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下江苏应急交通运输管理体系研究
2021-01-29路瑶
路 瑶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对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应急保障能力及应急体系建设作出了具体要求。然而,面对突发事件,短期内对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突发事件期间,多数地区出现各类物资紧缺的现状,援助物资无法及时送达,从而暴露出江苏省应急交通运输体系的短板。本文从江苏省交通运输业的现状、潜在问题分析,对于改善交通体系和应急物资保障能力,持续推动建设标准化、信息化和机械化的现代应急保障体系,全力打造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的应急救援队伍,不断提升全省公路服务能力和应急保障水平,对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江苏省应急交通运输体系
1.1 综合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的内涵
综合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是为了确保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高效合理的统筹规划现代交通运输,其中主要包含包含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体系、应急预案体系与设施体系、应急保障体制和机制等[1]。因此,突发事件下的应急管理系统包含了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随着多年建设,针对应急保障体系,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系统、独立、完善的应急标准,能够有效的降低安全风险,缩短运输时间,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2]。
1.2 江苏省应急交通运输体系现状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的高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和“中国模式”,中国陆路交通居世界前列,其中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及城市轨道运营里程均居世界第一。据统计,截至2020 年底,江苏省公路总里程约为4924 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299 公里,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将达到535 个;民用运输机场将达到10 个。因此,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的不断完善、结构的调整及运输服务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应急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江苏省在应急运输保障工作方面,公路、水路、铁路等运输方式取得了重大进展。全省交通运输部门在完成各类应急运输保障任务中,不断积累经验,构建和完善江苏省应急交通运输体系。为了进一步加强重大突发事件期间的运输保障等工作,确保应急运输“绿色通道”畅通,切实保障应急运输车辆通行等,陆续出台了《江苏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等法律法规[3]。
然而,在各类突发事件下,江苏省应急交通运输体系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为此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产业应进一步发挥其运量大、速度快、大数据等优势,打通交通运输“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不断完善应急物资运输保障、突发事件防控体系以及应急机制的建设。
2 江苏省应急交通运输管理体系的问题
2.1 突发事件应急物资运输保障能力不足
江苏省应急物资运输保障能力明显不足,物资供应链混乱无章,面临着供应链上游储备不足,物资短缺、复产缓慢,分拨迟滞等问题。由于缺少主管部门对各级运力保障系统的统筹规划,各地应急物资无法满足情况严重的地区的需求。例如,应急医疗物资大多来源于各地储备,虽然供应点较多,但是需求点广而散,无法合理的分拨调配,极大地影响了运输时限。再者,由于辖区缺乏统一调配组织,末端物流配送混乱,导致“最后一公里”投送难度加大。因此,运输配送生产作业各个环节也无法正常运行
2.2 突发事件联动响应机制尚有不足
随着事件形势的蔓延,交通运输与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相关企业乃至全省人民积极联动,加强相关部门统筹协调与物资保障和调度,提供各方面援助。作为一线指挥者,各部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经验不足,对于突发事件全过程应急无法实现一体化高效衔接。面对捐赠物资分配、志愿者组织与管理、医疗与生活保障等重要环节,各部门职能界限不清晰,协同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2.3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五大种运输方式,各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的运输需求[4]。而不同运输方式中应急预案的风险或主体与应急设施具有显著差异。目前为止,现行全省跨区域、跨行业、多部门协调联动的交通运输应急预案体系还不完善,仍存在风险种类不全、覆盖范围小、风险源辨识度低、评估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因此,缺乏对突发事件进行全方位预判以及如何进行协调联动应急处置的相关指导性文件。
2.4 应急队伍建设管理体系不健全低效率
