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多样化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措施分析
2021-01-29赵振涛
赵振涛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辽宁 辽阳 111000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得教育模式从以前小范围的精英化教育转变为目前面向群众的大众化教育,众多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 使得受教育的人数不断的增多,并且也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了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的首要原因。在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已经出现了许多弊端,满足不了当下的情况,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重要的研究课题,需要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完整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提高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1 生源多样化的现状
高职院校招生主要通过对口单招、高招、五年一贯以及自主招生。不同的招生方式所招收的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同,对口单招的学生专业技能较好,但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性较差,学习的进度与替他同学相比较慢;高招是参与高考的学生由于成绩不好,所以选择了高职院校,这类学生科学文化基础较好,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系统的理论基础与学习方法,总体素质较高,但这类同学自制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不够,缺乏专业的技能,对专业知识理解不透彻;五年一贯制所招收的学生在入学时年级尚小,没有确定的学习目标和理想,文化课程以及专业知识基础较为薄弱,自控能力差;自主招生的学生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其思维较其他同学相对活跃。由于招生形式的不同,导致了高职院校的生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2 生源多样化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2.1 学生管理体制缺乏创新 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体制主要分为院系两级,系级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系级管理部门缺乏合理的管理结构,导致了管理人员对学生管理的情况相互推脱,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管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管理工作内容较多,工作量较大,导致管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工作量的环境下,难以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也难以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就业情况。另外在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仍采用单一的应届生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虽然某些管理人员会将计算机软件融入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但是这只能提升沟通的效率,难以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并没有更好的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2.2 管理观念落后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长,高职院校生源出现多样化的特点,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意识并没有发生改变,其思维方式较为陈旧,管理方式落后,管理工作者没有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导致了学生管理工作无法科学的进行,高职院校所使用的学生管理模式主要为自上而下的绝对服从,严重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需求。因此管理者应该及时转变管理观念,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
2.3 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欠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对生源多样化了解不透彻,没有彻底的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没有根据现实情况对学生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有些管理人员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学生管理工作出现严重的错误。另外管理者的观念较为落后,没有根据教育模式的发展而转变自身管理的观念,导致学生管理工作效率较低。
3 生源多样化下提升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转变管理观念,并且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绝对式服从的管理模式,重点了解学生的需求,并且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和分析,针对不同生源的特点对其进行管理和服务,力争将管理范围覆盖至每一位学生,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 加强高职院校学风的建设 高职院校要加强学风建设,利用良好的学风来提高生源多样化背景下学生的管理工作。首先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学生评价机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对管理工作的配合程度,提高管理机制的约束力;其次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将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进行科学的评估与分析,根据学生主观意识和总体素质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管理能力;最后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提升学生的专业化能力,促进学生就业,为学生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3.3 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现阶段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管理工作者的培训,通过校外或者校内的各种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技能,同时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不断训练沟通技巧,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另外学校还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管理,能够避免由于管理部门相互推脱责任造成的学生管理效率不佳的现象。
3.4 创新管理方式方法 在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管理方式的创新,转变传统的管理方式,重点突出学生的诉求,在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时,首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开展科学的管理工作,要时刻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困难,予以学生帮助。另外管理人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增强学生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力度,实现管理工作的约束力。
结语
在生源多样化的背景下,加大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能力。本文在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学风建设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