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吸引企业捐赠的策略探讨
2021-01-29熊康俊
摘 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吸引企业捐赠无疑是一条拓展筹资渠道的有效举措。文章通过对H学院在接受企业捐赠形式以及捐赠环境建设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其在吸引企业捐赠方面成效不佳,这不仅与企业捐赠动力不足有关,也与该学院对企业捐赠缺乏重视、捐赠管理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有关。因此,必须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健全捐赠管理机制,为广泛吸引企业捐赠营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地方高校;企业捐赠;捐赠环境;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3-0006-03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因此,在政府财政投入之外,如何积极拓展筹资渠道,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已成为现代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H学院是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也在大力争取企业的捐赠。
一、H學院接受企业捐赠的现状
(一)捐赠形式的多样
H学院目前接受企业捐赠的形式包括:汇款、支票、现金、房产、图书、资料以及其他有价证券和物品等。在图书方面,据学校官方网站数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9年,学校接受企业捐赠的图书已高达上万册。在基础设施及赞助方面,香港电影大王、邵氏影业的创始人邵逸夫先生为学校捐资兴建了逸夫教学楼;广西建工集团贺州分公司总经理翚剑平先生为学校捐赠了价值1万元的文化石,并出资1万元赞助学校社团文化艺术节的举办;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中国电信公司及泰兴连锁超市等企业也对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大量赞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西贺州市网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晟经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河南省蓝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州青颖飞帆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贺州分行等四十多家企业为学校捐赠了防疫用品,并且一些曾经在学校就读现已自主创业的校友也为学校捐赠了大量防控物资,从而为学校的复学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传统的捐赠形式外,学校还以校企合作办学的形式接受企业对学校的人才与技术支持。与凤凰卫视集团·凤凰教育合作共建全国首家“凤凰数字媒体学院”和“凤凰东盟传媒学院”;与中兴通讯公司合作共建“中兴通讯信息学院”;与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新道经济管理学院”和“新道创新创业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与广东宝贤集团合作共建“宝贤餐饮管理学院”;与广西贺州市正丰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正丰生态农业学院”;与广西海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甲骨文(广西)OAEC人才产业基地贺州学院中心”。校企合作进行的学院创办(校企合作产业学院的创办),为H学院推进人才培养,实现向应用技术型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捐赠环境的营造
为更好地接受与吸引企业捐赠,H学院自2012年始,先后成立了“H学院校友联谊总会”和“H学院校友基金会”,并通过了《H学院校友联谊总会章程》与《H学院校友基金会章程》。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遍布北京、上海、广州、南宁、柳州、来宾及桂林等各地市的三十多个地方校友会,为利用校友力量带来企业捐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同时,H学院对企业的捐赠行为也给予了认可与奖励,主要分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颁发荣誉证书,向捐赠企业颁发捐赠证书,将捐赠企业名称以及相应数额在H学院官方网站上向全社会公布,在学院捐赠荣誉碑上刻名留念,并将捐赠企业名称汇编成册,存放到校史馆、档案馆,由学校永久珍藏。第二种是授予荣誉称号,对捐赠价值不同的企业捐赠者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根据H学院建校70周年纪念捐赠方案公告中的说明,捐赠价值在5万元人民币以上者,授予“H学院发展贡献者”荣誉称号;捐赠价值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者,授予“H学院发展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捐赠价值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上建立基金者,可获得基金命名权并授予“H学院发展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另外,学校还规定对于提供捐赠的企业,在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优先开展合作、共建等。这些举措不仅体现了学校对企业捐赠行为的感恩和谢意,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企业对学校捐赠的热情。
二、H学院吸引企业捐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企业捐赠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从目前H学院接受企业捐赠的总体情况看,企业捐赠在学校总体办学经费中所占比例非常小,这足以显示出企业对高校捐赠积极性不高的事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多种原因。一方面,从企业的本质来看,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组织,对高校无偿捐赠势必意味着企业在经济利益方面的损失,且捐赠后成果显现周期相对较长,这显然与企业对即时利益的追逐存有矛盾之处;另一方面,这也与受赠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有关。H学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目前还正处于发展期,师资力量、学生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的重点知名院校相比,自然存有不小的差距。可想而知,企业捐赠这样的一所高校在社会上是起不到广泛的宣传效应的,企业势必没有足够强的动力。
