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
——期刊编辑作品评价的心理误区分析
2021-01-29于晓雨
毕 曼 于晓雨
我们身处的媒介环境发生剧变,传播方式与读者的阅读习惯也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期刊编辑当然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以适应这个转型的时代。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东西是不能变,也不应该变的,比如无论时代如何流转变化,编辑都始终要承担好“把关人”的职责,应该坚守编辑的初心。澄澈纯净的湖水才能映照出皎洁的明月,只有保持澄明清静的心理背景,才能对作品进行客观的审视与评判,也才能全面公正地把握作品的客观价值。然而事实上期刊编辑很难完全保持这样的心理背景。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现实环境里,思想上、心灵上难免蒙上一些这样那样的“灰尘”,不知不觉受到形形色色错误东西的污染,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带进编辑工作中,形成心理误区,使欣赏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正所谓“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粗略分析起来,影响编辑工作的心理误区,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思想偏见
思想偏见即思想观念方面的偏执、偏颇、片面之见。由于思想观念是一个人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意识中常醒的理智成分,所以它对于主体思想和行为的支配,常常是理直气壮的。即使是偏见,也一如既往地保持其执拗和强硬的性格。在编辑活动中,思想偏见是导致编辑偏离作品客观价值的一种很强硬的心理力量。例如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如今已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喜爱。但这部世界巨著却曾被思想观念陈腐僵化的道学家们齐声斥之为“淫”。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 中说:“淫书以《红楼梦》为最,处处描摹痴男女性情,其字面绝不露一淫字,令人目想神游,而意为之移,所谓大盗不操干戈也”。即使是艺术修养和欣赏能力极高的人,一旦被偏见所左右,也难免失误。如莎士比亚与贝多芬是已有定评的伟大戏剧家和音乐家,在世界文学史与音乐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却不喜欢他们,对他们持激烈的否定态度。究其原因,也是由托尔斯泰的思想偏见决定的。托尔斯泰认为真正的艺术品必须具有正确的道德态度,而所谓正确的道德态度为博爱,即“全人类的兄弟般的友爱团结”。列夫·托尔斯泰以此衡量莎士比亚和贝多芬,认为他们缺少现代宗教观念,所以彻底否定了他们。从这种观念出发,列夫·托尔斯泰还否定了但丁、歌德、拉斐尔等大艺术家,而且还毫不留情地否定了他自己。他把自己毕生的创作成果都归入失败的艺术一类,只剩下两篇小故事除外:《天网恢恢》和《高加索的俘虏》。托尔斯泰评人评己都很严格,但他的思想观念却是偏颇的,因而坚持标准越是严格就越显出他思想的狭隘。
当今,网络的发达降低了表达的门槛,让每个人都有了麦克风,也让少数缺乏讲理训练、不学无术的人有了“出位”和“上位”的机会,以致网痞式的表达大行其道,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与追捧。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一些期刊编辑过分推崇自由主义,即拒绝甚至反对在作品中写政治、写理想、写情怀、写希望、写责任、写使命、写崇高、写道义,形成了一种顽固的思想认识,即一谈崇高便被指为虚伪,一谈理想便被斥为矫情。这种思想偏见,很容易导致理想信念与人文价值的失落。
思想偏见使期刊编辑眼光变得狭隘,趣味变得单调,对作品的评判标准变得单一,容不得一点“异己”,因而常常“一叶障目,不识泰山”,对作品的价值评判出现极大的偏差。“鉴于偏见产生原因的复杂多样,克服偏见的举措亦不一而足。可以说,偏见起于庸俗,止于高贵;起于狭隘,止于宽容;起于愚昧,止于智慧;起于世故,止于本心。”①期刊编辑要坚持修身养性,不断探索万物之理,时刻防止自我的迷失,克服偏见,追求真理。
二、心理定势
在编辑活动中,编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认同什么,拒斥什么,大体上有一个较为固定的心理趋向性。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定势,也就是一种心理习惯或曰心理惯性。
心理定势是心理学上的概念,是一种具有“欲倾向”的准备状态。心理定势中积淀着主体先积累的经验,积累着主体的需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心理因素。心理定势的形成,支配着主体对欣赏对象的选择和评价,影响着主体对欣赏对象的反应和态度。例如,对于欣赏对象的选择来说,就形式而言,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并接受已经熟悉,习惯的东西。就内容的选择而言,凡是与自己的主观意识相符合、相一致者,容易引起注意受到欢迎,并得到较好的评价,反之则会引起反感与抵触。
