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实验-思政三位一体的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2021-01-29王婧婧刘尚明郭晓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实验课病理病例

王婧婧,刘尚明,郭晓笋,李 蕾,赵 明

(山东大学a.基础医学院;b.资产与实验管理部;c.齐鲁医院急诊科,济南 250012)

0 引言

病理生理学实验是医学基础课病理生理学的配套实验课程,通过复制人类的疾病模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科研设计、观察思考和逻辑推理的基本技能[1]。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授课教师先讲解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重点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并以撰写的实验报告作为考核标准。从课程定位和教学手段来看,传统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仅仅是知识传授和具体的实践操作,缺乏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2]。

与此同时,各高校课程思政的大力推广与原本就不宽松的理论课学时之间的矛盾开始凸现[3]。如果在课堂中占用太多时间进行德育教学,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课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只是形式化的一带而过,既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又无法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因此,如果能利用相对宽松的实验课时间,或实验课中客观存在的等待时间,以精心设计的典型病例为载体,将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相互辅助,构建理论-实验-思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则能真正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所有学科、所有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指导纲要[4]。

1 以病例为载体,理论-实验-思政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病理生理学作为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5],学生将从对正常人体的认识逐渐过渡到对患病机体的认识,因此理论或实验教学中引入典型病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6]。本文以缺氧实验为例,具体探讨以病例为载体,理论-实验-思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1 理论教学,病例初现:思政融入课堂

缺氧的教学安排只有4~5 学时,但是知识点分散、抽象、易混淆,属于病理生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因此设计了“快救救我孙女吧”病例:一个刚满月的女婴,因呼吸困难、全身青紫被爷爷奶奶送入急诊室,胸片显示为肺炎。医生给予吸氧、吸痰、抗生素治疗及心电监护后,患儿症状略缓解,但全身仍然青紫色,此时病人家属开始急躁不满。

幻灯片中患儿的发绀症状、痛苦表情以及醒目的标题:“快救救我孙女吧!”增强了学生们的使命感,因此当老师提出问题并让同学们回答:这个婴儿缺氧吗?您下一步会选用那些检查方法帮助诊断婴儿的病情?学生为了尽快救治病人,会选择很多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如CT、MRI、脑电图检查等。但是教师给出医生的选择:仅仅做了一个血液检查便能诊断患儿缺氧,甚至能判断出缺氧的类型及治疗方案。因此学生会对这么“神奇的”血液检查充满好奇心,而血氧指标的概念及意义正是“缺氧”这一章节最重要的知识点。此时血氧指标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已不用赘述,学生会对4 个血氧指标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认真学习。

病例中女婴全身青紫、呼吸困难的紧急情况,很容易将同学们带入场景,伴随着基础知识的讲解,故事层层深入,新的问题不断出现,直至“医生”出现,“小婴儿就像变魔术一样,从脸到躯干,再到四肢,皮肤逐渐红润,变成粉红色。”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虽然没有直接宣讲思政思想,但是“医者仁心”四个字已经触动了同学们的内心,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含义,若想实施医学生誓言“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则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1.2 实验教学,病例回顾:思政融入实验

传统的“缺氧”实验课为4 学时,学生通过复制不同类型的缺氧模型,观察缺氧时小白鼠的表现,以及年龄因素对小白鼠缺氧耐受性的影响。由于实验操作简单、用时短,因此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将缺氧和别的实验内容如水肿等联合教学,使得实验课程和理论教学不同步,教学契合度差,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此外,实验过程中等待时间偏长,学生经常因无事可做而无所适从,降低学习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将再次引入“快救救我孙女吧”病例,并以此为线索,将课堂理论、实验操作以及思政教育紧密结合。

(1)实验介绍,常规操作。教师向学生常规介绍缺氧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说明本次实验课的学习形式和考核方法。

(2)回顾病例,情景再现。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重新展示病例,学生会有意识地认真观察实验动物缺氧时的表现,并对病例中女婴缺氧时皮肤呈现的青紫色有更加直观的认识。随着缺氧的加重,小鼠会出现呼吸加深加快、抽搐甚至死亡。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患儿经过救治后病情没有得到缓解,您会怎样处理患儿家属烦躁的情绪?设置的4 个选项如下:A.不要浪费时间管他们,还是诊断和治病要紧,赶紧看书学习!B.孩子生病家长着急是正常的,坐下来好好聊聊天;C.耐心向患儿家属解释病情,并许诺一定会关注患儿病程;D.告诉他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放心自己可以转院。