(二)学校对企业捐赠重视程度偏低
H学院办学过程中在接受企业捐赠方面所占比例较少的事实,不仅仅是企业单方面的原因,也与学校对待企业捐赠的态度有一定的关联。目前我国高校办学经费在来源方面存在一个共同的相似之处,那就是长期以来主要都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1]。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这种事实所造成的后果就是,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更依赖政府,对其他办学力量重视不够。尽管在当前,面对教育资源的短缺,国家大力倡导高校实现教育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但长久以来形成的这种惯性意识使得高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等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许多高校仍旧只会被动接受教育经费,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政府以外更多力量的支持。所以,目前我国高校在接受社会捐赠方面所获得的数额与西方国家相比,两者的差距可想而知。H学院作为全国高校的一员,亦是如此。近年来,学校在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响应国家的号召已经开始逐渐关注捐赠活动,但是对于企业捐赠这一块还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思想观念上想着自己只需接受,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还保留着被动等待别人捐赠的传统捐赠思想,因此募捐活动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学校捐赠管理机制不健全
H学院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获得过企业的捐赠,但是由于学校捐赠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从而导致在企业捐赠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问题,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捐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学校虽已成立了校友联谊会和基金会,却只有一个综合的管理机构,没有专门针对企业捐赠并独立管理的部门,使得企业捐赠的专业化与专门化管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次,与企业沟通联系较少。H学院目前的募捐大多来自本校校友,全国范围内的各企业、各社会团体捐赠的很少,虽然2013年学校在七十周年校庆时举办了一次比较大的募捐活动,并获得了不少企业的捐赠,但仅靠数量有限的几次活动,缺乏具体、系统的规划,缺乏长期的组织沟通,在吸引企业捐赠方面难免显得比较被动。
再次,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尽管学校在相关捐赠管理办法中有涉及对捐赠财物的监督检查和验收环节的制度规定,但是企业捐赠的财物到底用在哪些方面,如何分配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学校方并没有公开呈现出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捐赠者的权益到底该如何保障?
三、促进H学院吸引企业捐赠的建议与策略
目前H学院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对办学经费的巨大需求更需要从多渠道筹集资金,因此,大力吸引企业捐赠助学就显得极为迫切与必要。针对以上剖析,H学院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改进。
(一)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增强社会影响力
一般而言,一所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科研能力的高低及学生质量的好坏,对于学校能否获得社会关注,能否吸引企业捐赠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学校自身强大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关注。因此,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增强自身综合实力是当务之急。
第一,高等教育的外部目标是向社会提供所需要的教育服务,这种服务的满足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来实现的。因此,学校要获得社会以及企业的认可,必须要在优质人才的输出与培养方面下大功夫。对于H学院来说,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理念,就要切实转变以往传统的理论型、学术型的教学模式,深化学校课程与教学体系改革,根据市场以及企业的需求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协同育人的的实践型教学模式,致力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社会以及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储备。
第二,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如何,不仅与其人才培养质量有关,同时学校自身科研能力的强弱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学校科研能力强了,才能以科研带动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提升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决定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并不能简单地以教学为发展的手段,而是要科研与教学并重,寓科研于教学之中,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与转化,积极推動教师深入开展行动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与能力。
第三,高校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功能,同时还具有社会服务的功能。H学院目前正处于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时期,更应该以此为契机,加强与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与创新,把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切实转化为可创造经济价值的产品,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捐赠高校的必要性。
