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艺术的组织传承生态建构
2021-01-29吴衍发王廷信
吴衍发,王廷信
中华传统艺术是指长期在中国境内生长、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有稳定的创作队伍与创作传统、有经典作品传世,以中国特色的形式与风格为代表的艺术样式。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是新时代弘扬中华文化精神、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命题。所谓组织传承,就是从组织层面来考察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基本问题。就艺术传承的组织层面来讲,就是要务实思考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作有效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组织力量的作用,让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借助这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得到贯彻。组织是作为实现特定的目标和一系列目标的工具而存在的①[美]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闫蕊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是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关键环节,传统艺术传承的组织力量和组织化程度是影响其传承效果和传承目标的关键要素,艺术传承的理论认知、战略引领、制度保障和供需协调,最终都需要组织来贯彻和运作。检视传统艺术既有研究成果发现,传统艺术的组织传承层面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甚至被忽略。就艺术传承的组织现状来看,建构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组织体系严重缺乏,用以支撑传统艺术的组织力量较为单薄,生态环境欠佳,导致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效能低下,难以有效进入国民生活体系。所以传统艺术的组织传承研究是一个亟需推进和深化的领域,从组织层面进行研究,有利于构建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组织体系以及组织传承的生态环境。
一、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现代科学技术深入发展的宏阔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为传统艺术的组织传承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除了表现在国家经济体制、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和影响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价值的复归和文化自信的确立,是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根本前提
传统文化价值与文化自信问题是在持续而漫长的中西文化论争的大背景下展开的。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由近代向现代迈进的历史进程中,在如何对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开启了激烈的中西文化论争。中西文化冲突和论争,本质上包含着中西之争和古今之争,而且此二者往往紧密地纠缠在一起,形成了近代以来因中国多元政治背景而致的多元文化格局。
自鸦片战争爆发至五四运动前夕,在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等学说基础上,经李鸿章、郑观应等人的探讨,最终以张之洞 《劝学篇》 提出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主张,成为处理中西文化冲突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也成为整个19世纪后半期代表性的时代思潮。五四运动以后,特别是毛泽东1940年 《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的 “建设以无产阶级世界观为指导的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文化” 主张,及其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和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等文艺思想,在中国现代史上产生的巨大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自1940年起,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0多年,它一直被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的知识分子奉为圭臬和行动指针。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文化涌入,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并存中面临着更多挑战,同时也为理论界客观认识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多空间。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正逐渐融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形成了系统的方法和理论,全面布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政策生态环境。
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是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随着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化价值的复归和文化自信的确立,传统艺术的传承便有了根本前提和内在要求,这也为传统艺术的组织传承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 良好的传承基础和丰富的学术成果,为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提供了有效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绵延赓续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艺术传承实践的主要表现形式。经过16年的 “非遗” 传承保护与实践,中国 “非遗” 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政策法规体系比较健全。2005年国家颁发 《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的保护方针;2011年国家出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标志我国 “非遗” 保护工作迈入有法可依和依法保护的实施阶段。二是保护传承制度日趋完善。我国已建立起国家和省、市、县四级 “非遗” 保护传承体系。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四批国家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1372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五批省级代表性项目15550项,市级代表性项目43787项;文化部认定五批国家级 “非遗” 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68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认定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4928名。三是保护传承理念不断优化。秉持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的指导思想,坚持 “见人见物见生活” 的保护理念, “非遗” 的活态传承与生产性、整体性保护观念日趋完善,支持“非遗” 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 “非遗” 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四是我国保护传承学术成果丰富。我国建立了国家级和省级 “非遗” 保护研究基地,研究传统艺术的学者众多,成果积累丰富。继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领域出版大型综合文献工具书以后,被称作 “《天工开物》在当代的续编” 的20卷本 《中国传统工艺全集》2017年出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 《中国工艺美术全集》 等大型工具书或专业文献开始编撰,这将为传统艺术传承提供良好的学术支撑。