(3)角色扮演,分组辩论。面对弱小的实验动物,学生从实验操作中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更能“共情”病例中患儿家属的心情。但是从医生的视角看,设置的4 个选项似乎都有道理,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将展开自由辩论,激发同学们的换位思考,培养医患沟通能力。

(4)回答结果呈现,讨论和反思。教师在此部分先向同学们呈现课堂上关于检查方法的回答结果,再给出各检查方法的价格以及我国500 多万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仅为2 300 元,然后抛出问题:“为什么患儿的住院费这么便宜?医生是如何做到的?”

此时教师将本案例的原委详细介绍,医生敏锐的发现小患儿是由爷爷奶奶带入院,便进一步询问,原来患儿家庭条件不好,父母生下孩子后即外出打工,所以孩子是由爷爷奶奶用井水冲奶粉喂养。而当地的地下水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再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血液检查,医生诊断患儿为摄入过多亚硝酸盐导致的血液性缺氧,给与患儿非常便宜的药——亚甲蓝注射,便出现了案例中神奇的一幕——小婴儿皮肤逐渐红润,缺氧症状解除。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生更多依赖各种仪器设备,全面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越来越不被重视[7]。当故事完整呈现,学生跟随案例中的医生获得了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救助患者的成就感,同时也体会到医者仁心的含义,严谨的专业态度、细致的专业精神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疾病诊治的基本条件,也是成为一名良医的必备元素[8]。

最后,向学生强调,其实在国家层面,为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我国制定了《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 年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制度全覆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都将达到100%[9]。这一政策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同学们对于国家强盛和民族自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那么作为医生,怎样才能做到加强医疗服务,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水平?这3 个问题将和实验报告一起,由学生课下完成并计入成绩。

2 构建完整教学体系

2.1 调整课程时间,理论-实验同步教学

病理生理学实验共有水肿、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缺氧、休克、呼吸衰竭、肝性脑病7 个内容,分别对应病理生理学理论课相关内容。原有的上课顺序为理论课全部教授完毕后再进行实验课,现将课程时间进行重排,基本保证相关内容的理论课结束后,随即进行对应章节的实验课学习,使理论与实践紧密联合,与认知过程一致。

2.2 设计经典病例,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融合

设计临床典型病例,可以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思政与专业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落实“三全育人”理念[10]。设计病例时应围绕课堂教学大纲、实验课教学大纲和思政教育3 条主线,明确知识、能力和素质这3 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既要有思想性,又贴合专业知识。例如,设计疑似被虐待的孩子失血性休克病例,学生除了掌握失血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学过程,还要思索怎样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有效救治患儿。病例融入时,需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专业课程毕竟不是思政课,思政元素不能全盘灌注式进行,避免长篇大论的宣讲[11]。

2.3 改革考核方式,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考核方式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过程性考核即学生在课堂或实验课上的表现及参与情况,结果性考核则为课后的实验报告和案例分析报告等。考核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考核可采用雨课堂、问卷星等辅助手段,也可以角色扮演、小组辩论、PPT展示、作业等形式呈现。通过多种方式对积极参加教学互动的学生予以鼓励,形成示范效应。对考核评价中学生发表的不同观点,不应搞一言堂,应允许争论、鼓励创新,以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勇于挑战的精神[12]。

3 以“学生为本、三全育人”为理念,构建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

构建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时,要遵循“学生为本、三全育人”的理念[13]。“学生为本”要求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全教学全环节都要把握以学生为中心[14]。比如站在学生的视角编写实验教学大纲、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选择合适病例、采用虚拟实验平台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和多元化考核方式等。“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

4 结语

综上所述,以病例为载体,理论-实验-思政三位一体的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符合当前形势下高校立德树人的新理念。实践表明,将典型思政病例贯穿理论和实验课环节,可以有效节约利用实验课零碎时间、促进理论知识和实验结果的相互融合,并采用德育渗透的方法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感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教学评价优秀,教学效果得到充分肯定。

教师是构建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关键力量,专业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16]。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在教学中切实提升自身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党和国家需要人才结合起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使之更科学、更合理、更实用;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言传身教,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育人能力和育人实效,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猜你喜欢

实验课病理病例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病例”和“病历”
有趣的实验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