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野租乡农业特色产业转型发展路径探索

2021-01-29朱广周朱刚王太才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0年6期
关键词:会东县黄花特色产业

朱广周 朱刚 王太才

1.会东县野租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四川凉山

2.会东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推广站,四川凉山

1 基本情况

野租乡距会东县城40 km,全乡平均海拔2 600 m,属典型高寒山区,境内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群众收入主要依靠种植荞麦、马铃薯、玉米,养殖绵羊、黄牛、生猪以及外出务工。全乡辖13个行政村4 196个村民小组,农户4 213户,人口20 236 人,是会东县唯一的彝族聚居乡。由于境内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支柱产业少,全乡4/5的劳动力全部外出务工,劳务收入成为群众主要经济来源,“空心村”“空心社”现象突出,土地闲置撂荒现象严重。近年来,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野租乡境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性改善,全乡道路通达、信息通畅,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依托境内得天独厚的民俗生态资源,会东县农业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在柏栎箐村开发建设了3A野租泉民俗生态度假区,为把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撂荒的土地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野租乡成功引进四川省好医生药业集团,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创新产业发展机制,成功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脱贫奔康之路。

2 特色产业发展思路

2.1 政府搭台,产业引领

中草药产业是野租乡一项新兴产业,对群众来说是一件新鲜事物,一开始干部群众认可度低,不愿参与、害怕失败。“种出来的一支黄花卖不出去咋个办?”“万一市场销路不好,收购价格低,还不如种马铃薯”“合作社垮了,我们找谁去”“我们以前种过玛卡、日本萝卜、韩国海椒,最后还不都失败了嘛,亏的都是我们自己”,在前期宣传发动群众会上,大家纷纷提出反对意见。为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落实土地问题,乡村干部多次召开群众会,层层动员。

1)做好“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这种模式操作,以及农户零风险解释工作。帮助农民算好收入账,乡村干部对群众提出的疑问一一作了解答——没有劳动力怕风险的农户可以把土地以每公顷9 000 元/年的价格流转给会东县和生源种养专业合作社;有劳动力的与合作社签订收购合同,合作社按不低于保底价进行收购;自行种植中草药的种子免费;合作社的中药材是按订单销售给好医生药业集团,销路不成问题;在家的农户可以到合作社务工……通过解释,农户吃下了“定心丸”,积极主动配合中草药产业发展。

2)目前,野租乡4 个村12 个社流转土地106.67 hm2,涉及农户230 户,流转费96 万元,户均增加收入4 000 余元,农户自行种植黄花、木香、芍药,产值达320万元。

2.2 专合扶助,农户参与

农户思想通了,土地集中了,解决了合作社的发展困难,农户增收也有了门路。没有劳动力的也通过流转土地增加了收入,有劳动力的进入合作社务工,可以在家门口挣到一笔可观的收入,一部分党员干部、有创新开拓意识的农户认可“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由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并全程技术指导其自行种植“一枝黄花”“木香”“芍药”53.33 hm2。通过合作社示范带动,预计2 年后农户自行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33.33 hm2,可增收800万元。

2.3 企业保障,化解风险

好医生药业集团是四川医药制造龙头企业,公司在会东建立仓储中心、原料供应基地。公司与会东县和生源种养专业合作社签订长期原料采购合同,保底价收购合同。通过订单式、保底价种植合同,化解了合作社与农户的市场风险,保障了该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9 年,好医生药业集团与和生源种养合作社签订木香、一支黄花收购合同333.33 hm2。

2.4 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旅游

上野租村、柏栎箐村集中流转土地种植集观赏药用一体的中草药一支黄花、芍药花33.33 hm2,到了花期便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到此赏花旅游。2020年4月,位于柏栎箐村的3A 级野租泉民俗生态度假区共接待赏花游客3 000 余人次,创造旅游收入60 余万元,其中农户自办农家乐收入10余万元。

2.5 产业发展思考与启发

1)领导的核心领导作用很重要。产业从设想、引进到规划、组织实施,乡党委自始至终都起到核心主导作用,没有党委的坚定决心,就没有党委会的决议,就不可能有产业的落实落地。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一把手”作为领导干部队伍中的“关键少数”,作用举足轻重。在产业的宣传动员阶段,很大一部分干部群众因以前发展玛卡、日本萝卜、韩国海椒失败心有余悸、信心不足,担心药材没有销路、技术得不到保障,产业的成功推广正是因为乡党委反复召开会议论证,反复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2)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很重要。上野租村1名党员干部主动流转土地0.80 hm2种植一支黄花,在他的示范带动下,2 社42 户农户积极响应,流转土地8.00 hm2,自行种植中草药5.33 hm2。常年外出务工党员沙某返乡种植一支黄花1.00 hm2。正是因为党员干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对身边的群众形成强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才实现了全村村民共同参与。

一支黄花

芍药

3)用心才有民心。绣好产业发展这朵花,织好群众收入这张网,必须用力用心用情,做好精、实、细大文章,才能让野租乡产业发展得到群众大力支持和认可,产业发展的主体是群众,抓一方发展必须心系群众,始终以惠民、利民为主线,才能赢取民心。

3 存在的问题

3.1 特色产业发展亟待加强

发展基础仍不牢固,短期特色产业多,长效特色产业少,巩固特色产业难度大,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和自然灾害极易退化;农业特色产业化、集成化程度不高,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新型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和大型龙头企业;部分村的群众在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参与程度低,如上野租村种植中草药,只有部分人参与,而多数群众紧紧是依靠土地流转方式获得收入。

3.2 村与之间村发展不平衡

由于当前大部分扶贫项目、扶贫资金均倾向贫困村,给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导致近年来非贫困村的扶贫力量薄弱,村社道路、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为迟缓,造成村与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差距较大。

3.3 群众内生动力不足

部分群众思想消极,致富的主体意识不强,自我发展的技能和内在动力不足,还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以致出现“上急下慢、外热内冷”的现象,存在“你不帮,我不动”的现象,产业发展推动较难。

4 对策建议

4.1 实施特色产业发展大会战,大力发展富民增收特色产业

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短平快、立竿见影的项目与长期稳定的产业结合起来,立足野租乡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特色农牧特色产业。近年来,重点在花椒、核桃、马铃薯、中药材等方面进行了培养,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要引导特色农产品走品牌化、高端化的发展道路,避免特色产业的同质化、短期化,推动完善新型特色农业经营主体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有效做法,实现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4.2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统筹兼顾村与村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项目和资金在重点支持贫困村的基础上,坚持统筹兼顾,结合正在实施的彝家新寨、危房改造等项目,继续实施整村推进,大力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全乡的特色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3 实施宣传教育大会战,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在活力

宣传好政策,把握好方向。重点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发展重要讲话和论述精神,以及中央、省、州、县重要文件精神,抓好典型宣传,发挥好正面激励作用,深入挖掘产业发展典型的内涵,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让群众有目标、有方向,推动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会东县黄花特色产业
包得胜饺子 做天之骄子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云小萱:助大同黄花飘香
三利黄花:三代人专注59年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黄花梁啊黄花香
路边种黄花“一种三得”
会东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分析
会东县桑树快速丰产栽培技术探索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