(三)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广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仅要有丰厚美好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更要有丰富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华传统艺术是滋养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沃土。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形成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日臻完善,人民群众参与享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频次越来越多,对文化艺术品位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民群众的深层文化需求开始产生。据文旅部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演出293.77万场,年末全国艺术表演场馆达2455个,全年举行艺术演出7.10万场次;年末全国美术馆499个,全年举办展览6757次,参观人次3724万人次;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3166个,总流通人次74450万。2017年全国各类文物机构举办陈列展览26045个,接待观众114773万人次,博物馆接待观众97172万人次。以上统计数据表明,人们从走进电影院、走进娱乐场所消费艺术,已逐步转化到走进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和剧场等场地,说明人民群众已意识到大众快餐文化不能满足深层文化需求,开始意识到传统艺术、经典艺术对满足文化需求、增强文化修养的重要性。
中华传统艺术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有着巨大空间,而人民群众深层文化需求的产生,为传统艺术传承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二、中华传统艺术组织传承的生态现状
新时代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和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显得更为迫切,国家也都更为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艺术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意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传统艺术的赓续传承面临着一系列危机。中华传统艺术是在数千年的中国农耕社会生态环境中生长发展起来的,历经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两次转型,承受了社会体制的挑战、社会运动的冲击和社会思潮的洗礼,传统艺术生长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空间几乎丧失殆尽,导致传统艺术技艺在消逝,传统艺人被迫离职改行,许多传统艺术濒临灭绝。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传统艺术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征程中重获新的生机,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环境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信息传播渠道的极大丰富,人口流动越来越快速而频繁等诸多原因,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的生存仍然面临众多挑战。其根本问题在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生态欠佳以及传统艺术与当代社会的其他领域和其他行业间的共生机制的建构严重缺乏。
(一)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生态构成
任何一种事物的生长与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生态语境,中华传统艺术亦是如此。从生态语境视角来看,传统艺术的传承生态由内在生态和外在生态构成。其内在生态是由传统艺术自身的内部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有传承人、传承技艺、传承口诀、传承文本、工艺流程、传承器具、传承场地、传承展演、传承历史、传承机制等要素。艺术传承的外在生态是由艺术自身以外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成的,如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民俗、商业、科技、交通、战争、审美风尚、社会思潮、消费观念、社会变迁等。一般来讲,内在生态是决定艺术传承的根本性要素,对艺术传承起着决定性和根本性作用,但外在生态亦不容忽视,外在生态力量运用合理适当,也会促进内部生态的成长、发展与完善。所以只有内在生态与外在生态协同运行、和谐共生,才能推进传统艺术赓续传承与发展。
(二)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生态危机
曾经最为鲜活直观、最具创造性和标识性的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下的保护传承中面临诸多危机。
内在生态方面,从传承机制来看,传统艺术师徒传授的传承体系在当代社会尚未被有效继承下来,尤其是与传承人主体的实践经验融合在一起的、靠世代实践经验累积而铸成的、难以用文字表达的所谓 “隐性知识”,如口诀、技巧、程式、经验、信俗等技艺范式和才思智慧等,未能被有效地继承下来,导致传统艺术精神品质削弱、技艺品质濒危;从传承人来看,大多数传承人知识结构单一,艺术创作和创新能力不足,创作出来的作品与现代生活脱节,产品附加值低,因而从业者依靠传统手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难以为继,导致许多传统艺术人才流失严重,艺术传承后继乏人;从传承人的观念来看,部分传承人的观念依然比较保守落后,譬如错把 “申遗” 当成抢注文物商标或者抢夺传承权;从创作生产来看,部分传统艺术作品因创作者主体性的缺失、精雕细琢精神的欠缺,以及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导致艺术产品 “同质化” 现象严重而难出精品,同时也有因创作人才相对缺乏而难以产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传统艺术产品数量;从行业间联系来看,传统艺术行业与社会其他行业间的关联性不强,甚至出现行业间的割裂状况,而其他行业对传统艺术行业的关心也极为不够,致使传统艺术行业孤立发展;从艺术传播来看,传统艺术在流行歌曲、现代舞蹈、院线大片、网络小说等充斥着西方价值和现代表现形式的大众艺术面前明显处于弱势,而以现代媒介为代表的艺术传播载体,在表述中华传统艺术时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较为单一,导致传统艺术在媒介塑造的社会话语体系中不占主导地位;从传承展演来看,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由舞台到 “镜像” 的变化,一些传统艺术由于 “屏幕之隔” 或创新不够而难以吸引人;从创新转化来看,由于传统艺术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化力不足,导致其在国民话语系统中有被边缘化的危机,也导致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活力不足;从产业化来看,尽管传统艺术的产业化是其创新转化的一种现代传承形态,但产业路径并非适用于大多数的传统艺术种类,而即使是部分适合于产业化的传统艺术种类中,因市场经济的驱动而急功近利、重利用轻保护,结果导致部分传统艺术生态被严重破坏;从传统艺术发展来看,譬如以 “非遗” 为代表的中华传统艺术当中,有些代表性 “非遗” 艺术种类因国家财政支持而生存境况略好,但大多数缺乏政府财政支持的传统艺术生存境况欠佳,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境遇表现出显著的不平衡特征。以上这些都是传统艺术在当代传承面临的重大挑战和亟待解决的内在生态性问题。