心理定势有正负两个向度的作用:从正向而言,它可以使我们熟练地从事某项工作,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从负向而言,心理定势的存在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因循守旧,不知变通,不求突破,给问题的解决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欣赏心理定势的形成对整个编辑活动的影响也同样有积极和消极的两面性。就其消极面来说,心理定势往往导致主体的欣赏趣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保守性和封闭性。例如,苏轼有一次想画竹子,兴到无墨,信手以朱笔为之。有人责问他,世上难道有朱竹吗?苏轼反问,世上难道有墨竹吗?对方无言以对。苏轼的反问是有道理的。无论墨竹还是朱竹,作为艺术品都不过是一种形式、一种符号而已。既然墨竹是可以的,朱竹当然也应该是可以的。但人们能毫无阻碍地接受墨竹却不愿接受朱竹,原因就是心理定势在起作用。人们对墨竹看多了,就认定只有墨竹才是合理的,而除了墨竹之外的竹皆是不合理的。类似的例子在编辑活动中屡见不鲜:如看惯了讲究解剖透视、光线色彩的西洋画,就对注重线条韵律、笔墨意趣的中国画不以为然;喜欢中国画的对西方油画嗤之以鼻,讥之曰“笔法全无”,斥之为“不入画品”;熟悉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方式,就把古今中外人物齐上场的荒诞剧《潘金莲》贬之为荒诞不经……
心理定势往往使人囿于成见,成见往往使人变得盲目,即使是有卓越艺术鉴赏力的人一旦被成见所左右,也会变得自以为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编辑工作内容的变化,很大程度并不是编辑定义的改变,而是编辑整个职业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汇入了更多的内涵。”②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编辑尤其要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对现代期刊编辑而言,有一个直接的也是很重要的打破心理定势的方法,那就是学习另一领域的知识。无论是在选题策划上还是编辑过程中,都要求编辑既是编辑学的专家,又是多学科的杂家,这是编辑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更是时代的要求。学习另一领域的知识,是帮助期刊编辑走出心理定势的一剂良药。
三、势利之心
势利之心指的是对名人(或有权势的人) 的盲目崇拜,盲目追随,盲目归附。崇敬名人崇拜名人,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的形成自然有它的原因:名人之所以为名人,必定在某一方面有高于一般人的地方,因而容易引起一般人的崇敬乃至崇拜。这种感情应当说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对名人的崇拜一定要建立在名人确有真正价值而自己对此又确有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盲目的、势利的。如有不少人不问青红皂白,只要涉及名人,就无条件地加以崇拜。早在20 世纪30 年代,鲁迅先生就列举过此类现象。鲁迅说,社会上崇拜名人,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既是名人,也就无所不通、无所不晓。所以译一本欧洲史,就请英国话说得漂亮的名人校阅;编一本经济学,又乞古文做得好的名人题签。请名人题字,但名人的字不一定写得好;请名人校书,但名人未必有此专门的学问;有的书刊列出一大批名人作“特约撰稿”,但名人们未必真的写文章……所有这一切现象的背后就是一点——势利之心。
势利之心也是编辑工作中的心理误区之一。它对编辑正常判断的干扰主要表现为,不问作品的实际价值,只要作者是名家,就认定是好作品。势利者所要“编辑”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者的名气。特别是在学术期刊的编审过程中,作者若是著名专家学者,其作品很容易得到编辑的认可,而如果作者是名不见经传的学术新人,文章即使学理性和创新性都很突出,也难入编辑的法眼。在编辑活动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作者一旦成名,编辑就不再能够不偏不倚地接受价值相同的其它作品了。原因就在于编辑的精神独立性、自主性、自由性被束缚了,被压瘪了,我不再是“我”,而成为别人的附庸了。所以在编辑工作中,编辑切莫有势利之心。李贽认为:“尔勿以尊德性之人为异人也,彼其所为亦不过众人之所能为而已。人但率性而为,勿以过高视圣人之可为也。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李氏文集·明灯道古录》)。人人都为平等,人皆可以为圣,编辑心存公理,手持公正,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四、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在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下,个人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心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大流”就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现象。为了研究从众心理,心理学家阿希在1956 年设计了经典的三垂线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测试人群中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被试者没有发生从众行为,坚持了判断的独立性。由这个实验可知,从众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心理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规范压力,每个群体都有一定的规范,为了融入这个群体,个体倾向于遵守这种规范,为了不被嘲笑或被当成“奇怪的人”,因此会跟从多数人的选择;二是信息压力,一般来讲,多数人的选择比单个人的选择要准确,因此个人会习惯性地选择多数人的选择。
