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明使者,更是爱的使者

2021-01-29周倜然通讯员谢静媛詹春艳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0年11期
关键词:龙岩市龙岩电费

本刊记者 周倜然 通讯员 谢静媛 詹春艳

5年来,一度度的电流,涓滴成河,为贫困户和贫困村送去光明和温暖。

5 年来,一个个电力员工,集腋成裘,精准施策助力老区在小康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5年来,一份份的爱心,聚沙成塔,为龙岩大地带来春风般的感动和希望。

这些来自国网龙岩供电公司(简称龙岩公司)的人——他们是人们口中的“光明使者”,更是传递爱心的“爱的使者”。

“市委市政府提出致力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的奋斗目标,电力企业责无旁贷。我们一直在打造的‘让电传递爱’品牌,便是以人民为中心、提升人民幸福感的生动实践。”龙岩公司总经理李聚聪如是说。

从“落地”到“开花”

2016年9月,在全国第二个全民公益日之际,龙岩公司联合龙岩市慈善总会发起“让电传递爱”公益活动。

“让电传递爱”公益项目是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为指导思想,借鉴“待用公益”模式,按照“自愿量力”原则,率先打造出的电力爱心公益平台,以龙岩地区贫困群体真实需求为出发点,鼓励和发动社会爱心人士和内部员工通过捐赠爱心电费、爱心结对、挂钩帮扶等方式来帮助困难家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募集爱心电费、提供脱贫方案和帮扶援助。

把爱心送进大山深处。 资料图

在具体操作中,龙岩公司采用“1234”运作管理机制,即搭建“公益资源”1 体化项目运作模式、健全“领导小组、专业实施小组”2 级项目组织体系、深化“面向社会、面向受助者、面向爱心人士”3 个面向推广、强化项目“渠道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流程标准化建设、运作管理标准化”4标管理。

今年是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龙岩供电系统“让电传递爱”爱心公益平台发展的第5 年。今年4 月21日,龙岩公司与龙岩市扶贫开发协会、龙岩市扶贫基金会签订《“让电传递爱”公益平台推广合作协议》,统筹资源整合优势,形成合力,进一步增来源、拓出口、扩影响。

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廖德槐评价说,龙岩公司在抓好企业经营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展示供电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也为龙岩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出新贡献。

为进一步拓宽扶贫助困渠道,龙岩公司联合龙岩市扶贫开发协会和基金会,进一步拓展“让电传递爱”线上募集渠道,开通微信、支付宝“扫码赠”功能,募集的爱心善款可用于捐资助学、生产扶持等扶贫助困活动,精准助力闽西贫困户脱贫。

今年10 月16 日,在我国第7 个扶贫日到来之际,龙岩公司联合龙岩市扶贫开发协会、龙岩市慈善总会举办“以电传情·情暖闽西”助力闽西脱贫攻坚公益活动。活动为18 个爱心企业颁发了爱心纪念证书,感谢他们对社会公益事业和闽西困难群众的关注与帮助。此次“以电传情·情暖闽西”助力闽西脱贫攻坚公益活动作为“让电传递爱”公益平台子活动,共收到241 家企业和3617 人次的爱心捐款,累计募集金额90.46 万元,一万余人观看公益活动直播。

李聚聪对记者说:“这次活动社会参与度很高,说明我们国家电网和‘让电传递爱’的品牌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信任。”

5 年来,龙岩公司将“让电传递爱”公益项目在这片红土地落地生根,用心浇灌,如今花繁叶茂。据统计,自2016“让电传递爱”电力扶贫公益平台成立后,龙岩公司累计募集各类爱心扶贫基金595.93万元。

从“一度电”到“直播间”

龙岩“一度电”的价格是0.4983元,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似乎微不足道。然而在我们享受着华灯初上、温暖祥和的时候,在龙岩地区仍有约4.3 万户贫困户,他们年平均用电量不足180 度。对于他们来说,“一度电”,可以让一盏25 瓦的灯泡点亮40 个小时;“一度电”,可以让一台电视开机10个小时;“一度电”,可以将8 千克的水烧开……“一度电”,更可以是一扇与外界交流的窗,一条光明的路。

“感谢你们,感谢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送来的‘爱心电费’,还在生活上给予我们这么多的关心关爱。”今年1 月10日上午,在“让电传递爱”公益平台捐赠仪式现场,领到“爱心电费”的武平县城厢镇下东村70多岁的贫困户朱霖胜激动又高兴,这笔爱心电费可以让他用上近一年的电。

据龙岩公司副总经理蔡高乐介绍,截至2019 年底,“让电传递爱”公益平台共募集爱心电费62.6 万元。其中2019年募集爱心电费15.9万元,用于帮助龙岩公司“古田之光”志愿服务联盟单位北龙社区贫困户,各县退役军人、烈士遗属等贫困户,这也是龙岩公司开展“三全”服务“三红”的一个重要举措,确保爱心电费的精准投放。

