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2021-01-29罗小欧郭一馨
罗小欧 郭一馨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导向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型和支柱型产业,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该行业拥有产业价值高、溢出效应强等显著优势,是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行业之一。电子信息制造业的进步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是中国抢占国际经济制高点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中国发展战略已经以出口导向逐步转变为双循环格局。2020年,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国家为应对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重塑国际竞争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双循环战略核心是将贸易重心由国外市场移至国内市场,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并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积极带动全球经济复苏。此外,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也鼓励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内新基建、技术创新等政策也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外部效应。在此背景下,电子信息制造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也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的关键一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给全行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而电子信息制造业应当抓住发展机遇,把握发展方向,推进技术进步与产业转型,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二、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产业抓住了发展的契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我国是电子信息产品的制造大国。截至2020年底,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位,达到16.8万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疫情背景下行业发展的变中趋稳。如图1所示。
目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产品门类相对齐全的制造业体系,主要细分为电子制造业、通信制造业和计算机制造业三个细分产业,下设门类众多。其中,电子制造业又细分为电子器件制造业、电子元件制造业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信制造业包括通信设备制造业、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和视听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又包括计算机整机制造业、计算机零部件制造业、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业和其他计算机制造业。产品占有全球较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坚实完善的产业配套基础。
地域上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已经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产业聚集地,分工各有不同。其中环渤海地区主要是承担着电子产品制造和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功能;长三角地区主要承担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和组装功能,主要承接电脑、半导体、手机等产品及其零部件的生产;珠三角地区主要承担消费类电子产品和电脑零配件的生产和组装。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增长速度较快、产品出口比重较高,电子信息制造业最为发达。三大产业聚集地集中分布,分工明确,规模优势明显。
然而,21世纪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逆全球化倾向明显。在高速发展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亟需对经济结构和产业模式进行升级。尤其是2020年在世界经济疲软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程度进一步加剧,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受到多方面限制,经济转型迫在眉睫。电子信息制造业亟需将贸易重心转向国内市场以维持产业平稳发展,这与我国双循环发展战略相契合。
三、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趋于饱和,整体需求不足
受全球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大面积爆发的影响,电子信息产品需求不足的态势逐渐显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市场充分饱和、城乡发展不均衡且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问题。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以及加息预期的影响,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持续走低的压力始终存在,这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出口也产生一定冲击。
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行业增速变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供给呈现指数型增长,产品需求稍显不足。市场由厂商主导型的卖方市场逐步转变为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买方市场,顾客掌握主动权。产品市场存在同质化严重和性价比不高的问题,顾客消费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亟需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核心技术落后,产品研发不足
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重心已经从追求高速发展转变为追求高质量发展。国家对技术研发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我国发展起步晚,仍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目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核心技术大多依赖国外,研发所需投资巨大,普通中小型电子制造企业难以支撑。此外,电子信息制造业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而我国现有的技术型人才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自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中国同部分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紧张,部分国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行业发展危机,技术创新迫在眉睫。此外,电子信息产品成本优势消失,依靠价格刺激需求的发展模式无法持续,这迫切要求企业开发新技术,找到产业持续发展新的增长点,从而扩大市场容量,以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
(三)产品配套价值链不完善,客户黏着性不强
我国在国际产业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中低端水平,主要以生产组装为主,在研发端和客户端等高附加值环节发展欠缺。这导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虽规模巨大,但纵向一体化发展程度不深,后向一体化的原料、技术等都受西方国家掣肘,行业利润率整体偏低 。同时,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在客户端的售后服务不够健全,未能给客户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产品的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尚未充分建立,顾客的多样化需求未被完全满足,客户黏着性不强。
四、“双循环”背景下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对策
(一)推进产品升级,扩大市场需求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重点是降低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将贸易重心转移国内市场,建立国内大循环,并以高水准高质量的的姿态参与国际市场。扩大内需是建立“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重中之重。高质量发展要求企业不断提升产品的性价比,依靠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人性化的产品服务从内外两部分提升产品的使用便捷性和服务周到性。同时企业可以通过深化纵向一体化程度,尤其是后向一体化,增强议价能力,从而降低成本;与供给方和经销商建立战略联盟,形成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提高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此外,我国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各企业也应充分利用这一技术优势,进行产品类型、消费者偏好、物流链选择等详细数据分析,充分了解不同消费群体对产品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定制式服务,进一步提升市场需求。
(二)增加资金支持,鼓励研发创新
电子信息制造业应该强化基础研究和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吸纳社会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团队。确保在芯片、材料等关键基础技术领域研究投入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建立上下游产业链协同研发机制,不断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企业要学习先进技术,加强企业间的友好合作与互联互通,戮力同心共同克服技术难题。企业还应抓住5G的发展机遇,加大对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柔性电子等新技术、新产品、新平台的研发投入。政府部门可以对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一定的税收补贴和政策福利,并引导银行降低贷款审核标准与审核周期,对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适当放宽,鼓励企业研发创新。
(三)提高信息透明度,促进价值链延伸与整合
国家应建立专有电子信息产品售卖平台,对电子信息产品建立严格的审核与监管机制。平台主要负责确保产品性能与描述相符、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严抓产品售后服务,大力宣传国内优质的电子信息产品,并鼓励市场的良性竞争。厂商应以质优价廉的产品吸引消费者,提升顾客的认可度,建立稳定的顾客群体,从而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打造产品的质量优势和品牌优势。企业也应在发展本行业的基础上开发上下游产业,进行价值链的延伸与整合,通过深化价值链提高附加值,不断探索产品发展新路径,做好产业供给侧调控。
五、结语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创造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电子信息制造业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充分把握国内外市场动向,不断进行研发创新,深化产品价值链,刺激消费水平提升与结构升级,带动辐射产业的经济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以扩大内需为基点,推进行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顺利推进,并以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投入国际大循环,这正是“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