从众心理广泛流行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同时也表现于编辑活动中。如别人选择什么作品,自己忍不住也会做同样的选择,互相攀比互相模仿;某一作品,只要别人说好(或坏),自己也跟着说好(或坏) 等。在信息时代,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了,时效的要求越来越紧迫了。丰富的话题资源和越来越快的时效节奏,对编辑普遍产生了一种“压迫感”,看到一件事,需要迅速作判断,由不得你有太多的思考,否则就赶不上判断的时效了,这也从客观上促成了编辑的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对编辑活动的作用具有两面性,因而不能笼统地否定,应对其作具体分析。从众的积极意义在于,如果所“从”之“众”欣赏的是优秀作品,那么从众显然有利于扩大优秀作品的影响,使其达到最大程度的普及。从众心理的消极面主要表现在对于“众”的不加分析地盲目依从上。盲目依从,唯“众”是从,丧失了评判作品的客观标准。一些价值并不高,内容也未必健康的作品,甚至是粗制滥造、低级趣味之作,也可能借从众心理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再者,即使是对于优秀作品欣赏的从众行为中,也隐藏着某些消极因素,即可能并不真正了解作品的内在价值,而只是为了追风赶浪,随上大流。在这类“从众”中,编辑行为上可能赶上潮流了,然而内心却仍然是盲目的。从众性是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作为新时代的期刊编辑,在做决策时,固然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但切忌盲目随大流,要用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很多时候,正确的观点就会在盲目从众被掩盖,而真正具有创新性与时代性的好文章也会在盲从中被流失。
五、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于某种特定社会心理现象的概括和总结。“对着干”是逆反心理典型的思维模式。“逆反心理作为态度反应并不等于逆向思维,后者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逆反心理也不等于国外心理学界涉及的对抗心理(resistance),尽管逆反心理也是个体对外界引导在态 度方面的逆向反应,也属于对抗心理;但是逆反心理反应的性质却是非常规的,其特征不仅在于不接受外界引导, 更重要的是不接受应该接受的外界引导甚至故意对着干。”③逆反心理在编辑活动中的主要表现是:越被禁止的作品越激起编辑强烈的欣赏兴趣,越是受到批评的作品越吃香,越是引起争议的作品越走俏。
同心理定势、从众心理一样,逆反心理也有两面性。从社会学角度看,逆反心理的积极与否,取决于它所“逆”和“反”的对象的性质。如果逆反的对象是反动的、错误的东西,那么,逆反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就具有进步的甚至是革命的意义。如大力宣传民主思想的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19 世纪中叶出版后受到思想保守的人的激烈反对。十几年后风靡于欧洲文坛,但美国政府仍阻挠《草叶集》在美国发行。正是在这种压制与反压制的斗争中,激发了人们对《草叶集》的浓厚兴趣,大家争相阅读,要看一看它到底写了些什么。美国读者对美国政府压制《草叶集》的逆反心理就具有了积极进步的意义。从思想方法上看,逆反心理也表现出可取的一面,即不盲目从众,不盲目接受外在力的指令,不盲目接受“时尚”与“权威”的裹挟,体现了一种独立自主意识。
但逆反心理的消极面也是明显的。具体表现在:第一,意气性。逆反心理常常带有浓重的情感色彩,因而往往容易失去理智,意气用事,缺乏对对象作理性的分析和研究。第二,偏激性。逆反心理在思想方法上简单、片面,缺乏辩证的思考,缺乏理智的比较,这就难以与形而上学划清界限。如“权威”所肯定的固然并非一切皆好,但也并非一切皆坏,不经分析比较,简单地以逆反心理对待,难免偏激和片面。第三,容易给本不宜流行扩散的作品甚至是某些坏作品以流行扩散的机会。期刊编辑该如何走出逆反心理呢?首先就是要不断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断辩证发展、全面科学的思维能力。以下两种思维方法能帮助编辑走出逆反心理:一是元问题思维,元问题思维主张从物理学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强调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寻找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层层继续深入;二是学会黄金思维圈,这也是帮助我们走向深刻的思维方法,黄金思维圈有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最浅表的一层是what,要看清是什么;中间一层为how,也就是怎么做的问题;最里面的一层是why,也就是要回答这么做的原因。掌握了科学的理性的思维方法,就会让编辑不致意气用事,做出错误的判断与选择。
六、“约拿情结”
“约拿情结”是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创造的概念,是借用圣经故事所概括的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圣经上说,有一次上帝派约拿到尼尼微城去传话,这本来是一项光荣伟大的使命,但约拿最初却逃避这一使命,企图乘船远去。马斯洛认为,约拿这种心理状态具有很大的普遍性。例如,人们常常“惧怕自身的伟大之处”,“躲开自己最好的天赋”,既惧怕自己最低的可能性,又惧怕自己最高的可能性。④简而言之,约拿情结就是惧怕最好的倾向。俗语有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约拿情结的心理倾向与此正好相反,因此我们似乎可以把约拿情结概括得更为通俗一点就是:人往低处走。