外在生态方面,从商业和民俗生态来看,传统艺术藉以生长和发展的传统商业与民俗生态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而被洗刷得几乎荡然无存,需要借助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来重新塑造与传统艺术传承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商业与民俗生态环境;从科技参与度来看,传统艺术与当代科技分离,传统艺术向现代科技贴近的程度不足,而当代科技对传统艺术的介入也不足,导致传统艺术的表现手段未能充分吸收科技的力量而被科技所建构的时代边缘化;从社会基础来看,传统艺术保护传承的社会基础欠缺,社会氛围不浓,人民群众关心和了解的意愿不强、自觉参与保护传承的意识不强,在国民话语中基本上被边缘化,甚至被人民群众视为可有可无的事物;制度是国家宏观战略的具体化、社会组织的运行规则和艺术实践的具体活动空间,从制度设计来看,它在推动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方面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在保障社会组织力量和艺术传承实践的有效运作和功能发挥方面有一定限度,制度的生态体系性建构,尤其是基层艺术制度设计和体系建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从组织力量来看,传统艺术的保护传承多限于文化艺术领域,主要依靠国家政策和基金的支持,依靠政府文化部门、文化型社会团体和文化企事业单位和部分基金组织的推动,其他机构对其参与和关心不够,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从教育传承来看,尽管近几年实行传统艺术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等实践活动,但毕竟效果和影响十分有限,传统艺术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占比不大,青少年一代对传统艺术的理解普遍不足、兴趣欠缺,而青少年受众群体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到传统艺术的未来;从艺术接受来看,受后现代社会大众娱乐心态的影响以及西方艺术、当代艺术和相应观念的冲击,传统艺术的接受既有 “去价值化” 的不良倾向,又在大众接受中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难以享有与传统艺术功能价值相当的话语权;从艺术消费来看,如上所述,传统艺术保护传承的社会基础欠缺,在国民话语中基本上被边缘化,被人民群众视为可有可无的事物,很难进入当代人的生活现场,因而未能有效地进入国民生活体系;从功能需求来看,当代中国社会未能处理好把传统艺术作为修养及作为谋生手段的关系,导致多数人忽略了传统艺术的修养功能,出现为了谋生而削弱中华传统艺术的优秀品质的现象、为了发展损耗中华传统艺术优秀资源的现象,尤其是中华传统艺术在与商业消费接轨的过程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现象,导致传统艺术的艺术传统被削弱,也让传统艺术难以承继。上述这些构成了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外在生态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在艺术保护和传承实践中努力破解。
三、共生理论视角下中华传统艺术组织传承的生态构想
无论是从传统艺术生长发展的历史来看,还是从它在当代的传承保护实践来看,中华传统艺术的组织传承生态都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有机整体。基于对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内外生态问题的分析,我们认为,必须从生态理念出发,在当代社会为传统艺术创设与其他领域协同共生的机制。共生理论为这一机制构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一)中华传统艺术组织传承的生态构想
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作为一个复杂的文化生态系统,必将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诸多领域,以及工业、农业、商业等众多行业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而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生态问题的解决必将是一个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的问题。长期致力于思考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问题的王廷信教授认为: “近20年来,我们从理论领域的探讨和从实践领域的探索,都为我们从整体上系统回答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多数传承问题都主要局限于文化艺术领域,未有机会从整体上系统解决好中华传统艺术传承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时代发展到今天,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传媒、通信和交通的进步,已为我们创设了相互关联的基础,行业之间的关联性也愈加明显,我们应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基础,建立传统艺术与当代社会的共生机制,让传统艺术在与当代社会建立关联、互相支撑的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发展。”①根据王廷信教授谈话内容整理。采访时间:2019年1月5日;采访地点: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生态欠佳的问题是其保护传承中所遇到的最大问题,而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特征,决定了传统艺术良好传承生态的建构必然要与当代社会的其他领域和其他行业发生关联。所以,王廷信教授指出:“要解决好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生态问题,就必须避开单独在文化艺术领域进行思考,必须让中华传统艺术与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建立对话机制和共生机制,让每个领域都能意识到中华传统艺术与自己领域有紧密的关系,并能把中华传统艺术纳入自身的价值体系和建设体系,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生态,最终从理论上为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问题找到较为圆满的答案,从实践上为中华传统艺术融入当代社会生活进行传承找到可靠路径。”①根据王廷信教授谈话内容整理。采访时间:2019年1月5日;采访地点: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因此,要为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建构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从文化生态出发,认真研究、深入阐发中华传统艺术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关键领域的独特价值,积极思考采取什么样的范式和创造什么样的条件来推动传统艺术与当代社会关键领域相关联的共生机制建构,促使其得以有效发挥作用。从组织传承视角来看,关键是要积极思考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充分发挥组织保障作用,协同推进社会各组织主体、各领域、各行业和部门间的共生关系,提升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组织化程度,使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真正得到贯彻执行。
