宾“飞儿乐队”的前主唱詹雯婷说自己伴随着很多人的青春。在揭开结果后,现场响起她之前创作的歌曲,受众纷纷打出“《我们的爱》放出之后,多少曾经的回忆都浮现了”以及“真的是我们的青春”等弹幕,表示“感动、泪目”。

《密室大逃脱》第二季“404的秘密”这一期中,陶妈妈得病,将很快离去。因害怕女儿伤心,她决定通过技术手段制定出一个虚拟的自己。在她去世后,系统出现故障,嘉宾们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帮小女孩关闭系统,防止沉迷;另一种是将机会交到长大后的女孩手中,让她自己决定。受众在弹幕中纷纷打出自己的看法,他们中有认为“我是母亲,我选择关闭”的,还有另一方认为“我愿意一辈子看到妈妈”的。同时,他们也会表示自己同意一方嘉宾的观点,如“小贾的理由说服了我”及“同意邓伦的观点”等。从这些语句中,可以发现受众将自己代入故事中考虑问题,积极参与选择辩论。

此外,当节目中出现悬疑恐怖的剧情时,受众可以与网友进行弹幕交流,透露“这些娃娃太可怕了”等信息。嘉宾们受到惊吓尖叫时,受众纷纷表示“我看着都怕”及“同款害怕”,产生情感交流与共情心理。

(四)满足受众体验参与需求

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受众参与体验的需求逐渐凸显出来,他们更乐意接触一些有临场体验感和沉浸式的媒介内容。网络技术兴起、综艺节目类型创新等因素,都为在媒介接触行为中获得体验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机遇。此外,受众在观看推理类综艺节目时往往会猜测结果,进行游戏体验式的参与。

《胜利的游戏》是一档直播互动推理类综艺节目,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搜集线索并推理出伪装者。每完成一次线索搜集,嘉宾们就要在集合“庭审”后回到各自的房间进行网络直播。由受众进行投票,排名靠前的嘉宾可以获得额外的技能卡。在直播间内,受众可以告知一些他们从其他嘉宾处得知的新线索,参与推理。在节目中,受众的作用被凸显出来。

此外,节目组对“案发现场”进行精心布置,将线索隐藏起来。受众不仅可以通过直播间获得信息,还可以看到“案发现场”的即时情况。节目播出时,受众可能会关注到嘉宾们未发现的细节,并在嘉宾的个人直播间中分享自己的推理结果。嘉宾们也可以据此进行下一阶段的线索搜集。在节目中,受众可以参加多轮投票,也可以与嘉宾互动。这样的方式使他们体验参与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五)满足受众追求刺激的需求

在推理类综艺节目中以悬疑冒险的剧情及猎奇的故事为开端,或者在推理过程中设定急迫严苛的倒计时以催促参与者快速进行选择等手段,营造了一种紧张刺激感。此外,悬念的层层铺开及延展,拨开迷雾并逐渐接近真相的整个过程中,受众的紧张刺激感往往不断递增,直至公开推理结果是否正确的前一刻达到临界点。

《迷情追击·探案俱乐部》开始就会打出“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字幕,采取的故事选题也相对猎奇,如“诅咒杀人案”和“双重杀人事件”等。节目组展示故事背景简介时,通常使用阴暗的视频画面及音效进一步渲染悬疑惊悚的氛围。再加上节目组的剪辑风格与《今日说法》等推理类法制节目相似,线索一层层剖开,跌宕起伏的剧情刺激着观众的神经。观看节目时,受众不仅可以获得案件故事的题材性以及视频中画面、音效等方面的刺激,还可以在期待真相的同时,形成一种伴随着好奇心的紧张感和压迫力。

《密室大逃脱》也有着相关的策划及布局,使观众能够获得强烈的刺激享受。在“逃离废弃学校”这一期中,除了道具和空间布置等方面的晦暗惊悚性,节目组在逃脱时间中也给了更严格的限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地震般的晃动以提醒嘉宾们快速搜集线索并进行推理。受众在观看节目时,也会产生强烈的紧张感,获得特定的需求满足。

(六)满足受众人际关系需求

麦奎尔认为,人际关系需求包括拟态和现实两种,拟态人际关系是指受众对节目中的嘉宾“所产生的一种‘熟人’或‘朋友’的感觉”⑥。弹幕及社交媒体等的产生,使得受众之间的人际交往逐渐受到重视。