除了爱心电费这一传统形式,2020年,龙岩公司把电力大数据分析运用到精准扶贫中,通过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分析贫困村(贫困户)用电数据与光伏项目扶贫成效和产业扶贫社会效应,拓展该公司“让电传递爱”公益平台助力脱贫攻坚内容,实现电力大数据辅助当地政府更加全面精准评估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效。

通过电力大数据分析显示,龙岩公司通过改造升级农村电网,逐步解决了龙岩贫困地区电压不达标、电网架构不合理、动力电不足等问题。目前,龙岩地区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户均配变容量已全面达到电力扶贫任务目标,全面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在“直播带货”大行其道的今天,龙岩公司与时俱进,将其成为“数字扶贫”的有效载体。

长汀县中复村“国家电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驿站”扶贫助农产品带货直播,便是龙岩公司实现“数字扶贫”的实践案例之一,该服务驿站义务不定期为贫困户举办滞销农副产品直播带货,打开销售渠道。

10 月14 日,福建龙岩长汀县供电公司团总支书记戴佳闽化身助农产品展销带货“主播”,依托网络直播平台在线售卖扶河田鸡、客家酒酿等特色扶农产品。仅一个多小时,共售卖227份农产品,共计2 万3 千多元,直播吸引到3245人次在线互动观看。

从“一句口号”到“一种观念”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多年根植传播,且与时俱进进行再融合、再深化、再创新,龙岩公司“让电传递爱”的品牌建设和公益实践不仅实现对该公司价值链和业务链的驱动,更是对全体员工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还大大增强了老百姓对国家电网的认同。

“让电传递爱”公益活动实施5 年以来,龙岩公司不断扩展品牌内涵,结合精准扶贫的大背景,陆续开展“让电传递爱+”志愿活动模式,例如“让电传递爱+脱贫攻坚”“让电传递爱+环保行动”……这些年,助老助残、生态建设、网络文明、移风易俗、关爱儿童等志愿活动不断刷新龙岩公司“让电传递爱”公益项目的实践新模式。

武东电力希望小学是国网福建电力捐建的一所山区希望小学,目前拥有300 多名学生,其中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18年来,龙岩公司积极帮助武东电力希望小学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办学力量,通过开展“让电传递爱”等公益平台载体,与留守儿童、困难儿童结对子,捐助实现贫困孩子的求学梦,把爱心送进大山深处,将电力的温情融入这所象征“希望”的校园之中。

不仅在这所电力希望小学,龙岩电力人的爱心还一直流淌在每个角落。

8月31日,是中小学新学年开学注册的日子,国网福建武平县供电公司组织党员服务队开展了“结对留守儿童亲情交流活动”。

在武平县,连续10 年来,武平供电公司的员工们一直致力于帮扶困难家庭儿童,多次自发捐款,自发组织看望、慰问山区贫困的孩子,自觉践行着电力员工的社会职责。受到帮助的留守儿童亲切地称他们为“电力爱心妈妈”。

当日,武平供电公司员工刘菊兰等3位电力员工带着4名结对的留守孩子一起来到武平县第二附小报到注册,还为他们准备了水壶、台灯、笔记本等礼物。“电力爱心妈妈”与孩子们一起交谈沟通,细心地询问学习、家庭、生活等情况,并给孩子发放联系卡,叮嘱孩子在学习中生活中遇有困难可以直接打电话联系。得知有些孩子还没买学习文具,注册完后,她们又带着孩子们来到超市选购学习用品。在县少年科技馆,“电力爱心妈妈”还带着孩子们一起做起了趣味科学实验、体验模拟地震场景等。

12岁的小艺是个懂事的小女孩,父母在福州打工,每年只回家一两次,她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她激动地说:“我今天特别高兴,爸爸妈妈一直都在外面打工,很少陪伴我,但‘爱心妈妈’们却很关心我,给我们买文具,带我去注册,这是我第一次来过科技馆,真是太神奇了。”

武平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罗美芳对记者说:“我们依托共产党员服务队和员工志愿服务为载体,将‘让电传递爱’的品牌通过实际行动来得到社会广泛认同,把一句口号,变成员工内心自觉的观念。”

让电更有温度,让电力员工成为爱心的搬运工,让龙岩公司的爱心传递为龙岩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力量。怀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深厚情怀,“有温度”的幸福龙岩,必将如期而至。■

公益捐赠。 资料图

猜你喜欢

龙岩市龙岩电费
基于ε-SVR模型的日电费回收预测
爱情只有悬念
龙岩市妇联打造社会服务“心品牌”
龙岩市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及舞台题记考述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
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智能电费管理系统设计
浅谈电力企业电费账务管理工作
对“学生惧怕阅读理解题”现象的再思考
喜鹊展翅飞出个好未来
——记福建龙岩喜鹊纺织有限公司
1/8澳大利亚人付不起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