(二)中华传统艺术组织传承的共生机制的理论视角与逻辑分析
“共生理论” 源自生物学领域。1879年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最早提出 “共生” 概念。他认为: “共生是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②A·E·Douglas:Symbiotic Interactio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10.1970年美国生物学家玛格里斯提出“细胞共生学”③Margulis L:Origin of Eukaryotic Cell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0., “共生学说” 由此盛极一时。1981年玛格里斯从生态学的角度再次解释了共生的含义,指出 “共生是不同生物种类在不同生活周期中重要组合部分的联合。”④Margulis L:Symbiosis in cell evolution.New York:W.H.Freeman,1981,P419.1994年道格拉斯指出: “共生体本质上是生物体从其共生伙伴处获得一种新的代谢能力,从而逐渐与其他生物走向联合,共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并各自获取一定利益的生物间的相互关系。”⑤Douglas.A.E:Symbiotic Interaction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p.1—111.从20世纪中期开始,共生理论开始向社会科学领域延伸,并取得了丰硕成果⑥相关成果有:杨玲丽:《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6期,第149—157页;王珍珍、 鲍星华:《产业共生理论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华东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第131—136页。,形成了比较成熟的 “共生理论”⑦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6页。框架。
共生现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普遍存在的生命体生存方式,从一般意义上说,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⑧王珍珍、鲍星华:《产业共生理论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华东经济研究》2012年第10期,第7页。共生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 (或称共生关系) 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成,共生系统是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共生理论认为,共生现象是一种自组织现象,共生过程是一种自组织过程,是共生单元的共同进化过程,也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必然进化过程,反映了组织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这种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能使组织向更有生命力的方向演化。⑨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改革》1998年第2期,第105页。总之,共生理论旨在立足系统论,揭示一种非均衡、多样态的资源依赖、生存依靠和结构依存的共生进化规则和发展机制。
共生理论的共生与契洽理念,与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生态的共生机制建构十分契合。中华传统艺术是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中生长起来的,它从来就不是孤立地发展的,而是与农耕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商业、民俗等有着密切关系的。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社会分工而导致传统艺术与其他社会形态之间的联系被割断,传统艺术由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商业、民俗等多种社会形态支撑的文化生态受到破坏。显然,传统艺术的式微,与艺术行业同其他行业的割裂有关,也与其他行业不关心艺术、艺术行业孤立发展有关。
共生理论为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黑川纪章明确指出: “21世纪将是共生的时代” “共生思想不只包括艺术、文化、政治、经济、科学和技术等领域,共生概念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共生……城市与乡村的共生等不同层次内容的共生。”①[日]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覃力、杨熹微、慕春暖、吕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所以共生理论与传统艺术传承的文化生态建构非常契合。而当我们用共生理论思考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问题时,主要考虑到中华传统艺术与当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民俗等领域之间的共生关系,建立传统艺术与当代社会的共生机制,让传统艺术在与当代社会建立关联、互相支撑的过程中得以传承和发展。但迄今为止,基于生态理念的共生理论尚未应用于中华传统艺术的传承领域。因而,共生理论可以为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并以此进行可行性探索。
四、中华传统艺术组织传承的路径探索与可能性分析
传承路径旨在创造条件,让中华传统艺术与当代社会生活接轨。基于抢救、保护、创新、应用原则,考察传统艺术生长发展的历史与社会生态环境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生态现状,在共生机制逻辑框架所构建的生态环境下积极探索组织传承如何为传统艺术融入当代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找到出路。联系近20年来传统艺术的传承保护实践,及其与当代社会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关联的重要领域来看,教育、保护、产业、传播、消费等领域与其关联最大,对其影响极深。所以应从教育、保护、产业、传播、消费等领域寻找传统艺术当代传承的可靠路径,思考让传统艺术融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体系进行传承的组织问题。
(一)教育组织路径