(二)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主动营造良好捐赠环境
一个学校若要获得持续性的捐赠,被动等待是不行的,必须主动获取捐赠者的支持和关注。
第一,在思想观念上,一方面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捐赠在高校资源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把这种认识充分体现到切实的行动上来。制定长远而系统的规划,开展各种活动为企业捐赠提供平台,比如经常开展与企业的联谊活动,适时邀请企业参加学校的一些重大而有意义的文娱活动、比赛活动以及教学活动等,主动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从而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借此搭建企业后继捐赠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从企业的角度思考捐赠问题,捐赠虽是无偿善举,但企业作为营利性的经济组织,更多关注的是行为的利益性,有利可图自然动力充分。因此学校不能仅仅停留在“我们自己需要什么”层面的思考,而要以更广阔的视界去考虑“我们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要学会分析企业的需求,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才能赢得企业更多的捐赠。
第二,捐赠行为的持续稳定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这种环境的形成,则需要文化的传承与激励。因此,在营造良好捐赠环境方面,从学校自身的角度看,可以在校园中建立一种良好的捐赠文化,通过自身良好文化环境的塑造去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2]。具体说来,学校可通过校园官方网站、校园广播、校园刊物、校园宣传栏、官方微信及贴吧等平台,大力宣传为学校进行捐赠和资助的企业,并对他们这种乐于捐助的精神进行褒奖,形成一种以捐赠为荣的良好文化氛围。同时,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学校教师也要不时提醒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捐赠理念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三)健全捐赠管理机制,保障企业捐赠权益
根据管理学的观点,管理机制是决定管理功效的核心问题[3]。健全的管理机制不仅是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一项活动能否得以顺利而有效实施的保障。因此,针对学校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H 学院可着手作出以下改进。
第一,学校必须设立专门的企业捐赠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明确其职责分工,实现对企业捐赠的专门化管理,以保证企业捐赠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
第二,完善捐赠管理监督机制。在对捐赠财物的运行和管理中,一方面,学校应制定系统的捐赠管理工作制度,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财物公开、信息公开,以切实保障捐赠者的知情权,同时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水平;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对捐赠者的建议和想法进行适当的采纳,接受他们的监督,保障企业捐赠者的监督建议权。当然,学校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也应虚心接受新闻等外部社会媒体的监督,与他们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适当听取他们的建议,更好地改进学校捐赠管理工作,以此赢得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
第三,通过良好的激励机制褒奖企业对学校的善举,建立吸引企业捐赠的长效机制。这不仅显示出学校对企业捐赠的重视与感谢,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给企业带来心理上的自豪感,激发企业捐赠的积极性。具体说来,学校可以在尊重企业意愿的前提下,给予企业相应的冠名权[3],比如可以在企业捐助的建筑物上署上企业的名称,或者学校的某条道路以企业的名字命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同时也可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并且这种良好的社会声誉也会为企业带来潜在的经济辐射效应。当然,我们还可以与企业捐赠者达成合法合规的互利合作的关系,比如企业为学校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场地和技术支持,双方共同合作,互惠互利。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表彰制度,定期发布慈善榜、针对捐赠类型的不同颁发各种不同的教育贡献奖,对捐赠数额较大的企业,进行专题报道等,以丰富多样的捐赠荣誉让企业捐赠者感受到学校的诚意。
企业捐赠作为高校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不仅在缓解高校的财政问题上发挥着积极作用,也关系到高校的建设、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诚然,从学校一方看,积极主动地去吸引企业捐赠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作为企业一方,也应认识到自身在人才培养及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责任,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如此,捐赠事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与支持下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生.大学社会捐赠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7.
[2]魏德功.高校校友会的职能与校友资源有效开发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3]白瑗峥.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3.
[责任编辑 姜 雯]
收稿日期:2020-06-04
作者简介:熊康俊(1982—),女,河南淮滨人,贺州学院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企业捐赠非营利组织行为激励机制研究”(KY2016YB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