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影视音乐在喜剧中的运用

2021-01-30张薇娜

视听 2021年8期
关键词:影视音乐周星驰喜剧

张薇娜

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融合了剧本、演员、画面、特效等内容,而声音是影视语言最基本的要素。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应该是这些元素的有机统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影视行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我国影视研究的蓬勃发展。但是,学界对我国影视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画面美学、演员演技、特效制作等。对于影视声音,尤其是影视音乐的研究还不算多。

一、影视音乐的定义及特点

(一)定义

影视音乐和普通的音乐并不相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时间性,其利用自身所具有的节奏、曲式等音乐语言排序来延续时间,从而形成一段完整的音频。影视音乐从创作开始就是为了特定影视内容服务的,作为艺术形式,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影视音乐的构成可以完整也可以片段化,具体选择可以根据内容、结构来决定。比如,片头曲、片尾曲就是一曲完整的音乐。喜剧中为了夸张的喜剧效果,经常在人物情节看似达到巅峰的时候突然跌到低谷,而这时候的配乐也将在歌曲高潮部分突然停止,这就是选取了歌曲的一个片段。

当前戏剧影视研究中,通常将影视音乐概括为两种类型:其一是配乐,其二是歌曲。

配乐是指影视音乐当中的非歌曲音乐部分,主要形态为器乐或无歌词的人声哼唱。它主要包括主题音乐、场景音乐和背景音乐。主题音乐的创作需要和影视作品在整体基调、人物特征与风格上进行结合,通常情况下影视作品的主题音乐只有一首。背景音乐是为影视作品中特定的影视片段进行服务的音乐,其最大的特点是视听结合,渲染气氛。背景音乐在喜剧作品中,还能放大喜剧效果。场景音乐即是影视作品中为特定环境服务的音乐。例如大自然的音乐、舞厅的音乐。由张一白和谢东燊导演出品的《越来越好之村晚》里有一段一众演员一起跳广场舞的片段,正是选用了一首流行的广场舞音乐——《最炫民族风》作为配乐。

歌曲包括插曲、片头曲、片尾曲三部分。喜剧作品中对于插曲的选择较为灵活,且喜剧作品中的插曲不总是轻松欢快的。周星驰导演的《喜剧之王》里,有一首插曲是《我是一坨屎》,这首插曲基调比较悲伤、低沉,目的是为了表现出小人物的无奈心酸。与插曲相比较,片头曲和片尾曲则比较固定。片头曲、片尾曲创作之初,就考虑到了影视作品的内容情节、节奏、人物等。在喜剧作品的歌词方面,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剧情的内容。在喜剧作品中,无论是片头曲还是片尾曲,通常在曲风上都较为欢快,有着明朗的节奏感,给人欢快的感觉。由王骏晔导演的古代职场喜剧《龙门镖局》,其片头曲的歌词夹杂着中文和英文,且透露着人物性格,整首曲子听起来轻松欢快。

(二)影视音乐的特点

1.影视性。影视性是影视音乐区别于一般音乐的最大特点。音乐具有纯粹的听觉性,而影视音乐则体现出了视听结合的特征,充分刺激观众的感官。在创作影视音乐的时候,作者必须充分理解影视作品的内容、节奏、核心思想。明确影视性这一特点,才能让影视音乐更好地服务于影视作品。脱离了影视性的音乐片段,就少了和一般音乐区别的特征。喜剧作品中,影视音乐的运用让影视作品由原来的单一画面叙事转变为画面和音乐共同叙事。喜剧影视音乐一般曲风欢快,透露着喜剧节奏的发展。这都让喜剧类影视作品的效果得到更好的放大。

2.相对独立性。影视音乐虽然说是在特定的影视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但其同样具有相对独立性。影视音乐随着影视作品的播出,也会慢慢被大众所熟知。在这一背景下,影视音乐可以相对独立地成为一件艺术品,并像一般音乐一样在大众之间传播,这就是相对独立性。影视音乐是相对独立并非绝对独立,影视音乐如果没有完成和影视画面共同的叙事任务,那么大众便很难理解这首歌曲,这首歌曲也很难以影视音乐的身份存在。影视音乐既和影视作品有机统一,同时又相对独立。例如,《喜剧之王》里的一首影视音乐《Here We Are Again》,黄英华先生为《功夫》改编的影视音乐《七海渔歌》等。这些影视音乐和影视作品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依托于影视作品,这些音乐片段才能传播出去,受众也能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和影视歌曲。但这些歌曲在影视作品结束的时候,依然可以像一般音乐一样被大众欣赏。

