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经贸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1-29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徐添添

商展经济 2021年24期
关键词:经贸电商高职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徐添添

1 当代中国出口贸易特征

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传统外贸行业受世界市场取消订单的巨大影响,我国各类外贸企业订单丢失,为缩减经费和开支,出口外贸行业及相关公司一度停止招聘应届毕业生工作甚至缩减企业规模。2020年9月,中国先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恢复生产,成为全球为数不多能提供众多物资、原料、零部件的出口国。小家电产品等宅经济商品、医疗防护物资等产品,以及其他商品中国出口供不应求,对美国的出口总值甚至超过2019年,居中美贸易历史上的第二高点。2020年,中国向美国出口4518亿美元,同比增长7.9%。

2021年1—4月,中国外贸继续维持骄人成绩,进出口总额达17895亿美元,同比增长38.2%。其中,出口9737亿美元,同比增长44.0%,进口8158亿美元,同比增长31.9%,增长势头甚至好于2019年和2018年的同期。与此同时,中美关系和中美贸易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歧,中国与其他G8等发达国家的贸易关系也有不同形式的转变。

2 当代经贸类专业学生就业行业拓展

随着国际市场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传统的国贸相关产业、岗位不再是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唯一选择,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国内传统贸易制造行业的转型升级,使传统行业无法吸纳更多的经贸人才。一部分经贸毕业生选择进入电商、跨境电商、自媒体、互联网、金融、保险投资、教育、物流、快速消费品等其他新兴行业发展,从中实现了自我价值,并逐渐成为这些行业的中坚力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出口外贸为主的珠三角地区一直以来对于国贸专业人才有大量需求。而作为广东的高职院校,毕业学生大多来自省内,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还是会留在省内工作;而外省来粤就读的学生,很多在择校时就已经具有在珠三角就业的前瞻性,所以对于广东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培养可以暂时基于广东省的相关行业发展来进行。

3 经贸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机遇及挑战

3.1 当代大学生的新特点

“00”后学生的成长期与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处于同一时代。就高职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而言,更能影响一个毕业生的就业择业。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大学专业学习只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商科学生的发展更离不开对社会环境的发展变革、行业更迭、区域、产业经济的分析、融入和参与,指导自身职业发展及转型问题等的思考,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都与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有关。除专业理论、技能实践之外、综合素质也应纳入人才培养的考量。

根据统计,薪资福利是当代大学生就业和离职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样的,新兴行业也吸纳了大量经贸类人才涌入。社会经济模式的增长方式对于大学生就业方向具有积极引导意义,与传统行业相比,2015年起,我国的金融业、互联网运营和网络搜索门户业、软件开发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等新兴行业增长强劲,吸附就业能力强。本科生的就业也发生了从传统制造业向新兴行业的转变。根据2015届大学生本科毕业半年后就业所属行业的情况来看,就业最多的前五类行业中就包括“中小学教育机构”(8.4%)、“互联网运营和网络搜索门户业”(3.1%)、“软件开发业”(2.5%)等,而到了2017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多的是教育业(14.7%),其次是“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10.3%)。吸引大学生就业流入的行业轮动明显。

同时,行业领域对于人才的评选标准较2010年前相比,逐步趋向考察人才的各类综合素质,考评隐形指标,这就要求高校的培养目标朝着具备综合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的人才模式挺进。经贸类复合型人才的毕业生除对口传统的行业之外,还具备进入其他行业,包括新兴行业的条件和素质。麦可思研究的数据表明,第一份工作选择专业对口择业的“95”后大学生只有总量的28.8%。对于在互联网环境中全面成长起来“95”后的大学生,生活方式急剧变化,在自主择业的道路上,同过去的大学生相比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呈现出全新特点,个人发展空间及自我成就感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和离职的主要因素。如需满足当代大学生毕业的就业择业需求,高校就需要培养出具备专业素养,又同是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

对于社会人才招聘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本身专业和课程改革适应过程是相对缓慢的,新推行的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及各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则有助于各大高校适时加快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的步伐。

3.2 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占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份额不断攀升,2019年,中国出口跨境电商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为1.73万亿元,同比增长23.57%。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10.5万亿元,比商务部预测的“2020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额将达10万亿元”提前了一年。2019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占中国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的33.29%,未来几年,该比重将会继续提高,发展潜力巨大。