《明星大侦探》《Lying Man》《蒙面唱将猜猜猜》等综艺节目已播出多季,甚至有连续出现的常驻明星嘉宾。受众对这些嘉宾很了解,和他们似乎存在着真实的朋友关系。例如《明星大侦探》中的何炅、撒贝宁、鬼鬼等明星本身的职业有一定的曝光度,加上作品及私人信息的泛滥,受众可以逐渐拼凑成想象中朋友的样子。

此外,在推理类综艺节目中,受众可以发弹幕推理竞猜,甚至可以与网友进行超越时空的交流。观看节目后,前往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的话题及感想,与网友对话寻求认同感,这种人际关系也属于拟态的一种。

现实人际关系主要指受众与亲友的关系,受众可能会将推理类综艺节目的感想作为一种谈资与亲友分享。观看过程中,受众与亲友进行讨论,交换彼此的意见,增强了双方的沟通及理解,满足了受众的社交需求。

(七)满足受众自我审视需求

受众在观看节目时,可以根据嘉宾们的表现观照自己,反复“协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⑦。

《心动的信号》是一档恋爱社交观察推理类综艺节目,涉及嘉宾们的恋爱方式与技巧等。在观看时,受众们可以观察到嘉宾们的人际交往方式等,当嘉宾们的观念与自己的形成冲突时,可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受众的推理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合时,他们就会对线索的整理方式和是否遗忘细节线索等方面进行回顾。这个过程中,受众可以对自身的观念和行为进行反思,暗示自己不要再出现这样的失误。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使受众的自我审视需求得到满足。

四、推理类综艺节目仍需改进

推理类综艺节目能够吸引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某些特定需求,如人际关系需求等。但是,这类节目仍需要进一步创新,以迎合受众的更多需求,或者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我国,推理类综艺节目往往存在着娱乐性与推理性的失衡以及内容倾向猎奇、逻辑较差等问题。节目组需要在受众的多种需求中做出平衡与抉择。《明星大侦探》的不少受众在弹幕和社交平台中表示节目“玩梗”时间太多,推理时间及内容被压缩。《密室大逃脱》第二季中,受众纷纷表示恐怖多,推理少。一些弹幕如“怎么又是高能”“就哪有解密”“就是转一圈吓吓他们,直接就把钥匙给了”,都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受众对节目内容的态度。《心动的信号》中多个单身嘉宾进行组合,往往会产生戏剧性的一幕,如“绿茶”与“小三”等,娱乐性话题度反而更集中在这些,而不是推理方面。此外,《迷情追击·探案俱乐部》等也时常倾向猎奇,制定出节目标题如“蹊跷的遗书”及“凶宅密案”等以吸引受众。在节目中,正确的价值观导向的立意提升性解读很少出现。再者,推理类综艺节目通常会凸显推理特征。在嘉宾推理能力差或者剧情故事不严谨等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受众不满,指责其“强行逻辑”。

因此,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制作者应该使用专业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平衡各方要素,在娱乐性与推理性、内容倾向、剧情逻辑等方面进行改进及优化,取长补短,分析其他推理类综艺节目的优势,并且做到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我国,“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理类综艺节目在创新时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节目理念,正视自身的责任。

五、结语

我国推理类综艺不断创新与发展,已经出现多种分支类型。它们其中不乏“爆款”,广为人知。本文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基础上,对推理类综艺节目进行分析,发现推理类综艺节目的共性特征,认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受众的消遣娱乐、追求刺激、好奇心、获取信息、情感共鸣、体验参与、人际关系、自我审视等方面的需求。这也是此类综艺节目被受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迎合受众需求的同时,也应该与其他要素进行衡量与妥协。在受众好奇及追求刺激的需求之下,也要重视正确的价值导向。节目制作者也应该秉持着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努力解决可能出现的逻辑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受众在观看推理类综艺节目时得到更好、更多的需求满足,对此类综艺节目的长期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好处。

注释:

①④⑥⑦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51-54.

②⑤刘建萍.中国推理类综艺节目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③季涛频.基于“使用与满足”的视频游戏广告品牌传播策略[J].艺术科技,2016(08):28-29.

猜你喜欢

弹幕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HOLLOW COMFORT
“弹幕”防御大师
一大拨弹幕正在向你袭来……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搞笑弹幕一箩筐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融合时代的受众画像
拜托了,弹幕君
当四大名著遇上弹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