3.客观性。影视音乐和一般音乐相比较,还具有客观性。二十四个人就有二十四个比利,同一首音乐给不同的人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虽然一般音乐和影视音乐一样,都是由音乐语言的组合达到时间延续,但是受众听一般音乐的时候,一般都具有高于影视音乐的主观性。受众在接收到一般音乐的符号之后,会根据音乐语言和自我经历进行自我解读和传播。由于受众的成长背景、教育背景、对音乐语言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所以对于一般音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甚至同一个歌手在不同时期对于同一首歌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从宏观上来讨论,影视音乐则更加客观。影视音乐创作的背景目的已经十分明确:服务于影视作品。所以,影视音乐的音乐语言基本都包含着影视作品的元素,曲风节奏与影视作品情节发展相协调,歌词也与人物性格和故事梗概相关联,其整体感觉都和影视作品相一致。影视音乐就是根据影视作品“量身打造”的“服饰”。这些元素共同作用引导受众往某个特定方向去体验。客观性也是笔者在平时的广播节目中经常利用到的特性。利用受众对于影视音乐的理解所具有的客观性,即对于影视音乐的理解相对一致的特点,笔者在选取节目配乐或者是推送音乐的时候,会倾向选择一些较有影响的影视音乐。

4.融合性。融合性是影视音乐的一般特点,具体表现为文化的融合、表现形式的融合。文化的融合具体体现在影视音乐跨越了文化背景、语言背景、时间等要素上。文化背景、语言背景等通常都是以地域来划分的。影视音乐受到地域的影响逐渐变小,甚至不受地域影响。中国的影视作品可以用美国的音乐,也能够用其他国家与地区的音乐。在全球化水平日益提升的过程当中,不同的文化在保持自己的特性的同时,也在和别的文化进行积极交流,助推不同背景的影视音乐之间的沟通交流,使之打破地域的限制。在运用跨文化的影视配乐的时候,一般是运用异域文化的要素来进行本土化表达。例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影视作品喜欢使用《茉莉花》的某些元素来进行影视音乐的再创作。在时间上,影视音乐融合现代音乐要素和古典音乐的要素。当今影视音乐发展的主流是增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打破地域与民族、古典与现代的隔阂,实现多元文化的融合。表现形式的融合则体现在影视音乐和影视作品的关系上。影视音乐作为影视作品镜头语言的一部分,必须融入影视作品里。影视音乐还必须和影视作品做到有机统一,包括故事情节和影视音乐的统一,人物性格和影视音乐的统一,背景和影视音乐的统一。通过促进表现形式的融合,可以使影视作品更好地实现音画同步的效果,实现表达上的优化,更进一步地强化感官体验。

二、影视音乐在喜剧作品中的作用

中国的喜剧影视作品呈现出蓬勃发展、个性鲜明、喜欢用民乐的特点。中国的喜剧影视作品从刚开始的模仿西方的尤其是卓别林的默片,到现在拥有了具有自己风格的喜剧作品。比如《唐人街探案》系列、《西虹市首富》,都充斥着中国喜剧人的智慧和心血。中国的喜剧影视作品以其无厘头、夸张怪诞的情节和偏向于带有方言口音的台词来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喜剧影视作品。笔者在日常的广播节目里,也会选用周星驰的一些经典配乐。笔者发现,在喜剧配乐里,尤其是周星驰的喜剧里,对于民乐的运用特别广泛,我们经常从中听到琵琶、鼓、木鱼等的声音。提起中国的喜剧影视作品,离不开周星驰、葛优、沈腾、贾玲等演员和导演。由他们导演或者表演的影视作品成为了不少人的回忆。而在现行的资料里,中国的喜剧作品对于影视音乐的运用相对不多。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发现影视音乐在喜剧中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

(一)营造氛围

营造出一种从头到尾的欢乐轻松氛围是喜剧影视作品的一大任务。在默片时代,卓别林等喜剧大师只能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和画面上的逻辑联系来讲述故事。到后来的憨豆先生,喜剧创作者们逐渐意识到声音对于影视作品氛围渲染的重要性,憨豆先生开始在作品里面加入观众的笑声来营造气氛。直到现在,影视设备和影视制作技术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喜剧创作者们开始意识到,不能单纯靠笑声营造氛围。于是,喜剧创作者们希望通过画面传达信息的同时,加入其他声音,更充分地营造喜剧氛围。在一部优秀的喜剧作品里,画面讲述故事,音乐则辅助营造氛围。喜剧片中影视音乐能够从头到尾营造出欢乐轻松的气氛。从片头曲开始,到中间的配乐,再到结束的片尾曲,影视音乐都释放着“快乐”的信号。一般喜剧的影视音乐都以欢快轻松的格调为主,让受众一开始就进入创作者想要创造的环境气氛。