约拿情结渗透于人生活动的各个领域,也渗透于欣赏活动中,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躲避经典。比如文学作品,现在的人们普遍亲近网络文学,而对鲁迅却敬而远之;有人能谈孔乙己或阿Q,然而却不曾读过《鲁迅全集》,哪怕是其中的几卷;有人能头头是道地分析林黛玉或曹操,却没有读过《红楼梦》和《三国演义》;有人喜欢看活动在银屏上的安娜·卡列尼娜,却不想去结识文字符号中的安娜·卡列尼娜……躲避经典,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语言的隔膜、生活的隔膜、思想感情的隔膜等等,但“约拿情结”恐怕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这是一个不为人觉察的潜藏的深层原因。经典思想深邃,艺术精湛,在人类精神史上占有地位,其地位之高足以对一般人产生一种“压抑”。正如歌德所说:“一个伟大的作品会使我们暂时感到自己的局限性,因为我们感到它超越了我们的能力。”⑤因而编辑对经典作品既敬且畏,既仰慕它又总想躲开它。
与躲避经典相联系的另一种表现是热衷于通俗之作乃至于庸俗之作。“心理力量”既然不敢、不想“往高处走”,其自然趋势当然是“往低处走”。面对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不断创新的艺术形式,“约拿情结”的自然倾向是,趋易避难。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约拿情结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缺少上进心,这也被成为“伪愚”。约拿情结的存在也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从自我实现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阻碍自我实现的心理障碍因素。
在编辑活动中,编辑常常可能遇见这样那样的困难,如语言方面的障碍,叙述方式等艺术技巧上的不熟悉、不习惯等等。对于这些困难,“约拿情结”的自然倾向就是不主动进攻,不期望征服,而是“三十六计走为上”“惹不起就躲”。于是专拣轻车熟路,挑见过的、熟悉的、没困难的来编辑,怎么轻松怎么来。趋易避难当然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但一味地趋易避难就不能不说是体现了一种很消极的人生态度,很消极的欣赏态度。它说明了人性中有怯懦的一面,如不自觉加以克服,很难提高欣赏能力。才能摆脱约拿情结的阻碍呢?提出约拿情结的马斯洛并沒有对这个难题进行深层次的回应。或许约拿情结确乎是一个难以回避的心理难题,期刊编辑首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与决策能力。其次,摆脱约拿情结还要见到本身的不足。编辑出版工作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系统工程。期刊编辑只有具备永不放弃、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品质,才能成就卓越,选择出优秀的作品。
七、“不懂”崇拜
常见到这样的编辑,他们面对某些作品,本来没有看懂,却一个劲地称赞作品“好”“绝”“高”“妙”。他们并不愿思考一下,不懂的原因何在,他们的先验逻辑是:凡是我不懂的,肯定是妙不可言的,连我都不懂,那肯定是高深的。
一般来说,编辑读不懂某些作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作品确实新颖、高深,编辑水平一时跟不上;二是作品本身晦涩难解,或者干脆就是“胡写”。其实在创作过程中,常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有的作者本来肚里无货,又想一鸣惊人,于是不得不玩形式,玩技巧,玩高深,装腔作势,摆迷魂阵,靠外表的眩目掩盖其内在的苍白。这种现象,编辑本应该是有所了解的,为什么一见作品却丧失了判断的能力呢?为什么就不敢怀疑一下是不是文本本身故弄玄虚呢?这或者是编辑被自卑情结纠缠上了,他们慑于社会的舆论或流行的时尚,慑于作者的名声或同行同伴的“共识”,迷失了自我,丧失了自信,以致于不自觉地把晦涩视为高深,把“不懂”视为“神秘”,为“不懂”的对象唱起了言不由衷的赞歌。
那么如何走出这一心理误区呢?既然“不懂”,第一步就是要让自己“懂”,就是绝不选择在自己不懂的时刻做选择与决策。那如何让自己“懂”呢?首先就要秉持发扬穷根究底、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壮大自我,只有拥有了自信,才拥有了强大的心理力量,才能在编审过程中拥有独立的思考空间。一名合格的编辑,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不断争取与作者和同行平等对话的权利,戒除浮躁,不盲从、不迎合、不俯就、不虚荣,远离功名利禄的诱惑,摒弃急功近利的心态。
心理状态是影响编辑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但往往也容易被忽视,期刊编辑尤其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应该有自己的“生产方式自信”,要始终用“白纸黑字”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所谓“白纸黑字”思维就是一种理性思维方式,保持对“白字黑字”的审慎与严谨,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澄澈的心境,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注释:
①李保强:《多维发力“以正纠偏”》,《人民论坛》2020 年第26 期。
②徐菁:《融媒体时代编辑的适应性发展》,《新西部》2020 年第6 期。
③刘宗粤:《关于逆反心理现象构架的解析》,《探索》2000 年第5 期。
④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许金声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年版,第142 页。
⑤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版,第4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