3.3 大学生创业持续升温

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自此创新创业的热情在全社会展开,高校学生也成为创新创业的主体之一。根据麦可思研究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全国2016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3%。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出具的《2017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30%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工学、管理学和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位列前三,因为工科的专业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用途更高效,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学生则为成果孵化、成果市场化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论。追求自由、赚钱、创业团队、实现个人理想是高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主要动因,这些动因达到整体的75%。大学生意愿创新创业的行业领域前五位是消费电商、教育、信息科技、餐饮住宿、体育文化,这都与当今的消费特点、科技发展相辅相成,因此,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大学阶段应得到进一步拓展,也应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潮流。

4 高校经贸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4.1 积极开展经贸类专业内部合作

随着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的广泛发展,科技行业的发展催生了一批新的媒体模式、商业模式,除新兴行业之外,不少传统公司都积极转型,衍生新职位、新部门以适应整个时代的变化,这一系列变化使得国贸专业领域、电商专业领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交织。在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众多高职院校中,一般都设立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以及电子商务专业。那么,高职国贸专业可以和电商专业更好地筹划培养人才不同方向的技能,各有侧重,不同分工,使高职大学生同时得到这两个专业领域更多相关专业知识的融合和实践能力的拓展。

因此,除了本身和贸易经济专业以外,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还可以与电子商务专业联动设计人才培养目标,统一规划专业建设。由系统一负责规划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备专业知识,通识教育普及,应用能力强的大学生。

4.2 优化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的传统经贸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具有理论性课程相对偏多,并且涵盖学科范围较广,实践课程少,与现实有一定差距等特点。因此,传统人才培养方案的培育成果不能与现实社会需求之间进行良好的匹配,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势在必行。

培养完备知识结构的经贸类复合型人才,包括基础知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工具课程模块、通识课程的内容。与传统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方面的设置并不缺乏。当前人才培养的改革重点具体偏向于工具课程模块、通识课程模块课程的开展和设置,如电子商务专业可以开设有关平台网站优化、产品图像优化处理等课程都可以对经贸类专业学生开放选修,可以进一步补充跨境电商课程的工具类课程,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的实操课程可被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选择,这些课程也可以列入实践教学课程。

4.3 开发各类实训课程,深化校企合作项目

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求开设相关专业必修及选修实训课,有利于学生快速熟悉相关实际交易环境,培养相关实践动手能力,目前很多实训平台软件的操作系统基本设计成为和真实的阿里巴巴国际站、速买通、亚马逊等交易平台相同的操作界面,仿真性极强。此外,某些交易平台的注册规则和开店方式,是允许个人身份证注册的,那么实训课程可以直接以现实交易平台为媒介进行教学,学生的实操能力大大增强。

所有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实践教育基地等。在实际履行过程中,很多项目挂牌、签约的流程都有,但是后续实施学生到位顶岗实习的参与程度并不是太高。这与当代大学生本身的个性、特点一定程度有关,如不愿意去外省的公司,不能接受待遇不高的实习工作,加班辛苦等。如何解决此类问题,都需要项目负责人多思考,多沟通,寻找合适地理空间内的合作企业,才能解决学生实习的适应问题、实践问题。

4.4 参与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教,将理论转化为实践

自2011年起,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贸易学会等组织,联合各省教育厅、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与组织了很多相关的专业实践技能大赛。随着时代发展,这些比赛逐步得到全国本科大专等院校的认可,对学生进行了综合能力的测试和考查,除了经贸类专业的学生,同时调动了其他如会展专业、商务英语、国际商务专业等学生的参与。高校在持续几年的大赛培训和实践过程中,经贸类专业的教师发现这类比赛能够更加灵活地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根据具体任务展开小组学习、讨论,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等,这些都是传统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学生反馈参加专业类竞赛后,能使前面两年学习的专业知识在实践当中得到运用,并使得一部分学生的哑巴英语和其他外语得到有力的突破,下决心说语言,练口语。因此,在有限范围内,提高经贸类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人数比例,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的实践技能。

4.5 创新创业能力提高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众多高校已经出台了相应政策,并设置了校内孵化基地,配套激励措施和外出交流机会,给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环境。通过“挑战杯”等赛事,其中不少校内项目得到了校外天使投资人的进一步关注,得到良好的培育和创业成果。

在平时的校内其他赛事和评比中,多专业多院校的学生能够相互了解,理工科和经贸类的学生也能有所接触,萌生形成联合创业团队的想法,利用理工科专业本身的成果进行转化,加之经贸类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和市场调研方法等的运用,能更好地将创新项目朝商业化方向推进。

在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方面,各高校还开设了有关的创新创业课程,帮助在校大学生拓展创业思维,培养创业能力。

猜你喜欢

经贸电商高职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合作是处理中美经贸摩擦唯一正确选择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农资电商逃得过地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