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2021-01-30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15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数学知识教学方式

闵 捷

(江苏省金湖中学 211699)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被人们普遍应用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仅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而且能够使教学活动脱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总结,发现高中阶段学生数学较为薄弱的原因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认为数学的学习难度十分大,且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而通过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数学更加直观形象、简单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结合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是否对于数学知识具有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展开数学的学习,是否能够达到高效的学习和理想的学习效果.基于这一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高中时期,作为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形成数学知识学习方法的关键阶段,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开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那么作为教师也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实现数学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之间的高效有机融合,以视听说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活动展开高中数学教学.

例如,在高中数学人教版《二倍角的三角函数》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当中,为了引导学生能够基于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等基础来实现对二倍角的三角函数的推理,笔者在该课时的教学过程当中,就通过了信息技术当中的flash动画软件,通过视频的方式将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动态展示在学生眼前.具体过程如下所示: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两角和和差的正弦、余弦以及正切公式,之后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加以演示,使学生自主的推导出sin2a、cos2a、以及tan2a相关公式,在实际的推导过程当中,学生能够逐步理解sin2a=sin(a+a)=sinacosa+cosasina=2sinacosa…以这种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对于这一公式能够有一个更深理解的同时,更是可以锻炼学生自身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再比如,在《椭圆第一定义》这一知识的教学当中,如果仅仅凭借教材当中的内容开展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难度,此时,则可以通过几何画板加以教学.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引入椭圆第一定义这一概念,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无法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几何画板当中的图形编辑、动态展示功能将椭圆第一定义的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示在学生眼前,如此一来,原本抽象的知识则以一种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椭圆第一定义的相关内容.

二、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学生学习效率

受到高考压力,传统高中数学的教学更多的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手段为主,这种教学方式的主要缺陷在于没有体现出学生在课堂活动当中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在学习一些重难点知识时,往往无法自主的展开思考和探索,学习效率不高,无法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那么,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的引入,则能够有效的弥补灌输式教学的缺陷.将数学教材当中的图文知识转变以一种视听效果展示出来,不仅能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更是能够将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性充分的激发出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直线与直线方程》这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教学当中的一个重点,且是学生能够掌握运用斜率公式的基础.为了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当中,笔者就通过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在课堂导入阶段运用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坡度引出斜率的相关概念,教学过程当中将对学生的培养转为发展学生从形到数的能力的培养,从而引导学生从倾斜角的正切值来定义斜率.并将教学视频和课堂任务直接发布到网络平台,使学生自主的展开学习,而在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针对重点内容和学生的疑问展开教学,促进学生对于所学习知识的进一步掌握,这对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而言十分有效.

再比如,在《圆和圆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可以在黑板当中板书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之后利用几何画板对圆和圆位置关系进行展示,实现将板书和信息技术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不仅能够将理论知识讲述清楚,更是能够通过几何画板当中的动态图片,提高课堂活动的趣味性,使课堂信息容量进一步增加.以这种方式展开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圆和圆之间五种位置关系的差异,并掌握其定义,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应用信息技术,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高中数学知识相对而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且更加繁琐复杂,大部分学生之所以无法达到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一点.如果教师在教学当中完全的依靠板书和教材,必然会增加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难度.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有必要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以一种形象化的方式展现出来.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尤其是针对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应该应用信息技术,将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展示出来,降低学生理解难度,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三视图》这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为了培养学生能够形成动态性的抽象思维,能够做到对物体立体视图和展开图之间的对应,教师在教学当中也就可以通过3Dmax软件的应用,制作动态图形和立体图像,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实现对图片内容的投放和旋转,引导学生加以观察,并在观察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动态思维,从而使这一课时内容的教学更加简单化.

再比如,在《函数曲线最值》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当中,可结合实际生活当中的常见数学问题:商场营业总额和商品价格关系,展开教学.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收集附近商场的营业额和商品价格等相关数据,并利用信息技术将其绘制成统计图和表格的形式,从而基于统计图和表格抛出商场营业额和商品价格的函数关系,展开对函数曲线最值关系的讲解.这种结合信息技术和生活实际展开数学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更易理解,最终达到学习效率的优化.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发展背景之下高中数学教学当中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而言,这种教学方式具有更大的优势,也更加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降低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理论的学习难度.当然,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也应该更加注意合理科学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结合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应用信息技术,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三个方面对此展开了深入分析,供大家参考.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数学知识教学方式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莲心宝宝有话说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