(二)渲染气氛

在现行的喜剧里面,影视音乐渲染气氛主要有两个方面:环境氛围和时代氛围。环境氛围是指影视音乐希望在喜剧里面渲染的地理环境、情绪环境。影视音乐可以通过唱腔的方式来强化画面所交代的地理环境,通过节奏和曲风来突显画面表达的情绪,这种方式就是渲染气氛的过程。影视音乐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在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里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这种方式,受众能更好地沉浸在影视作品当时塑造的环境里。此外,影视音乐还会采取当地特色歌曲、戏曲来突显故事发生的地理位置。周星驰的电影选取的影视音乐,多选取粤语为语言载体,岭南风格明显。在平时,受众经常一听配乐就大概知道这部影片到底是来自香港还是内地,这主要是因为影视音乐在喜剧里渲染的环境氛围。时代氛围是喜剧作品希望借助影视音乐来渲染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受众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往往都具有相对一致的理解。因此,特定的歌词、节奏、曲风等音乐语言能唤起观众相对一致的记忆,从而传达给受众特定的信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香港喜剧电影《开心鬼》,选取了1985年林珊珊演唱的《恋爱预告》作为插曲,清脆利落的钢琴声和林珊珊初恋少年般腼腆的唱法正如那个年代的香港一样,青春却又内向。这就是喜剧希望给观众渲染的时代氛围。

(三)夸张喜剧效果

影视音乐在喜剧上的运用,最明显的就是在视觉冲击之外还增强了听觉冲击。因此,在喜剧作品中,恰当地用影视音乐辅助表达,能达到更好的喜剧效果。声音和画面的配合能让喜剧效果放大。通常,喜剧作品喜欢让配乐跟着情节发展,故事情节和音乐节奏基本一致,实现和喜剧本身的融合。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中有一段内容为周星驰装病被他人揭穿,当时周星驰在吃鸡翅,那人顺势就问:“生病还吃鸡翅?”周星驰便跟着配乐唱了起来:“烧鸡翼,我钟意食……”这首配乐还在坊间广为传唱。另一种情况则是追求强烈的对冲效果。这种情况下,配乐会跟随喜剧的情节发展,直到高潮,高潮点同时是个分离点,从这个点开始,音乐情绪瞬间降落到谷底,甚至消失,故事情节也会来个大反转。不管是何种情况,影视音乐都用自有的音乐语言来把喜剧效果放大。

三、影视音乐在喜剧中的有效运用

笔者结合自己的经验,就如何运用影视音乐使喜剧获得更佳的表达效果提出几点拙见。

从广义层面来讨论,理论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影视工作者应充分了解影视音乐的概念、特点、创作过程,什么是喜剧?影视音乐如何与喜剧有机融合?影视音乐在喜剧中运用有什么特点等理论。有了这些理论支撑,影视工作者才有底气去实践。除此之外,影视工作者还需要广泛涉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所创造的喜剧,了解学习他们在喜剧里对于影视音乐运用的经验。

从狭义层面来讨论,如何更好地在喜剧中运用影视音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身临其境

影视音乐和喜剧作品有机融合才更具有艺术感。创作者必须透彻了解喜剧作品的表层含义和内在含义,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尝试把“我”放进喜剧所创设的情景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喜剧情景中的年代、场景、人物心理等内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影视音乐创作。

(二)营造轻松愉悦感

营造轻松愉悦感是喜剧作品的一大任务,影视工作者在创作影视音乐的时候可以参考这一原则。歌曲和配乐应清新欢快,曲调和情绪宜偏高,歌词要诙谐幽默,还可以适当采用美声唱法。高涨的情绪和清新的词曲都能让受众更加轻松地进入喜剧情景。

(三)适当采用民族乐器

在喜剧的影视音乐制作中,可以采取“民乐为主,西乐为辅”的原则。中国的民族乐器丰富多彩,而且音效多来自大自然,富有灵性。一直以来,受众都觉得民乐就是唢呐一类的悲情乐器,其实不然。如果合理运用民族乐器,更容易让受众进入轻松喜悦的喜剧氛围。民族乐器的运用可以和喜剧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成为有源音乐。一来可以更加自然服帖地渲染气氛,二来可以深化故事主题。另外,丰富的喜剧音乐效果不能光靠民乐,西洋乐器的合理运用同样重要。钢琴、小提琴、管弦乐等西洋乐器的运用同样能让喜剧的影视音乐层次更加丰富。“民乐为主,西乐为辅”的原则更加强调“就地取材”,而不是生硬地凑合两者。

总的来说,国内影视音乐在喜剧中的有效运用除了要有影视音乐的理论指导之外,还需要导演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其他更多相关的影响因素还有待专家学者和一线媒体从业者共同深入探讨。

猜你喜欢

影视音乐周星驰喜剧
传播学视域下的影视音乐艺术研究
——评《影视音乐艺术》
保证高品质声音的还原 影视音乐制作公司的自家审片室
影视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喜剧总动员》喜剧人 放肆笑
爆笑喜剧
喜剧世界
周星驰: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周星驰 岁月没有饶过我
从周星驰电影看香港无厘头电影的发展史
将不可能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