教育是关乎中华传统艺术存续与发展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路径。组织体系建构的教育路径主要包括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两大领域。国民教育领域,需要完善中华传统艺术教育,加强中华传统艺术基因的校园传承。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原则,将传统艺术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构建传统艺术课程和教材体系,用传统艺术丰富拓展校园文化。社会教育领域,需要充分发挥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展览馆、画院、剧院等公共艺术设施和公共艺术机构功能及其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把传统艺术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服务于社会公众的审美需要和精神文化需求。所以,教育路径旨在协调各方社会组织力量,探索合作治理视域下政府、市场、学校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中国特色艺术教育制度和组织体系,培育教育服务机构和教育中介机构,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研究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二)保护组织路径
保护是关乎中华传统艺术存续与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传承人和技艺是中华传统艺术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二者构成了传统艺术得以延续发展的主体和主要动力,而与人才和技艺联系最密切的东西就是艺术家的作品和技艺的属权 (产权)问题。传统艺术人才和技艺保护比较复杂,主要涉及艺术人才和技艺的认定、培训 (培养)、综合评价、分类保护、资金扶持和成长环境,以及 “传帮带”个体技艺与经验传承的传习机制,重在艺术实践和经验传授,重在创新能力、艺术视野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提高和拓展。所以保护路径旨在探索有步骤、有层次、系统化的人才、技艺和产权保护体制与机制,健全完善和优化人才、技艺及产权保护的立体多维组织体系,建构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
(三)产业组织路径
产业发展是中华传统艺术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获得持久生命力的有效措施。把艺术作为推动经济科学发展的另一个强力引擎,有选择性地进行传统艺术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和艺术金融产业等多种产业,最大限度实现传统艺术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产业路径旨在协调政府、社会与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加强艺术创意产品的扶持和优势品牌的培育,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艺术产业与制造、建筑、设计、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科学的艺术品资本市场体系、完善的艺术金融制度体系、高效的艺术金融服务体系、健全的艺术金融保障体系,促进文化艺术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四)传播组织路径
传播是关乎中华传统艺术存续发展的有效保障。传统艺术是由农村走向城市的,城乡民俗文化和商业活动成为其生存的土壤。所以,传统艺术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决定了它的传播渠道离不开民俗活动和商业活动。另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也是传播传统艺术的主要渠道。因而传播路径的寻求,旨在各组织主体协同推进,重塑城乡民俗价值观念,重构城乡民俗文化生态环境,丰富民俗文化和商业活动,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和传播提供更多载体;支持城乡各组织主体举办具有区域特色的传统艺术展览展示和表演活动,鼓励图书馆、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非遗” 展示馆及传习所等公共文化机构,开展传统艺术展览展示和表演宣传活动;挖掘和创新发展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树立精品意识,提高产品品质,培育知名品牌,构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机制,推动传统艺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艺术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艺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综合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手段,推动传统艺术的网络传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传统艺术传播体系。
(五)消费组织路径
消费是实现中华传统艺术价值的重要渠道。随着新时代的中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进一步增多,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而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文化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深刻变革。所以,消费路径的寻找旨在统筹城乡各组织主体的宣传,普及和强化传统艺术观念认知,倡导文化消费理念,使传统艺术深度嵌入百姓生活,真正成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基于此,需要从供需两端发力,改善消费条件,营造消费环境,推动建立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的长效机制;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传统艺术融入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
结 语
21世纪是经济与文化艺术共生的时代。理查德·弗罗里达在 《创意阶层的兴起》 中指出:“说得略为偏激一些,没有文化艺术就没有经济发展。”①[日]黑川纪章:《共生的时代》,《城乡建设》2004年第7期,第22页。新时期传统艺术迎来了其传承发展历史上的最好机遇期,国家出台了许多战略性决策,建立了不少相关制度,也有众多组织在实施这些决策。然而传统艺术的传承效果并不理想,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生存境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其根本原因在于当代社会的艺术传承生态环境欠佳,与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等关键领域协同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尚未构建到位。
中华传统艺术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宗教、文化、教育、商业、民俗等密切联系在一起了,而只是在其由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与演进过程中,受愈益深化的社会分工和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等多重影响,传统艺术与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其他社会形态之间的联系逐渐被割断,传承生态遭到破坏,体系性建构严重缺乏。重构生态环境、重塑传承体系,乃当务之急。所以,秉承生态理念,将传统艺术在当代的传承发展纳入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商业、民俗等主要领域的相互关联中,建构其生态环境和传承体系,推动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共生理论的共生思想,与传统艺术的传承生态的共生机制建构非常契合,为其生态体系的建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