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大数据,用『活』才有未来
2021-01-29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2021年12月中旬,上海工会组织库会员库升级暨“扫码入会”工作动员会召开。今后,职工申请入会,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随申办”等App扫码,实现信息“零申报”,并在“随申办”平台获得“上海工会电子会员证”。
对劳动者来说,“扫码入会”“一键入会”意味着方便快捷;对工会工作者来说,这是工会数字化转型实现新的突破。“扫码入会”之后,还会有怎样的便利和惊喜?对劳动者来说,充满期待;而对工会工作者来说,突破之后,如何用好工会大数据,精准服务职工,这是一篇有待展开的大文章。
这篇文章怎么做?其实,“一网通办”早就给出了很多灵活运用的成功示范。
“扫码入会”扫的什么码?“随申办”的二维码,而“随申办”是上海的“一网通办”打造的移动平台。这一超级应用,让市民和企业拥有专属网页,将所有证照归集。这后面,是一系列数据资源的跨部门整合,以及基于这些数据资源展开的平台治理和大数据分析应用。
平台治理和大数据分析应用,这听起来很高端。其实,通过普通市民的直观感受,不难发现,这就是一个将海量的数据转化为接地气的人间烟火的过程。比如说,“健康码”问世,是疫情管理的需要,却在“一网通办”平台上得以实现。如今,出入公共场合亮一下手机“健康码”“行程卡”即可;查询核酸检测结果,则只须点击刷新一下“健康云”;还有,人们打疫苗的记录,何时何地打的哪家生产的疫苗,都可随时查询。除了疫情期间的特殊日常,人们生活的各种需求都有“一网通办”在服务,例如,应届毕业生扫描“随申码”就能获取招聘岗位信息、提交简历,获取一站式服务;乘坐公交,投币?刷交通卡?这都落伍了,现在只须扫一下乘车码。
如果说,“找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便利”是上海“一网通办”的初心,那这个初心已经实现。基于这样的示范,工会工作者是不是该思考“扫码入会”的初心是什么呢?找工会可以办哪些事?找工会办事是不是也能像网购一样便利?
科学技术能给人类带来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只要用上技术就一定能够进步?这是有必要打上问号的。就工会工作而言,不是把劳动者入会信息写入电脑,就是“大数据”,就可以“云计算”了,升级“两库”只是完成了工会数字化建设的第一步。借助现代技术推动工作创新,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即要明白用技术解决现实中的什么问题。具体到工会工作,就是以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职工的需求倒逼“大数据”开发和运用。例如,两节临近,困难职工群体最需要怎样的关怀?送温暖如何精准送到位?留在上海过年的职工期待怎样过个不孤单的春节?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文化大礼包?职工“第二医保”如何覆盖惠及更多人?产业工人的职业素质、职业发展之路会遇到怎样的问题?人们对工会工作的认可度如何、原因是什么?
凡此种种,如果能够利用各种“大数据”来分析和研判,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工会服务职工也必然能更加精准。否则,停留于电脑文档中的“大数据”很有可能仅仅成为纸质材料的数字版。
总之,工会大数据,用“活”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