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下提升学生辨别互联网信息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1-01-29韩菁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韩菁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前言
21世纪,是互联网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式各样的信息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快速传播,信息流通渠道的多样化、匿名化也让谣言越来越多,且难以掌控和分辨。随着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全中国都动员起来,强力应对,来抵抗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大的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全国各部门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全民阻击战。当各政府职能部门在全力及时地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和疫情防控措施,及时回应各渠道的群众呼声需求时,各类涉及疫情的不实信息却随之大量涌出,与各地切实采取的工作措施混杂冲突,混淆人们的视听、影响人们对于真实疫情作出正确的防控判断,严重干扰了全民“战疫”的有序开展。这场疫情,更是激化了谣言的传播。个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体系历来是谣言的“温床”。当人们时刻关注疫情发展的同时,各种谣言也随之产生。大量的失实信息和报道,每天充斥着网络,但对于疫情防控却产生不利的影响。在重大疫情下,我们的学生更是第一时间面对网络的弱势群体,他们天天畅游在网络各大平台: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时时接收着不同渠道传送过来的大量信息。如何确保学生在重大疫情中拥有辨别互联网信息的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帮助学生提升并了解有关此类疫情信息的传播机制与抵抗策略,用科学的方式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一、新冠肺炎疫情相关谣言分析
纵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谣言,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政府消毒类;第二类,关闭设施类;第三类,交通管控类;第四类,渲染恐慌类。这四大类不实信息的散布,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心理动机,也具有不同的社会后果。而针对学生群体的不实信息除了以上四大类外,还有三大类分别是电信金融诈骗类、教育教学类和邪教组织传教类。电信金融诈骗类往往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冒充学校缴费类型的诈骗;二、冒充疫情捐款献爱心类型的诈骗;三、冒充航空公司旅游平台客服类型的诈骗;四、贩卖医用口罩类型的诈骗。以“学校缴费”为名的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各网络通讯手段,冒充班主任、老师混入班级QQ群、微信群,以“疫情延期开学”、“网上收取学费、材料费”等为由实施诈骗;以“疫情捐助献爱心”为名的诈骗,不法分子利用学生们想为武汉抗击疫情出一份力的心理,通过网络、通讯工具等多种方式,冒充红十字会、民政部门、感染者本人或亲属的名义,向学生用户发送“献爱心”的虚假短信,利用学生的同情心理进行诈骗;以“冒充航空公司旅游平台客服”为由的诈骗,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打着“退改签”的幌子发送短信,要求用户按照指定联系方式退改,在钓鱼链接中要求用户填写银行卡号和密码等,进而实施诈骗;以“卖医用口罩”为名的诈骗,不法分子伪造社交账号内的工作照片,冒充医生、护士、药店职员等身份,对外发布医用口罩的售卖信息,收款后将受害人拉黑。教育教学类,主要是各大媒体以及公众号发布为主,例如,某某学校开学安排表,对开学时间作了初步安排等,或者是涉及开学、网络教学相关的图文、视频等的不实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疫情防控关键期,邪教组织也趁机“谣动”疫情,炮制各种虚假信息进行破坏捣乱,尤其是我们学生群体更易受蛊惑,要特别警惕邪教组织借疫情造谣。
二、如何提高学生群体辨别互联网信息的能力
(一)疫情谣言特点分析及甄别方法
那么,在重大疫情下,如何才能帮助学生群体提高辨别互联网信息的能力呢?首先,要斩断疫情相关谣言的传播链,提高学生群体乃至社会各成员对疫情谣言的免疫力。谣言往往具有几个共同特点:1、标题或导语具有很强的煽动性。这种类型的标题往往能够刺激读者,激发其传播的欲望;2、内容喜欢提及大v或媒体。选择知名度颇高的媒体或者大v,造谣者希望借此来提高谣言的真实性,但往往证据只有一个;3、发布的内容都不是官方渠道。疫情相关信息都是无源头信息,例如几张微信对话截图,或是不知名的账号、个人公众号、娱乐号等没有经过官方认证的三无机构的信息;4、夸大歪曲事实。谣言可能来自真实的信息,但是经过造谣者的夸大描述,加工歪曲事实,使得谣言内容远远超过事实;5、错误的信息和行为在真相浮出水面之前,只看不去传播。针对重大疫情、灾难等公共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告诫学生着眼于官方的报道,相信政府部门,相信官媒的事实报道,不偏信,不传谣,拒绝给社会带来二次伤寒。对于谣言甄别的方法主要遵循以下三点:一、查询此类事件是否有多个版本,或者可以网络上搜索是否在某年某地曾经出现过类似事件而盗用其照片等;二、是否有正规媒体报道与警方通报;三、文中是否有明显逻辑漏洞,图片是否有P过图的痕迹。
(二)如何提升学生群体对互联网信息的认知和行为能力
其次,要提升学生群体对互联网信息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学校等教育部门应该培养学生群体具有独立思考和自我分析判断的能力,学会用社会主义唯物论去辨别事件的真相,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倾向。在面对重大疫情信息面前,学生群体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媒体素养,拥有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遇事谨慎对待,学会冷静思考,在信息还未得到证实时,勿要以讹传讹,散播谣言,切实做到主人翁的姿态,不信谣、不传谣。
(三)高校如何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
再次,各大高校要做好应对重大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预案机制,在突发重大事件时,能有效快速地进行宣传发布各类疫情相关的预防信息和辟谣通知。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的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官网、公众号,也可以组织班主任、辅导员或班级负责人发布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告诫学生警惕疫情期间各种不实信息,碰到不实信息一可关注本地政府机关、卫生部门官方权威媒体账号,了解本地最新疫情咨询和当地的临时管制措施;二可关注官方媒体发布的信息,以了解国内防控疫情的最新发展;三可参考查询腾讯、微博、百度等辟谣平台信息。高校也可通过重大疫情,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渠道作用,教育大学生从此次疫情突发事件中拥有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宣扬中国社会主义伟大理论。同时,各高校也要肩负起对大学生在重大疫情下的心理疏导,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其由于重大突发事件导致的不安心理,对其进行心理安慰。
最后,政府和各大媒体以及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也应及时发布确实的疫情相关信息,做到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切实有效的维护各大网民的利益和知情权。特别是重大疫情下,有利于引导学生群体对各大网络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行政管理机构,例如公安的网安部门、各地方政府的网信办也应在重大疫情下,更加严厉管控对互联网不实信息的打击力度,做到早发现、早打击、早公布,及时稳定公众及学生群体的情绪,让造谣者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三、总结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虽来势凶猛,但中国在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要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上下紧急动员,掀起“防控感染,抗击疫情”斗争取得初步胜利时,在这关键时刻,我们更应切实高效的对互联网平台做好强力有效的“净化”,以权威科学、透明的方式去发布疫情相关信息,从整体上提高网络治理效能,学校、各政府部门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疫情相关宣传,提升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从而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自身对互联网信息的辨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