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原创节目 彰显文化自信
——浅谈文化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2021-01-30章蕊
章蕊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从早期的泛娱乐节目,到选秀、真人秀节目,再到后来的竞技类节目,直到如今炙手可热的文化类节目,综艺节目呈现出不断细分的态势。综艺节目的发展不仅体现出电视节目分类形式的多元化与专业化,也体现出不同时期,观众对于电视文化的不同需求。在这种需求转变的背景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极其富有中国特色的综艺节目类型,它拥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通过文艺工作者们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文化节目的创新也为中国综艺节目开辟了新的天地。
一、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综艺节目的蓬勃发展
随着综艺节目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节目内容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可喜态势,但在娱乐至上的大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中的文化价值不可避免的被娱乐化极大地左右,节目内容媚俗、浮躁,为了追求爆点和感官刺激,忽视了节目内涵的挖掘,摒弃了节目的文化性和寓教于乐的作用;同时,对收视率的盲目追求也阻碍了节目形式的创新,套用传统电视节目模式,抄袭、照搬国外综艺节目形式和内容,成为很多综艺节目所谓“创新”的常态。这类综艺节目不仅没有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精神上的享受,反而快速更迭,没有持续性和连贯性,无法被大家熟记,也不具有影响力。与这类娱乐节目相比,传播文化的综艺节目更耐看,可以给予大众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内容创作过程中更加趋向于原创,这类节目的出现,使我国的电视行业有了新的转机,文化热潮再一次走入人们的视线。
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国家,而是可以通过世界共享的方式,为更多的人带来多元的精神享受,民族文化也已不仅仅局限于成为民族的瑰宝,它可以通过某种手段被全世界所熟知,并享受民族文化带来的更高层次的体验与快乐。而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呈现文化内容的过程中,对传播形式加以创新,使文化更具有观赏性,传播价值更高,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2017年7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把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办成讲导向、有文化的传播平台的通知》,“倡导勉励制作播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创节目”。于是,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蓬勃发展成为了2017年国内电视荧屏最大的亮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内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数量超过50档,从央视到地方媒体,从地面频道到上星卫视,都积极地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综艺节目。这些节目为电视观众打开了一扇精神文化盛宴的大门,同时也为中华文化的推广、传播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中华优秀文化表达的创新方式
电视节目既可以是传播文化的媒介,也可通过载体的方式展现文化内容。单纯的文化呈现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较为单薄,不具有很好的表现性,而多种表现手法的融合以及节目的娱乐性的加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辅助文化的有效表达。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存在了几千年,将这种较为悠久的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需要以一种更具创新性的形式、更有利于大众接受的表现手法展现出来。
(一)可听、可看、可诗意人生
优秀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会给人视觉、听觉和情感的美好体验,对受众而言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心灵盛宴。例如《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利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实现了舞台效果的诗意氛围,同时在嘉宾和参与者的带领下,一同去鉴赏诗词歌赋,跨越千年领悟诗词中的快意恩仇。再如《朗读者》则是关于聆听和阅读的盛宴,使人们在一部部著作、一封封家书中感悟人生哲学,从中获得心灵抚慰和精神启示,发人深省、引人遐思。经典篇章中的字句,以访谈、朗读、视频展示等多种表现方式,收获了观众视觉、听觉、心灵共鸣多方面的刺激与感动。而文化探索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利用华丽的舞美灯光和服化道具来体现中国元素,还邀请众多影视演员以戏剧表演的形式重现历史故事,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时候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节目的视听效果和观感体验。
(二)高度内涵,平民视角
对于对文化的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但在大多数普通民众的心中,文化总会与“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相关联。如何打破这样的尴尬,让文化走进每一个受众的普通生活,就需要文化类综艺节目调整定位和视角,开拓出更广阔的空间。例如《国家宝藏》,国家宝物对于普通人来说十分遥远,很少有接触的可能性,但通过节目民众可以更加了解文物,增强民族自豪感,也激发了民众想要自觉保护文物的责任心。在节目创作过程中有一核心内容,即邀请博物馆馆长对文物进行讲解,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馆长更像是文物的保护者与传承者,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博物馆的名片,无论是在历史知识或情感表达上都更具有代表性和专业性,这就使节目更加具有文化性和严肃性;但同时节目又邀请了明星或素人讲述与文物的故事,这些嘉宾或者是文物观察者,或者是文物创作者,用通俗诙谐的语言拉近了文物与普通大众的距离。节目还利用视频短片、真人秀等多种表现手法讲述文物的前世今生,让文物活起来,使它们具有了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积淀,通过观众的“眼”,给文物注入了“魂”,如此,每一个观众就都是节目的参与者和创作人。