由于实际办事人员少,工作人员职能发挥不完全,导致应急保障体制组织效率低;其次,由于缺乏处置工作统一调配的应急专业技术人员,导致灾情等突发事件信息共享不及时、社会公众危机意识弱、应急救援指挥混乱[5]。
目前,江苏省交通运输应急队伍人员配备的途径尚不健全,应急知识技能的培训缺乏,长期有效的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导致应急队伍专业化程度低。遇到突发事件时,专业的应急队伍无法及时做到“专业化处理、协同化作战”的要求。
2.5 突发事件交通运输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我国立法中,交通运输领域应对突发事件有相关的立法文件,交通运输管理的法律体系包含基本法、专门法以及综合法,此法律已经基本成熟。但是缺乏专门针对交通运输领域应急制度、应急管理具体内容的详实规定,条文明显缺乏可操作性。因此,目前江苏省突发事件的应急法律法规与基层单位工作细则尚未形成上下联动,处置行为标准不一致、部分条文操作性差且针对性不足。
3 应急保障体系对策
3.1 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时,为保障应急物资运输,首先需建立分工明确、流程规范、指责清晰的应急物资运输组织管理机构,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力量,提前规划应急物资运输物流网络。第二,通过建立政府与社会储备相结合,集中与分散储备相结合的多层次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优化布局,统筹规划应急物资储备。第三,构建应急物资绿色通道。针对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运输保障的难点,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反应敏捷的智能调配系统,保障物资与全省各地司机的最优配对,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应急物资、物流作业的协调共享,保证干线运输时限、运输能力等。第四,建立覆盖运输全过程的应急物资运输指挥系统。着重完善信息互联互通、网络对接及协同运行机制,监管各地的应急物资供需状况,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和商业储备,保障应急物资的物流工作等,实现应急物资物流信息动态实时跟踪。
3.2 强化辖区应急协作联动响应机制
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加强辖区内应急联动响应及应急管理区域间协同合作。首先建立全省各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强化辖区内毗邻城市间的资源共享、信息沟通与应急协作;其次,建立各级应急管理联席会议、应急管理工作机构负责人应急联合会商机制,将人才与优势资源集中化管理,提高应急效率;再者,建立健全的应急交通运输规章制度,实现不同运输方式间的信息联动、场站资源等联动响应。
3.3 制定突发事件的交通运输的应急专项预案
面对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时,人流和车流的预警、管控和服务,以及对大量人流的管控存在重大问题。其次,针对交通运输突发事件的特性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本省应加快完善应急法律,修订应急法规规章制度,制定详实有效的预防与预警、应急程序及处置措施等交通应急预案或应对方案。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并推演最坏情景所需的交通响应手段和资源,制定应急专项预案。
3.4 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队伍
进一步加强专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建设应急专家队伍,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各类专家开展应急培训工作,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专业应急力量的演练,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处置能力,弥补省内各类应急人才供不应求的现状。其次建设交通应急保障队伍,分配到省内各市县各级交通应急管理机构所在的辖区。各辖区需要协同合作,完善规章管理制度,初步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交通应急保障队伍体系
3.5 完善应急交通运输体系的法律体系建设
为了加快建立与完善法律体系,第一,及时梳理现行突发事件下交通运输的法律体系。上位法修改时,应及时提出修法;对于一些紧急公告,要及时整理,形成立法议案,纳入到本部门的年度立法规划中。第二,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预警级别和限制措施等规定,确定发布预警级别后,保证各辖区的人员安全。第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规定》的对交通工具、场地、设备等的征用规定,保证征用主体和被征用人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完善应急法律中有关个人、团体、组织参与交通应急活动的权利、义务及补偿等问题的规定,保障公众参与交通应急行为在法律的框架下有序进行,提高公众参与交通应急救援的积极性。
4 结语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应急交通运输的保障能力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江苏省应急交通运输保障体系还未完善,无法完全适应应急交通运输的保障要求。本文分析了综合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的内涵,以及江苏省交通运输的现状和应急交通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出了强化江苏省交通运输体系的应急保障措施和相关的政策建议,促进江苏省应急交通运输体系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