再比如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策划,联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人民网共同出品的理论读书节目《开卷有理》,用现代人的视角和语言去解读马克思主义等理论体系和学说,使晦涩难懂、距离感满满的理论文学具有了新时代的特色和活力,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时尚读物。
(三)多元节目形式,多种传播途径
许多文化类综艺节目并非是严肃、刻板的风格,而是妙趣横生、鲜活灵动的,在形式和内容上实现多变多元,力求达到全民共赏,全民参与。例如《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通过选手的答题带动全民回顾那些学生时代曾耳熟能详的诗句,引发情感共鸣;《朗读者》尽管名人学者济济一堂,但在邀请朗读的众多嘉宾中,也有平凡的普通人,他们用质朴平实的声音表达着每一个个体的价值,也使节目更加地有温度有厚度;就连本该高冷严肃的《国家宝藏》也用大众较为喜闻乐见的“趣闻轶事”视角解读国宝,做到了既有史有据,也生动有趣;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创作的理论读书节目《开卷有理》用多种表现形式展现理论文化的力量,节目创作的说唱歌曲《马克思是个90后》不仅拉近了理论文化与年轻受众的距离,也使得读书类节目更具现代感,开创了一种新的宣传模式。
作为当代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传播途径绝不仅仅局限于电视这一传统端,广播、杂志、网络、视频网站等各种传播媒介的介入,从不同角度展现文化的魅力。《国家宝藏》节目就与目前较为流行的视频网站进行合作,使文化内容的传播更加年轻化、迅捷化,被广大青少年接受,通过年轻人的分享与传播,更好地将文化内容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理论读书节目《开卷有理》利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好评如潮。同时还出版了文化书籍《马克思靠谱》,并在2017年入选“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位列文化类图书第五名,同时入选“2017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出版物和百种优秀报刊”。传统媒体传播、网络平台传播、衍生文化产物,这也将成为文化节目的未来趋势。
三、传播中华文化,路漫漫其修远兮
中华民族的自信,其本质是文化的自信。中国文化不仅有传统文化,还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多种渠道传播中华文化,对于文化自信的坚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利用综艺节目传播中华文化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文化性与娱乐性的平衡
对于综艺市场而言,文化和娱乐缺一不可,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才能营造出健康的电视综艺生态环境,并有利于不同受众群体的自由选择。当众多电视节目被千篇一律的明星面孔充斥,文化类综艺节目则采用平民明星化和明星平民化的视角,满足了观众对电视文化与电视娱乐的双重需求。但“度”的把握也将成为文化类节目是“曲高和寡”还是“下里巴人”的分水岭,这便需要专业的团队打造出“雅俗共赏”的优秀文化节目。
(二)专业的团队打造专业的节目
专业的文化传播节目与娱乐性节目相比存在一定的不同,主要在于文化表达上要求更加严肃和专业,对于专业技能或是文化理解和把握方面都会更为严格,因此也需要更专业的团队来制作。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者,要以一种高度的自觉性肩负起传播文化的责任,对于媒体素养的培育和媒体责任、社会责任的担当要不断加强,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和综合素养,从高度的责任意识出发,丰富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设计内涵。
(三)政策的扶持与监管必不可少
目前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许多节目在表现形式及内容上存在很多的雷同,因此国家在这方面更加注重于节目内容的原创性,通过出台相关政策的方式来规范内容的创作手段,使电视内容在创新的过程中找到发展的核心点。全球化的到来使国内和国外形成了紧密的文化联系,部分国外的综艺节目可以引入到我国播放,但这类节目的引入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备案,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引入数量限制,以此来增强我国在节目创新上的动力。好的文化在展现过程中需要给予更多的支持,政府对一部分文化节目也给予一定的帮助,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化创造行业有了更大的动力,在文化创作方面更有热情。文化创作与之前相比有了更高的思想深度,可以打造出更加优质的文化节目。电视作品的完成与传播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其进行限制,需要专业部门对其进行调控和管理,使文化节目在文化展现方面更具有正能量,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四)亟需更科学综合的考核制度
当下,即使在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口碑和社会影响力日趋走高的情况下,其收视效果仍远远无法与娱乐类综艺节目相比,收视压力给文化类综艺节目的长期发展设置了现实困难。而大多数电视台对于节目优劣的评判标准只能局限于收视率的高低,出于对广告收益的考核要求,收视率排名靠后的节目都会面临出局的风险,一些文化类综艺节目便难以幸免。对于文化内涵高的电视节目来说,节目热度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蓄,节目的文化影响力也是收视率难以衡量的,因此,科学、综合的电视节目考核体系亟待建立。
结束语
新时代人们追求卓越、崇尚文化、渴求知识的诉求日益强烈,希望看到更多高质量、具有深厚内涵的综艺节目。这就要求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深入反思存在的现实问题,增强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意识,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对综艺节目的扶持和监督,积极培育优秀的创新人才,从而推动产出高质量的文化节目,丰富公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多措并举地实现综艺节目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多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